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澳大利亚印楝种植与加工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澳大利亚印楝树种植、加工等方面的情况,总结本次考察给我们的启示,并对我院在印楝种植、加工及科研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单因素和响应曲面法设计实验,研究回流温度、回流时间、甲醇浓度3个响应变量以及变量之间交互作用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福林-肖卡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在750 nm波长测定印楝树皮中多酚含量。结果表明,印楝树皮多酚溶剂回流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回流温度70℃,回流时间90 min,甲醇浓度40.4%;响应变量影响顺序为甲醇浓度回流温度回流时间;印楝树皮中多酚提取得率平均为10.83%,与模型预测值相符。响应曲面法优选的印楝树皮多酚提取工艺条件可靠,提取得率稳定。  相似文献   

3.
摘要:楝树在制作农耕用具和市场交易中,其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本文介绍了楝树栽培技术,具体包括采种、苗木培育、造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为楝树的发展提供参考、帮助。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科技》2005,(4):55-55
您好!我是《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的老读者。我喜欢一些稀有树种植物,特别是2005年的《中国农村科技》第一期44页内介绍的“印楝树”,我觉得更为珍贵。但不知何地有“印楝树”的种籽或种苗出售。编辑同志,我为此特来信请您帮助介绍一下。特致谢意!  相似文献   

5.
<正> 印楝树因其具有杀虫等独特的优点而备受关注.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赞誉为“21世纪的树”。美国农业部更是将其褒奖为“可解决全球问题的树”。印楝树全身是宝,叶、枝条、皮、根和果均可入药,尤其是从其果实中提取的印楝素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优良生物农药。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种植,并已开发出商用印楝素杀虫剂和多种日化产品及附属产品。据专家估  相似文献   

6.
楝树种子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楝树又名苦楝,属楝科楝属。该树生长速度快,花色淡紫,有香味,病虫害少,果实球形,是城市绿化的首选树种之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楝树及其相关制品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从楝树提炼出的植物农药、生物肥料无毒、无害、无污染,符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的要求;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大量种植楝树,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改善该地区小气候和环境条件;楝树盆景雅致、大方,可美化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所以,楝树栽培具有很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汤恩 《现代农业科技》2023,(16):133-135
楝树是一种兼具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优良树种,其树形优美,果、花、叶既具有观赏性,又可入药,木材易加工,在皖北地区作为一种造林绿化的用材树种栽植。本文介绍了楝树的特征特性,总结了楝树栽培技术,具体包括繁殖方法(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苗期管理、移栽、病虫害(猝倒病、天牛、刺蛾、斑衣蜡蝉)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楝树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印楝素(azadirachitin)是从印楝树里提取的一种生物杀虫剂,可防治200多种农林、仓储和卫生害虫,还能杀灭螨虫、线虫、细菌、真菌和病毒,是广谱、高效、低毒、易降解、无残留的杀虫剂,符合当前害虫综合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新型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9.
程少敏  邓忠贤 《新农业》2011,(10):46-47
印楝素是一种植物源生物杀虫剂,原料来自于印度、缅甸等国家楝树的种子。作为杀虫剂的研究是从1968年,由国际上科学家和学者成功地分离出印楝素后,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研究和开发的,并从印楝素中提取了许多类似物物质。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印楝素及制剂,取得可喜成果。目前,  相似文献   

10.
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所造成的影响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尤其是在全球正在兴起的有机农业浪潮中,采用安全、有效、可生物降解的、对环境友好的生物农药将是农药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印楝树因其具有杀虫作用等独特的优点而备受关注,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赞誉为“21世纪的树”,美国农业部更是将其褒奖为“可解决全球问题的树”。印楝树具有适应性广、耐干旱贫瘠,是水土保持和环境绿化的优良树种,更因为它全身是宝,尤其是从其果中提取的印楝素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优良生物农药。目前,许多国家如美国…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国际性印度楝树产物防治害虫的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6月在西德举行。 印度楝树或称印度丁香(Azadirachta indica A. Juss)或波斯丁香(Melia azedarach)。印楝树的研究虽然开始于本世纪初的印度,但是崛起却在1970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Giessen大学。现已证实,印楝的叶、果实和种子浸提物对防治多种害虫很有前途,具有显著的拒食、忌避和生长调节作用。Leuschner(1972)确认,印楝影响昆虫蜕皮的活性物质主要在叶部。从1978年开始,他与Max P1anck大学生化所合作,证明种仁里含有对昆虫生长调节作用的物质;Schluter报道该物质能引起墨西哥豆瓢(虫甲)(Epilachna varivestis)四龄幼虫黑足和胸部产生微红—棕色斑,这种斑点如同伪肿瘤(Pseudotumours)。  相似文献   

12.
采用TDP技术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段主要造林树种印楝的树干液流密度动态变化进行了观测,得到3点主要结论:①无论干热季节或湿润季节,印楝树干液流密度昼夜变化的规律性较强,呈明显的单峰曲线;②由干热季节转向湿润季节时,印楝树干液流密度呈下降趋势,5年生印楝在5月、7月及10月的典型晴天里的树干液流密度日变化平均值分别为12.11、7.48及6.90cm3·cm-2·h-1;③在干热季节里印楝蒸腾耗水具有相当的被动性,而在湿润季节时其蒸腾耗水则表现出主动性和平氨性,反映了印楝在不同季节里的耗水机制差异.  相似文献   

13.
国产印楝树皮中印楝素测试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TLC法测知引入中国种植的印楝树皮中含有印楝素;用对印楝素有典型中毒反应的菜青虫、玉米螟所做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也表明树皮提取物中含有一定量的印楝素;用HPLC法测定印楝素含量为0.65mg/g干树皮。其结果有助于直接用印楝物质作为杀虫剂及印楝产物综合利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2004-2007年,利用3年的时间对观赏药用植物楝树的引种栽培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楝树育苗技术和楝树苗期越冬技术,基本解决了引种过程中因气候、土壤环境变化而出现的出苗难、出苗率低的技术问题以及楝树苗期在太原地区的越冬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楝树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楝树的特性及栽培技术,对楝树的大面积栽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由某公司生产的0.3%印楝素乳油首次在烟草和高粱上取得正式登记。印楝素是从印楝树种里提取的一种生物杀虫剂,可用于防治200多种农、林、仓储和室内卫生害虫,是世界公认的广谱、高效、低毒、易降解、无残留的杀虫剂。绿金生物生产的0.3%印楝素乳油通过国内和欧盟有机投入品认证,产品采用植物油作为溶剂,更加安全、高效、环保,成分复杂多样,能够多方位攻击害虫,避免抗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17.
欧甘叶面肥是美国独资、成都欧甘拓展有限公司生产,利用海洋生物海藻素之大型褐藻,加上成都绿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有“绿色黄金”之称的、从印度楝树种子中萃取的印楝素部分活性成分专业加工而成,具有健身防病、增产、增效的作用。2005、2006年在小麦上对该产品进行应用试验,现将其应用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楝树3种育苗方式,主要包括播种育苗、插根育苗、嫩芽扦插育苗等,以期促进楝树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04~2007年,利用3年的时间对观赏药用植物楝树的引种栽培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楝树育苗技术和楝树苗期越冬技术,基本解决了引种过程中因气候、土壤环境变化而出现的出苗难、出苗率低的技术问题以及楝树苗期在太原地区的越冬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动态信息     
蔬菜除了种还能发展旅游业在2000年前的中国、印度和周边国家已家喻户晓。它的果实、叶片、油、树皮和根均可入药。它的叶片和果实在农村用来防治仓储害虫和农作物虫害 ,以及防治禽舍和畜栏中的病虫害。有些地区的农民还用楝树枝条等刷牙 ,以清洁牙齿和防治牙病。但是 ,这些实际经验和技术并未成为科学而普及推广。近来 ,世界各国的政要、财团、科学研究机构 ,以及企业界人士 ,他们都以不同方式支持和赞助 ,并研制出了一系列基于楝树的新产品。楝树市场需求量大 ,而目前种植极少 ,缺口太大。因此 ,楝树———致富脱贫之树 ,可以帮您实现小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