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疑似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流产奶牛粪便及血液中分离得到一株不产生细胞病变的病毒,经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及RT-PCR扩增进一步证实该病毒为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  相似文献   

2.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流行状况及防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主要侵害牛,尤其是犊牛,引起以腹泻(急性感染症状)和黏膜病(慢性持续性感染症状)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在全球广泛分布,给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还可以感染猪和羊等动物。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对养殖业的危害日益显现,该病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主要对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病原特性、分类、诊断方法、国内外流行情况和防控现状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是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重要病原体,该病毒病是极为复杂、呈多临床类型表现的传染病,给世界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从疑似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粪便中分离得到一株病毒能使MDBK细胞产生细胞病变,经RT-PCR检测及扩增产物测序进一步证实,该病毒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TCID50测定该病毒的滴度为107.15TCID50/ml。该病毒株的分离鉴定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病系由牛病毒性腹泻一粘膜病毒所致的一种世界广为传播的传染病。以消化道粘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为特征。一、临床症状临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病例,可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0℃-42℃。精神沉郁,厌食,腹泻,发病2~3天内,鼻镜与口腔粘膜表面糜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河北分离株HB株的特性,阐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致病机理,更好的控制BVDV感染、流行提供理论依据特进行此项试验;【方法】用理化学及生物学方法对BVDV河北分离毒株HB的特性进行检测,与BVDV准毒株OregonC24V株进行比较,分析了其理化性及生物学特性。电镜负染检查可见直径为40 ̄60nm有突起的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毒颗粒,病毒在蔗糖中的浮密度为1.13 ̄1.14g/cm3。与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颗粒相似。毒力测定TCID50为10-4.5。理化学研究表明,该病毒对氯仿、乙醚、胰酶敏感;不耐酸、对碱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对56℃30min较敏感,56℃70min可使其完全灭活。血凝试验表明,该病毒对鸡、兔、猪和绵羊的红细胞均无血凝性;5-碘脱氧尿核苷(5,-IUDR)不能抑制病毒的增殖,核酸分型试验表明该病毒株基因组为RNA;病毒纯化后经SDS—PAGE电泳出现了5条主要结构蛋白带,与BVDV国际标准毒株OregonC24V株结果一致;【结论】河北分离株HB株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BVDV毒株的生物型和基因型.[方法]采集新疆石河子和伊犁地区疑似感染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牛的新鲜粪便174份,应用RT-PCR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品接种于MDBK细胞上培养,电镜观察,测定毒价,使用RT-PCR方法对细胞培养物进行鉴定,并提取质粒进行测序,对结果分析.[结果]该毒株可使MDBK细胞发生病变,扩增出一条286 bp目的片段,经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确定为BVDV-1型毒株.[结论]分离到一株BVDV-1型新疆毒株,可使MDBK细胞发生病变,病毒粒子直径约为20~ 40 nm,毒株TCID50 10-4.5/0.1 mL.  相似文献   

7.
根据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5′端非结构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244 bp片段的RT-PCR 3种体系。该3种体系对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NADL、Oregon C24V和长春184毒株各标准毒株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对标准毒株的细胞毒进行检测,其敏感度达0.1 TCID50;而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猪瘟病毒、牛轮状病毒和牛冠状病毒的细胞培养物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证明3种体系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初步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T-PCR技术3种体系可用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8.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地方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河南省不同地区规模化肉牛场牛病毒性腹泻 (BVD)疑似病例中采集病料 ,将处理好的 6份病料接种MDBK细胞 ,并盲传 4代 ,得到了 2株可产生细胞病变的病毒。 2株病毒的TCID50 分别为 10 - 5.59和 10 - 5.51;琼脂扩散试验表明 ,2株病毒均能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BVDV)OregonC2 4 标准阳性血清反应 ,出现沉淀线 ;中和试验表明 ,2株病毒均能被BVDV标准阳性血清中和 ,中和指数分别为 10 3.30 和 10 3.16 ;电镜观察到圆形 ,直径为 4 0~ 6 0nm ,有囊膜 ,囊膜表面有突起的病毒粒子 ,与BVDV颗粒基本一致。因此 ,确定分离的 2株病毒均为BVDV ,分别将其命名为HN - 1株和HN - 2株。  相似文献   

9.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在新疆的流行现状,对疑似该病病料进行地方毒株的分离,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将采自新疆不同地区疑似牛病毒性腹泻的病料接种MDBK细胞,并盲传2~4代;对分离株进行毒力测定及中和试验,应用RT-PCR方法扩增分离株的5'UTR基因片段并克隆测序分析.[结果]分离到的8 株病毒可发生细胞病变,在MDBK细胞上的TCID50为103~106.毒株血清中和实验结果,RT-PCR反应结果,克隆后重组质粒经BamH I、Hind III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PCR鉴定结果均得到预计扩增片段.重组质粒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NADL株序列同源性为82.0;~94.8;.[结论]证实所分离到的病毒为BVDV,命名为B-S-1、B-S-2、B-S-3、B-S-4、B-S-5、B-S-6、B-G-1和B-G-2.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快速、简便、特异的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的RT-PCR方法;【方法】根据已发表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株(BVDV)5’端非编码区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两条引物,应用RT-PCR技术对两株BVDV标准株(OregonC24V and NADL)进行基因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鉴定。同时设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轮状病毒株、MDBK细胞作对照;【结果】两株BVDV标准株均扩增出了长度为325bp的片段,扩增产物经酶切后形成长度为111bp和214bp两条片段,而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轮状病毒株、MDBK正常细胞扩增均为阴性,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PCR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对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作出诊断。该方法的敏感性可高达10-1TCID50。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用已分离到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2/JZ05-1基础毒株对犊牛免疫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基础毒种单剂量、超剂量、单剂量重复安全试验和免疫原性试验研究证实,BVDV2/JZ05-1对犊牛免疫是安全的,对犊牛感染BVDV有很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2.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巢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多株不同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5′UTR相对保守的基因序列,设计3对引物,其中1对能够扩增不同基因型BVDV 5′UTR片段(288 bp),另2对分别能够扩增BVDV-1型和BVDV-2型5′UTR片段(195 bp和116 bp)。扩增片段大小与预计片段一致。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一种特异、敏感的RT-nPCR检测方法。敏感性试验表明,敏感性为10-2TCID50/mL。特异性试验表明,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牛轮状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通过对新疆部分地区无BVD临床症状的牛场208份奶牛血样检测,阳性率为50.43%,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以作为BVDV隐性感染临床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应用RT-PCR方法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新疆石河子分离株中扩增了E2基因,命名Shihezi 148(GenBank登录号:EU159699),扩增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hihezi 148 E2基因长度为1121 bp,编码373个氨基酸残基;同源性分析表明,Shihezi 148与澳大利亚Bega株E2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88.32%,与中国changchun 184株的同源性为74.42%;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去除C端跨膜区的截短E2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ProEX HTa-E2和包括信号肽和全长E2蛋白的真核重组质粒pVAX1-E2。经过PCR、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pProEX HTa-E2和pVAX1-E2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14.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抗体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新型抗原抗体检测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对近年来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RT—PCR、荧光定量RT—PCR、RT-LAMP、ELISA和胶体金技术等抗原抗体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不同实验室寻找适合的诊断方法以及发展新型诊断方法提供参考,为我国牛病毒性腹泻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方法,为诊断与监测BVDV 提供准确可靠工具。[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BVDV序列,在其保守序列区域设计了一套 LAMP引物,优化了反应时间与反应温度,建立了检测 BVDV的 RT-LAMP方法。[结果]该方法能在56℃等温条件下40分钟完成扩增,扩增结果可通过凝胶电泳梯形带判定。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低能检测到3.74×100 copies/μl的病毒 RNA,而且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结论]该方法能用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诊断与监测。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5'UTR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建立了可以定量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核酸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为0.999,扩增效率为95.9%,熔解曲线为单一峰值,可检测到初始模板中4.1×101copies/μL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核酸,是常规RT-PCR方法敏感性的100倍。该检测方法与猪瘟病毒、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牛副流感病毒3型病毒等其它牛源病毒均不发生交叉反应;批内与批间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2.2%。本试验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用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临床诊断。同时,应用本方法对临床病例的各组织器官进行了病毒RNA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胸腺等淋巴组织的病毒含量最高,证实病毒主要侵害淋巴器官,此研究可为临床病例的病毒分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对已发表的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E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并设计引物,应用套武RT-PCR获得鹿源BVDV E2基因.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鹿源BVDV E2基因由1 122个核苷酸组成,编码374个氨基酸.与Oregon CV24、NADL、ZM-95、SD1、Osloss、S10、SH9、Changchun184、Shitara、Deer-GB1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鹿源DVBV分离株与Changchun 184株及Osloss株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9.2%和92.8%;与日本Shitara株的同源性为71.2%;与国际标准毒株CV24的同源性为74.6%.  相似文献   

18.
自1946年Olafson等首次在美国纽约州发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以来,该病毒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和传播,尤其对一些畜牧业发达国家的奶业和牛肉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了解牛病毒性腹泻病的致病机理,研制出更加安全可靠有效的疫苗,对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尤为重要.对BVDV的病原学、生物学特性以及对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等进行了阐述,以期为BVDV的预防及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