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滤棒成型参数对卷烟常规烟气成分烟碱、焦油、总粒相物、一氧化碳(CO)释放量的影响规律,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贡献率计算,比较了卷烟滤棒成型材料中丝束规格、丝束填充量、三乙酸甘油酯添加量对常规烟气成分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丝束规格是影响总粒相物、烟碱、焦油、一氧化碳释放量的显著因素,其中对烟碱和一氧化碳释放量的影响最大,对总粒相物和焦油释放量的影响次之;丝束填充量是影响总粒相物和焦油释放量的显著因素,对两者的影响最大,而对烟碱和一氧化碳释放量无显著影响,随着丝束填充量的增多,烟气成分释放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三乙酸甘油酯添加量是影响总粒相物、烟碱、焦油、一氧化碳释放量的非显著因素,对常规烟气成分释放量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与7项有害成分释放量的相关性,重点选择云南省内及省外烟叶进行了常规化学成分(烟碱、总氮、总糖及蛋白质)和7项有害成分(一氧化碳、苯并芘、苯酚、氨、氰化氢、巴豆醛、N-亚硝胺)的测定,分别从部位、地区、等级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上部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与7项有害成分的相关性更为显著,其氨及危害性指数均与烟碱、总糖及蛋白质呈显著相关;昆明地区烟叶巴豆醛含量与烟碱、总氮、总糖及蛋白质含量显著相关;红河地区烟叶危害性指数与烟碱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云南省外烟叶氰化氢及危害性指数与蛋白质含量显著相关;红大及K326中烟碱含量对氨、苯酚及危害性指数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整体相关性随部位、地区、等级的不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
不同部位、产地烤烟梗丝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烤烟梗丝部位、产地对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分析了国内6个烤烟主产地上部、中部和下部梗丝样本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及危害性指数。结果表明,梗丝部位与梗丝烟气中苯酚和苯并[a]芘(Ba P)的释放量之间没有明显规律性;梗丝部位与梗丝烟气中焦油、一氧化碳(CO)、N-亚硝胺(NNK)和氢氰酸(HCN)释放量之间有着一定的规律性,焦油表现为上部中、下部,一氧化碳表现为上、中部下部,N-亚硝胺大体上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氢氰酸大体上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梗丝部位与梗丝烟气中烟碱、巴豆醛、氨(NH3)的释放量和危害性指数之间规律性明显,均为上部中部下部。不同产地梗丝烟气中有害成分释放量存在一定差异,但未呈现明显的规律性;不同产地梗丝烟气的危害性指数以楚雄、平顶山和重庆较高,南平和郴州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胶囊滤棒对卷烟烟气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制备了"人参皂苷"胶囊及胶囊滤棒,并考察了"人参皂苷"胶囊滤棒对焦油及7种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卷烟危害性指数、卷烟香气特征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人参皂苷"胶囊滤棒可选择性降低7种烟气有害成分的释放量及卷烟危害性指数;"人参皂苷"胶囊滤棒可改变卷烟的香气特征,使一支卷烟同时具有2种香气风格.[结论]研究可为"人参皂苷"胶囊卷烟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初烤烟叶有机酸对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卷烟危害性,全面系统地阐述初烤烟叶中化学成分对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以2014年浓香型主产区烤烟样品为试验材料,采用因子分析和灰色关联法对初烤烟叶有机酸对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因子分析共提取出草酸、富马酸、苹果酸、柠檬酸、丙二酸、棕榈酸、油酸、十八酸8种代表性有机酸。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草酸、丙二酸、富马酸、苹果酸、柠檬酸5种非挥发性有机酸对烟气7种有害成分(CO、HCN、NNK、NH3、B[a]P、苯酚和巴豆醛)及焦油释放量和卷烟危害性指数的关联度均较高,尤其是草酸对烟气有害成分的危害性指数有较高的关联度;而棕榈酸、油酸、十八酸等高级脂肪酸对烟气7种有害成分及焦油释放量和卷烟危害性指数的关联度相对较低。总体来说,初烤烟叶中有机酸成分中非挥发性有机酸对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的产生有较大影响,而高级脂肪酸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膨胀温度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Hoffmann成分(CO、NNK、NH3、HCN、BaP、巴豆醛、苯酚)释放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膨胀温度处理后的烟丝卷制卷烟,测定其烟气中7种Hoffmann成分的释放量。[结果]同一膨胀模式下,温度变化对NH3、苯酚和BAP的释放量有一定影响,对CO、NNK、HCN和巴豆醛则无显著影响;CO2膨胀方式下7种Hoffmann成分的释放量较小;降低膨胀温度在一定程度有利于降低卷烟危害性指数。[结论]该研究为低危害卷烟工艺设计参数的优化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求卷烟醋纤滤棒三乙酸甘油酯简便、灵敏与高效的测定方法,为卷烟醋纤滤棒质量控制及烟气苯酚释放量的管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称取一定量的醋纤滤棒,采用内标-正十七烷的无水乙醇超声萃取后选择离子模式进行定量分析,构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卷烟醋纤滤棒中三乙酸甘油酯的分析方法。【结果】优化后选择的色谱柱、萃取剂和超声萃取时间分别为强极性TG-WAXMS(30m×0.25mm×0.25μm)、无水乙醇和40min;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不同浓度三乙酸甘油酯准溶液分析得到其回归别为0.08μg/mL和0.15μg/mL,方法的灵敏度较高;加标回收试验的三乙酸甘油酯回收率为97.0%~测定卷烟醋纤滤棒中三乙酸甘油酯的分析方法操作简便、灵敏、高效,适于卷烟醋纤滤棒中三乙酸甘油酯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三醋酸甘油酯施加量对细支爆珠滤棒物理性质及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不同三醋酸甘油酯施加量的细支爆珠滤棒的吸阻、硬度、圆周等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不同三醋酸甘油酯施加量的细支爆珠滤棒所卷制的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结果表明:细支爆珠滤棒重量、吸阻、硬度与三醋酸甘油酯施加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0.923和0.863.对于不同三醋酸甘油酯施加量的细支爆珠滤棒,添加爆珠会使滤棒圆周、圆度、吸阻和硬度分别平均增加0.01 mm、0.02 mm、455.50 Pa和0.22百分点,但不会影响三醋酸甘油酯的施加.细支爆珠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与三醋酸甘油酯施加量呈负相关,当三醋酸甘油酯施加量为12~42 mg/支时,三醋酸甘油酯施加量每增加10 mg/支,细支爆珠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就下降0.54μg/支.  相似文献   

9.
通过均匀设计安排试验,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与卷烟材料参数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了主效应、单因素效应、双因素交互作用、边际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各卷烟材料参数对苯酚释放量影响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滤嘴添加剂B滤嘴添加剂A滤嘴丝端丝束规格卷烟纸透气度=接装纸透气度成型纸透气度滤嘴嘴端丝束规格,其中滤嘴嘴端丝束规格的贡献率为0,表明滤嘴嘴端丝束规格对苯酚释放量影响不显著。两两交互作用较强的有卷烟纸透气度和成型纸透气度、卷烟纸透气度和滤嘴添加剂A、成型纸透气度和滤嘴添加剂B、滤嘴丝端丝束规格和滤嘴添加剂B、滤嘴添加剂A和滤嘴添加剂B;卷烟纸透气度、接装纸透气度、成型纸透气度、滤嘴丝端丝束规格与苯酚释放量呈负相关,适当提高这些参数的水平有利于降低苯酚释放量;滤嘴添加剂B对苯酚释放量的影响最显著,适量的滤嘴添加剂B对降低苯酚释放量效果明显,但是过量的滤嘴添加剂B对降低苯酚释放量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一种可同时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多种有害成分的钛酸盐纳米片。[方法]以TiO2为原料,制备钛酸盐纳米片,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进行表征及性能测试。[结果]在卷烟滤嘴中添加钛酸盐纳米片后,主流烟气中的氨、氰化氢(氢氰酸)、苯酚、巴豆醛等有害物质含量明显下降。[结论]该研究制备的钛酸盐纳米片在卷烟制造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不同产区烤烟主流烟气中11种成分含量的差异及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烤烟新品种选育、适宜种植区域规划和卷烟降焦减害新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以全国6个不同产烟区的57个单料烟样品为材料,在ISO抽吸模式下,研究同一等级模块卷烟烟气中11种烟气成分(4种常规化学成分,7种有害成分)的含量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在同一等级配方模块卷烟中,同省份烤烟主流烟气中11种成分含量的差异较小,而不同省份则差异较大。2)在卷烟主流烟气的11种成分中,水分含量除与巴豆醛含量达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540,P0.01)、与苯酚含量达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370,P0.01)外,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较小;而总粒相物、烟碱和焦油含量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较大。3)卷烟危害性指数与烟气中氨含量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890;与烟气中总粒相物、焦油、CO、HCN、NNK、苯并[a]芘、苯酚含量呈中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508~0.752;与烟气中烟碱含量的相关性最弱,相关系数为0.441。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我国烤烟烟叶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选取我国 5 个主产烟区的上、中、下三个部位烤烟烟叶作为试验材料,测定了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和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相关性分析基础上,选择与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相关性高的化学成分进行添加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烟叶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不同产区间烟叶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为:黄淮烟区烟叶卷烟苯酚释放量最高,其次为东南烟区,这两者显著高于其余3个烟区。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与烟叶中总糖、还原糖、非挥发性有机酸、环己烷提取物、K/Cl、pH等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烟碱、总生物碱、挥发碱、总氮、氨、游离氨基酸、绿原酸、高级脂肪酸、总茄尼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纤维素、莨菪亭、芸香苷显著正相关,与烟叶果胶、醚提物关系不明显。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的回归模型,该模型能够解释80.4%因变量的变化,能较准确的预测主流烟气中的苯酚释放量。添加试验的结果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现一致的有蔗糖、葡萄糖、苹果酸、柠檬酸、绿原酸、烟碱和茄尼醇;表现相反的是脯氨酸。  相似文献   

13.
通过滤嘴复合添加剂的筛选,添加剂与三醋酸甘油酯增塑剂复配技术研究,含复合添加剂滤嘴的成形技术和性能评价以及对卷烟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等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复合添加剂对卷烟烟气PAHs等有害成分滤除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介入复合添加剂的滤嘴卷烟能在保持卷烟风格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卷烟烟气中的BaP、TSNAs等有害成分均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主流烟气中3种有害物质释放量与有机酸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硫酸与甲醇混合溶液进行甲酯化衍生的前处理方法,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有机酸含量,利用离子色谱法、连续流动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流烟气中氨、氢氰酸和苯酚含量。[结果]在卷烟中加入3种有机酸后,卷烟主流烟气中单位质量的氢氰酸含量上升,其中苹果酸对其影响最大,达到显著水平;主流烟气中单位质量氨含量降低,但所加入的3种有机酸对其影响均不显著;主流烟气中单位质量苯酚含量降低,3种有机酸对其影响均呈显著,其中苹果酸影响极显著。[结论]该研究为降低卷烟烟气有害物质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叶组配方对主流烟气中巴豆醛释放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配方组分卷制卷烟,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主流烟气中巴豆醛的含量。[结果]烟叶产地、烟叶部位和"三丝"掺兑比例对主流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具有一定影响。国内烟叶巴豆醛的释放量平均值比国外烟叶高;中部烟叶巴豆醛的释放量较大;膨胀丝和薄片丝掺兑量与巴豆醛释放量有一定相关性。[结论]提高国外烟叶、上部烟叶、膨胀丝和薄片丝的使用量,可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16.
卢红兵  赵莉  孔波  车靖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448-12449,12454
[目的]分析烟草纸质滤棒和醋纤滤棒对焦油的过滤效率,并结合两者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复合嘴棒,以期达到卷烟产品降焦的目的。[方法]通过对成品卷烟样品、无醋纤卷烟样品和烟草纸质滤棒卷烟样品主流烟气中的焦油含量的检测,分析出2种材料对焦油的过滤效率,同时根据过滤效率和目标焦油量,设计制备出烟草材料结合醋纤复合滤棒的卷烟样品,并对其主流烟气常规6项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试验表明,烟草纸质滤棒对焦油的过滤效率要高于醋纤滤棒,两者的过滤效率分别为2.42%/mm和2.00%/mm,设计出的2种二元复合嘴棒卷烟样品单支焦油量,能够按照预期分别下降至11.02和10.07mg/支。[结论]研究设计出的二元复合滤棒卷烟样品,有效降低了烟支主流烟气中的焦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