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从市场采集猪配合饲料、鸡鸭配合饲料、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豆粕、棉籽粕和米糠共292个样品,同时测定其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结果表明,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和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中呕吐毒素含量较高,最高污染水平分别达5 296.3、3 566.2μg/kg,猪配合饲料呕吐毒素含量超标率7.9%;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和棉籽粕黄曲霉毒素B1含量较高,最高污染水平分别达300、3 992.5μg/kg,猪配合饲料、鸡鸭配合饲料、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和棉籽粕中黄曲霉毒素B1超标率分别为5.4%、8.5%、4.4%和33.3%;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和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较高,最高污染水平分别达1 686.3、1 378.9μg/kg,猪配合饲料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超标率达5.1%;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中存在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的共同污染问题,猪配合饲料和鸡鸭配合饲料中3种霉菌毒素的共同污染率分别达35.1%和42.9%。  相似文献   

2.
玉米淀粉及玉米发酵副产品的营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用玉米主要用途:1)加工成淀粉,供制糖制药等用;2)直接发酵制酒。加工玉米淀粉的中间产品及最终副产品有“玉米胚芽饼”、“玉米麸质饲料”、“玉米蛋白粉”及“玉米粉浆蛋白”等。发酵制酒有固体发酵法和液体发酵法两种。传统的酒类生产多用固体发酵法,酒糟中粗纤维含量高,营养价值低。液体发酵法系在发酵罐内进行,其发酵副产物中粗纤维含量相对较低,营养价值较高,主要有3种:酒精糟(DDG);脱水后的酒精发酵副产品中的可溶性物质(DDS);“DDG”与“DDS”的混合物俗称黑色酒糟(DDGS)。图1概括了普通…  相似文献   

3.
不同血统含量对粗毛型长毛兔主要生产性能的影响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粗毛型长毛兔育群主要生产性能与导入的新西兰(N)SAB(S)法系安哥拉兔(F)德系安哥拉兔血统(G)含量的多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产性能群体之间,不同血统类型含量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S血统导入提高了粗毛率和成年体重,但对产毛量有负面影响;N血统的导入可提高粗毛率;F,G血统对粗毛率,年产毛量,8月龄体重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疆是我国的主产棉区,年产棉花约279万t;棉花加工企业的副产品棉籽,年产量约486万t,棉籽粗蛋白含量约35%~38%,粗脂肪含量约17%~19%,提取油脂后的副产品是棉粕或棉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蛋白约38%~45%,年产量约267万t。由于普通棉粕或棉饼含有棉酚等有毒物质,饲料中的添加量很小,一般为3%~8%。新疆是一个蛋白质饲料原料缺乏的地区,很多蛋白质原料都需从内地购买,如果能充分利用本地的棉籽加工副产品资源,可充分缓解我区蛋白饲料资源缺乏的状况,降低畜牧业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影响棉籽饼有效赖氨酸含量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模拟螺旋压榨榨油工艺,测定不同蒸炒或加热条件对棉籽饼中自由棉酚(FG)、还原糖(RS)、有效赖氨酸(A-Lys)含量的影响。对蒸炒前喷洒硫酸亚铁的作用也做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加热强度、棉酚结合、还原糖含量与有效赖氨酸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5(P<0.01)、-0.9515(P<0.01)、0.4395(P>0.05);蒸炒前添加FeSO4,按Fe∶FG摩尔比4.5∶1和9∶1时均极显著地(P<0.01)提高A-Lys含量,两剂量组间无差异(P>0.05);按4.5∶1添加FeSO4可提高A-Lys7.60%~37.77%,同时表明,FG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对来源于地衣芽孢杆菌CP-16的重组角蛋白酶和二硫键还原酶协同酶解羽绒加工副产品最佳工艺条件进行探讨。试验探讨角蛋白酶与二硫键还原酶组合水解羽毛角蛋白的适宜比例,并研究蒸汽压力处理时间、酶解时间、组合酶添加水平和水分含量等单一因素对酶解效率的影响,再利用L9(34)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处理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当角蛋白酶与二硫键还原酶的酶活比例为80:1,角蛋白酶终浓度为90 U/mL时,组合酶酶解羽绒加工副产品效率最佳;经压力处理2 h更有利于提高酶解效率;水解60 h酶解率最高,但与48 h差异不显著(P>0.05);总反应体系中缓冲液为5.5 mL时酶解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4.5 mL组差异不显著(P>0.05)。正交试验优化酶解羽绒加工副产品条件发现,影响组合酶酶解效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压力处理时间、酶解时间、酶剂量;酶解羽绒加工副产品最适条件为:角蛋白酶与二硫键还原酶活性比例为80:1,121℃高压处理2 h,角蛋白酶终浓度为90 U/mL,50℃酶解48 h,此时1 g羽绒加工副产品产生的上清液可溶性蛋白含量为352.72 mg,比对照组提高640.26%。综上,利用多种处理工艺相结合更有利于提高组合酶水解羽绒加工副产品的效率。本试验结果可为羽绒加工副产品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豆每年进口量1亿t左右,其中约90%用于畜牧业,大豆高度依赖进口严重制约着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寻求高效的大豆替代饲料原料是降低大豆进口依存度的有效手段之一。棉籽饼粕是世界上除大豆粕和菜籽粕外第三大贸易类蛋白质饲料原料,棉籽饼粕中游离棉酚含量较高和氨基酸组成不平衡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因素。提升棉籽加工副产品的营养价值对于实现大豆蛋白的高效替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棉籽加工工艺的发展,采用脱糖法和脱毒法萃取棉酚和棉子糖生产棉籽蛋白的技术逐渐成熟。棉籽蛋白的粗蛋白质含量高于50%,且具有氨基酸平衡好、营养价值高和适口性好等优点。本文通过综述棉籽蛋白营养成分及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棉子糖和小肽等功能性物质,探讨了棉籽蛋白在仔猪饲粮中应用潜力,旨在为提高仔猪生产中棉籽蛋白利用效率和降低我国大豆进口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脱酚棉籽蛋白是采用北京中棉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利技术(ZL00134520.6)生产的一种新型的优质饲用蛋白,它是棉籽经过去油、脱酚等新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金黄色粉末状蛋白质饲料。与普通棉粕相比,脱酚棉籽蛋白的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丰富,结构平衡,游离棉酚含量低,营养价值较高。用“奶牛专用脱酚棉籽蛋白”分别在新疆、北京、天津、宁夏等地进行大面积奶牛饲喂试验,试验组奶牛产奶量明显提高,同时改善了奶牛体质,降低了发病率,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由于其来源广泛,以及与豆粕的相对性价比,可长期作为奶牛精饲料中稳定的组分之一而固定下来。现在北京三元、内蒙古伊利以及宁夏、天津、新疆等地的奶牛养殖企业正在推广使用这种棉籽蛋白产品。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全棉籽比例对奶牛泌乳性能和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采用 4×4拉丁方试验设计,选择 8头泌乳早期的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量、胎次、产犊日期接近,健康无疾病),分为 4组,每组 2个重复,每个重复 1头牛。A组饲喂基础饲粮,B、C和 D组分别饲喂含 5%、10%、15%全棉籽的试验饲粮。每期试验 28d,其中预试期为 7d,正试期为21d。结果表明:随着饲粮全棉籽比例的增加,奶牛产奶量有提高趋势(P>0.05),校正乳产量极显著提高(P<0.01)。全棉籽极显著地提高了奶牛的乳脂率(P<0.01),对乳蛋白率、乳糖率和乳非脂固形物率无显著影响(P>0.05)。全棉籽极显著降低了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P<0.01),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乳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含量(P<0.05或 P<0.01);短链脂肪酸和中链脂肪酸含量都显著降低(P<0.05),长链脂肪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或 P<0.01)。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全棉籽可以提高奶牛产奶量,优化乳脂脂肪酸组成,改善乳脂品质,并以 10%为泌乳早期奶牛最佳饲粮全棉籽比例。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棉副产品对绵羊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0只健康巴尔楚克绵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羊,各组分别饲喂由配合精料50%分别与50%麦秸(对照组)、25%麦秸和25%棉秸(Ⅰ组)、50%棉秸(Ⅱ组)、45%棉秸和5%棉籽(Ⅲ组)、40%棉秸和10%棉籽(Ⅳ组)混合的颗粒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①绵羊总增重、平均日增重随着棉花秸秆添加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其中Ⅱ组绵羊总增重、平均日增重最低,显著低于Ⅲ组(P<0.05);②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棉副产品后绵羊瘤胃液氨态氮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各组间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丙酸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③各试验组粪氮、尿氮和摄入氮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随着棉副产品添加比例的增加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④棉副产品添加比例对绵羊血液中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清铁、钠、氯、钾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着棉副产品比例的增加,绵羊血液中镁的浓度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棉副产品添加量达到50%时,其游离棉酚浓度超过300 mg/kg,对绵羊的生产性能及健康具有一定负面影响,棉花秸秆添加量控制在低于25%的范围为宜。  相似文献   

11.
促卵泡素3号(LRH-A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等3种外源性激素均可增加体外培养条件下牦牛垂体组织分泌LH和FSH的能力。培养液中LH和FSH含量与加入的LRH-A3量呈正相关,与加入的PMSG和hCG的量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2.
鸡生长激素受体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赵茹茜 《中国家禽》1999,21(6):41-42
禽类生长的调控机制与哺乳动物相比有许多方面的差异。在哺乳动物,如猪、羔羊和肉牛,外源性生长激素(GH)可通过上调肝脏GH受体,提高血液中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水平,促进动物生长。而在禽类,慢性注射GH并不提高血浆IGF-Ⅰ水平和动物的生长速...  相似文献   

13.
诱发高产牛排卵的试验为厂促进发情症状不明显的高产牛受胎,通过单独投与PGF2a或者PGF2a与LH-RH类缘物质(LH-RH-A)合并使用,诱发排卵的同时进行人工授精(AI)。结果认为对发情症状不明显的高产年,在黄体期单独投与PGF2a或者投与PGF...  相似文献   

14.
家兔被毛粗毛率中若干性状的遗传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德系安哥拉兔与新西兰白兔杂交,然后再用GA与F1回交。在GA、NZW、F1、Fb1(L)和Fb1(s)中分析粗毛含量、两型毛含量、粗毛直径、绒毛直径、毛囊群数、亚毛囊群数以及次级毛囊数。分析结果表明:(1)毛囊群数和次级毛囊数的比例是形成家兔被毛中粗毛含量特征的主要原因;(2)毛囊群数和绒毛直径呈现了基因的加性效应,而次级毛囊数在F1中呈现象效应(-29.44%,P<0.005);(3)“Ⅱ”基  相似文献   

15.
促卵泡素3号(LRH-A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等3种外源性激素均可增加体外培养条件下牦牛垂体组织分泌LH和FSH的能力。培养液中LH和FSH含量与加入的LRH-A3量呈正相关,与加入的PMSG和hC的量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采用传统的碱溶酸沉法提取了大豆粕、棉籽粕中的大豆分离蛋白(SPI)及棉粕分离蛋白(CPI),并分别测定了棉籽粕、60目棉粕分离蛋白和80目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结果显示:60目、80目大豆粕中大豆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分别为39.82%和44.95%(P〈(1.0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81.07%和71.35%;60目、80目棉籽粕中棉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分另4为23,22%和35.39%(p〈0.0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76.03%和82.44%;棉籽粕、60目棉粕分离蛋白及80目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分别为2182.54mg/kg、522、79mg/kg和503.87mg/kg(P〈0.01)。这表明不同的粉碎粒度对大豆分离蛋白和棉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有显著的影响,碱溶酸沉法显著降低了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脱酚棉籽蛋白因为加工过程中有脱壳工序,粗纤维含量极低,碳水化合物中的糖和淀粉相对较多,且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双糖(蔗糖、乳糖)、三糖(棉籽糖、水苏糖)、多糖、淀粉等组成非常全面,可溶性好。棉籽蛋白中磷含量也非常丰富,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的生长,使之能够迅速繁殖到足够的数量,从而充分合理地降解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在畜禽饲料配制中得到精准应用,试验测定了1种玉米及16种玉米加工副产品的干物质、粗纤维、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粗灰分等常规养分含量以及多种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玉米加工副产品中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含量均基本高于玉米,且不同来源的同种玉米加工副产品养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中国畜牧杂志》1995,(4):11-13
本研究选用18头28±1日龄断奶的杂交仔猪(平均体重约5.5kg),研究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1)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使仔猪血浆挥发性盐基氨含量、血浆尿素氨含量和腹泻指数降低(P<0.05或0.01)。(2)采食全植物蛋白型氨基酸平衡饲粮(CP18.3%)的仔猪,其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肉比(P/G)与采食复合蛋白型对照饲粮(CP19.7%)的仔猪差异不显著(P>0.05),但前者的增重成本比后者降低(P<0.05)31%。(3)采食复合蛋白型氨基酸平衡饲粮(CP18.4%)的仔猪的生产性能优于采食复合蛋白型对照饲粮(CP19.7%)的仔猪,前者的ADG和ADFI分别提高(P<0.05)61%和32%,F/G和增重成本分别下降(P<0.05)24%和37%。(4)采食全植物蛋白型氨基酸平衡饲粮的仔猪,其ADG和ADFI低于(P<0.01)采食复合蛋白型氨基酸平衡饲粮的仔猪。前者的F/G和增重成本趋于高于后者,但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可显著降低仔猪断奶后腹泻和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复合蛋白型?  相似文献   

20.
王宜萍  韦带莲 《中国饲料》2023,1(4):136-139
文章分别对不同地区大豆及其副产品饲料原料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对比。研究供搜集了190份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玉米及其副产品样品。结果表明,大豆及其副产品饲料原料中铜、铁、锰、锌4种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23、137.38、7.75、42.63?mg/kg。不同大豆副产品饲料原料的铜、铁、锰、锌4种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差异系数分别为50%、17%、24%、27%。总体上看,不同地区大豆及其副产品饲料原料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大。本研究结果对饲料营养配方优化,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合理分配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