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亚紫菀木(Asterothamnus centrali-asiaticus)为半灌木超旱生植物,为亚洲中部特有种,广泛分布于亚洲中部荒漠区,但形成群落的较少。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和内蒙古的荒漠地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85;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85;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1992),喜生于疏松的砂砾质冲积扇和洪积土壤上。常沿干河床和流水线形成群落,也生于石质丘陵和山前洪积坡地上(中国饲用植物编辑委员会,  相似文献   

2.
<正> 沙冬青为豆科超旱生常绿灌木,也是我国荒漠中唯一的常绿阔叶植物,属亚洲中部特有物种,为古老的第三纪残遗种,我国已将它列入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沙冬青虽然生长在荒野、沙漠中、砾石间的冷漠之处,然而当春天来临之时,它便绽放出一簇簇小黄花,焕发着生机盎然的生命力,给沙漠带来了春色和生机。1 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分布  相似文献   

3.
秃杉 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 俗名:水杉、水松(雷山) 杉科 Taxodiaceae 秃杉起源古老,是第三纪孑遗植物,在古新世,曾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亚洲东部,对我国亚热带植物区系特点的研究,和古植物、古地理,古气假的探索,均有重要价值,是国家一  相似文献   

4.
新疆米泉市北沙窝地处北纬 45度 ,东径 87度 ,总面积达 75万hm2 。该地区属典型的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性气候 ,其主要气候特点是降雨量少 ,蒸发量大 ,夏季炎热 ,冬季严寒。由于受西北温润气候的影响 ,沙漠边缘地带年降水量可达12 6mm ,但向沙漠内部顺延逐渐减少 ,沙漠腹地少于 10 0mm。沙漠由平坦沙地和星月形沙丘链发育而形成的沙垄组成 ,沙垄一般高为 5~ 3 0m。北沙窝中心地带植物种类较为丰富 ,具有典型的蒙古中亚荒漠植被类型的特征。沙丘顶部及迎风坡常见植物有梭梭、沙拐枣、三芒草、沙蓬 ,中部有三芒草、沙拐枣、沙米、沙蒿 ,下部多为…  相似文献   

5.
《新疆林业》2011,(6):2+49-F0002,F0003,F0004
胡杨是杨柳科胡杨亚属植物,是新疆古老的珍奇树种之一。在库车千佛洞和敦煌铁匠沟的第三纪古新世地层中部发现了胡杨的化石,算起来至少也有6500万年的历史了。维吾尔语称胡杨为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由于它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能顽强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因而被人们赞誉为“沙漠英雄树”。  相似文献   

6.
中国兰花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所称兰花是对兰花科植物的统称。除了盐湖、最寒冷的两极、高山和沙漠,兰科植物几乎遍布全球。但绝大多数兰花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美洲的热带地区和亚洲的东南亚地区高度集中分布。  相似文献   

7.
甘草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甘草的生物学特性 甘草在生物学上属豆科甘草属,共有15-17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南部、美洲中部、北非和澳大利亚。我国有8种,沙漠地区常见的有5种。民勤沙生植物园共引种栽培6种,  相似文献   

8.
胡桃属植物约有21种,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均有分布,为间断分布类群。该属植物种质资源丰富,栽培历史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经济价值。综述胡桃属植物分子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方面的研究历史和进展,对美国白核桃及我国特有种麻核桃、野核桃和胡桃楸的归属及系统地位等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该属植物遗传多样性、起源分布与进化历史方面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预计二代测序技术将成为研究非模式植物胡桃属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的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9.
蒙古扁桃是戈壁荒漠地区特有种,耐干旱和贫瘠,可作为干旱地区水土保持植物种,是蒙古高原古老残遗植物,其对于了解蒙古高原植被演替以及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对亚洲中部干旱地区植物区系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2011年7月,在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中,工作人员于包头市青山区的二老虎沟、达代沟和城塔汉沟发现了国家珍稀濒危Ⅱ级  相似文献   

10.
<正>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又名蒙古黄花木、蒙古沙冬青,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为第三纪孑遗种,也是亚洲中部特有物种和中国荒漠地区中唯一的超旱生常绿阔叶灌木。沙冬青是我国阿拉善荒漠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在生态环境保护、园林绿化、药用开发、种质科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