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筛选异色瓢虫的适宜饲料,观察比较了菜缢管蚜、麦蛾卵和人工饲料对异色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菜缢管蚜饲养的异色瓢虫发育最快,世代历期为25.3d,产卵前期为11.0d,平均单雌产卵量为929.3粒;麦蛾卵饲养的世代历期为39.5d,产卵前期为18.2d,平均单雌产卵量为391.9粒;人工饲料饲养的世代历期为44.9d,产卵前期为17.2d,平均单雌产卵量为262.3粒。由此表明,菜缢管蚜的饲养效果最好,麦蛾卵和人工饲料虽能满足异色瓢虫世代营养的需求,但发育历期明显延长、产卵量明显下降。因此,在天然食物蚜虫不足时,麦蛾卵和人工饲料可作为补充饲料。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动化温室大棚,研究了异色瓢虫对不同寄主蚜虫的取食量和不同温度下异色瓢虫产卵情况,结果表明:白菜蚜虫为异色瓢虫最佳饲料,25℃是异色瓢虫最佳产卵温度,利用自动控温大棚可以周年种植白菜,培育白菜蚜虫,实现了异色瓢虫周年工厂化繁育。  相似文献   

3.
异色瓢虫的成、幼虫均能取食多种蚜虫和蚧虫,是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之一。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其在植物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几年来省内、外不少单位先后开展了关于该虫的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有关人工饲料、饲养的温、湿度条件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取卵问题,因为人工饲养异色瓢虫成虫,其卵往往产于寄生蚜虫的植物叶片或养虫箱的器壁上,因异色瓢虫的卵体很小,且壁薄,略加擦碰就会破损,这样就给收集造成很大困难,虽然产卵量很高,  相似文献   

4.
对中华草蛉与异色瓢虫的幼虫和成虫种间以及各虫态天敌昆虫共存情况下的竞争干扰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中华草蛉幼虫与异色瓢虫幼虫竞争干扰明显,在共同捕食时中华草蛉幼虫占优势,成虫间竞争干扰以异色瓢虫捕食蚜虫优势明显大于中华草蛉.2种天敌昆虫各虫态共同捕食蚜虫时高龄幼虫及成虫捕杀低龄幼虫竞争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利用天敌等非农药手段防治害虫(1)瓢虫:以成虫和幼虫捕食各种蚜虫、叶螨、介壳虫及低龄鳞翅目幼虫等,春季以七星瓢虫为主,喜食蚜虫幼虫日食10~15头,成虫日食120~140头,当瓢虫与蚜虫比例为1:150时,即可控制蚜虫为害。夏季以异色瓢虫为主,取食量大,且繁殖量大;1头雌虫可产卵达500粒;(2)草蛉:草蛉分布广、食量大,能捕食蚜虫、叶螨、叶蝉、蓟马、介壳虫以及鳞翅目害虫,果园中有大草蛉、中华草蛉、叶色草蛉、普通草蛉等10余种,1年3~5代;  相似文献   

6.
异色瓢虫生物学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以成虫在墙角、屋檐下、石洞和石缝等向阳避风处常聚集越冬。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总结出异色瓢虫在河南1年发生5~7代,异色瓢虫各虫态发育历期分别为卵2.0~3.2d,幼虫期8.3~9.9d,蛹期2.8~3.6d。并对其出蛰及其后的活动、食蚜量、食性与栖息场所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7.
异色瓢虫是蚜虫、松干蚧、木虱和粉蚧的重要捕食性天敌。该虫在浙东地区一年发生四至五代,以成虫越冬,属兼性滞育,全世代发育积温313.6日度。各代成虫产卵前期6.6至13.2天,产卵量426.6至769.4粒,影响产卵的因子主要有食料、温度、湿度、风等。瓢虫种群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成育率逐渐下降。在松林内瓢虫种群数量出现三个高峰,分别在4月下旬、6月上旬和10月上旬,这主要与该虫的食性和对气候的适应性及敌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滤纸接触法于室内测定了六种农药对六种农药对异色瓢虫幼虫和成虫的毒力。实验结果表明这几种药剂的效果差别显著,按毒力由大到小依次为虫螨灵〉世绿〉吡虫啉〉爱禾〉绿园〉辟蚜雾。其中辟蚜雾和绿园对异色异色瓢虫毒性小,选择性高,而爱禾和吡虫啉对异色瓢虫也有一定的选择性,这四种农药均可在蚜虫防治中发挥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人工配合饲料(20号)饲育日本松干蚧天敌隐斑瓢虫幼虫,经近8年累计饲养70582头,育成43851头,总成育率为62.1%。饲养结果表明:1.用人工配合饲料或天然饲料饲育隐斑瓢虫幼虫,其成育后的蛹重、蛹期和成虫个体大小,经t检验无显著差异。2.育成的成虫,其羽化、交尾、产卵(生殖力)和生活力(寿命)等主要生物学特性均属正常。3.连续用人工配合饲料繁育至第五代后的瓢虫,对日本松干蚧的捕食能力基本不受影响。基于上述几点,作者认为:该饲料适用于室内大量饲养隐斑瓢虫幼虫。  相似文献   

10.
临夏地区异色瓢虫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色瓢虫在临夏地区1年发生4代,幼虫共4龄,越冬成虫4月上旬始见,成虫交尾时长为80~160min,交尾后3~5 d开始产卵,在(20±2)℃的室温下饲喂表明:越冬雌虫产卵量(133.40±33.78)粒/头,孵化率98.91%±1.49%;第1代发育历期:卵期(3.03±0.04)d,1龄幼虫(2.06±0.94)d,2龄幼虫(3.27±0.78)d,3龄幼虫(1.82±0.84)d,4龄幼虫(6.50±7.10)d,蛹期(6.80±0.84)d,成虫平均寿命为(19.67±10.34)d,全世代历期43.15 d。10月下旬以成虫越冬。  相似文献   

11.
异色瓢虫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Pallas)〕是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主要取食多种蚜虫和蚧虫。该虫不论成,幼虫均能取食松干蚧的各个虫态,据观察一头异色瓢虫成虫平均每日可取食松干蚧卵粒690粒,显露若虫31.1头,对压低松干蚧虫口,减轻对林木的危害起着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山里红木虱是山里红及山楂的重要害虫。此虫在辽宁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草丛基部、地被物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出蛰,4月末开始产卵,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现成虫。天敌有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奇变瓢虫及草蛉等。用40%氧化乐果或50%马拉硫磷2000倍液防治,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异色瓢虫人工饲料研究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色瓢虫是多种农林作物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笔者分析了异色瓢虫人工饲料的研究现状,从实用饲料和化学规定饲料2个方面介绍了异色瓢虫人工饲料的配方研究。其中,着重从基础饲料、促食饲料、其它辅助饲料3个方面分析了实用饲料。以期为进一步规模化饲养异色瓢虫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灭幼脲防治榆蓝叶甲示范区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灭幼脲防治榆蓝叶甲越冬成虫能使产卵量明显减少。灭幼脲Ⅲ号亩施40毫升产卵量降低76.5%;灭幼脲Ⅰ号亩施15毫升降低52%;随药剂后效作用的发挥,可使总产卵量降低73—93%。用上述药。防治1龄幼虫,灭幼脲Ⅲ号死亡率为82%以上;灭幼脲Ⅰ号死亡率为82—87%。但对天敌昆虫,如异色瓢虫、中华草蛉、蠋敌、啮小蜂基本完全无害。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几种不同防治方法对黄山栾蚜虫的控制效果。实验选取郑州市迎宾路路段黄山栾作为实验对象,研究5 d、10 d、20 d、35 d后,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释放异色瓢虫下黄山栾蚜虫的虫口数量。结果表明,农药喷施控制栾多态毛蚜的速效性强,虫口数量下降较明显;农药灌根效果弱于直接喷施;生物防治前期防治效果不如化学防治,但后期防治效果较好,明显优于未防治。  相似文献   

16.
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Pallas)〕属鞘翅目、瓢虫科,我国多数省(区)都有分布。它是松干蚧、蚜虫,木虱和粉蚧等多种农林害虫的天敌。在受松干蚧危害的松林中,特别是松干蚧卵期,常见多种天敌群集,异色瓢虫是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外对施用8种无公害农药对异色瓢虫成虫及2龄幼虫的毒力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在常规浓度下使用5%吡虫啉、1%苦参碱、1.2%碱烟·苦参碱、对瓢虫幼虫及成虫的毒害性为微害,1.8%阿维菌素、25%灭幼脲Ⅲ号、1%苦皮藤、0.32%印楝素、Bt等异色瓢虫的致死率低,对天敌瓢虫相对安全。在今后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是内蒙古重要的造林树种,油松大蚜(Cinaraformosana)是危害油松的害虫之一,利用天敌昆虫来防治油松大蚜是重要的有效途径,因此,调查油松大蚜的天敌昆虫是非常必要的。在和林格尔县和武川县,对油松大蚜及其主要天敌的虫口密度和天敌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室内饲养测定了天敌昆虫日均捕食量。结果表明,样地内油松大蚜的主要天敌有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tempunctata)、双钩齐褐蛉(Kimminsiabihamita Yang)、伪郭公虫(Sasajiscymnustsugae)等6种,室内饲养异色瓢虫日均捕食量为23.8头,双钩齐褐蛉幼虫日均捕食量为15.1头,伪郭公虫日均捕食量为11.9头。  相似文献   

19.
异色瓢虫的保护及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异色瓢虫为鞘翅目瓢虫科异色瓢虫属的昆虫,是蚧壳虫、蚜虫、红蜘蛛等害虫的主要天敌,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是当今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农药污染、加强绿色食品生产的重要方法之一。1.异色瓢虫的形态特征成虫:体半球形、光滑,头缩入前胸内,触角球杆状,在鞘翅近末端有一横脊痕。体色变异较大,总体上可分两种类型:浅色型,体为黄色———桔红色,前胸背板有一“M”型黑斑或断裂成4个黑斑,每一鞘翅上有1~9个黑斑;深色型,体为黑色,两侧白色,每一鞘翅上具有6、4、2、1个黄色至红色斑。卵:枣核形,长1.5mm、宽0.6mm,初…  相似文献   

20.
异色瓢虫显现变种在野外对杨树上两种主要蚜虫白杨毛蚜和白毛蚜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异色瓢虫显现变种对两种蚜虫的选择效应。白杨毛蚜和白毛蚜种群数量同步增加时,EG-S值和EI值变化是从1到0,EI值是在0到-1范围内依次减少,且数值变化较少,表明异色瓢虫显现变种喜好捕食白毛蚜略高于白杨毛蚜;白杨毛蚜数量不变,白毛蚜数量增加时,EG-S值和EI值是从1到0,EI值在0到-1范围内依次减少,表明异色瓢虫显现变种明显喜好捕食白毛蚜;白毛蚜数量不变,白杨毛蚜数量增加时,EG-S值和EI值变化从+1到∞,EI值在0到+1范围内依次增加,表明异色瓢虫显现变种明显喜好捕食白杨毛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