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稻条纹叶枯病在中国的大流行,给部分省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进行水稻抗条纹叶枯病遗传育种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笔者概述了水稻抗条纹叶枯病基因资源的筛选与利用、水稻品种抗条纹病毒和抗介体灰飞虱之间的关系、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定位以及转条纹病毒基因工程水稻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水稻抗条纹叶枯病遗传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培育优质、高抗条纹叶枯病的水稻品种。[方法]将镇稻88、镇稻99、徐稻3号和武运粳7号、武粳14进行杂交和回、复交,田间自然接虫,鉴定亲本及后代的抗性。[结果]镇稻88、镇稻99、徐稻3号条纹叶枯病田间发病率只有5%左右,抗源均来自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Stv-bi;2007年武运粳7号、武粳14年发病率高达40%以上。抗条材料作父本或母本,后代中选到抗条植株的概率达40%;2个抗条材料杂交,后代中选到抗条植株的概率达70%以上。回、复交时抗条材料占50%,后代选到抗条材料的概率占40%,高抗株占15%左右;抗条材料占75%时,后代选到抗条材料的概率占50%,高抗株占20%左右。[结论]加强对现有水稻资源的抗性筛选,研究新的抗病基因(或位点)的遗传规律,有助于培育抗条纹叶枯病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3.
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遗传和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病原和传毒介体、鉴定方法、抗性遗传机理以及抗性育种现状等4个方面,系统概述了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遗传和育种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的遗传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相似文献   

5.
江苏抗水稻条纹叶枯病育种策略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 Stripe Virus,RSV)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传播,主要分布于日本、中国、韩国、朝鲜和乌克兰,是目前江苏省最重要的水稻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8,自引:6,他引:32  
剖析了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暴发流行的原因,概述了江苏省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育种研究进展,提出应进一步加强江苏省水稻育种科技储备,以提高对突发性病虫害的抗灾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7.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以灰飞虱为介体传播的病毒病,给中国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利用品种自身的抗病性被认为是防治病害最有力的方法.本文从条纹叶枯病的病害特征、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灰飞虱对条纹叶枯病的传毒特性和鉴定方法及条纹叶枯病抗性遗传的研究进展、抗条纹叶枯病育种研究进展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水稻抗性研究存在的相关问题和今后...  相似文献   

8.
水稻抗白叶枯病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白叶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水稻白叶枯病分子育种包括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定位、克隆,白叶枯病抗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白叶枯病基因工程育种和白叶枯病抗性基因资源创新与改良。目前已发现和鉴定抗白叶病基因22个,其中Xa1、Xa21基因已图位克隆。随着Xa1-xa24(t)基因等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水稻白叶枯病分子育种也开始实现基因资源的定向操作和育种应用。  相似文献   

9.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害,由于近年来优质感病粳稻品种面积不断扩大、麦稻套种技术的推广及适宜灰飞虱群体增殖的连续暖冬气候等原因,该病害已上升为江苏省水稻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江苏省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面积达1·57×106hm2,占  相似文献   

10.
自2004年以来,辽宁地区开始出现由灰飞虱为害造成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各地水稻有不同稃度的发生,沿海地区较重。一般减产3%~5%,严重时减产2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不同龄期秧苗对水稻条纹病毒耐病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促进水稻安全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物测定法,测定二叶一心期至五叶一心期4个龄期的秧苗对水稻条纹病毒的耐病性。[结果]不同龄期的秧苗对水稻条纹病毒的耐病性不一样。被带毒灰飞虱刺吸取食后,二叶一心期秧苗的发病率达100.0%;三叶一心期秧苗的发病率为75.0%;四叶一心期秧苗的发病率为31.8%;而五叶一心期秧苗的发病率为O。即各龄期秧苗对水稻条纹病毒耐病性由强至弱为:五叶一心期〉四叶一心期〉三叶一心期〉二叶一心期。[结论]秧苗处于不同龄期对水稻条纹病毒的耐病性存在一定的差异,秧苗的龄期越小对条纹病毒的耐病性越差。  相似文献   

12.
棉花许多重要的性状多为数量性状。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植物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分离等研究提供了条件。从数量性状基因座(QTL)作图群体类型及其特点,QTL定位方法,QTL精细定位、克隆、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QTL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水稻数量性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和QTL定位方法的日趋完善 ,为水稻数量性状基因 (QTL)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大量研究充分地揭示了QTL的基本特征 ,剖析了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 ,从而给水稻品种的遗传改良带来了新的方法。笔者从QTL的定位群体、定位方法、研究现状 ,以及QTL利用等方面 ,对作物数量性状基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4.
水稻耐盐相关QTL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藏金萍  曹志艳  李姗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41-12043
盐害是影响水稻生长的非生物胁迫之一。综述了近年来水稻耐盐性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定位和基因克隆所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建议,为今后深入开展水稻耐盐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稻苗期生长特性的遗传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个水稻重组自交系为作图群体进行盆栽试验,分别在播种后第14、24、34和44天进行第1、2、3和第4次取样,考察秧苗苗高和干物重以及播种前所用种子的千粒重。结合1张高密度的遗传图谱,对性状进行复合区间作图,分别检测到控制秧苗干物重、苗高和种子千粒重的主效应QTL 6、14和3个。其中,位于3号染色体RM148-RM85区段的QTL qGC-3-3同时影响第4期干物重和第1、3和4期苗高,且其对苗高的效应呈逐期递增的趋势。与qGC-3-3相反,位于5号染色体RM163-RM161区段的QTL qGC-5 同时影响第1~3期的干物重和苗高,但其效应由强趋弱。在第1~4期中,秧苗干物重与苗高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0~.70,为极显著(P<0.01)正相关。秧苗干物重和苗高与种子千粒重的相关性均呈逐期递减的趋势、以至于到后期相关性较弱或不显著。QTL定位结果表明,对种子千粒重效应最大的QTL正是上述5号染色体上的qGC-5,该QTL对这3个相关性状的效应方向均一致,但对秧苗干物重和苗高的效应大小是逐期递减。将本研究中定位到的QTL与已报道的利用同一定位群体所检测到的籽粒产量性状QTL相比较,发现有的QTL(如3号染色体上的QTL qGC-3-1和qGC-3-3)尽管在水稻生育早期的效应较小,但其效应随着生育进程的发展而逐期递增,且加性效应的方向在全生育期一致;有的QTL(如5号染色体上的qGC-5)在水稻生育早期的效应相对较大,但其效应逐期减弱,以至于对生育后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没有直接影响或影响很小。这些QTL的表达具有较强的时期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水稻品种爱知106抗条纹叶枯病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抗条纹叶枯病的水稻品种爱知106分别与感病品种金陵香糯、武育粳3号及武粳15杂交获得的F2群体为材料,采用重病区田间自然发病的方法,研究爱知106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的遗传.结果表明,爱知106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由一对核基因控制,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遗传,不同F1显性程度的差异可能与感病亲本的遗传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武运粳23号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从育秧到收割全程的综合性状评价研究了武运粳23号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结果]武运粳23号虽然在秧田期承载的灰飞虱成虫量高,但对条纹叶枯病菌表现出较强抗性,整个生育期基本未见条纹叶枯病病株,也未发生黑条矮缩病,并且对后期褐飞虱具有一定的抗性.[结论]在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年份,武运粳23号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云南水稻条纹病毒RNA3的分子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云南水稻条纹病毒(RSV)分子变异及其遗传多样性,采用RT-PCR技术,对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和昆明市宜良县2个分离物的RNA3进行克隆和测序,获得RNA3YWS和RNA3YYL全长序列,2个分离物的RNA3核苷酸序列长度分别为2489和2490bp.并将获得的序列与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RNA3全长序列进行比较,并对22条RNA3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YWS和YYL与YBS、YA、FYi等分离物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与云南以外的中国分离物和日本T和M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远,表明RSV在自然界中的分子变异与地理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不同基因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的差异,探讨了22条RNA3的分组情况,YWS和YYL同属于第一组,即云南组;同时对RNA32个编码基因及IR3在DNA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综合分析了云南RSV不同分离物RNA3的分子变异.推测云南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能是造成云南RSV复杂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