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甘蔗新品种综合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江西省6个甘蔗新品种的综合性状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赣南02/302和赣南02/287综合性状最优良;赣南99/591、赣南02/70接近对照,也是优良品种;赣南02/296、赣南02/298的综合性状较差。  相似文献   

2.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0 个甘蔗品系的13 个主要农艺性状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甘蔗 自育品系中加权关联度大于对照新台糖22 号的有桂南亚08-212(0.7497)、桂南亚08-186(0.7227)、桂南亚08-320 (0.7206)、桂南亚08-336(0.7005)、桂南亚08-353(0.6928),可进行下一步试验,其余品系加权关联度均小于对照,有 待进一步观察或淘汰。 益基金(NYRKS201205,XJYJS201309)  相似文献   

3.
4.
江苏省鲜食大豆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005年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试汇总结果为材料,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8个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鲜食大豆产量与各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单株荚重>鲜籽百粒重>单株荚数>分枝数>每千克标准荚数>全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在育种和栽培过程中,较高的单株荚重容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5.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8个爆裂玉米杂交种的10个主要性状(株高(X1)、穗粗(X2)、穗长(X3)、行粒数(X4)、秃尖长(X5)、千粒重(X6)、单株粒重(X7)、单株穗重(X8)、出子率(X9)、产量(Y))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穗长、千粒重、单株穗重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在后代选择上应将这几个性状作为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糜黍主要产量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对糜黍品种生长发育与主要产量构成性状遗传关系进行综合评价,以期提高糜黍品种(品系)选择效率,缩短育种年限,加速新品种的推广.方法 选用张选1号、张选2号、张选6号和冀(承)黍1号4个糜黍品种的9个主要经济性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与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4个糜黍品种的9个经济产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基本苗、有效穗数、总茎数、穗粒重、千粒重、单株粒重、主穗长、生育期、株高.结论 糜黍品种选育时,在保证基本苗和千粒重稳定的前提下,应注重提高品种的分蘖能力、成穗率,也要提高穗粒重,单株粒重.  相似文献   

7.
油菜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丽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4):421-424
[目的]通过对油菜产量与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为油菜育种中对数量性状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11个油菜品种的9个农艺性状及单株产量进行分析.[结果]油菜单株产量与其相关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为:生育期0.6253、株高0.6343、分枝部位0.6421、第一次有效分枝数0.6458、主花序有效长度0.5911、主花序有效角果长度0.5775、单株有效角果数0.5917、每角粒数0.5983、千粒重0.6762;关联序为:千粒重>第一次有效分枝数>分枝部位>株高>生育期>每角粒数>单株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长度>主花序有效角果长度.[结论]在油菜育种中,应加强对千粒重、第一次有效分枝数的选育力度.  相似文献   

8.
对14个烤烟品种的株高、百叶重、叶龄、节距、腰叶长、腰叶宽等6个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百叶重、叶数、节距、腰叶长、腰叶宽.因此在烤烟高产育种和高产栽培中,应当侧重株高、百叶重和叶数等农艺性状,并兼顾其他有利生物学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对芝麻9个品种9个数量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关闻度大小顺序为: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始蒴高度>株高>全生育期>分枝数>空稍高度,芝麻产量主要取决于与其关联度较高的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等性状。  相似文献   

10.
萝卜主要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 L.)杂交组合的株高、展开度、叶片数、叶重、叶长、叶宽、根长、根粗和外露长9个相关农艺性状与肉质根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萝卜杂交组合单根重与其相关性状的关联度为:株高0.7533、展开度0.7057、叶片数0.7251、叶重0.6885、叶长0.6888、根长0.7652、根粗0.6791、外露长0.7626和叶宽0.6973,关联序和灰色权重依次为:根长>外露长>株高>叶片数>展开度>叶宽>叶长>叶重>根粗。  相似文献   

11.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方法为基础,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23份玉米杂交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依次为生育期、穗长、出子率、株高、百粒重、穗行数和稳位。该方法可为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玉米主要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2个玉米杂交组合的14个主要性状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关系密切的是穗长、百粒重、穗粗、行粒数,其次是株高、穗位高度、茎粗、叶面积指数;增加穗长、行粒数、株高、穗位高度、茎粗可以提高蛋白质、脂肪、淀粉、赖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大豆主要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个大豆品种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单株粒数,其次是单株荚数和主茎节数,分枝数和株高对单株产量的影响较小。优势分析表明,大豆农艺性状对其脂肪含量的影响最大,对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的是百粒重,其次是产量和单株荚数。  相似文献   

14.
运用灰色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影响辣椒产量的几个数量性状间以及果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的次序为单果重、果实横径、株高、结果数、果肉厚、果实纵径、心室数、开花期、株幅、座果期、显蕾期。其中以单果重、果实横径、株高、结果数对辣椒产量影响最大。在影响果形的果部性状中,以单果重、果实横径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5.
中低产区夏谷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1999,5(3):18-21
通过对夏谷新品系(种)产量和有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了中低产条件下谷子品系(种)的各性状对产量的灰色关联度顺序依次为单株粒重> 单位面积穗数> 千粒重> 出谷率> 穗长,为中低产区夏谷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8个辣椒杂交组合产量与其主要相关农艺性状,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1)辣椒杂交组合单株产量与其主要相关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青椒产量>平均单果重>果径>红椒产量>株高>坐果率>红椒数>始花节位>果长>果形指数>青椒数>总果数;(2)青椒产量与其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产量>株高>平均单果重>始花节位>坐果率>果径>红椒产量>果形指数>果长>总果数>青椒数>红椒数。因此,在辣椒杂交育种过程中可以把平均单果重、果径、株高和始花节位作为选育的重点性状,并结合其他性状进行综合筛选。  相似文献   

17.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23份玉米杂交种在2003年的表现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Z4107、龙丰2号、农大256、X2038、本优1号和平安6号表现较好。该方法可为玉米新品种综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超甜玉米新品种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4年福建省超甜玉米区域试验9个参试品种从株高、产量等14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金银粟2号、超甜2000、广甜2号、闽甜208等多个综合性状优于对照品种穗甜1号的超甜玉米新品种,其结果与实际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江南花糯等12个糯玉米品种的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表现,并用灰色关联度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西星糯玉1号居综合品质第1位,湘农白糯2号居第2位,且产量明显高于中糯1号;湘农白糯2号是值得进一步示范推广的优质、高产新组合。  相似文献   

20.
鲜食大豆鲜子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江苏省6个鲜食大豆新品种的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标准荚个数百分率、单株荚重、每千克标准荚数、标准荚重量百分率、鲜百粒重、出仁率、初花期花叶病病指、花荚期花叶病病指、鲜荚产量13个主要性状与鲜子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鲜子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单株荚重标准荚个数百分率标准荚重量百分率鲜荚产量出仁率单株荚数主茎节数株高每千克标准荚数分枝数花荚期花叶病病指初花期花叶病病指鲜百粒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