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墨西哥柏原产墨西哥、美国西南部和危地马拉山地,具有主干通直、生长快、材质好、抗干旱、耐瘠薄等优良特性。我局营林站于1986年接受省林业厅下达的引种试验任务,现3年生幼树最高已达5米,最粗胸径5厘米。为解决其造林成活率不高(60%左右)的问题,1988年以来,我局种苗站进行了墨西哥柏容器育苗试验。至目前为止,已获得可喜成绩。试验主区设在新田县,地理位置为东径112°14′38″,北纬25°52′46″,海拔225米;土壤为黄红壤,pH值6.5;年平气温18.1℃,7月份平均气温28.8℃,1月份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2.
墨西哥柏(Cupressus Lustanica Mill)又名露丝柏,系柏木科柏木属高大乔木。1984年我区建立80公顷墨西哥柏引种栽培基地,按照国家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专项合同规定,15年达到每亩蓄积量7m~3。 在吴家乡和石塘乡分两片营造墨西哥柏基地林,经过造林调查设计,采用自育苗自造林的方式,3年共栽墨西哥柏苗木288,000株(其中营养袋苗木55000株)。通过三年的实践和观察、记载、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24个柏类树种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月英  金川 《浙江林业科技》1990,10(2):24-28,38
本文论述了从外地引进的24个相类的种子特征、苗期表现、幼林生长及其它早期性状。三年来的引种结果,墨西哥柏(Cupressus lustinaca)、绿干柏(C.arizonica)、大果柏(C.macrocarpa)、地中海柏(C.serpervirens stricta)、柏木(C.funebris)是浙南较有发展前途的柏类树种。  相似文献   

4.
藏柏、墨西哥柏引种造林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结果表明 :藏柏和墨西哥柏 6年生时树高平均生长量达 0 .77~ 0 .8m,胸径年平均生长量达 0 .83~ 0 .95cm,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 :藏柏 6年生的树高生长量分别比对照马尾松和柏木大 35%和 55% ,胸径大 35%和 56% ,墨西哥柏的树高则比对照大 2 9%和 4 8% ,胸径大 2 0 %和39%。  相似文献   

5.
1974年我场从美国引进湿地松、火炬松种子,采用营养袋育苗.栽植母树林519亩,1979年测定,平均树高3.6米,胸径6厘米.比相同立地条件的同龄马尾松生长量高两倍,选为我市低山荒地造林的优良树种.现将引种栽培中测定的资料整理于后.引种地区年平均气温18℃左右,1月平均气温7℃左右,7月平均气温28℃,年降雨  相似文献   

6.
赤杨,又称赏树。具有耐水湿、抗严寒、抗病虫、生长快的优良特性。江宁县汤山林场及汤山镇茅屋村沿沟边、水边散生,余村有少量分布。1953年林场职工将天然萌芽的赤杨选留壮条单生,目前保存144株,最大一株29年生,树高16米,胸径30.1厘米。1982年汤山林场采种,进行育苗试验,现将生态表现及繁殖技术作粗浅探讨。 一、分布地区概况 分布区位于汤山镇西北部,海拔12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5.5℃,1月份平均气温为2.2℃,7月份平均气温为28.2℃。极端最高气温为40.7℃,极端最低气温为-13.3℃该地降水充沛,年平均雨量为900毫米以上,多集中在6、7两个月。平均无霜期225天。土壤为黄棕壤,沟边,溪边水肥条件好,适于赤杨生长。  相似文献   

7.
我省80年代初引进墨西哥(Cupressus Iustanica Mill.)种子,先后在成都试验场、玉蝉试验站引种栽培.近10年来全省成片造林4000余ha,新造人工幼林长势多数良好,高、径生长量大于四川垂柏(Cupressus funebris)的5~7倍;但由于墨西哥柏系商品种子,品质良莠不齐,加之造林时不适地适树,因而造成一部份地区树干的形质指标差.植株倒伏和严重倒伏的比例高达60~70%,致使大面积的人工幼林成林后不能成材.为探讨倒伏原因,我们从营养诊断、环境条件及栽培技术方面,对各引种区的墨西哥柏进行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8.
藏柏(Cupressus torulosa D·Don)又名西藏柏木、喜马拉雅柏木,为柏科柏木属的常绿高大乔木,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藏柏树干通直,木材纹理直,结构细密,材质坚硬,有香气,耐用,易加工.树冠苍翠挺拔,是珍贵的速生用材和庭园观赏树种.为了解藏柏引入本地区的适应性和生长规律,我场开展了试验.结果表明,藏柏年高生长有2~3次高峰,在9月前后生长最快,在不同立地条件下与柏木比较,其高生长变化规律亦有不同,造林后第3年树高、胸径年生长绝对值达到最大值,高、径生长均优于引进的绿干柏、地中海柏、滇柏、墨西哥柏和乡土种柏木.  相似文献   

9.
墨西哥柏扩大引种试验苗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西哥柏(Cupressus lusifanicaMill)原产墨西哥及危地马拉山地,树高可达25~30米,生长迅速,每公顷年生长量可达15~40米。。木材软,易加工,可供建筑及家俱用材。在欧洲、非洲、南美及新西兰等地,被作为用材及绿化树种广泛栽培。我国南京中山植物园从1954年开始引种,并从中选出一个优良品种,命名为中山柏(C.lu-sitanica cv.Zhopgshan),在江苏、陕西汉中及一些亚热带省份用无性繁殖的苗木扩大试种,表现良好。1981年中国林科院林业所在南方10多个点上试种,当年苗高生长均较当地垂柏(Cupressus funerbris Endi)大一倍以上,幼苗表现生长季节长,生长量大,值得进一步扩大试种。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山柏是从墨西哥柏群体中选育出来的优良栽培类型,其适应范围广,生长快,对土壤要求不严。2年生苗年平均高生长量为80-90厘米,最高单株达117厘米;7年生大树年平均高生长量86厘米,径生长量1.8厘米,而同龄的铅笔柏年平均高生长量只67厘米,径生长量1.2厘米。在含石率高达70%、土层仅30厘米的土壤上,中山柏2年生苗年平均高生长量仍达69厘米。在我场,中山柏2月下旬开始萌动,11月底才停止生长,生长期长达28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1.
墨西哥柏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墨西哥柏(Cupressus lusitanicaMill)原产墨西哥及危地马拉,分布于北纬15—27°,海拔1300—3300米的山地,分布区年平均气温10—17℃,最冷月平均温度4—14℃,最热月平均温度20—30℃,年降雨量1000—1500毫米,夏雨型或均匀分布,旱季2—3月,原产地气候为亚热带温和的半湿润至湿润气候。  相似文献   

12.
<正> 绿干柏(cupnessus arizonca Greene)原产美国亚利桑那州和墨西哥北部,在亚利桑那州海拔1500—2000m形成纯林。天然生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年降雨量250—500mm,年平均气温在15—20℃的地区。我公司于1982年引种培育,目前生长良好,现将引种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墨西哥柏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墨西哥柏Cupressus lustanica Mill又名露丝柏,系柏科柏属。墨西哥柏原产墨西哥及危地马拉山地,北纬15-27°,海拔1,300-3,300米。原产地气候为亚热带温和至温暖的半湿润至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10-17℃,最冷月平均最低温度为4-14℃,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为20-30℃,年降水1,000-1,500毫米,属夏雨型或降雨均匀分布,旱季2-3个月。墨西哥柏耐干旱瘠薄,可生长在壤土、沙质壤土、火山灰土中,但以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至微酸性壤土中生长最好。墨西哥柏高达25-30米,生长迅速,每年每公顷生长量可达15-40立方米。木材软、易于加工可用作一般建筑材及家具。它在欧洲、  相似文献   

14.
柏类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柏类4个树种墨西哥柏,绿干柏,垂柏,巨柏共12个种源的引种表明,不同树种和种源树高,胸径增最大年份分别出现在造林后第4年和第5年;造林后10a,lay status  相似文献   

15.
墨西哥柏(Cupressus Lusitanica Mill)原产墨西哥及危地马拉,分布于北纬15°~27°,海拔1300~3300米的山地,分布区年平均气温10~17℃,最冷月平均温度4~14℃,最热月平均温度20~30℃,年降雨量1000~1500毫米,夏雨型或均匀分布,旱季2~3月,原产地气候为亚热带温和的半湿润气候。墨西哥柏生长迅速,树高可达25~30米,其木材软,易加工,是建筑、家具、造纸、胶合板的好用  相似文献   

16.
黑荆树引种我区以来,经观察发现有的有花不孕,个体性状变异不大,优良个体数量较少。为解决良种繁殖问题,于1984年5月—1985年7月采用正交设计L_9(3~4),进行扦插育苗试验,共扦插13080株。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后: 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在海拔570米半阳坡,中部,坡度12度,年降雨量1193毫米,最大月降水量186毫米,7月份,6月份降水量154毫米。年平均气温17.3℃,6月份平均气温25℃,年极端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1.3℃。年平均地面温度18.8℃,6月份平均地面温度27.5℃,6月份最高地面温度40.2℃,年平均湿度79%,6月份平均湿度78%。  相似文献   

17.
中山柏(Cupressus Lusitanica CV.zhongshah),柏科,柏木属。是我国南京植物园1954年从葡萄牙、印度等地引种的墨西哥柏9个种源实生群体中优选的栽培类型优良单株,其形态和生长特性与墨西哥柏有显著区别,树冠圆锥形;树干圆满通直、生长快,生长期长。  相似文献   

18.
墨西哥柏(Cupressus Iustanica Mill.)是柏木科柏木属的高大乔木,具有早期速生的特性。省内从80年代初引种以来,已成片造林4000余公顷。试验地元坝区位于广元城东南,与旺苍、苍溪、剑阁接壤,是剑门关柏木林区的组成部分,宜林荒山的海拔多在600~1000m,pH6.5~8.5,土层深厚,1989年由省种子公司引进危地马拉墨西哥柏种子育苗造林,同时在卫于镇(海拔560m)开展幼苗生物学特性观察和壮苗培育技术的研究,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氮素添加对墨西哥柏人工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盱眙6年生墨西哥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试验中设置6个氮素添加水平,探讨不同氮素添加水平对墨西哥柏人工林树高、胸径、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生长初期(4-5月)、速生期(5-7月),氮素添加对墨西哥柏树高、胸径相对生长速率产生显著影响,以N3(72kg/hm~2·a)为最佳施氮量。(2)氮素添加促进了墨西哥柏叶片NSC的转移和消耗。在生长初期(4-5月)、速生期(5-7月),各施肥样地叶片NSC较CK样地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3)施氮肥对墨西哥柏叶片叶绿素合成起到了促进作用。过量施氮肥会使对植物光合色素合成的促进作用变弱或者产生抑制。因此,适量施氮肥有利于墨西哥柏人工林生长,对其生理特性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柏类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柏类4个树种墨西哥柏、绿干柏、垂柏、巨柏共12个种源的引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和种源树高、胸径增长最大年份分别出现在造林后第4年和第5年;造林后10a,各树种和不同种源树高、胸径生长差异显著,以墨西哥柏3、2、6、7号种源生长最快,树高、胸径平均值在10.4m和15.2cm以上,其中3号种源树高最大,为11.09m,6号种源胸径最大,为16.9cm,分别比垂柏增加9.9%和27.1%。各树种和种源都有倒伏现象,倒伏程度与造林树种、林龄、立地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