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发病经过 某鸡场饲养肉鸡3000羽,饲养至17日龄时,发现部分鸡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翅膀、大腿、肉髯等处皮肤破溃,有渗出液,病鸡多在2~5日龄死亡,快者1~2d死亡,病死鸡大约200余只,占鸡群总数的7%左右。  相似文献   

2.
一 发病经过 某鸡场饲养海兰灰父母代种鸡6000套,饲养至45日龄时,发现部分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翅膀、大腿、肉髯等外皮肤溃烂,有渗出液。病鸡多在2~5天内死亡,快者1-2天死亡,病死鸡大约300多只,占鸡群总数的5%。  相似文献   

3.
该鸡舍饲养规模为6000只左右,饲养品种均为快大黄羽肉鸡,前后两批鸡发病日龄接近,均在20日龄左右,第一批发病日龄为19日龄,第二批在22日龄,两次发病均出现鸡只流眼泪甚至单眼或双眼盲眼,病鸡表现张口喘气、伸颈等严重的呼吸困难最后窒息而死,每天死亡在20只左右,持续了约一周时间,全程死亡率在1%~3%不等。  相似文献   

4.
2013年7月14日,有3名养鸡户来我站就诊,2个养户养的是三黄鸡,分别饲养85日龄的鸡500只,李某有110151龄的鸡1200只,养本地鸡的王某饲养3月龄的鸡300只。3个养户的共同特点是散放饲养,白天鸡在山上的草地放养,夜间用围网,每天饲喂1次杂粮食物,最近出现死亡想象,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死亡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本地区某饲养户饲养了3500羽肉鸡,8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大群采食量下降。与以往不同的是发育良好的鸡出现打蔫、瘫痪、站不起来,公雏比母雏发病多。一般2~3d就死亡,死亡多集中在十几日龄,每天死亡70~80羽左右,来诊时已死亡300多羽。  相似文献   

6.
张保发 《中国家禽》2001,23(9):31-31
河田鸡原产福建省长汀县,是优良的土鸡品种。邵武市某一鸡场于1999年4月15日从福建长汀县某河田鸡场引进1日龄河田鸡2500只,饲养至60日龄出现大量死亡,饲养至85日龄共死亡1659只,死亡率达69.85%,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经诊断为鸡马立克氏病,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该品种鸡59日龄前生长正常,成活率为95.5%。60日龄发现2只鸡行走不稳,1只鸡一腿向前伸一腿后向伸,呈“劈叉”姿势。最后2只鸡均死亡。次日又死亡25只,死亡的鸡中以腿麻痹及一侧或二侧眼睛失明居多。尔后,每日死亡数不断增加,饲养至75日龄,即发病10天内共死亡655只,…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法氏囊病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本病对 4~ 6周龄的鸡易感。本文将对广州市郊某养鸡饲养场饲养的一批 2 8日龄海兰鸡暴发 IBD的发病情况及一系列诊断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1年 4月初 ,广州市郊某养鸡场的一批刚出壳的海兰鸡 4 0 0只 ,饲养于经福尔马林熏蒸消毒过的鸡舍 ,笼养 ,并由专人饲养管理。于 7日龄时进行口服免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 ,养至 2 8日龄时突然发病 ,第 1天死亡 5 0多只 ,第 2天死亡 30多只 ,第 3天死亡 2 0多只。2 临床症状鸡群大…  相似文献   

8.
1 发病情况 2007年8月,长葛市贾某饲养的1800只白羽肉仔鸡,7日龄时免疫鸡新城疫一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10日龄时有个别鸡开始发病。1~2天后,每天有3~4只鸡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继而死亡。3天后,有个别鸡突然尖叫,随后迅速死亡,遂来我处就诊。通过剖检化验,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并发大肠杆菌病,用药5天后鸡群康复。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批产蛋鸡,250日龄左右发生球虫病,初始每天死亡2~4只,养殖户及时清理粪便,加强饲养管理及环境卫生消毒,5天以后死亡鸡数增加,每天死亡10~26只。病死鸡有80%是由球虫病致死,  相似文献   

10.
1 发病情况  2 0 0 2年 8月牡丹江市郊一个体养鸡户饲养的 2 10 0只肉仔鸡 2 0日龄前饲养管理正常 ,生长发育良好。从 2 2日龄开始鸡群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并排黄绿色稀便 ,自以为是大肠杆菌病即用药 7天后病情加重 ,每天死亡 10多只鸡。经询问得知鸡群 8日龄新城疫首免是用新城疫L系疫苗 5支(2 5 0 0羽 )放入水中供鸡自由饮用。 13日龄法氏囊疫苗饮水免疫 ,此后再未接种任何疫苗。2 临床观察 部分鸡有上呼吸道症状 ,严重鸡张口、伸颈、咳嗽、尖叫。排黄绿色稀便 ,食欲降低 ,精神沉郁 ,发病后 2~ 3d后死亡。3 病理剖检  病死鸡嗉囊空…  相似文献   

11.
1发病情况河北省邢台市某种鸡场饲养的6500只种鸡,饲养到65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当日死亡56只,第2d死亡259只,第3、4、5d每天死亡300—400只,5d共死亡1365只,死亡率为21%,病鸡占40%。病鸡精神沉郁、缩头、羽毛松乱、采食  相似文献   

12.
2000年7月25日,卢龙县城关吴某家饲养的3000只24日龄肉仔鸡突然发病,每天死亡50~70只,27日龄时前来县兽医站求诊。一、发病情况吴某所养的3000只肉仔鸡为秦皇岛市正大有限公司的合同鸡。鸡群免疫情况如下:4日龄曾用Ma5+Co30疫苗点眼,14日龄用法倍灵饮水免疫,21日龄用新支灵饮水免疫,24日龄突然发病,平均每天死亡50~70只,发病后曾用毒必清、氟哌酸等抗病毒和抗菌药治疗,病情均得不到控制。二、临床症状死亡鸡只大多无前驱症状而死亡。有个别病鸡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3~44℃,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逆立无光泽;有的有轻微呼吸…  相似文献   

13.
某大型鸡场组织滴虫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7年春季,福州某大型养鸡场先后饲养5批.共2·3万羽门I~55日龄)的罗曼育成蛋鸡.在不同的时间相继发生盲肠肝炎,经检查为组织滴虫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发现病情时,第1批55日龄小鸡已死亡57羽,约有三分之一发病鸡;第2批sl日龄鸡已死亡9只,约有五分之一发病鸡;第3批45日龄小鸡有少数发病,但无死亡;而第4、5批鸡还未发病。2临床症状病鸡羽毛松乱,精神不振,闭眼缩颈,两翅下垂,消瘦,食欲下降或废绝,堆聚在红外线灯下或鸡舍角落,排带血或灰黄色的粪便。3病理剖检病死鸡消瘦,肝表面有多个灰白色或浅黄色、近圆形、凹陷…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0月上旬,王某饲养本地家鸡1500只,100日龄,采取散放加补饲的饲养方式。鸡群出现消瘦、沉郁、拉稀、歪头、瘫痪等症状,每天2~5只零星死亡。畜主试用氟苯尼考饮水,配合中药瘟痧清拌料,未能控制死亡,遂求助就诊。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蛔虫并发鸡非典型新城疫。  相似文献   

15.
鸡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5月29日,北京郊区某鸡场送检73日龄幼鸡,自20日龄开始陆续出现消瘦、死亡,40~50日龄死亡达到高峰,其它饲养户所购买的同批次鸡都如此,使用磺胺、恩诺沙星、鸡定安等均无效,饲料品质合格.6月17日再次送检,鸡群已很少死亡.该场与其它同批次饲养户的鸡群的死亡率在40%~50%.与鸡群同舍饲养的另一品种的鸡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16.
都匀市郊某野山鸡养殖场饲养1 571只2~5月龄野山鸡。2010年10月10日,有2~3月龄野山鸡零星出现跛行、跗关节肿胀。到11月10日,病例数逐渐增多,3~5月龄的中大鸡也出现明显的关节肿胀、跛行症状,部分鸡舍发病率达80%左右。到12月10日,总发病数320只,死亡56只,淘汰大鸡52只,发病率20.4%(320...  相似文献   

17.
鸡球虫病一般在15~30日龄雏鸡发病,而在6~8日龄肉鸡暴发并引起死亡的病例不多,各地的报道也少见,但94年7月25日笔者从四川某公司引进2000羽艾维茵肉鸡苗,7月26日全部销售给附近居民,鸡苗分别饲养在凉台、煤棚、仓库及空屋内,8月2日便有5户饲养的80只肉鸡苗发病,发现粪便带血,至笔者赶到共发病115只,死亡35只。1.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乱、缩颈呆立、食欲减退、运动失调、贫血、嗉囊内充满液体、粪便带血、后期完全便血、常因急剧衰竭而死亡。2.实验室诊断:分别取病死鸡血粪和盲肠刮取物,涂片镜检,发现大量球虫卵囊…  相似文献   

18.
段绍强 《中国家禽》2001,23(20):21-22
商品肉鸡饲养后期,一般指25~40日龄.其死亡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饲养前期常因孵化原因(脱水、脐炎等)或管理不当导致少量鸡只死亡;而饲养后期,鸡只死亡大多数发生在5周龄以后,死亡率普遍较高.据对芒市地区三家养鸡户先后饲养8500多只鸡的调查情况看,死亡率平均在20%以上,严重影响了饲养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试验利用在云南省玉溪市2个鸡场示范养殖的3 000只林下散养"茶花鸡2号"优质肉鸡,通过测定常规饲养试验3个阶段:小鸡阶段(1~42日龄)、中鸡阶段(43~84日龄)、大鸡阶段(85~126日龄)及超长时间(38~167日龄)饲养试验的增重、饲喂量及死亡率等,分析其生长规律,同时结合市场价格及各项成本综合分析"茶花鸡2号"最大经济效益的上市日龄。试验结果显示:"茶花鸡2号"在小鸡阶段料肉比最低,在中鸡阶段的养殖效益最高;各阶段公鸡体重显著高于母鸡,126日龄阉鸡体重极显著高于公、母鸡;126日龄后料肉比不断升高且利润为负增长,即在市场价格合理稳定的情况下,"茶花鸡2号"的最佳出栏日龄为126日龄。  相似文献   

20.
雏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严重影响雏鸡的成活率.该病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雏鸡,以7~21日龄幼雏常发,严重的发病率可达40%以上,大多呈急性败血症过程.2~3周龄死亡达到高峰,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日龄、品种、营养、鸡群的饲养管理等密切相关,一般20日龄后死亡逐渐减少.2009年1月,闽清县梅溪镇某山地鸡场2 500羽10日龄雏鸡暴发以排白色稀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检查诊断为鸡沙门氏菌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