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分析湖南省森林的木材生产、涵养水源、固土保肥、改良土壤和固定CO2释放O2的公益效能价值的基础上,利用测定数据,进一步探讨了湖南省森林净化环境的功能价值.结果表明每年湖南省森林在吸收CO2释放O2的同时,过滤净化空气211.2×108 t,体积约163 237×108 m3,其公益效能价值为16.33×108元;每年有林地比无林地少排放CO210 335.4×104 t,其公益效能价值为171.6×108元;净化有机污染物6 122×104 t,其价值为183.98×108元;加上已分析过的固定CO2释放O2价值63.34×108元,每年湖南省森林的净化空气效益价值总计可达435.25×108元.  相似文献   

2.
浅谈自然保护区项目建设森林效益计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扩大宣传 ,加深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以及为建立森林效益补偿体系提供依据 ,从森林的水源涵养、土壤改良、制氧功能、净化大气等生态效益 ;森林的旅游景观、科研、动植物基因库价值等社会效益以及森林立木储备价值的经济效益三方面 ,采用“量化”方法计量分水岭自然保护区 10年后森林效益为10 2 84 8× 10 8元 ;森林活立木贮备价值为 6 6 975× 10 8元 ;森林产出效益与投入比为 15 32∶1,在此基础上 ,对森林效益补偿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森林效益的计量、评价及补偿   总被引:62,自引:6,他引:62  
周晓峰  蒋敏元 《林业科学》1999,35(3):97-102
本文提出:(1)自然资源有价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2)建立完整的可操作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建设可持续林业的基础。(3)引用多年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结果,并参照森林资源调查、水利、气象等部门提供的有关数据,计算出黑龙江省森林各类效益值(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产量),通过等效益物替换和货币置换法进行“产品”的转换和量纲统一,最终得出黑龙江森林总效益值为498687×108元,占全省(1990~1992)年平均总产值1522×108元的327%。在森林总效益中,有形产品(经济)的效益值与无形产品(公益)的效益值的比值为1∶583。(4)根据国情、省情计算出森林资源有形产品的年补偿总额为1379×108元,无形产品的年被偿总额为8378×108元。然后根据不同的补偿主体,提出不同的补偿方式和份额。  相似文献   

4.
2001年至2003年,在湛江、江门、东莞、广州、汕头、韶关等地设点对广东省生态公益林的森林涵养水源效益、森林水土保持效益、森林改善小气候效益、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效益、森林净化大气效益、森林游憩资源效益和森林野生生物保护效益等7种效益进行计量与评价.结果表明:7种生态效益价值的总值为736.843 6×108(元·a-1),占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的5.47%;生态效益价值依大小顺序为:净化大气效益472.590 7×108(元·hm-2a-1),占64.14%;涵养水源效益127.450 6×108(元·hm-2a-1),占 17.30%;水土保持效益72.830 0×108(元·hm-2a-1),占9.88%;改善小气候效益33.077 8×108(元·hm-2a-1),占4.49%;森林游憩资源效益16.559 2×108(元·hm-2a-1),占2.25%;吸收二氧化碳效益10.526 7×108(元·hm-2a-1),占1.43%;保护野生生物效益 3.808 6×108(元·hm-2a-1),占0.52%.平均生态效益价值为21 358.82(元·hm-2a-1),表现出较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武陵源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效益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和森林生态系统特征,采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使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生产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定量评价了武陵源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结果表明:在武陵源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平均每年达1.975×105万元,其中涵养水源的间接经济价值为1.058×104万元,固定CO2的间接经济价值为5.968×103万元,释放O2的间接经济价值为2.2×103万元,土壤肥力保持的间接经济价值为3.44×103万元。净化服务的间接经济价值为1.52×102万元,旅游服务价值为1.75×104万元(2002年)。  相似文献   

6.
运用价值循环理论分析河南省不同类别森林生产的价值循环特点,探求当前情况下不同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得出了对生态类森林必须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才能保障其不断扩大再生产,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制度和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才能使不同类型的森林生产实现价值的完全循环.测算出河南省当前生态类森林的生态效益补偿标准为360元/a.hm2.  相似文献   

7.
辽宁东部山区森林涵养水源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应用现代生态学和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参照国内外同类研究成果,对辽宁东部山区森林涵养水源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比较系统研究,并采取不同的方法对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进行了计算,并对其生态价值进行了与市场经济价值转换的尝试。经估算,辽宁东部山区森林生态系服务功能涵养水源的经济价值为1811.41元·hm-2·a-1,总价值为41.79×108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8.
梅州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动态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产量—价格法、产值替代法和净收益替代法等方法,对梅州市1996年、2001年和2007年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中的木材价值、涵养水源价值、土壤保持价值、固碳释氧价值、森林净化空气价值、森林资源游憩价值、就业价值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动态变化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梅州市1996年、2001年、2007年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202.81×108元、216.09×108元、246.66×108元,间接经济价值和直接经济价值的比重约为4.8∶1、4.0∶1、3.0∶1。近十几年来该市的生态价值总值逐渐增加,间接经济价值占总价值的比例逐渐变小,主要由生态价值变化不大、直接经济价值增长迅速导致。对推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梅州市森林生态效益合理补偿和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永续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森林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价值核算基础和现状,并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过去几十年的研究结论和参数,对海南岛热带天然林的生态环境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核算,总价值达43 9×108元人民币·a-1,其中森林固定CO2的价值占20 53%,O2释放价值占22 82%,森林凋落物制肥效益占6 44%,固土价值占0 81%,保肥价值占4 19%,蓄水价值占13 49%,调洪补枯价值占24 70%,改善环境价值占7 02%。按单位面积计算,热带原始林的价值接近7000元·hm-2·a-1,天然更新林超过6500元·hm-2·a-1。最后对海南岛以热带天然林为主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通过对国内外生态效益补偿现状的分析 ,为进一步完善和建立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经验 ,促进保护生态环境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深入分析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原则、途径以及补偿标准等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建立 ,不仅为森林资源管护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更重要的是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承认 ,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动力和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小陇山林区森林生态效益的计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从效用价值论的观点出发,运用等效益替代的计量评价方法,对小陇山林区的森林生态效益进行了计量评价,得到小陇山林区森林生态效益的综合价值为1.4290×109元/a。其中蓄水效益7.3791×108元/a、净化水质效益3.9661×108元/a、固土效益4.4277×105元/a、防止泥沙淤积效益4.1793×106元/a、保肥效益1.8501x108元/a、固碳效益5.3776×107元/a、释放O2效益2.935×107元/a、吸收SO2效益2.172×107元/a。  相似文献   

12.
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补偿问题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效益补偿对于促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保护森林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生态效益补偿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原则、途径以及补偿标准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建立,不仅为森林资源管护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更是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认可,从根本上解决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动力和机制问题,将对中国林业和生态建设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呼和浩特市2015年森林资源现状为研究对象,从森林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两方面,对呼和浩特市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进行了研究,提出森林生态补偿标准应包括经济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两部分,经测算呼和浩特市森林生态补偿参考值为3 390元/hm2。  相似文献   

14.
分析与评价一个地区森林的间接经济价值是当前生态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方法,估算出恩施州森林生态系统间接经济价值为9.948 1×108元/年,其大小顺序依次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固CO2释O2>育土保肥>水土保持>净化空气。评估森林间接经济价值旨在强调森林的生态功能,促进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重点的科学发展观,为核算绿色GDP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森林生态效益现实补偿费的计量--以川西九龙县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质上是消除生态效益"外部性",将"外部性""内部化"的一种手段.合理的补偿标准可以使资源配置最优,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探讨现实补偿费的计量理论方法,指出合理补偿是以现阶段人们的支付意愿为标准.并以川西九龙县森林(公益林)为例,计算出2002年现实补偿费为31.589亿元,平均补偿1.745万元·hm2,不足理论补偿标准的1/3.  相似文献   

16.
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衙州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践为例,分析了我国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现状,国家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助标准为75元/hm2,指出目前的补偿制度存在资金渠道单一、总量不足、补偿范围窄、补偿标准低、补偿方式简单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多元筹资机制、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实行财政分级负担、科学确定补偿范围、实行补偿形式多样化等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的深入,小尺度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以浙江长兴仙山湖湿地生态系统为例,在功能载体定位和受益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影子工程法、旅行费用法、市场价值法、生态估值法和碳税法等多种方法对仙山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仙山湖湿地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92×108元/a,单位面积价值为13.76×104元/hm2·a;蓄洪控水功能价值最高,达到6.9×107元/ a,其次是生态产出和滞留污染功能,二者单位面积的分别为2.82×104元/hm2·a和2.61×104/hm2·a;价值最低的是供给水源功能,仅为4.40×106元/a。  相似文献   

18.
楚雄州森林生态效益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楚雄州的森林生态效益进行初步估算结果,其森林蓄水能力为4.16亿m~3,效益达126834.3万元;保土效益17700万元;保肥效益82085万元;增产效益8767.79万元,可定量计算出的以上森林生态效益的总价值达235387万元。因此,建立合理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森林碳汇在“碳中和”中起着重要作用,建立基于碳汇交易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是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目标尽快实现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基于森林碳汇交易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处于探索阶段,急需将森林碳汇价值完整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建立有效、稳定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以森林碳汇交易与生态效益补偿为主线,论述了森林碳汇作为生态效益补偿依据的可行性,分析了河北省森林碳汇交易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碳汇交易的河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思路与对策,以期为河北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供参考依据,为河北省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5年广西林地与森林资源变更调查"一张图"成果,提取广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35 085个桉树人工林调查小班,估算并分析其桉树价值及收益。结果表明:广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桉树价值为57.3亿元/年,其中收获期木材价值为7.3亿/年,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50.00亿元/年,采伐收益为1.6~2.4亿/年。现行公益林补偿标准测算的补偿费用远远低于桉树价值和种植收益,建议制定的生态补偿标准必须符合种植者的利益受损补偿预期,逐步向基于木材价值和潜在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机制过渡,广泛宣传环境保护意识,推动桉树林生态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