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试验比较了普通小麦‘镇麦10号’和糯质小麦‘扬糯麦1号’不同生育期的生育特性、茎蘖动态、叶片生理特性、干物质生产及转运特性以及产量形成的动态差异。结果发现:‘镇麦10号’和‘扬糯麦1号’的生育期差异较小;‘扬糯麦1号’单位面积茎蘖数较‘镇麦10号’多39.7%;‘扬糯麦1号’的花后叶片功能持续期较长,且SPAD和LAI较大;‘镇麦10号’的营养器官干物质运转量较多,‘扬糯麦1号’的营养器官对籽粒的贡献率较多,但两者总转运率相近;从产量构成看,‘扬糯麦1号’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显著较‘镇麦10号’多,但千粒重较小;‘扬糯麦1号’和‘镇麦10号’的籽粒产量分别为7403.4kg/m2和6810.5kg/m2。通过比较普通小麦和糯质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差异,可以为不同应用条件下小麦栽培方式选择及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明确和发挥杂交水稻‘中浙优8号’的增产增效潜力。[方法]利用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下‘中浙优8号’的产量结构,探讨了各产量构成因子间的内在联系和对产量贡献的大小。[结果]‘中浙优8号’各主要经济性状对产量的效应大小排序为:每穗实粒数、有效穗、粒重、每穗总粒数。[结论]研究提出‘中浙优8号’高产高效栽培应在确保一定穗数的基础上,主攻每穗实粒数,兼顾粒重。  相似文献   

3.
温麦8号是用温麦4号//渐麦1号/南大2419r/3/雅33-6-3多次复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经省两年区试和1年生产试验,分别比对照浙麦1号增产1成、2成和3成。全生育期比渐麦1号长1.2天。中抗赤霉病,品质佳。  相似文献   

4.
‘余茭4号,是从‘浙茭2号’优良变异单株中筛选出来的新品种,其特征表现:1)株型高大,分蘖能力和‘浙茭2号’接近;2)秋茭单个壳茭重达163.8 g,肉茭重113.0 g,长24.0 cm,粗4.0 cm,产量1 194.7 kg·667m-2,较‘浙茭2号’增产42.14%,产茭时间为11月4日至12月9日,较‘浙茭2号’推迟22 d;3)夏茭单个壳茭重120.3 g,肉茭重73.7 g,长16.5 cm,粗3.5 cm,产量3 093.0 kg· 667m-2,较‘浙茭2号’增产20.40%,产茭时间与‘浙茭2号’相近;4)肉质茎个体大,商品性好,营养水平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旱作麦区高产、优质、高效品种的小麦.【方法】在山西省闻喜县选择12个品种的小麦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土壤水分、干物质量、籽粒蛋白含量及产量.【结果】‘洛旱6号’成熟期植株各器官干物质量最高.‘晋麦92’‘运旱20410’‘洛旱6号’为高产稳产品种,‘运旱618’‘运旱719’‘洛旱13号’‘长6359’‘长6697’为低产品种.与低产品种相比,‘晋麦92’‘运旱20410’‘洛旱6号’分别增产42%、38%、42%,‘晋麦92’‘运旱20410’的平均穗数高23%,穗粒数高24%,‘洛旱6号’的千粒质量高45%;水分利用效率分别高34%、56%、24%,且‘晋麦92’‘运旱20410’在降水较少的年份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低产品种间差异更大.此外,通过聚类分析,‘晋麦92’‘运旱20410’为高产高蛋白品种.【结论】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方面综合考虑,‘晋麦92’‘运旱20410’是适宜该区种植的,具有一定的抗旱性、高产、优质、高效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了创制小麦抗旱育种的优良种质资源,更好利用现有的抗旱品种,本研究阐述抗旱小麦新品种‘新麦39’的选育过程,并利用灰色关联度对其丰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麦39’在两年三组试验中,其加权关联度均比对照‘洛旱7号’高,与统计分析结果一致;对‘新麦39’两年三组试验中相同试点的产量与三要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三组试验均表现为千粒重>公顷穗数,穗粒数对产量的贡献有差异。由此可知,‘新麦39’是丰产性良好的抗旱新品种,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也是新的抗旱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江苏淮南麦区主栽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扬麦16’、‘扬麦18’、‘扬麦20’、‘镇麦12号’、‘宁麦14’和‘镇麦168’共6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对不同品种的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较大,部分品种间的籽粒产量达显著水平。穗数以‘扬麦20’最高,‘扬麦18’最低,除‘扬麦20’与‘镇麦168’、‘扬麦16’与‘扬麦18’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品种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穗粒数以‘镇麦12号’最高,‘扬麦16’穗粒数最低,‘扬麦20’、‘宁麦14’与‘镇麦168’差异不显著;千粒重除‘镇麦12号’与‘宁麦14’2个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品种间的千粒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其中‘镇麦168’最高,‘扬麦20’最低。籽粒产量构成三要素与产量间的表现均为正相关且差异水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籽粒产量三要素对不同品种产量的提高均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品种产量三要素对提高籽粒产量的作用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了解穗肥纯氮施用量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的影响,特以‘华浙优261’‘中浙优8号’‘中浙优1号’‘中浙优10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穗肥不同纯氮施用量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穗肥,4个水稻品种尽管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但是总颖花量、每穗粒数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施用穗肥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在穗肥纯氮施用量增至216 kg/hm2时,优质食味水稻的产量出现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旨在筛选籽粒重金属低积累型作物品种,以减少污染农田重金属进入食物链。[方法]采用重金属污染农田原位筛选方式,研究了261份小麦微核心种质的籽粒对重金属铅(Pb)、镉(Cd)、锌(Zn)积累的差异。[结果]污染农田土壤Pb、Cd、Zn含量分别为449.2、2.4、532.9 mg·kg~(-1),均超过我国土壤环境质量Ⅱ级标准(GB 15618—1995)。261个品种(品系)的小麦籽粒Pb、Cd、Zn的积累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变幅分别为0.002~0.920、0.010~0.853、45.773~121.081mg·kg~(-1)。以GB 2762—2012和NY 861—2004的限量(Pb含量≤0.2 mg·kg~(-1)、Cd含量≤0.1 mg·kg~(-1)、Zn含量≤50 mg·kg~(-1))为评价标准,其中有92个小麦样品Pb超标,超标率为35.2%;Cd超标样品为251个,超标率达96.2%;Zn超标样品有254个,超标率达97.3%。[结论]13个Pb低积累品种(品系)(Pb含量低于0.020 mg·kg~(-1)):‘松蕊麦(四号)’‘云麦34’‘石家庄54’‘赤壳’‘本地黄花麦’‘托克逊1号’‘泰山1号’‘和尚麦’‘白蒲(落青)’‘早五天’‘钱交麦’‘他诺瑞’‘台中23’;10个Cd低积累品种(品系)(Cd含量小于0.1 mg·kg~(-1)):‘白条鱼’‘青春28’‘半截芒’‘红金包银’‘大粒半芒’‘碱麦’‘红冬麦’‘白齐头’‘托克逊1号’‘涿鹿冬麦’;6个Zn低积累品种(品系):‘红金包银’‘秃芒麦’‘日喀则8号’‘温麦6号’‘托克逊1号’‘红须麦’。其中‘托克逊1号’为Pb、Zn、Cd低积累品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镉污染农田下不同低吸收水稻Oryza sativa品种对镉的吸收积累差异及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分布特征。  方法  选取5个低镉吸收品种‘中浙优1号’‘ Zhongzheyou 1’、‘中浙优8号’‘ Zhongzheyou 8’、‘华浙优71’‘ Huazheyou 71’、‘甬优17’‘ Yongyou 17’和‘甬优1540’‘ Yongyou 1540’,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某村镉污染农田开展大田试验,探究5种低吸收品种水稻生长情况及对镉的吸收转运特征。  结果  同一水稻品种不同器官中镉的积累存在差异。在拔节期和孕穗期,镉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根、茎、叶、穗;在成熟期,除‘中浙优8号’外,其余水稻品种镉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茎、根、叶、糙米、稻壳;不同水稻品种中,‘华浙优71’水稻品种的根镉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中浙优8号’水稻品种的茎和糙米镉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同一水稻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相同器官中镉积累情况不同,根茎叶中镉质量分数从小到大依次为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成熟期。‘中浙优8号’水稻品种产量、千粒重和分蘖数均高于其他品种。在不同水稻品种中,糙米镉与千粒重、水稻产量、土壤全镉和土壤有效镉无显著相关。  结论  筛选出‘中浙优8号’为镉污染稻田的优选品种,后期可进一步对其低吸收积累特征进行探讨。图1表5参32  相似文献   

11.
有机水稻病虫草防治技术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通过农艺措施,稻鸭共作和植物源药剂对有机水稻的病虫草害进行防治研究。结果表明:1.0%石灰水浸种催芽使秧苗期的恶苗病发病率低于1.0%;养草灭草结合养鸭除草和深水控草,使杂草最少的地块除草用工时间仅为完全人工除草地块的9.3%;调整播期避害,使得银香18的枯鞘率只有2.60%,白穗率为0.13%,9964的枯鞘率为1.51%,白穗率为0.58%;打捞浮渣使纹枯病的发生率低于1.0%;稻鸭共作使稻纵卷叶螟成虫虫口数下降78.8%,幼虫虫口数下降78.6%,有效卵下降36.4%;0.36%苦参碱水剂(百草1号)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为71.2%,Bt制剂(青虫灵)对螟虫的防治效果不明显。尽管有机水稻的平均产量较常规生产降低了10.4%,投入成本提高了109%,但由于有机大米的价格是常规的2.78倍,因此有机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选育超高产小麦品种,利用多种外源抗性种质与多个农艺亲本组配,采取大群体和F3早代测产确定重点家系的选择策略,将多种优异基因累加、聚合,育成了超高产小麦新品系陕麦107和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系陕麦94。陕麦107弱春性,成穗率高,株高78cm,高产、抗病、抗倒,落黄好,千粒重50g,产量9712.5kg/hm2,较对照品种小偃22增产25.7%。陕麦94弱冬性、多穗型,株高75cm,抗倒伏,高抗条锈病、白粉病和叶枯病,中抗赤霉病,千粒重51g,产量8185kg/hm2,较小偃22增产6%。结果表明,选择遗传背景丰富的亲本材料,采用早代测产,确定重点家系是实现超高产育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龙粳2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氯水平对龙粳20产量构成因子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旨在为其高产栽培及品种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尿素施用量275~312.5 kg·hm-2的处理具有较高的平方米穗数、平均稳粒数和结实率,产量水平较好;龙粳20单穗灌浆速率无明显灌浆高峰,整个灌浆模式近似半圆形状,灌浆过程比较平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普通型豌豆倒伏严重、产量低等问题,选育半无叶型高抗倒伏、粮菜兼用豌豆新品种。[方法]以普通型豌豆日本菜豌豆为母本,半无叶型豌豆宝峰2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运用一年三代加代选择法。[结果]成功选育出半无叶型粮菜兼用、高抗倒伏的豌豆新品种须菜3号。该品种株型收敛,露地栽培主茎节数17个左右,株高72 cm左右,有效分枝3个左右;托叶颜色深绿,开白花;荚果圆柱形,荚皮嫩厚,无革质膜,适宜菜用;成熟时荚果黄白,籽粒绿圆,亦可粮用;单株荚数13个左右,双荚率90%以上,荚粒数4个左右,千粒重170 g左右。大田生产一般产鲜荚17250 kg/hm2左右,干籽粒产量4200 kg/hm2左右,均高于对照(中豌6号)30%以上;粗蛋白、粗脂肪、钙、磷含量均高于对照品种,粗纤维低于对照;抗根腐病、白粉病和猝倒病;最佳种植密度为9×105/hm2。[结论]须菜3号具有高产、优质、抗倒伏、抗寒、耐热、抗病、粮菜兼用、适应性广泛等特性,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空间诱变选育的优质水稻新品种华航一号和空间诱变选育的水稻新品系华航八号以及它们的原品种为材料,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了幼穗分化Ⅰ期和Ⅲ期幼穗的激素含量,调查了成熟期的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华航一号幼穗的b[吲哚乙酸(IAA)]/b[异戊烯腺嘌呤(iPAs)]与原品种特籼占13差异不显著,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也没有显著差异;华航八号幼穗b(IAA)/b(iPAs)显著低于原品种粤香占,结实率也显著低于原品种粤香占,每穗粒数则显著高于原品种粤香占.幼穗b(IAA)/b(iPAs)与每穗粒数呈负相关,与结实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对不同抗旱基因型小麦的产量及旗叶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洛旱2号的产量显著高于温麦6号,水处理条件下2个品种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高于旱处理;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洛旱2号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幅度均小于温麦6号。  相似文献   

17.
适宜河北省种植的高产夏玉米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宜河北省夏玉米区种植的高产玉米品种,2014年以华北平原近5 a审定的15个夏玉米品种为试材,以2000年以来一直作为我国夏玉米栽培试验对照品种的郑单958为对照,在种植密度7.5×10~4株/hm~2条件下,对玉米植株性状、穗部性状、叶面积指数、透光率和产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强生928总体表现最好,该品种穗数稳定,千粒重高,株高和穗位高中等,茎秆抗弯曲力较强,生育期光能截获率高,产量居参试品种第1位,达到了10 908.1 kg/hm~2;冀丰223次之,总体表现较好,该品种穗粒数较高,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与对照相当,株型紧凑,穗位叶以上叶片直立性好,株高较低,穗位高中等,茎秆抗弯曲力较高,前期生长较快,生育期光能截获率较高,漏光损失较小,产量居参试品种第2位,为10 273.5 kg/hm~2。强生928和冀丰223总体表现较好,较适宜在河北省夏玉米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播种密度对"协调型"小麦新品种川农18的产量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经过两年的试验表明:小麦新品种"川农18"在高产栽培中,产量潜力比川麦28更高,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的有效穗突破了四川现有品种的上限,致使生物产量较高。川农18单位面积有效穗较高的原因,除了较强的分蘖能力外,主要在于它有更高的分蘖成穗率。本研究指出,不同的播种密度对川农18最高苗影响较大,对成穗数和叶面积指数有所影响,但对产量影响不大。与对照相比,川农18有较强的群体协调能力,在不同的播种密度情况下,均比对照的田间群体结构好,叶面积系数合理,剑叶质量较好,倒伏较少,穗数和穗重的互补能力强,更容易发挥高产潜力。川农18的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单穗重和单株生产潜力高的特点满足了现代"小麦精密播种栽培技术"对品种特性的要求,有利于在我国南方麦区建立新的小麦栽培模式。作者建议:在川农18高产栽培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播种量(50~100kg/hm2),以充分利用分蘖成穗达到高产稳产、节支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超晚播条件下不同品种冬小麦的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特征,采用3个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小穗型衡水4399;大穗型潍麦8号;中间型济麦22)在黑龙港地区进行了连续3年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超晚播配合增加播种量,春浇1水可以获得产量为6.43~8.24t/hm~2。在3个品种中,济麦22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品种间产量的差异主要是粒重差异引起的。济麦22较高的千粒重和产量与其较高的开花期穗生物量分配、花后物质积累和收获指数密切相关。济麦22花前水分的穗干物质生产效率、花后水分的干物质生产效率和籽粒干物质生产效率均显著高于潍麦8号和衡水4399,从而获得了最高的水分利用效率。综合分析表明,穗型中等、花后物质积累和水分生产力高的品种更适合于超晚播节水栽培。  相似文献   

20.
旨在为高产优质栽培及育种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大区对比法对6 个直播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分别对各个品种的生育期、出苗情况、分蘖、株高和干物质变化动态、主要经济性状、产量、品质等指标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吉粳105’生育期为137 天左右,低于其他品种,符合宁夏栽培要求;抽穗灌浆期,叶面积指数达到7.0,其穗粒数达到112.7 粒/穗,实际产量为11278.5 kg/hm2,均显著高于其他对照品种。通过加工和外观品质表现初步测定,‘吉粳105’有较好的加工和外观品质。‘吉粳105’表现为生育期短,成穗率较高,经济性状突出,产量较高,适宜在该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