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风力机叶片三维线框图的设计和显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风力机叶片设计的实际过程,在三次参数样条曲线拟合叶片翼型曲线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在计算机上能立体显示叶片截面及其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即把叶片截面外形各点的坐标经过旋转变换形成叶片三维线框模型数据,将三维坐标经过投射变换到平面坐标上,再将世界份标变换到设备坐标上,最后通过绘图函数将变换后的数据用图形显示在屏幕上。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作用在风轮叶片上的载荷及其计算方法,按不同工况,推导了叶片的强度计算式,并对计算风速的选择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风力机叶片的模态分析是风力机整机气弹稳定性及其可靠性分析的重要基础。针对自制的300W模型风力机玻璃钢复合纤维叶片的动力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通过测量分析叶片的振动信号,得到了叶片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等特性;讨论了激振头的安装和叶片自重等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为风力机叶片模态分析提供了可行的试验方法,同时,为理论分析计算风力机叶片与整机模态的算法选择和修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ANSYS软件的有限元法,对旋转中的1.5MW风力机叶片模型在不同风速下运行时,进行气动载荷分析及仿真模拟;用车载法对叶片模型在风速为5、7、9、11m/s时的剪应力进行测量,并进行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叶片设计对叶片气动载荷特性有较大影响;同时仿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该方法能比较准确地反应实际叶片的受力情况.其结果为开展叶片气动载荷研究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一类可调控的G1连续的分段三次多项式曲线,且在每段曲线上有两个局部形控参数,通过分析该曲线与三次Bezier曲线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形控参数的几何意义,调整形控参数可灵活方便改变曲线的形状,最后还把该曲线推广到双三次多项式曲面情形,并给出数值例子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7.
郭乃龙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3,(3)
通过对泵站效率的分析,以抽水装置效率最高为目标函数,并考虑电机、水泵性能和流量要求等多种约束,建立了确定可调式抽水装置运行最佳试验叶片安放角和最佳任意叶片安放角的两个数学模型。提出对任意角的调节问题,并采用三次样条函数拟合离散点求极值的方法将其解决,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大型叶片全调节轴流泵或混流泵泵站的节能效果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方法克服了图解法的不便和局限性,将其应用于江都四站,所得抽水装置效率比用图解法约提高0.51%~1.25%。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是风力发电大省,截止2018年底,风电装机容量为2 869万kW.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组的关键部件,长期高速运行时,受自身应力的综合作用及风沙、紫外线、降雨的侵袭,表面出现麻面、裂纹等损伤特征,增加了运行风险.目前在役叶片的检测主要采用望远镜或观鸟镜等人工定期巡检的方式,以及服役到一定年限采用探伤仪接触检测的方式,检... 相似文献
9.
水稻叶片几何参数无损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出实现自然生长状态下的水稻叶片几何形态参数视觉无损测量,为实时监控水稻的生长状况提供准确的数据,也为农学研究者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方法】类似曲线长度细线测量方法,在叶脉上通过手势交互绘制确定一组控制点,插值生成过控制点的3次B样条曲线,调整控制点使得B样条曲线逼近叶脉方式实现水稻叶片长度测量。在叶片最大叶宽处绘制1次B样条曲线实现水稻叶片最大叶宽测量。采用基于4个方向模板运算的距离变换算法对茎叶夹角图像进行骨架信息提取,并利用Hough变换对提取的骨架信息进行直线检测实现茎叶夹角计算。应用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回归和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对样本数据进行训练,以水稻叶片长度、叶片最大宽度作为输入变量对水稻叶面积进行估测。【结果】B样条曲线逼近方式计算的水稻叶长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523 3 cm和2.33%,叶宽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055 2 cm和6.66%。Hough变换计算的茎叶夹角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27°和2.46%;通过对金优458和中早35两个不同品种结果对比,相较于其他模型,发现BP神经网络模型对叶面积估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均为最低,其中JY458品种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及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189 2 cm2、1.061 cm2和4.95%,ZZ35品种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及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143 1 cm2、0.959 5 cm2和4.85%。【结论】从图像采集到测量操作过程都不与被测叶片器官进行接触,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对水稻叶片几何形态参数的无损测量,且操作便捷,测量精度高,误差小,完全能够满足农学研究的需求,为其他植物器官的几何形态参数无损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普适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杨敏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2,14(2):108-110
本文根据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特点,利用三次样条曲线的特性,对特定条件下的曲线设计做了较系统的推导,对在实际应用中有关曲线(曲面)设计有其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现代涡轮叶片是弯曲、扭转、变截面复杂流线型面,一般无法解析表达,为满足叶片型面数控加工要求,针对给定若干叶片截面上型值点的情况,采用节点号参数化双三次B样条插值曲面对完整弯扭叶片进行三维造型,并提出考察造型型值点网格密度是否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判断准则,实际加工证明,此算法简洁,稳定,适合涡轮叶片加工的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2.
在Ce原子的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近似和H原子6-311++G**全电子基函数下,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计算得到CeH分子基态X2Σ的结构与势能函数、力常数与光谱数据.同时计算得到CeH固态分子在298 K时的标准生成焓变△fH°、标准生成墒变△fS°和标准生成自由能变△fG°分别为-46.90 kJ/mol,-122.76 J/(mol K)和-10.30 kJ/mol. 相似文献
13.
利用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采用标准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具有代表性的FFA-W系列翼型的气动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系列翼型适合于在风能热利用系统中应用。探讨了台阶翼型在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了系统气动扭矩和负载匹配的关系,对各种热能转换设备的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选用油压泵作为负载,薄壁阻尼孔作为热转换设备,可以使系统始终在最佳工况点运行。结合分析,给出了系统的主要选型结果。 相似文献
14.
李世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2):22-28
为研究典型立地条件下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配合,综合效益最佳的退耕还林模式,推动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发展,该文以退耕还林重点工程区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典型立地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等理论和方法,采取试验站点观测与入户调研集成等5个结合的技术路线,共获取原始数据10 000多个,对退耕还林的优化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凉城县试验点退耕还林优化模式为山杏×沙棘×紫花苜蓿,并研究提出了其系统仿真模型、模式配套技术及模式机理.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生物质能源集成生产系统组成以及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按照物质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原则,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结合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与生物质转化技术,设计了生物质能源集成生产系统,并对集成生产系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风能采集装置对风速或风向适应能力不足、风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城市高空风能利用的新型筒式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其不仅具有很强的风向适应能力,而且能够在较低风速时,充分利用导风板将风力集中到筒式风能采集系统内,提高了风轮利用风能的效率。这种风力发电系统将与城市高层建筑构成一体化,充分利用高空风能优势进行发电,噪音小,不会给城市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影响。介绍了该筒式风能采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实验结果,初步证实了该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18.
稀土及多胺对欧石楠瓶苗生根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欧石楠继代瓶苗为试材,在生根基质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e(NO3)3、La(NO3)3和多胺(Spd、Spm、Put),研究其对欧石楠瓶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欧石楠生根培养基1/2WPM+IBA 0.5 mg/L+NAA 0.2 mg/L中加入0.5~5.0 mg/L Ce(NO3)3和La(NO3)3均可显著提高其生根率、促进根系的伸长生长,而其高浓度对欧石楠瓶苗生根有抑制效应。多胺中的亚精胺(Spd)对其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精胺(Spm)和腐胺(Put)对其生根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La及La(POA)3对Cd损伤绿豆幼苗的生理生态效应。[方法]以绿豆幼苗为试材,研究了La及La(POA)3对镉胁迫绿豆幼苗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和氮素代谢的影响。[结果]单一Cd(10 mg/L)胁迫下,绿豆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NR活性下降,可溶性糖含量上升;5~30 mg/L的La及La(POA)3能明显促进绿豆幼苗生长,缓解Cd对绿豆幼苗的胁迫作用;高浓度(100 mg/L)La及La(POA)3对Cd污染的缓解作用都减弱;较低浓度(10、15、30 mg/L)的La(POA)3对Cd胁迫的缓解作用较La更明显;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La及La(POA)3对Cd污染的缓解作用均逐渐下降。[结论]低浓度的La及La(POA)3能缓解Cd对绿豆幼苗的胁迫,而高浓度时有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La(NO3)3对马哈利樱桃组培苗快繁的生长发育和生理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添加不同浓度的La(NO3)3(5~40 mg.L-1)与不添加La(NO3)3的马哈利樱桃组培苗快繁培养基上相比,平均出芽数、单株鲜重、株高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叶绿素含量都有所提高。(2)不同浓度之间的La(NO3)3(5~40 mg.L-1)对马哈利组培苗的平均出芽数、单株鲜重、株高和SOD、POD以及叶绿素含量都有所不同,其中La(NO3)3浓度为20 mg.L-1时,为马哈利樱桃组培苗生长发育的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