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解放以来山东省灌溉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我省过去主要为井灌,缺乏大型自流灌溉的管理经验,几年来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也不断的发展,严重的威胁着灌区的农业生产。据初步统计,全省灌区次生盐渍化的土壤已达100万亩,并且依然在继结蔓延.因此积极的开展与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斗争,是我省灌溉事业中迫切而重大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陕西与宁夏二省 (区 )大型灌区骨干工程、田间配套工程情况 ;土壤盐渍化发展与治理措施效果 ;井渠结合灌溉、管理体制改革经验等。分析了灌溉定额偏大及土壤盐渍化等问题的成因与危害。针对各灌区存在的实际问题 ,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干旱内陆河灌区地面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运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干旱内陆河灌区田间土壤水、盐及地下水动态监测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超大水量冬灌方式是导致灌区土壤盐渍化恶性循环的主要原因。对农田土壤盐分的定点实时监测,能够定量表征农田生态环境状况优劣;地下水位埋深变化,可警示农田盐渍化的演变,对调整灌溉定额采取预防措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土壤盐渍化是世界性的资源和生态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探明主导土壤盐渍化的特征因子,以景泰川电力提灌灌区为研究区,结合土壤性状调研、室内试验,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区域土壤盐渍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类型主要以硫酸盐为主,灌区内同时存在着盐分表聚和底聚现象,且各层含盐量均具有很强的变异性;各层土壤中阳离子以Na~+为主,阴离子以SO_4~(2-)为主;土壤全盐量与Na~+、Cl~-、SO_4~(2-)均呈现出极显著正相关,相关性最强的是Na~+;SO_4~(2-)、Na~+,全盐量(TS)是表征景电灌区土壤盐渍化的主要特征因子。相关研究可为我国西北等干旱区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宁、陕大型灌区地面灌溉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景社  贾大林 《灌溉排水》2002,21(3):8-11,16
讨论了陕西与宁夏二省(区)大型灌区骨干工程、田间配套工程情况;土壤盐渍化发展与治理措施效果;井渠结合灌溉、管理体制改革经验等。分析了灌溉定额偏大及土壤盐渍化等问题的成因与危害。针对各灌区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与措。  相似文献   

6.
基于SALTMOD模型的灌溉水矿化度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河套灌区沙壕渠灌域为例,运用SALTMOD模型探讨了区域尺度灌溉水矿化度对根层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层土壤盐分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而增加,加大排水沟深度和提高渠道衬砌水平可缓解高矿化度灌溉水对土壤积盐的影响;采用地下微咸水和黄河水混合灌溉可有效控制盐渍化的发展,混合比在1∶1范围内时,根层土壤处于脱盐状态,最高脱盐率为23%,脱盐率高于引用黄河水灌溉的脱盐率(4%)。因此,适度利用地下微咸水灌溉,可有效的控制地下水位,节约淡水资源。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引黄灌溉对黄河下游盐碱地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选择4种典型的灌水定额(570、780、990、1 200 m~3/hm~2),通过田间试验与室内试验,从土壤含水率与全盐量综合调控的角度,对比分析灌溉前后0~100 cm土层土壤的水盐变化。结果表明:灌溉前土壤含水率较低不适宜作物生长,灌溉后较灌溉前土壤含水率增加7%~12.07%,达到作物生长需求;灌溉前,1 m内土壤盐渍化等级为中度盐渍化,灌溉后土壤盐渍化等级由中度盐渍化降为轻度盐渍化。综合考虑灌溉对土壤水盐含量的影响,确定780~990 m~3/hm~2的灌水定额既能有效地增加土壤含水率,又能减少土壤含盐量,为灌区理想的水盐调控灌水定额。  相似文献   

8.
<正>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咸水灌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工作主要为灌溉水质的研究、灌溉后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及防治、不同作物的耐盐度以及灌区土壤的水盐动态等。这些工作为充分利用咸水灌溉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水质多劣于湿润地区,质量较高的水缺乏,淡水资源不足与农业生产发展的供需矛盾越来越严重,因此,很多地区为  相似文献   

9.
马家塘灌区是一个挟持在低山丘陵之间的洼地,灌区的地表水、地下水因其水量小、矿化度高、水质差,埋藏较深,而均不能用于农田灌溉,具有土壤盐渍化的内在因素。目前灌区引用黄河水为灌溉用水,开发不当将会导致土壤次生盐化。根据灌区的实际情况,对可能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防范土壤盐渍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长期困扰新疆农业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大规模进行节水灌溉的背景,如何有效遏制农田土壤环境的盐渍化是新疆很多灌区面临的现实难题。通过对轻度盐渍化有机碳含量的演变趋势,分析了不同耕作年限农田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过程,提出轻度盐渍化农田优化种植模式;通过对灌区水盐运移规律研究,分析了盐渍化棉田土壤盐分动态变化与滴水对盐分空间分布的影响,;通过滴灌条件下浅层暗管排盐实验,证明在滴灌条件下,浅层暗管排盐拖延效果良好,平均脱盐率约为50%左右。  相似文献   

11.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干旱区灌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且地下水过度开采阻碍土壤的脱盐作用,严重危害作物生长甚至导致出现弃耕现象,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在分析干旱区开都河流域典型灌区水盐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BP神经网络对不同水盐调控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增加灌区作物滴灌比例、限制地下水开采量、实行冬灌措施既可以减少地表用水量,保证河流下游生态健康,维持地下水位的年际稳定更可以促进土壤的脱盐作用,降低土壤矿化度,减缓土壤盐渍化进程。研究结果探索出了以"地表-地下水资源统筹配置-土壤盐分控制-灌溉节水"三元一体的土地资源保护、灌溉模式改进和流域水资源开发的综合调控模式,可为干旱区灌区土壤盐渍化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获取河套灌区作物根系层的净淋滤水量,对灌区根系层进行盐分平衡分析。【方法】兹利用溴离子作为人工示踪剂,研究了河套灌区根系层净淋滤水量,并采用简化的盐分平衡方程估算盐分达到平衡时根系层的平均土壤含盐量。【结果】河套灌区根系层年净淋滤量为40.8 mm,与水均衡法计算结果(41.6 mm)相互验证良好;不同灌溉方式的净淋滤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地下水埋深和秋浇水量是决定净淋滤水量的关键因素。灌区若采用矿化度为1.0~2.5 g/L的地下水进行灌溉并维持现有灌溉制度,盐分平衡时的根层土壤溶液质量浓度将接近作物耐盐极限。【结论】灌区引黄水渠灌可维持现状灌溉制度不变;若采用矿化度较高的地下水进行灌溉,需适当加大淋盐水量,以保证长期利用条件下根系层盐分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阿克苏灌区属极端干旱荒漠性气候,蒸发强烈,是农林、灌溉、人畜用水量巨大和径流损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已严重影响着灌区的生存和发展。在灌区用水中农业灌溉用水占社会总用水量的98%左右。灌区灌水方法落后,水的利用率低,浪费较为严重。开展节水灌溉,降低农业用水损失,提高水的利用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河口地区土壤水文均有差别的2个典型灌区作为研究对象,在2个灌区内各选取一个典型取样点,对灌区水样、土壤进行采样分析,研究灌区土壤水质特征。运用HYDRUS-1D 4.15软件,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确定边界条件并率定参数,建立了2个灌区的一维饱和-非饱和水盐运移模型。对灌区设计了3种不同灌溉制度,灌溉后进行水盐运移模拟,分析了微咸水灌溉对当地水土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咸淡轮灌的方式有利于灌区盐渍化改善。  相似文献   

15.
基于突变理论的吉林西部灌区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表水作为灌区的灌溉水源,灌溉回归水补给容易引起土壤的次生盐渍化.选取了自然状态、水环境、土壤环境、社会经济环境这4个评价要素和相应的17个评价因子,构建了吉林西部灌区地下水环境风险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理论对其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五家子灌区、大安灌区和松原灌区均属于轻险,风险值分别为0.9206、0.9303、0.9196.吉林西部灌区的地下水环境存在风险.  相似文献   

16.
灌区和灌溉系统是重要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灌溉管理以及相关的制度改革。灌溉用水问题的复杂性,导致灌区产权的差异化。不同的产权性质决定不同的管理体制。我国传统的灌区管理体制存在严重的缺陷,直接影响水资源使用效率。新时期应当在政府投入、市场机制和政策制度等方面改革灌区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一项浮士德的交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灌区的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的问题,灌溉渠系和田间灌水的渗漏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地下水通过蒸发从土壤表层散失,地下水和土壤中的盐分将留在土壤中,在地下水位上升和盐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导致土壤的沼泽化和盐碱化,虽然通过修建完善的排水系统可以降低地下水位,避免土壤根层和灌溉土地表面上积盐,但需要有较大的投资,尽管如此,大部分灌上于排水所带平的盐分小于自灌染引进的盐分,灌区控制仍  相似文献   

18.
1989年1月12~17日我处对农二师塔里木垦区的卡拉和铁干里两灌区31~35五个团场的渠道防渗情况及防渗后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调查。一、基本概况卡拉和铁干里两个灌区总可耕面积60多万亩,卡拉灌区有卡拉水库和卡拉总干渠,灌溉三个团场。铁干里灌区有大西海子水库和铁干里总干渠,灌溉两个团场。灌区内土壤质地轻、地形坡度缓,开垦后大量的引水灌溉使地下水位迅速上升,大面积土地次生盐渍化。作物单产得低,吃粮都难自给。70年代初利用种稻压盐实行水旱  相似文献   

19.
漳河灌区节水灌溉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发展节水灌溉已经成为灌区越来越重要的任务。自改革开放以来,漳河灌区灌溉用水量有了大幅度下降,而农业生产总产量却有所上升。灌区通过节水灌溉,使得灌溉水分生产率不断提高,在保证农业生产总产量稳步提高的前提下节约灌溉用水。与此同时,将所节约的农业灌溉用水转移到如发电、城镇供水、工业用水等非农业用水部门,从而大大提高了单方水利用效益。这是我国开展节水灌溉较为成功的典范。通过研究漳河灌区节水灌溉的影响,寻求大型灌区真实节水的途径,使得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农业用水上尤为严重,合理利用再生水灌溉对于缓解我国农业用水紧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再生水中含有盐分,存在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潜在风险。本文以国内外再生水灌溉相关文献为基础,从灌溉方式、土壤类型、作物种植、灌溉年限及其他处理模式共5个方面对再生水灌溉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风险进行分析与总结。研究认为,长期再生水灌溉下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研究不足,缺乏交互因子的影响研究,系统化不强,改良再生水措施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研究相对较少。研究建议,加强开展长期再生水灌溉下灌溉方式、土壤类型、作物种植、农艺措施等方面结合对土壤次生盐渍化影响的大田试验研究;还要加强改良再生水灌溉对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风险调控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