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建英  梁荣华 《食用菌》1993,15(4):20-20
目前平菇种植比较普及,常用的培养原料有棉子壳、玉米芯和木屑等。为了比较三种不同培养料对平菇菌丝生长、鲜菇产量和子实体性状的影响,我们于1990~1991年进行了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种苏平一号,由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提供,经我室复壮提纯。母种培养基用PDA;原种和生产种培养基为棉子壳86%,麸皮10%,石膏、蔗糖、碳酸钙、对磷酸钙各1%。  相似文献   

2.
我国油茶壳资源丰富,但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对油茶壳尚未很好利用.为了寻找新的食用菌栽培料资源,我们进行了油茶壳栽平菇的可行性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菌种为佛罗里达平菇,引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经PDA培养基扩管后,用纯棉子壳培养基按常规法制原种和栽培种.栽培种菌龄30天.栽培前先对油茶壳进行处理,称取干燥而无霉变的油茶壳75公斤,加水90公斤,并在其中加入0.1%的多  相似文献   

3.
小集锦     
《食用菌》1992,(6)
板栗壳栽培平菇试验为了寻求新的代用料,笔者于1990年9~12月用经粉碎的板栗壳(总苞)栽培平菇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菌种为佛罗里达平菇,用纯棉子壳制原种和栽培种,栽培种菌龄28天.设三个处理:A.棉子壳95%,麦麸4%,石膏1%(对照);B.板栗壳50%,棉子壳45%,麦麸4%,石膏1%;C.板栗壳95%,麦麸4%,石膏1%.各处理均用0.2%多菌灵作消毒剂,料水比1∶1.35.每处理用干料20kg,每块科重5kg,4次重复,采用层播,每处理用菌种1.5瓶.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平菇产量、品质和抗性,我们从1984年起,以当地栽培表现较好的佛罗里达平菇为供试菌株,采用组织分离、尖端菌丝挑取提纯法进行纯化复壮,并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了多点品比试验和高产栽培技术探索,初步结果表明以F—01比较理想,现简介如下:一、分离纯化供试菌株为佛罗里达平菇,从丹阳食用菌所引进。选择生长发育正常、菇形较大、无病虫害的七、八成熟子实体作分离种菇。母种培养基为PDA 培养基;原种培养基为棉籽壳95%、糖1%、过磷酸钙2%、石膏2%,另加3%土豆汁液;栽培种培养基为棉籽壳98%、糖1%、石膏1%。于秋末冬初或初春将种菇用无菌纱布包好,在无菌箱内用酒精行表面消毒.  相似文献   

5.
用种过平菇的废料地沟栽草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树原 《食用菌》1993,15(6):21-22
传统的草菇栽培,是以稻草和麦秸为原料,因产量低,处理方法麻烦,在北方很多菇农都已改用棉子壳为原料.笔者从1989年开始,用种过平菇的废料,经过发酵后在地沟内种草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生物效率稳定在30%~35%.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一)培养料的准备将种过平菇的废棉子壳料从菇房里搬到室外场地上捣碎,摊开曝晒2~3天,直至干燥后备用.(二)栽培季节的选择草菇属高温菇,要求栽培场内日平均气温在25℃以上.气温太低不易出菇,因  相似文献   

6.
林地平菇栽培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简便易行.如果能正确选择林地,既可简化管理,又能提高平菇产量,为此,我们于1986~1989年在不同郁闭度、不同树种的林地内进行了平菇栽培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一) 平菇品种和培养料选用佛罗里达平菇,母种引自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培养料为棉子壳.  相似文献   

7.
栽培平菇历来是用富含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棉子壳、稻草等作培养料,但是在城市中工厂化生产平菇,这些原材料就很有限。我们就地取材,利用酿造调味品的下脚料——胡豆壳和食醋渣,进行袋栽平菇试验,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光和氧对平菇子实体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氧气、光照等对平菇生长发育的影响。我们于81年3月3~10日用棉子壳作培养基,待菇蕾长出0.5厘米时,打开薄膜瓶盖给予不同的氧气、光照和温度,观察生育变化。试验分三种处理:①有散射光,氧气不足;②完全黑暗,氧气充足;③有散射光,氧气充足。  相似文献   

9.
棉子壳生料栽平菇,在菌丝培养阶段,易烧菌和染杂,如处理不及时,就会造成减产或绝收,实践证明,如将料堆制发酵,情况就大可改观.1989年秋,菏泽市生物所采用被雨淋又重新晒干的棉子壳料约7万公斤,全部经发酵后用于做平菇栽培种1万多公斤(常压灭菌的时间比不发酵料缩短1/4~1/3),用于袋栽5万多公斤.无论是制种或袋栽,与不发酵料相比菌丝生长健壮,长速快,生长周期缩短2/3左右,两者产量无多大区别.另一例是市食用菌推广站采用受潮结块的棉子壳约2万公斤,经发酵后,袋裁平菇结果产量比生料栽培高10%左右.按他们的经验说:平菇不论种多、种少、料孬、料好,经发酵后用,保证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1989年6~7月,利用闲置的保护地设施,进行了三个周期的草菇栽培试验,获得了较高产量,生物效率达30~40%以上,最高达64.3%,现将其做法简介如下:(一)菌种制作①母种培养基为 PDA,按常规灭菌、接种后置25~35℃下培养,菌丝长满斜面即可用于接原种。②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为无霉变棉子壳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培养料栽培平菇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立彤  徐汉乙 《食用菌》2000,22(5):24-25
平菇栽培技术简单,产量高,成本低,效益好,深受菇农的欢迎。但近年来棉壳价格上涨,而平菇价格下跌,严重影响了平菇生产的发展。我市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一般作燃料利用。为了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降低平菇的生产成本,近两年笔者进行了不同培养料栽培平菇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供试菌株 平菇杂 -1 7。母种为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为棉壳培养基。1 2 栽培料配方 A A1:棉壳 83 4 %,玉米粉 1 5%,OSP1 %,KH2 PO4 0 1 %,尿素 0 5%;A2 :棉壳 83%,玉米粉 1 5%,OSP1 %…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于1988年春、秋,对佛罗里达平菇、紫孢侧耳、凤尾菇三个无孢株平菇进行了栽培观察,现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株:佛罗里达无孢株和凤尾菇无孢株,由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张树庭教授赠送;紫孢侧耳无孢株,由中科院微生物所陆师义等选育,河北大学生物工程所杨国良赠送.母种PDA 培养基;原种与栽培种培养基为棉籽壳94%、麸皮5%、磷酸钙1%,pH 自然,培养温度为25℃左右.  相似文献   

13.
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实践 ,总结出了一套家庭自制平菇菌种、栽培平菇的技术 ,栽培成功率可达 95 %以上。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 自制母种 在计划栽培平菇的日期提前 30~ 4 0天 ,选择一株商品性能好、无病虫害、成熟度较轻的平菇备用。1.1 母种培养基配方 ①麦粒培养基 :将麦粒用温水浸泡 2 0~ 30小时 ,煮沸 2 0分钟左右 ,至麦粒不开花无硬芯时为止 ,捞出滤干 ,加 1%生石灰拌匀 ,用盐水瓶或罐头瓶装至 2 / 3处 ,双层牛皮纸或聚丙烯膜封口。②棉子皮培养基 :棉子皮 78% ,麸皮 2 0 % ,生石灰 2 %。加水 110 % ,拌匀装瓶或袋后封口。…  相似文献   

14.
小集锦     
《食用菌》1988,(4)
用种过平菇的棉壳料制蘑菇种经笔者二年的实践证明,利用种过平菇的棉籽壳废料制作蘑菇栽培种,与同等量的粪草菌种相比,播种后菌种萌发快,出菇早,产量高。现将生产的方法简介如下:平菇生产结束后,取无霉、无虫害的废料,经曝晒2天后堆2周,再摊开晒干备用。制作蘑菇栽培种的配方为平菇废料50%,棉籽壳(发酵处理后)或油菜壳35%、牛粪10%、石膏2%、石灰2%、过磷酸钙1%,含水量55%,pH 自然。装瓶时要装紧一点,  相似文献   

15.
大米草栽培平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浩 《食用菌》2008,30(4):33-33
对平菇菌种进行母种、原种、栽培种培养后,分别接种到大米草培养基、棉子壳培养基、大米草和棉子壳各占50%的培养基上进行栽培实验,观察比较平菇菌丝体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势以及对不同培养基的利用能力,并比较3种栽培培养基的生物转化率,为开发利用大米草资源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夏季高温期是蔬菜的淡缺季节,利用农作物的小生态环境于夏天栽培平菇,即能增加农民的种田效益,又能解决蔬菜的供应,有利于生态的良性循环.现将我们三年来的平菇夏季栽培试验结果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平菇品种为侧5.培养料为纯棉子壳另加过磷酸钙、石灰和石膏粉各1%,多菌灵0.1~0.2%.将料拌透堆闷2~3天,含水量62~65%,pH8~8.5.用规格为16.5×40×0.06cm的塑料袋作容器,每袋装料(干重)500g左右,两头接种,用  相似文献   

17.
以芡实壳粉碎料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比例的芡实壳为主要原料配制6个培养基配方,研究了不同配方对平菇和秀珍菇菌丝体子实体生长、生物学转化率及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以芡实壳为原料适合平菇与秀珍菇栽培的培养基质配方。结果表明:2种蘑菇均能在以芡实壳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中生长并形成子实体,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转化率分别达到132.2%和97.3%,而相同蘑菇不同配方的生物学转化率有差别。综合分析,选择芡实壳粉碎料30%(配方3)和芡实壳粉碎料45%(配方4)分别作为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新型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平菇立体高产栽培技术,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提高单产,笔者在多年的栽培实践中摸索出一种平菇高产、低耗、简便的座袋填土栽培法.(一)配料装袋配方为棉子壳98%、石灰粉1.5%、复合肥0.5%,含量40%的多菌灵乳剂0.2%,水125~135%.先将石灰粉和多菌灵放水中,复合肥用温水浸开后倒入水中搅匀后拌入棉子壳,拌好后堆放10小时,pH值8~9,装袋时再倒一次堆,用28×55cm的塑料薄膜简,将袋用缝纫机打微孔后将一头用线扎好,先放菌种再装料,共4层种3层料,扎好袋口,放入发菌室.从多年试验看,菌种以中疏10号最好.  相似文献   

19.
曹德宾 《食用菌》1993,15(5):15-15
制作平菇原种以何种基质及配方为好有关这方面报道不多。为此,笔者于1992年5~10月,用不同原料和不同配方制作平菇原种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配方原种配方(%):①棉子壳90,麸皮3,石灰3,磷肥3,石膏1(对照);②玉米100;③玉米  相似文献   

20.
马文邦  王孟良 《食用菌》1992,14(6):40-41
草木灰是一种碱性农家肥料,含有平菇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磷、钾、钙、镁等多种营养元素.我们自1990年开始用草木灰作袋栽平菇培养料添加剂试验,收到了显著的防霉和增产效果,现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材料供试平菇为低温型西德33.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和栽培原料均为棉子壳.草木灰选用未淋过雨的新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