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指出了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影像技术分类成为获取信息的来源。介绍了遥感影像的分类原理方法,利用Envi遥感数据处理软件,基于T M遥感影对土地覆盖进行了监督分类与制图。  相似文献   

2.
作者利用大比例尺遥感影像对红安县长江防护林工程进行监测,通过计算机分类和多方案分析对比,证明利用遥感影像对长防林工程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库车市东部绿洲-荒漠过渡带为研究对象,利用GF-2号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像元的监督分类和分层次多尺度分割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研究区植被信息进行准确识别。结果表明:1)监督分类与面向对象的分类结果大体一致,两者的总体分类精度均可达到94%以上,Kappa系数大于0.93,都体现出了较高的分类精度;2)与监督分类相比,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在总体分类精度上提升了3.79%,Kappa系数提高了0.032,具有更好的分类效果和分类精度。通过确定最优尺度分割,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可更为准确地提取研究区植被信息,为合理评价区域土地荒漠化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CART决策树方法的遥感影像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云南省香格里拉县为研究区域,构建一种基于CART遥感影像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对遥感影像采用主成分提取、植被信息提取、纹理信息提取等方法,并结合试验区主要地物类型训练样本,采用Landsat 5 TM影像数据、DEM数据以及遥感处理软件ENVI为平台进行影像分类,并将结果与最大似然分类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基于CART遥感影像决策树分类精度优于最大似然分类,有较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是一种组合多棵决策树分类器的新的分类算法。以楚雄州大姚县为例,采用Landsat-TM数据,通过最大似然、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3种分类器进行分类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的分类精度明显优于最大似然法,两者分类精度相差不大;在分类时间上,最大似然法明显比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快,支持向量机最慢。综合分析,随机森林算法表现更优,它在保证分类精度的前提下,也能保证一定的时间效率,更适宜实际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一景TM影像为例,分析了影响分类回归树方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其他因素均一致的情况下,训练数据如果使用涵盖各类别的外业调查数据比使用系统布设的训练数据分类精度更高,并且多种参数波段的选择也会有效地提高分类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一景TM影像为例,分析了影响分类回归树方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其他因素均一致的情况下,训练数据如果使用涵盖各类别的外业调查数据比使用系统布设的训练数据分类精度更高,并且多种参数波段的选择也会有效地提高分类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以云南省昆明市区为例,基于1992年、2000年和2013年3期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首先利用NDVI分出植被区和非植被区,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大释然法分类,得出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分类图。根据3个土地利用分类图,对1992—2013年土地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得到昆明市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结果表明,1992—2013年昆明市区土地利用变化最大的是人工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增加的人工用地主要是由未利用土地转化而成的,这主要是城市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以荒漠化土地典型分布区甘肃省民勤县为研究对象,以30 m的Landsat TM5与TM7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分析不同典型地物光谱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专家知识的决策树分类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荒漠化区的戈壁、沙地、沙漠、风蚀劣地等未利用土地进行细分,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7.06%。决策树分类法总体效果较好,为荒漠化区土地管理以及再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以地物类型较复杂的福州市的城郊结合区一小块区域的土地利用分类为例,利用C4.5算法从训练样本数据集中发现分类规则,集成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地形特征进行分类实验,并与传统的监督分类和逻辑通道分类方法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表明,基于C4.5算法的分类方法的分类精度高于传统的监督分类和逻辑通道分类方法。因而利用C4.5算法构建决策树获取的分类规则是合理的,它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取大量分类规则,是促进基于知识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在土地利用分类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本次试验以湖南省湘潭县为研究区,提取Landsat8 OLI影像数据的56个遥感因子作为候选因子,结合皮尔逊相关系数和主成分分析两种方法对变量进行降维,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ANN)、K最近邻模型(KNN)和随机森林模型(RF)进行蓄积量反演,并采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主要害虫,危害很大,实施有效监测是对其进行防治的关键。以福建沙县为研究区,以SPOT-5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短波红外波段、红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等构造归一化植被指数等光谱特性指数,基于灰度共生矩阵法提取均值等影像纹理特征,引入坡度、坡向等地形及林木因子构建马尾松毛虫虫害遥感监测指标,通过岭回归分析建立虫情级数估测模型进而反演,进行虫害监测信息提取,并与单纯基于光谱特性指数指标的虫害信息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综合考虑影像的光谱特性、纹理特征与地形及林木因子影响进行虫害监测,显著增强了虫害的光谱响应能力,相比于单纯基于光谱特性的虫害监测信息提取,其总精度提高了14.28%;2)这些为林业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借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遥感监测森林病虫害的理论认识与信息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目视判读的质量,以蛟河林业试验区管理局的精校正后的SPOT-5全色遥感图像和SPOT-5多光谱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利用ERDAS9.2遥感处理软件,进行融合处理后,对不同的融合结果进行辐射增强和光谱增强处理后进行目视判读,再利用ENVI5.0遥感软件和MATLAB7.0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对于SPOT-5遥感图像,先经高通滤波融合处理,再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增强处理,是得到高质量遥感图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野外观测数据,评估了热带森林环境下地上生物量和木材蓄积量。用于模拟森林属性的这些数据具有地理特异性和高度的不确定性,因此,这方面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工作。选取了16个试样地带1460个样地,测定树木胸径及其他用于评估生物量的其他森林属性。本实验在印尼加里曼丹东部的热带雨林开展。应用现有的胸径-生物量公式来评估地上生物量密度。估测值在研究区修正的GIS地图上重叠显示,计算各种地被物的生物量密度。用样品数据子集表达遥感方法来形成地上生物量和材积线性方程模型。皮尔森相关统计检验采用ETM条带反射率、植被指数、图像变化图层、主成分分析条带、缨帽变换、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和DEM数据作为预报值。在显著的遥感数据中形成了两个线性模型。为了分析每块地被物总的生物量和材积量,对2000年到2003年卫星ETM图进行了预处理、最大似然估计法分类和主体分析过滤。遥感方法获得的结果表明:材积量为(158±16)m3·hm-2,地上生物量为(168±15)t·hm-2;而野外测定和地理信息系统估计的结果分别是材积量为(157±92)m3·hm-2、地上生物量为(167±94)t·hm-2。用多个瞬间ETM数据评估了从2000年到2003年间的生物量丰富度动态,结果发现这一时期总生物量呈略微的下降趋势。遥感技术评估的生物量丰富度低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野外测定的结果。前一种测定方法估计2000年和2003年总生物量分别是10.47Gt和10.3Gt,而后一种则估计11.9Gt和11.6Gt。还发现,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与材积量和生物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图7表9参43。  相似文献   

15.
综合GeoEye-1卫星遥感数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对景洪市普文镇2005~2012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地方产业发展思路在影响地类变化中处主导地位,其次是城市建设,最后是农户意愿。大规模造林活动致使区域内以茶叶、橡胶为主的纯林逐渐增多以及混交林、宜林荒山、疏林地等地类面积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16.
以福建沙县作为研究区,在阐述遥感图像融合原理的基础上,以SPOT-5全色与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应用IHS变换、PCA融合、Brovey变换、乘积变换和HPF融合等5种比较常用的融合方法,从提高空间分辨率和保持原始图像光谱信息及虫害信息提取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评价,探讨最适合于利用SPOT-5图像进行马尾松毛虫害信息提取的融合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融合方法中,HPF融合方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多时相的Landsat-TM数据和国家资源调查数据,对我国耕地动态变化和典型区的土地覆盖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耕地的分布向东北和西北推移,移动的结果导致耕地的生态背景质量下降。黄河河口的耕地和海岸带扩大,扩大的速度是0.73 kma-1,沉积速率是2.1 kma-1。 对科尔沁沙地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沙化面积从70年代的60.02%上升到80年代的64.82%,但是90年代后沙化面积缩小为54.90%;对藏北的湖泊动态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湖泊的面积下降,下降的速度为2.14 km2a-1。  相似文献   

18.
应用地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根据一幅额济纳胡杨林 Landsat TM5遥感图像数据及其粗分类示意图,以及从 Google Earth 中提取对应经纬度范围的高分辨率数据,运用 ENVI、GS +、Matlab、ArcGIS 等软件工具,依据三波段、6个特征值,进行遥感图像处理,Morans I 指数计算、分维数、胡杨林空间自相关特征提取、聚类分析等,聚类得到不同类型胡杨林的分布图。并结合实地观测加以改进,以及后续以此方法对不同时期极干旱区额济纳胡杨林自然保护区胡杨林的空间分异进行研究,可较为精准地用以监测和评价该地区胡杨林的生长趋势和现状,指导和规划胡杨林的拯救工程。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research, we developed and tested a remote sensing-based approach for stand age estimation. The approach is based on changes in the forest canopy height measured from a time series of photo-based digital surface models that were normalized to canopy height models using an airborne laser scanning derived digital terrain model (DTM). Representing the Karelian countryside, Finland, CHMs from 1944, 1959, 1965, 1977, 1983, 1991, 2003, and 2012 were generated and allow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forest structure over a 68-year period. To validate our method, we measured stand age from 90 plots (1256?m2) in 2014, whereby producer's accuracy ranged from 25.0% to 100.0% and user's accuracy from 16.7% to 100.0%. The wide range of accuracy found is largely attributable to the qu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rchival images and intrastand variation in stand age. The lowest classification accuracies were obtained for the images representing the earliest dates. For forest managers and agencies that have access to long-term photo archives and a detailed DTM, the estimation of stand age can be performed,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completeness of forest inventory databases.  相似文献   

20.
科尔沁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处东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42°41'-45°15'N,118°35'-123°30'E),是受荒漠化影响较重的地区。利用外业调查数据,依据地表形态和生态状况的变化,确定了植被盖度、裸沙地占地百分比和土壤质地3 项评价指标,并建立了基于遥感的科尔沁沙质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其中裸沙地占地百分比用混合像元分解的方法获得。利用外业调查的数据对该指标体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适于研究区域的荒漠化评价。表4参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