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象形盆景最突出的弊病,就是脱离自然。大自然也偶有一些奇观,但盆景作为艺术应是反映大自然的普遍规律,而不能把大自然的某些畸形加以暄染,以致令人不可思议。当然,象形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在盆景创作中是不能一概拒之门外的。但一定要运用得当:一不能滥用,滥必成灾:二要避免“直”和“露”。运用象形手  相似文献   

2.
挖掘树桩首先必须选好桩。而如何选择有发展前景的桩坯,一是全凭创作者的心理情趣;二是有一个如何运用形象思维的问题。盆景创作也同其它艺术创作一样,同样需要创作者到大自然中去领略大自然的真山、真水、真树、真景以及名人名画,以求师法自然;从大自然中吸取创作素材,不断积累、提炼形成创作者心灵中的盆景艺  相似文献   

3.
盆景与中国山水画都是具体和形象地反映某种自然景观,创作的题材都来自于大自然。画家作画要饱览自然、风景,“胸有丘壑”,盆景创作亦然。盆景这一古老的艺术,长期以来受着中国山水画及其画论的影响。譬如山水画中有“高远”、“深远”、“平远”的画法。盆景中也有“三远”的做法。中国山水画中的若干构图法则,诸如“主次分明”、“细节  相似文献   

4.
有人提出“对景造意”的创作原理。对此,我有些不同看法,在此略述已见。“虽由人作,宛若天成。”这是盆景艺术力求达到的最佳境界。只有充分体现出自然美,这门艺术方能使人们随时随地流连于大自然之中的欲望得到补偿。对自然美,任何一个有意涉足盆景创作的人都不能不铭记心中。在创作过程中。充  相似文献   

5.
盆景是大自然中美好景物的缩影,创作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首先要熟悉大自然的风光,才能创作出盆景佳作。这盆自然千层石中间主树是两棵小真柏拼接而成的,树高仅30厘米的树冠平整严实,结顶自然,层次分明,低矮稳健,根似鹰爪苍劲自然。大树下的杂木小树给人沧桑的感觉,野丘下的小草翠绿茂盛.古松下的老人优哉游哉。  相似文献   

6.
梁园是台州一盆景大户梁景善的园子,因主人姓梁,又生性好交朋友,故取“良缘”谐音,希望和业内人士“喜结良缘”,共同探讨盆景艺术。 梁园坐落在浙江台州路桥迎宾大道机场门口,占地40多亩,虽然建成仅四五年,但在主人的精心营造下显得别有生机和艺术品味。大多盆景创作者喜欢以松、柏为主材,而梁先生却别具一格,选择了梅花。梅花盆景是大自然中梅的神韵和高格的艺术浓缩,也是比较难制作的一类盆景,但在梁先生的潜心研究、精心制作下,创作了500多盆梅花盆景。  相似文献   

7.
艺术创作主张“立意在先”。盆景艺术作品由于受到自身材料的限制,比起其它艺术作品来说,其运用这一创作手法的自由度相对要小得多。特别是用下山树桩创作成单体树桩盆景,常常运用“因材施艺”的创作手法。如《丛林深处有人家》原素材枝丫四出,杂乱无序。同行人认为无可取之处,不值得留下。理由是乱七八糟一大蓬。但本人觉得  相似文献   

8.
破干扩桩     
在树桩盆景创作过程中,无论业余或专业同行都会遇到这样一件使人遗憾的事情——有相当一部分树桩盆景材料其苗架、出枝、树种都可制作出较好的盆景,但由于粗度不足,达不到创作要求而往往被弃之不用。  相似文献   

9.
盆景艺术发展史已经证明,作为一门艺术形式而存在的盆景,体现了人作为有意识、有情感的社会存在物对美的刻意追求的一种“本性”,是人与自然抗争的产物。从盆景艺术的诞生起,艺术家已经有意无意地将这种主体意识清融于盆景艺术的创作之中。越是精美的盆景艺术佳作,越能集中体现盆景艺术的这一本质内涵。那百孔千疮的古桩。气宇轩昂的古松,无疑都是对大自然残酷槯毁生命的一种抗争,而那种穿岩的枝叶,附石的根爪又何尝不是对生的欲求的体脱?这以其说是柴种植物生存的本能,不如说是人的生命意识的复现。所以说盆景艺术的本质内涵即在它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大型乃至超大型树木盆景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并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树木盆景究竟是大好还是小好?笔者认为,宜小不宜大,小型盆景好处多多。符合盆景创作要求盆景盆景,盆中之景。众所周知,盆景是用艺术手法将大自然美景以及人文景观再现于盆盎之中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微缩景观。小中见大,缩龙成寸,以小树展现大树或古术风采,早己成为树木盆景创作的准则和目的。以"咫尺之石,观五岳太华;一勺之水,目睹千里江河",是对盆景艺术的极好诠释。将与自然大树一般大小的树桩移植于盆中,有悖于盆景的创作要求,难冠盆景之名,不宜追奉。而小型盆景,恰好以其有限的体量,无限的魅力,很好地承接了盆景创作原则,是应该提倡的盆景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1.
当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中国这块悠久历史和悠久文明的土地时,一大批优秀的域外盆景(盆栽)作品,逼到了国人面前。于是乎盆景界一片哗然。或惊异,或欣喜,或自卑,或自弃,或极端,或中庸,由此引发了一场较大规模的盆景创作和理论探讨。其中的问题之一是:中国当代盆景应该用什么作参照来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我的意见是: 一,东洋盆景不是盆景创作的唯一样式。从目前所看到的资料来分析,我认为,被有些人推崇至极的日本盆景,远不如中国盆景内涵之深和外延之广。中国传统盆景和现代盆景都强调一个“景”字。由景生“境”,由“境”表情。因此,一草一木皆可入盆,一石一水即能成景。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全不象  相似文献   

12.
“盆景的制作”提法不妥,盆景属艺术范畴,称“盆景的创作”为宜。虽一字之差,却混淆了盆景艺术的基本概念,冲淡或否定了盆景本身归于精神产品的属性。制作乃是物与物简单的集结,而盆景是作者主观情思的物态化,是作者一颗艺术之心的表象,是以艺术的形象摧动观者心弦,产生共鸣,得到丰富的千差万别的不同感  相似文献   

13.
九寨启示录     
我们常说:盆景艺术是大自然的缩影。但究竟如何以大自然为蓝本,并从中汲取营养来构思、创作盆景作品呢?张夷同志的《九寨启示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例,可资学习借鉴。本期先发“引言”。正文共四篇(《长海气韵生动说》、《盆景滩中话章法》、《芦苇海里题材多》、《宝镜岩边谈传神》),将陆续发表,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盆景创作以"立意为先",山石盆景"晴峰滴翠"的创作就是在遵循此项原则的基础上,以表现"夏季峰峦秀色"为创作主题,再现大自然之"秀峰丽影"景致之美,突出夏季蓊蓊郁郁的山峦美景,展现"夏山如滴"之艺术特色,通过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达到层峦耸翠、景色怡人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曾经看到一双手,那是一双农民的手,粗糙、笨拙,长满了老茧,但就是这双手,为中国盆景界创作出了一盆盆出色的名作,从“刘松年笔意”到“如云飞渡”,再到“初夏”、“岿然”……都以独具的创意使中国盆景增添了一盆盆不可多得的佳作! 这双手的主人,就是我国盆景名家、杭州花圃工程师潘仲连先生。  相似文献   

16.
求实——盆景出口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对于盆景艺术的要求,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大自然的缩影。也就是我国民间常说的“缩龙成寸”、“丛山数百里,尽在小盆中”。这就需要盆景制作者有求实的精神,以再现大自然的风貌。而优秀的盆景作品虽源于生活,但又不能完全照搬生活,必须独具匠心,才能达到“出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艺术境界。然而,制作树桩盆景时若将树干过份弯曲,以强制其人为生长,这在西方许多国家中被认为是对  相似文献   

17.
制作榕树桩景,不论是桩头榕或薯榕,只要茎杆苍老、造型美、有自然的古树姿态,就是优美的盆景。不要过于追求动物形象,要“好象”不要“真象”如果忽略了大自然的古树姿态,就失去了盆景艺术的意义。榕树盆景的特点,就在于能从枝上长出空、气根,沿枝干蜿蜒下垂,久之,根茎枝干交错,悬根露爪盘结盆面,古态盎然。现就以下三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经验。一、空气根培养法当你的一盆榕树盆景培养到枝叶茂盛时,只要在需要空气根的枝干上,用铁线圈  相似文献   

18.
近期有关盆景刊物屡有文章讨论文人树盆景,表现出盆景界学术气氛的活跃和人们对盆景艺术的关注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鉴于艺友们对有的著文谈及文人树盆景造型时,要求把树桩制成“中上部呈软弯蛇曲翻卷扭动……”,以及又有的著文说要“采用多干式”等有不同意见,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也想和大家一起切磋讨论。“文人盆景”本是早期盆景的总称。因为是文人雅士早在汉代之前,从简化和缩制园林中,推出了盆栽这一“活的艺术”雏形,并历经多年使之逐步成为盆景。仍然是文人雅士约于明代偶有摹拟古诗、画的意境,创作出简约、瘦高式细桩盆景,用以象征文人节操,而成为“文人树盆景”,可视为盆景的一个分支。它又历经多年,约于清代使之逐步  相似文献   

19.
盆景艺术的核心在于情景交融,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创造新的意境和新的自然景观。的确,如果一位盆景艺术工作者不知作山、理水、布树之道,不善于从现实生活与大自然中摄取美的营养,不善于从艺术大家族(包括诗歌、音乐、绘画、书法、舞蹈……)中吸收艺术章法,舍弃或忽略了中国盆景诗情画意的艺术特性,那么,其作品充其量只能称之为“自然反映”,而绝不能进入撼人心魄的艺术殿堂。  相似文献   

20.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直是盆景艺师喜欢表现的题材。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林凤书别出蹊径,运用水旱盆景这一形式,准确而又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