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从微观角度探讨玉米优良自交系选育中出现短苞叶品种的原因,研究了短苞叶自交系139号与1号的雌穗轴和苞叶的维管束特性。结果表明:139号苞叶的单个维管束面积与其韧皮部的面积大于1号的,但在维管束数量上则小于1号。139号雌穗轴的单个维管束面积与其韧皮部面积却小于1号,但在数量上要多于1号。就上述结果从物质运输方面分析了139号苞叶与穗轴发育失调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盆栽试验,在施氮(N )和不施氮(N-)条件下,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材料的3项生理指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在供试材料中,许178的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均最高,黄C最低,尤其在灌浆期比开花期表现更明显;增施氮肥可明显提高3项生理指标,但不同材料增幅不一,材料2(L2)对氮胁迫敏感,增施氮肥可明显提高其硝酸还原酶活性,而许178对氮胁迫不敏感,低氮条件下仍是氮高效利用自交系,为农大108成为氮高效品种提供了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水培方法,选用不同玉米品种(吉单27、郑单958、良玉88、吉单50、良玉66、四单19),在四个供氮水平(0.04、0.4、2、4毫摩尔/升)下,研究玉米苗期叶片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与供氮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可将不同玉米品种硝酸还原酶活性对供氮水平的响应规律作为筛选氮高效玉米品种的指标,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对供氮水平的响应规律还需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在玉米育种中选育高产性状好的玉米品种,从玉米果穗发育上研究玉米短苞叶品种的原因,本文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玉米雌穗与苞叶发育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是限制籽粒机收的关键因素。选用郑单958、先玉335、华美1号等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对籽粒、苞叶、穗轴的含水量及脱水速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籽粒含水量、籽粒脱水速率差异极显著;不同品种间的苞叶、穗轴含水量差异极显著。籽粒含水量与苞叶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脱水速率与籽粒含水量、苞叶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籽粒脱水速率与穗轴脱水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籽粒含水量在收获时差异明显,华美1号、先玉335、迪卡517、安玉308这4个玉米品种收获时产量高、籽粒含水量低,平均脱水速率较快,收获时含水量符合籽粒机收的要求;郑单958、迪卡516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较快,适时晚收对这2个品种很重要;联创808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度慢,收获时含水量高,不适宜机收。  相似文献   

6.
玉米果穗各部性状对籽粒含水量和脱水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美亚1号、郑单958、先玉335和丹玉39为材料,对其主要穗部性状进行测定并分析,探究影响玉米籽粒含水量和脱水速率的相关性状。研究内容包括苞叶、穗轴的含水量和脱水速率以及籽粒大小等相关性状。结果表明,在玉米整个生长阶段,苞叶和穗轴含水量高的品种其籽粒含水量也高,苞叶和穗轴脱水速率快的品种籽粒脱水速率也快,籽粒较长的品种其含水量较低。相关分析表明,籽粒含水量与苞叶含水量达极显著正相关,与穗轴含水量达显著正相关;籽粒脱水速率与苞叶脱水速率达显著负相关,与穗轴脱水速率达极显著正相关;籽粒含水量与粒长达到显著负相关,与粒宽和粒厚均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籽粒的脱水速率与籽粒的长度达显著负相关,与籽粒的宽度和厚度均未达显著相关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甘蔗内生固氮菌液浸种对甘蔗生长前期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用从甘蔗品种桂糖28号、新台糖22号、B8中分离获得的3种内生固氮菌及其混合液对甘蔗浸种处理,并测定与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指标。结果表明,接种甘蔗内生固氮菌对甘蔗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具有普遍而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的影响则因甘蔗品种差异表现出不同效果;巴西品种B8的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提高,但固氮菌对本地品种桂糖28号和新台糖22号的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嫁接对烤烟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星6007为砧木,农大202为接穗,比较盆栽试验下不同施氮水平对烤烟嫁接苗和接穗自根苗的烟叶干质量、氮代谢关键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干质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在两种氮水平下均为嫁接苗大于自根苗,且差异极显著。随着施氮量的降低和生育期的推进,嫁接苗和自根苗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都下降,但降幅不同,嫁接苗的降幅较低。以上结果说明,低氮水平下较高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与烤烟嫁接苗的氮效率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外源Zn~(2+)对冬小麦幼苗根系生长及部分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选用了河南省大面积种植的2个冬小麦高产品种偃高006和平安8号,设置了4个锌水平(0,15,30,60 mg·L~(-1)),于2017年4月进行水培试验,分别在加Zn~(2+)处理后7和14 d进行样品采集分析。结果表明,加Zn~(2+)显著影响2个品种冬小麦根系生长、氮吸收量,以及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与对照相比,2个品种冬小麦在Zn15处理下,根长、根体积、根尖数和分根数均显著增加。Zn15处理下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最大,且平安8号偃高006;在Zn60处理下各指标均显著下降。因此,添加适量Zn~(2+)能促进2个品种冬小麦幼苗根系发育,提高冬小麦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促进2个品种冬小麦氮素吸收。  相似文献   

10.
氮肥对不同氮效率玉米氮代谢酶和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探究了供氮水平对不同氮效率玉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单958(低氮高效品种)和绥玉7号(低氮低效品种)为试验材料,试验设置6个供氮水平,分别为0、100、140、180、220和260 kg·hm-2(记为N0、N1、N2、N3、N4和N5),分析其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叶片和茎秆内的氮素含量、产量的变化规律,旨在阐明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氮素利用效率差异的原因。【结果】不同供氮水平下,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谷氨酸合成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玉米氮素吸收转运、氮肥生理利用率、玉米产量及产量因子表现为郑单958显著高于绥玉7号。【结论】郑单958相对于绥玉7号具有更高的氮相关酶活性,从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并获得更高产量,此研究为黑龙江适宜品种选用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氮效率表现差异显著的3个玉米自交系幼苗采用不同光强和氮浓度处理,比较根冠比、生物产量、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氮效率自交系对不同氮浓度与光照强度处理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氮低效材料在低光低氮条件下的生物产量表现比氮高效材料好,在高光高氮条件下时生物产量表现比氮高效差;氮高效材料随着氮浓度增加比氮低效材料更能保持根的发达性,发达的根系是氮高效的保证.不同氮效率自交系生物产量、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光氮最佳耦合点的值不同,氮低效自交系出现光氮最佳耦合点时所需要的氮浓度(或光强)要比氮高效自交系低.因此,玉米基因型氮效率的发挥不但需要适宜的供氮水平,还需要合适的光照强度.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玉米5大杂优群苞叶表型可塑性在异地引种的稳定性和敏感性,收集了我国玉米5大杂优群50份自交系,2014年在海南省三亚市、2015年在北京市和2017年在辽宁省铁岭市3种环境下测定各杂优群的自交系在不同环境的苞叶性状,计算苞叶性状的变异系数,分析杂优群间苞叶长度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 of husk length, PHL)、宽度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 of husk width, PHW)和层数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 of husk layer number, PHN)的差异和杂优群内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环境和生长时期各气象因子的变化。结果显示:苞叶性状受环境影响显著;在全部测定群体、旅大红骨和唐四平头群中PHL与PHW呈显著正相关,在瑞德群中PHL与PHN呈极显著负相关;不同血缘玉米种质的苞叶表型可塑性存在明显差异,PHL与PHW表现出协同调控的特点;旅大红骨群的苞叶长度和PB群的苞叶长度、宽度对环境不敏感,这2个性状异地引种时会保持稳定;兰卡斯特群PHL较大,且符合苞叶性状南长北短的要求,这类育种材料适合南北方异地引种;气象因子中平均温度和湿度在玉米生长前期差异较大,日照时间在玉米生长的前、中和后期都有一个差异较大的时段。因此,高温区适时早播,低温区适时晚播,有利于减少环境间的苞叶差异。  相似文献   

13.
化学诱变玉米自交系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11个化学诱变玉米自交系材料进行种植,并观察记录各个材料的生育周期,对玉米植株的性状和穗部性状进行记录分析,最后综合玉米各个农艺性状,结果发现,27QB52,27QB51,27QB31,27QB41为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14.
玉米不同基因型双列杂交后代抽丝后氮素代谢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阐明保绿型玉米和非保绿型玉米双列杂交后代抽丝后氮素代谢特征。【方法】选育氮高效品种是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生产的根本途径。为明确不同基因型玉米双列杂交后代的氮代谢和利用特征,筛选出保绿型玉米氮高效品种,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选择保绿型(SG, stay-green)玉米自交系Q319、CZ01、VA91和非保绿型(NSG, non-stay-green)玉米自交系BM、B73、MO17,以此组配6×6完全双列杂交,以双列杂交后代为材料,系统研究不同玉米品种主要生育时期叶片、茎鞘、籽粒氮含量和粗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抽丝前后氮素积累、分配和氮收获指数,叶片氮代谢关键酶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等的影响,并对叶片氮代谢酶活性与保绿性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不同基因型双列杂交后代抽丝后叶片氮含量呈倒“V”型变化特性,高峰期在灌浆期前后。茎鞘和籽粒氮含量均随生育期推进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保绿型(SG)玉米叶片、茎鞘、籽粒氮含量均显著高于非保绿型(NSG)玉米。抽丝前保绿型玉米自交后代氮积累、抽丝后氮积累、氮积累总量分别比NSG高20.00%、82.30%和45.23%;其转移量、转移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则分别比NSG低51.28%、66.59%和14.32%,抽丝后保绿型玉米的氮积累量约占50%,而非保绿型玉米仅为40%左右。保绿型玉米自交后代叶片和茎鞘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比非保绿型高108.23%和33.63%。抽丝至成熟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呈单峰曲线,高峰期在灌浆期前后,不同基因型玉米间变化趋势一致。抽丝后叶片GS活性、GOG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均呈单峰曲线,高峰期在抽丝后15 d左右。保绿型玉米NR活性、GS活性、GOG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各时期均高于非保绿型。相关分析表明,叶片保绿度与叶片氮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GOGAT活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G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NR呈正相关,但不显著。叶片氮含量与可溶性蛋白、GOGAT活性、GS活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氮素的同化与相关的酶活性关系极为密切。【结论】较高的氮代谢水平是叶片保绿的营养生理基础之一,保绿型玉米有较高的氮代谢酶活性,在后期有较强的氮素吸收和同化能力,保绿性可作为筛选氮高效玉米品种的一个重要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现有玉米自交系产量等性状进行详细了解和在新品种选育中指导亲本组配,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Ⅳ对5个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对获得的10个杂交组合株高、茎粗、穗位高、单株粒重、叶面积、穗鲜重、单株鲜重和小区生物产量8个性状进行了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对自交系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穗位高、叶面积的特殊配合力外...  相似文献   

16.
广西玉米种质资源的特征特性及利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3~2000年间,广西共收集、保存玉米种质资源1575份,其中广西地方农家种1217份,外省品种5份,国外品种93份,国外自交系249份,国内自交系11份。性状鉴定结果表明:广西玉米种质资源各性状的表现差异较大,生育期春播71~145d,秋播68~111d;株高78~293cm,穗位高17~191cm,穗长6.3~21.5cm,穗粗1.7~5.3cm,穗行数8~24行;果穗多为锥形,粒型以硬粒为主,粒色以白、黄为主,千粒重50~460g。对489份地方种质资源进行籽粒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9.08%~14.99%,脂肪含量3.22%~7.35%,氨基酸含量0.25%~0.40%。利用广西玉米种质资源培育出的都安2号、多苞玉米30号、墨白玉米、苏湾1号、墨黄9号以及新近育成的糯玉米品种玉美头601、玉美头602等,对广西玉米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应继续做好广西玉米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工作,为进一步丰富玉米育种基础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7.
16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玉米种质改良利用、玉米自交系的利用和强优势组合的选配提供参考,选用16个玉米自交系作为亲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组配成60个杂交组合,对F1代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交51和5311具有较高的穗部性状和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优势,有较大的利用价值;z0619有较优的产量性状优势,可与具有较优良穗位性状的自交系互补利用;综合性状较差的自交系为4011、80c-1、安单3号选系和苏11,需改良后利用;其余自交系可根据育种目标有目的地选择利用.  相似文献   

18.
套作模式下播期对不同熟性大豆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麦—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研究了不同播期对不同熟性大豆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播(5月底)导致3种不同熟性大豆产量的降低,而晚播(7月上旬)能提高早熟品种(浙春3号)的产量,6月上中旬播种则能提高中熟品种(乐豆1号)和晚熟品种(贡选1号)的产量。 但3个品种中又以贡选1号的产量最高。究其原因,是由于晚熟品种生育期长,通过播期的调整,能缩短与玉米的生殖生长共生期,从而减轻生育前期玉米植株对其造成的弱光伤害,延长后期的独立生长期,整个生育期内,植株的碳氮代谢能力强,可溶性糖、淀粉和氮的含量以及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且变化趋势朝着利于产量形成的方向发展,从而保证了高产。试验得出的最优组合为贡选1号在6月15日至6月22日播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