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调亏灌溉对枣树生长与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开花坐果期调亏灌溉对南疆绿洲区灰枣树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大田生长7年的成龄灰枣树为试验试材,在开花坐果期进行轻度调亏处理T1(80%ET0,其中ET0为阶段水面蒸发量)、中度调亏处理T2(60%ET0)、重度调亏处理T3(40%ET0)、对照处理CK(100%ET0),探究开花坐果期调亏灌溉对灰枣树枣吊生长、果实品质、产量、经济效益等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坐果期调亏对枣吊生长速率有显著影响,且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对枣吊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大;调亏灌溉对提高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影响显著,其中,中度处理T2灰枣最终产量提高了9.6%,经济效益增加33.92%.因此,开花坐果期中度调亏有利于提高灰枣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山地枣树涌泉根灌适宜布置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年生梨枣树为试验树种,设置了4个处理(T1~T4),即每株枣树分别安装1、2、3、4个灌水器的布置方式,在灌水器流量4 L/h、埋深35 cm,单株枣树单次灌水量80 L情况下,对山地枣树涌泉根灌适宜布置方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T2在灌水后土壤湿润体与枣树主要吸收根匹配最好,0~80 cm土层范围水分保持也较好;各处理枣树的枣吊长度、叶面积在停止生长后有一定的差异,枣吊平均长度顺序为T2T3T1T4,叶面积大小顺序为T2=T3T4T1;T2枣树在生理落果以后挂果最多,达到平均每株215个,比T1、T3、T4分别高57%、14%和32%;在一个灌水周期的末期,各处理叶水势处于-1.0~-1.4 MPa之间,叶水势大小顺序为T2T4T3T1。综合分析表明,每株枣树安装2个灌水器对枣树生长、生理最有利,是一种适宜的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3.
与传统施肥方式相比较,滴灌肥具有提高肥料利用率、施肥肥效快等诸多优势,以5a生灵武长枣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405、540、675、810kg/hm~2滴灌肥施用量处理以及复合肥施用量900kg/hm~2的常规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滴灌肥处理对长枣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675kg/hm~2处理下,长枣新梢生长量、枣吊数、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均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产量比常规施肥提高了17.3%;在滴灌肥施用量为405kg/hm~2处理下,果实中总酸含量最低,果实硬度最高;在施肥量675kg/hm~2处理下,长枣生长状况良好,产量最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建立南疆骏枣在加工过程中的快速、无损动态水分检测模型.从可预测骏枣动态水分的PLS模型中,遴选出的最佳组合为原始光谱+MSC+PLS,其中相关系数由0.6845增加到0.8778,预测残差平方和由0.0285减少到0.0178,预测标准偏差从0.0387减少到0.0298.NIR技术的使用,对于南疆骏枣在加工过...  相似文献   

5.
滴灌条件下对枣树进行生育期长势与产量监测,通过对枣树基径、树高、梢条和叶片在年生长周期及各时期的动态变化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枣树年生长周期在4月至11月之间,在年生长周期内枣树枝干生理生长在夏季最快,基径、树高、梢粗和梢长的增长量最大;枣树叶片的生理生长在春季最快,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指数增长量也最大;5年生灰枣果实的平均产量为9 316.2kg/hm2,果实中含有较高的还原糖、维生素C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Ca、Mg、Fe。  相似文献   

6.
通过桶栽试验,研究了地膜和秸秆2种覆盖方式对梨枣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处理提高了桶内的土壤含水率,其中地膜覆盖的保水效应更为明显。受温度及果树自身生长的影响,保水效应在萌芽展叶期更显著。覆盖处理有明显的促进梨枣树生长的作用,新梢和枣吊等指标生长量大,且持续生长时间长,以地膜覆盖最为显著。不同处理对叶绿素相对质量分数影响较大,3个处理的叶绿素相对质量分数均呈增大趋势,其中秸秆覆盖在2个生育期中增量最大,达到了16.5%。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滴灌灌水方式下不同灌水量对南疆沙区漫灌改滴灌成龄红枣株高、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为南疆沙区成龄红枣漫灌改滴灌高效节水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新疆第一师的沙区骏枣为试验材料,考虑滴灌方式和灌水量两个因素,设置6个不同的灌水处理和一个漫灌对照处理进行大田试验。改滴灌后根部点源灌水、均匀面源灌水红枣全观测期耗水量均呈单峰曲线趋势变化,耗水量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灌水量条件下均匀面源灌水比根部点源灌水的耗水量低。根部点源灌水方式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均匀面源灌水方式下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逐渐增加,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逐渐小幅度减小。在合理灌水量范围内,根区点源灌溉方式相比均匀面源灌溉方式在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品质方面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8.
红枣通过光谱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快速预测红枣水分、糖分等参量,而将偏振光谱技术应用于红枣叶片的无损检测可以快速对枣叶的水分、叶绿素进行预测,进而预测枣树的生长状态.利用近红外偏振光谱技术对南疆红枣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无损检测,分别选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回归分析法(PCR)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红枣叶片校正模...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不同覆盖方式对涌泉根灌条件下山地枣树各生育期的土壤水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陕北山地枣树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非充分灌溉试验。结果表明:涌泉根灌灌水后各覆盖方式对应的土壤含水量大小关系依次为秸秆覆盖(12.06%)地膜覆盖(11.27%)CK(10.36%);全生育期内土壤水分的剖面分布表现为表层低(0~30 cm)、中层高(30~60 cm)、底层低(60~100 cm)的规律,垂直方向上各土壤层次的含水量平均变异系数均表现为秸秆覆盖最小,地膜覆盖居中,CK最大;不同覆盖条件枣吊的平均增长率大小为:地膜覆盖(0.185)CK(0.175)秸秆覆盖(0.160),地表温度对枣吊生长阶段具有显著影响,秸秆覆盖处理与地膜覆盖、CK相比,产量分别提高29.32%和39.40%。秸秆覆盖的保墒措施更适用于陕北黄土高原山地枣树,不同秸秆覆盖量及覆盖厚度对涌泉根灌枣树耗水规律的影响研究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土壤水分下限对灵武长枣微孔渗灌的影响及确定各生育时期的最佳灌水量,以6年生灵武长枣为研究对象,采用GC-003物联网控制和土壤水分传感器监测系统,对枣树4个生育时期分别设置不同的土壤水分下限,共6个处理,研究枣树光合特性、形态指标的变化,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耗水规律、灌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开花座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土壤水分下限的提高有利于枣树光合作用;萌芽展叶期降低土壤水分下限和开花座果期提高土壤水分下限有利于提高枣树形态指标; T6处理(土壤水分下限萌芽展叶期为65%θ_f(θ_f为田间持水率)、开花座果期为75%θ_f、果实膨大期为75%θ_f、果实成熟期为65%θ_f)在各生育时期土壤水分下限较高,与其他处理的光合特性和形态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5)。随着土壤水分下限的增加,枣树耗水量、产量随之增加;T6处理耗水量、产量最高,T3处理(土壤水分下限萌芽展叶期为55%θ_f、开花座果期为75%θ_f、果实膨大期为65%θ_f、果实成熟期为65%θ_f)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佳; T3与T6处理的产量无显著差异(P 0. 05),T6处理产量仅比T3处理高5. 68%(2018年)、0. 90%(2019年),T3处理较T6处理灌水量分别降低了22. 57%(2018年)、13. 59%(2019年)。因此,枣树各生育时期最适宜的土壤水分下限分别为:萌芽展叶期55%θ_f、开花座果期75%θ_f、果实膨大期65%θ_f、果实成熟期65%θ_f,上限均为90%θ_f。本研究结果可为微孔渗灌种植宁夏灵武长枣和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生育早期长势反演模型通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生育早期(返青期、拔节前期、拔节后期)各阶段的冠层叶片光谱特性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基于单波段反射率构建了一元预测模型,同样基于植被指数构建了多元叶绿素含量的反演模型,对两类建模方法构建的叶绿素含量预测模型进行了同生长阶段预测(SPV)和后续生长阶段的交叉预测(CPV),比较了模型的预测效果,得出了构建冬小麦生育早期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通用预测模型的建模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以返青期冠层叶片单波段反射率构建的一元反演模型,具有一定的模型通用性,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拔节前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利用偏最小二乘原理构建多元反演模型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较强的鲁棒性,能够较好地反演冬小麦生育早期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而以MPRI、NDVI、RVI为组合构建的多元模型兼具通用性和简练性,可以作为多元预测模型构建的参考组合。  相似文献   

12.
王晓平 《农业工程》2014,4(S2):45-48
近年来用于黄瓜生产的生长调节剂品种增多,为了验证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栽培上对提高坐果率及产量的影响程度,以便筛选出最佳生长调节剂,提高黄瓜商品性状和产量,选取市场上常见的5种生长调节剂进行秋茬黄瓜喷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因此应该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提高玉米产量既有利于农民增收,也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阐述玉米生产过程中对施用氮、磷、钾等养分的需求情况以及玉米对这些元素的吸收特点,介绍玉米施肥技术要点,为玉米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黄土高原高塬沟壑区用中国沙棘、多年生香豌豆与从国外引进的刺槐、绒毛白蜡和黑核桃等乔木树种进行不同类型的复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幼龄期(1-4a)各种复合类型由于植物之间的有益共生,特别是中国沙棘、多年生香豌豆的固氮作用,可以很好地促进主栽乔木树种的高、径生长及生物量的积累;同时用于混交的中国沙棘,自身生长量也较其纯林有所增加.适宜的乔灌混交,可以实现“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长势指标的冬小麦长势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快速准确监测作物长势,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获取了不同生育期的无人机高光谱影像。利用无人机高光谱数据构建光谱指数,并分析4个生育期的指数与生物量、叶面积指数以及由生物量和叶面积2个生理参数构建的长势监测指标(Growth monitoring indicator,GMI)的相关性;建立与GMI相关性较强的4个光谱指数的单指数回归模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偏最小二乘和随机森林3种机器学习方法分别建立冬小麦各生育期的GMI反演模型;将最佳模型应用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得到冬小麦长势监测图。结果表明:各生育期光谱指数与冬小麦GMI相关性较高,大部分指数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NDVI、SR、MSR和NDVI×SR与GMI的相关性高于生物量、叶面积指数与GMI的相关性;拔节期、挑旗期、开花期、灌浆期、全生育期,表现最好的回归模型对应光谱指数分别是NDVI×SR、NDVI、SR、NDVI和NDVI×SR;对比3种方法构建的GMI反演模型,开花期模型MLR-GMI效果最佳,此时期的模型建模R~2、RMSE和NRMSE分别是0. 716 4、0. 096 3、15. 90%。  相似文献   

16.
温室植物生长数字化模型构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试验观测值提取植物生长特征信息,以累积生长度日为参数构造植物的形态发生模型,采用信息映射与归一化方法对信息进行重构,建立植物生长数字化模型.通过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实现了植物生长受外部环境作用下的动态模拟,为实时掌握与合理决策植物适宜的生长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生育期连续调亏灌溉对花生光合特性和根冠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花生生育期复水对叶片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进而分析其补偿效应,于2018—2019年在辽西北阿尔乡灌溉试验站进行了膜下滴灌试验,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在花生的花针期(H,主区)、结荚期(J,副区)设置重度(H1、J1)、适度(H2、J2)和无亏(H3、J3)3个水平的水分胁迫处理,分别对应的土壤计划湿润层含水率下限为55%、65%、70%田间持水率(FC),对比分析了花生叶片光合特性、根冠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构成等指标。结果表明,单生育期重度水分胁迫处理(H1、J1)复水后叶片光合特性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抑制了花生根冠干物质的积累;适度水分胁迫处理(H2、J2)复水后产生的光合超补偿效应,使花生在生育末期根冠干物质积累高于无亏处理;而连续适度水分胁迫处理(H2J2)复水后叶片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根冠干物质,形成有利的根冠比。在2018—2019年的所有处理中,与H3J3处理相比,H2J2处理两年分别增产12.44%、11.98%(p<0.05),分别节水9.32%(p>0.05)和14.23%(p<0.05),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2.32%、27.78%(p<0.05)。在辽西北地区,于花生花针期、结荚期施加适度水分胁迫是兼顾节水、增产的适宜处理。  相似文献   

18.
农村电网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农电系统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对农电发展的宏观思路和要求,论述当今农电系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发展方向、电网建设、自动化系统、安全管理和人才培训5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分析农电系统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对农电发展的宏观思路和要求,论述当今农电系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发展方向、电网建设、自动化系统、安全管理和人才培训5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