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在29℃恒温条件下的饲养观察,组建了黄曲条跳甲年龄特征生命表和繁殖特征生命表,并计算出反映种群增长动态的几个重要参数.结果表明:黄曲条跳甲世代总存活率为0.58,种群趋势指数为88.01,净繁殖率为87.8879,世代平均历期为43.9 d,内禀增长能力为0.1020,瞬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0.2720、0.1700,周限增长率为1.1074,双倍时间为6.8d;在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期(卵、幼虫、蛹)年龄组占88.94%,成虫期年龄组占11.06%.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29℃恒温条件下的饲养观察,组建了黄曲条跳甲年龄特征生命表和繁殖特征生命表,并计算出反映种群增长动态的几个重要参数.结果表明:黄曲条跳甲世代总存活率为0.58,种群趋势指数为88.01,净繁殖率为87.8879,世代平均历期为43.9 d,内禀增长能力为0.1020,瞬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0.2720、0.1700,周限增长率为1.1074,双倍时间为6.8d;在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期(卵、幼虫、蛹)年龄组占88.94%,成虫期年龄组占11.06%.  相似文献   

3.
黄曲条跳甲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黄曲条跳甲自然种群的田间系统调查和人实验种群的饲养观察,组建了以作用因子组配的黄曲条跳甲秋季世代和春季蓼工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黄曲条跳甲秋季世代和春季世代种群趋势指数(1)分别为14.63和3.86,表明下一代种群数量将为当代种群数量的14.63和3.68倍,在田间,没有发现寄生性天敌,春季世代“捕食及其经”的除作用控制指数(EIPC)为1.31,表明该作用因子对黄曲条跳甲的控制作用不  相似文献   

4.
寄主植物对黄曲条跳甲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5种寄主植物(萝卜、芥菜、白菜、菜心、芥蓝)饲养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 F.),其幼虫、蛹的存活率以及成虫寿命和繁殖力因寄主植物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求出了一系列反映黄曲条跳甲实验种群增长的重要参数,应用种群控制指数(ⅡPC)分析了5种寄主植物对黄曲条跳甲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作物之间的间种对黄曲条跳甲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菜Brassicachinensis与葱Alliumfistulosum、菜心B.parachinesis与茄子Solanummelongena间作,能显著地减轻黄曲条跳甲对白菜、菜心的为害,间作田上的黄曲条跳甲成虫的发生数量与单种田相比减少明显。在白菜地上间作上芥菜B.juncea,白菜上成虫数量逐渐减少,芥菜上的虫量逐渐增加;在芥兰B.alboglabra地上间作萝卜Raphanussativus后,黄曲条跳甲成虫大都转移到萝卜为害,萝卜上的跳甲成虫数量高出芥兰的十倍甚至十几倍,使间作田上芥兰的黄曲条跳甲种群数量明显少于芥兰单种田,所设置的4种间作相隔距离(2m、4m、8m、15m)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每隔约15m间种一行萝卜就能起到很好的诱集跳甲成虫效果。  相似文献   

6.
浙北地区黄曲条跳甲自然种群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黄曲条跳甲成虫在浙北地区的季节性消长规律及其影响因子,2005~2007年在浙江海宁,采用黄板诱集的方法,逐日观察黄曲条跳甲成虫数量变化。从发生情况看,黄曲条跳甲1年中有2个发生高蜂期,即4~6月的春季发生高蜂期和8~10月的秋季发生高蜂期,春季高蜂的诱集数量是秋季高蜂的2、3倍。根据逐日成虫数量以及气温、降水量等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8-10月成虫种群数量变化与种群基数成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温湿系数呈显著的负相关,但温度与种群数量相关不大。因此影响黄曲条跳甲成虫种群数量的关键因子是种群基数和温湿系数。  相似文献   

7.
黄曲条跳甲的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曲条跳甲化学防治现状调查表明,黄曲条跳甲化学防治过程中存在的虫态选择、防治适期、药剂种类和防治方法等4方面的问题,从而对化学防治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化学杀虫剂的室内筛选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乐斯本EC、40%辛硫磷EC、80%敌敌畏EC、20%好年冬EC、24%灭多威SP、18%杀虫双SL等药剂对黄曲条跳甲成虫有较好的室内毒杀效果和田间药效,48 h内均能有效控制黄曲条跳甲的为害。  相似文献   

8.
黄曲条跳甲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
黄曲条跳甲.农民俗称狗虱虫.是我国南方各省菜区十宇花科蔬菜(如白菜、油菜、花椰菜、甘蓝、萝卜等)的主要害虫。成虫食叶,使叶片密布很多小孔.商品价值大大降低幼苗生长点被啃食.常造成失收:幼虫危害寄主植物的根.经常导致植物萎焉死亡;萝卜块茎受危害,形成褐色虫斑;白菜受害.叶片变黑.且能传播软腐病.影响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0.
黄曲条跳甲的鉴别及为害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秉绅 《农技服务》2009,26(1):81-82
对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黄曲条跳甲及其他跳甲的形态特征作了鉴别比较,并针对其为害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昆虫细胞膜钾离子通道与多种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结合转录组测序及荧光定量PCR技术,鉴定和分析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钾离子通道基因的序列特征及不同组织器官的mRNA表达谱。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钾离子通道蛋白基因(twk)cDNA的开放阅读框为1 137 bp,共编码378个氨基酸残基。蛋白结构分析表明:其含有4个钾离子通道蛋白的跨膜区(M1~M4)和2个孔道结构域(1P~2P),分别位于M1与M2、M3与M4之间,即双孔道钾离子通道。序列保守性分析表明:1P的核心序列为甘氨酸-酪氨酸-甘氨酸(GYG)模体,2P的核心序列为甘氨酸-亮氨酸-甘氨酸(GLG)模体。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twk在黄曲条跳甲雌雄成虫的不同部位中都有表达,但是在精巢或卵巢、中肠和头部的表达量相对较高;雌、雄成虫各组织器官之间的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黄曲条跳甲成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黄曲条跳甲成虫在菜心上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 ,符合负二项分布和核心分布 ;聚集原因主要由环境因素 (食料等 )造成 ,也与自身特性有关 .文中还根据聚集度均数 (λ)的测定结果 ,组建了序贯抽样模型和最适理论抽样数模型  相似文献   

13.
小菜蛾敏感种群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组建并分析了小菜蛾敏感种群的生命表。结果表明,在(23士0.5)℃,RH85%条件下,种群的内禀增长力rm为0.1895;周限增长率λ为1.2086/d,净增殖率R0为22.7262,平均世代周期T为16.4852d;种群增长1倍所需时间t为3.66d,其存活曲线为DeeveyI型,即死亡率是年龄的增函数。  相似文献   

14.
从化学防治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角度,选择20%啶虫.哒螨灵SP(可溶性粉剂)、10%阿维.哒螨灵EC(乳油)配方制剂在为害最为典型的菜心上进行黄曲条跳甲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药后5 d,3种药剂处理防治黄曲条跳甲均达到了极显著性差异(P〈0.01),20%啶虫.哒螨灵SP(可溶性粉剂)处理和10%阿维.哒螨灵EC(乳...  相似文献   

15.
黄曲条跳甲在广西南宁地区大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南宁地区多个蔬菜产区进行实地调查,初步掌握了黄曲条跳甲在该地区的生活习性及其对当地主要蔬菜品种的为害情况,指出该地区近年来黄曲条跳甲为害逐年加重与防治不当、气候适宜、食料丰富及人们对该虫的认识不足有关。提出改进化学防治方法,提高防治效果;重视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措施,避免化学药剂大量使用;抓好基础工作,建立完善的技物配套服务体系等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6.
福州地区黄曲条跳甲的抗性监测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采用浸叶法对福建福州建新和洪塘、闽候荆溪菜区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striolata)抗药性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与网室内相对敏感品系相比,3个菜区的黄曲条跳甲对敌敌畏、毒死蜱、辛硫磷、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氰戊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和锐劲特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且不同菜区黄曲条跳甲抗药性水平差异较大.2001年11月至2003年1月的监测结果显示,建新菜区黄曲条跳甲对敌敌畏、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抗性水平在1年内不同时期变化较大.根据抗性监测结果,对抗性治理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