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青藏高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在整个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对其多样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受到环境和人为干扰等多方面的影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研究的方法也从传统培养法发展到生化法和分子生物学法。目前青藏高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一些进展,本文从青藏高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等方面简要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2.
矿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土壤微生物作为稳定生态系统、监测土壤质量变化的敏感指标,其多样性研究在评价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概述和讨论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科学涵义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药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微生物是农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的多样性是农业生产赖以生存的基础。本文主要就农药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张颖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683-10684,10758
在森林陆地生态系统中,植被和土壤微生物作为其主要成员,在维持林内养分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促进能量循环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森林植被与土壤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作关系.因此,研究二者的关系能够为森林的保护和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从森林植被多样性特征、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植被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角度进行了综述,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之上对未来的研究目标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土壤微生物参与了土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交换以及信息交流,其中在养分的转化循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微生物的群落种类和活性常用于评价土壤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是矿区土壤恢复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科学内涵与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国内外矿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为矿区复垦地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恢复效果评价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1 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活的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种类,变异及其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 农业生物多样性是指与食物及农业生产相关的所有生物的总称,它包括遗传多样性(或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包括:①高等植物:农作物,作为食物而管理的野生植物(经济野生植物),庭院树木,草场或牧场物种.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是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而作物的改变对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转基因作物被引入到农田后所带来的微生物群落变化及对农业生态系统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着重介绍了当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常用的3种基于16S rDNA的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扩增性核糖体DNA限制酶切片段分析(ARDRA)和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分析比较了各种技术的原理、优点及其应用局限性,并简短综述了这些技术近年来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阐述人类农业发展史中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及生产力的关系,对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生态系统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达到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绿肥是国内农作物种植制度中重要的轮作倒茬作物,也是养分较为全面的优质生物肥源之一,施用绿肥可改变土壤化学及生物学性状,并对作物生长产生影响;土壤微生物性状作为土壤肥力评价的重要指标,对维持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绿肥有效利用及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农业发展奠定基础,从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和酶活性等方面对翻压绿肥对土壤微生物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作物与土壤生态系统环境要素紧密相关。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转基因作物大面积种植是否会给土壤微生物带来影响已成为其生态风险评价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因此在研究时有必要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进行分析。丛枝菌根真菌作为一类重要的土壤环境指示微生物,在改善土壤质量与健康状况、提高生物多样性、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就主要转基因作物对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认为可将丛枝菌根真菌作为评价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11.
海洋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璞  王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569-4571
海洋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海洋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海洋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意义,概述了国内外开展海洋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多芳香烃(PAHs)、环硝胺类物质(RDX、HMX、Tetryl和CL-20)、多氯联苯(PCBs)、烷烃类化合物、氯乙烯类、硝基化合物等的有机污染物增多,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造成极大危害,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便出现了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修复研究,但传统的有机污染物生物修复存在效率不高、难以维持等问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污染生物修复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并有效地提高了生物修复效率。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机污染物污染修复中应用上述方法的研究,重点分析整理了一系列典型石油污染物降解途径中的加氧酶及其参考菌株,为今后有机污染物的生物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经典方法,克服传统的分离培养缺陷,探讨在不同营养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基因多样性。经过直接从土壤中抽提总DNA,并对总DNA中16S rDNA及其中V6~V8可变区序列作PCR扩增、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等,发现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土壤微生物的基因多样性变化与土壤微生物量的波动并不一致,说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微生物量的关系并非线形。同时发现秸秆的添加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辽河保护区河岸带生物多样性恢复现状以促进河岸带生态系统的健康管理,本研究通过植被现场调查和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分析,对辽河干流23个采样点的植物多样性和微生物多样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辽河干流23个采样点的植被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227,平均植被覆盖率达到74.19%;河岸带土壤微生物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平均为9.55;其优势度大于1%的细菌属于11个门、32个纲、40个属;人类活动干扰、放牧情况以及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河岸带植物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子。目前辽河保护区河岸带生物多样性恢复状态较好,但日渐增多的人类活动对河岸带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建议尽量减少封育区内的人类活动、放牧情况等,以加快辽河保护区河岸带植物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15.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培养方法,对内蒙古皇甫川流域不同环境条件下,结皮层和0~20cm土层中的微生物各类群数量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芽孢型细菌、有芽孢型细菌和细菌总数量为:原生环境区>生态恢复治理区>水土流失区;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为:原生环境区和生态恢复治理区>水土流失区;在生态恢复治理区中有些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接近或超过原生环境区;原生环境区和生态恢复治理区微生物各类群数量反映出草地的土壤质量和健康状况高于水土流失区;微生物各类群数量分布的基本特征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全氮、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占有机碳百分比的高低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氧化亚氮(N_2O)是第三大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显著影响。稻田是重要的N_2O排放源,追踪稻田N_2O产生及排放关键过程的微生物调控机制,可以为农田土壤氮素循环研究以及稻田N_2O减排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微生物调控的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是稻田N_2O排放的主要来源。基于此,我们在过去十年的研究中,依托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以水稻田淹水-落干和施肥为关键过程,从水稻根际、土层深度、反应底物浓度等方面探明了土壤硝化反硝化过程和N_2O排放特征及其微生物调控机制;提出了开发稻田土壤微生物资源,提高土壤N_2O消纳能力的可能策略;构建了可以有效降低稻田氮素损失和N_2O排放的基于化肥一次性深施的减氮控磷施肥技术,并在实际农业生产中进行了示范推广。本文对上述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全面综述。结合分子生物技术在土壤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今后的研究工作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解析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生产力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2)在基因组和转录组水平构建农田土壤碳氮循环功能微生物分析平台;3)解析土壤微生物分布与生态功能之间的关联机制;4)根系—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协同机制以及植物—内生菌—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的分子机制;5)加强对实用技术的研发,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农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应用于环境监测的生物技术方法,包括PCR技术、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酶联免疫测定技术、微核技术及单细胞凝胶电泳等,对每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特点进行了阐述,对其中的PCR技术与生物传感器予以较为详细的介绍。揭示了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日益广阔的应用前景及环境监测技术呈现的向更精细、更准确、更灵敏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技术在矿区复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我国面临巨大的矿区复垦压力,矿区复垦的关键是要快速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微生物技术是复垦区土壤进行综合治理与改良的一项非常有效的生物技术措施。主要概述了微生物技术在矿区生态重建中的作用,包括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改变土壤生物活性、促进土壤生物多样性等,初步预测了微生物复垦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基于盘锦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芦苇群落6-10月的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芦苇湿地凋落物土壤微生物量C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盘锦芦苇湿地凋落物土壤微生物量C未收割区大于河岸区;未收割区和河岸区垂直层次变化不明显.并进行了未收割区和河岸区土壤微生物量C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盘锦芦苇湿地凋落物土壤微生物量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盘锦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芦苇群落6—10月的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芦苇湿地凋落物土壤微生物量C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盘锦芦苇湿地凋落物土壤微生物量C未收割区大于河岸区;未收割区和河岸区垂直层次变化不明显。并进行了未收割区和河岸区土壤微生物量C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