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学种养》2011,(8):1-1
近日,农业部召开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农业植保部门以专业化统防统治为抓手,切实加强重大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控,做好重点区域植物疫情监管阻截,加大农药安全使用指导力度,  相似文献   

2.
在庆阳市合水县吉岘乡开展冬小麦全膜覆盖播期对产量的影响研究,采用不同播种期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分别设6个不同的处理,通过利用Excel、Dps软件对不同处理的产量进行处理,发现在合水县中等肥力水平田,全膜覆盖穴播种植播期较常规种植推迟10~15 d增产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正>又到了冬小麦播种季节,我们来说说如何拌种的问题。众所周知,种庄稼,苗齐、苗壮是丰产的基础。要想做到苗齐、苗壮,精细整地、适当浅播和适期播种都很重要,也不可忽视幼苗的营养和防治病虫害。这就需要采取拌种措施。由于种子处于作物的休眠阶段,也最容易集中处理,所  相似文献   

4.
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及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东田 《作物杂志》2007,23(6):70-71
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是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传统地膜覆盖方式存在的纳墒与保墒矛盾而提出的,最大限度保蓄了天然降水,使土壤无效蒸发降到最低,大幅度提高了降水利用率和作物种植效益,实现了由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的转变。介绍了该栽培技术要点,并对其推广应用前景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原州区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条件下玉米新品种展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全膜双垄覆盖沟播技术是集垄面集水、覆盖抑蒸、垄沟种植为一体的高效旱作农业技术,选出抗旱、高产、稳产品种是提高该项技术增产潜力的重要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6.
针对兴仁3~5月份经常性干旱的情况,引进玉米双垄面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栽培技术进行试验,解决播种时土壤水份不足的难题.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双垄面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栽培措施下玉米产量最高,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7.
玉米双垄面集雨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优势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探讨如何科学储住“天上水”、保住“地下水”.最大限度地接纳一切形式(特别是一些10mm以内的微效降雨)的天然降水,保蓄土壤水分,将地面无效蒸发降到最低.大幅度提高天然降水及灌溉水利用率和效益的问题,分析了“玉米双垄面集雨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的优点及特点,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技术值得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技术,是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存在的传统地膜覆盖模式纳墒与保墒不充分而提出的,是在传统地膜覆盖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集雨、保墒、抗旱新技术。2004年开始,该技术在甘肃省榆中、静宁、秦安、宁县、安定、通渭等县区的玉米、马铃薯、甘蓝等农作物上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集雨率达到95%以上,保墒效果达到90%以上,与常规地膜覆盖技术相比,玉米增产100千克/亩以上,马铃薯增产400千克/亩以上,甘蓝增产400千克/亩以上。  相似文献   

9.
从播前准备、适期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4个方面介绍了川坝区全膜覆盖小拱棚栽培菜用早熟马铃薯技术,通过双层保温措施,该技术具有播种早、成熟早、收获早、上市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种子世界》2014,(8):68-68
2014年5月20~28日,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种子系统,邀请“三农”专家。在各地适时进行小麦品种考察和种子田抽查的同时,就2014年河南省小麦生产、品种利用与表现情况,  相似文献   

11.
<正>为进一步加强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推进秋冬种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控行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技中心于9月26日~27日在山东济南市组织召开了2011年全国小麦秋播拌种技术研讨会。会议期间,各省代表交流了2010~2011年度小麦重大病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旱地籽瓜不同覆膜模式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与其他覆膜方式相比,秋季全膜覆盖垄上沟播和顶凌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栽培模式,能显著地增加播前和籽瓜生长前期土壤水分含量,解决了籽瓜因春旱无法播种、出苗的难题。籽瓜播前至伸蔓期,秋季全膜垄上沟播、顶凌全膜垄上沟播、播前全膜垄上沟播方式的0~20cm土壤含水量较对照播前半膜平铺分别提高4.1~5.4个百分点、3.1~4.4个百分点和0~2.5个百分点;1m土壤贮水量较播前半膜平铺分别增加40.0~50.8mm、30.2~40.1mm和0~22.4mm;能大幅度提高农田降水利用率和籽瓜水分利用效率,有效地解决了年降水150~300mm的干旱、半干旱偏旱区不铺砂种植籽瓜的问题。秋季全膜覆盖垄上沟播、顶凌全膜覆盖垄上沟播和播前全膜覆盖垄上沟播降水利用率分别较播前半膜平铺提高18.9个百分点、14.2个百分点和6.2个百分点,籽瓜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播前半膜平铺增加2.51kg/mm.hm2、1.66kg/mm.hm2和1.42kg/mm.hm2。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种子世界》2013,(3):56-57
《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指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将加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一批“涉种”法律法规的步伐,同时将着力完善农作物种子管理体系。规划明确,要加快研究修订种子法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农作物品种审定、种子标签管理、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侵权案件处理规定等配套规章。  相似文献   

14.
王静  张天佑 《作物杂志》2011,27(4):85-88
在推广应用旱地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种植模式基础上,利用农业经济评价方法,对其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和综合生产能力高,其生产能力比其他种植模式更具有稳定性,具有较强的抵御外界变化的能力。旱地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种植模式不仅能够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而且有助于该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利用农业经济评价方法,对旱地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种植模式经济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和综合生产能力高,且它的生产能力比其他种植模式更具有稳定性和抵御外界变化的能力.因此,旱地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种植模式不仅能够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而且有助于该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学种养》2013,(10):63-64
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获悉,该所副所长胡志超研究员及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全秸秆覆盖地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立足黄花菜生产是庆城县特色产业的县域特点,依托全膜双垄沟播具有节水、保肥、保墒等技术优势,我们对传统黄花菜栽培技术进行了改进和综合开发,通过多次试验研究和探索,初步形成了以秋季全膜覆盖、留膜免耕、多年使用、保墒节水为特点的全膜双垄沟播黄花菜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全膜免耕栽培技术对冬小麦产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小麦全生育期及地表全膜覆盖、膜上覆土、一膜连用、穴播为特点的全膜覆土免耕穴播栽培技术,是一项全新的旱作增产措施。本研究设计二因素四水平四重复随机区组试验,从不同密度下产量及其相关因子的层面,对其增产机理进行研究,以期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结果表明,全膜技术可以显著改变冬小麦生育进程,播种期可推迟10~15d,促使提前返青和成熟,提高越冬前壮苗率,对农艺性状变化具有明显的正效应;大幅增加产量,增产率较CK高22.79%~34.73%,净产量增加1304.11kg/hm2~1715.16kg/hm2;10粒/穴密度能够达到最高7055.10kg/hm2,产量的大幅提高获益于诸因子的综合效应,特别是群体、有效分蘖数、有效小穗数、穗粒数和容重的显著增加。全膜对各性状和产量因子的效应,随种植密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8~10粒/穴密度可以最大化地利用该技术挖掘产量潜力、提高相关因子的生产能力,防止倒伏和后期脱肥早衰;密度小于该范围不利于群体增加,大于它则易于倒伏、脱肥,养分偏耗严重,造成减产。结论:该技术在降雨量小于500mm的雨养旱地农业冬小麦区,能够达到积蓄无效降水、提升深层水分、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前期增加地表温度后期有效降温,可以挖掘品种产量潜力、提供优良生长环境等作用,有益于各因子的协调生长,从而大幅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9.
《种业导刊》2012,(10):34-34
从日前闭幕的全国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上获悉:为扭转农村水利工程“有人建、没人管”的局面,全国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加速推进,步入了快车道,一年多来全国新增、恢复基层水利站4520个,新增基层水利工作人员1.4万人,新增农民用水户协会近2万个。  相似文献   

20.
贾小鹏 《中国种业》2012,(11):65-66
近年来,春季干旱少雨是制约泾川县高粱种子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任何抗旱措施都达不到高粱制种田苗齐、苗匀、苗壮的目的,致使生产的高粱种子质量不达标,而且制种产量低,影响了广大制种农户的积极性和种子生产企业的效益。因此通过多年实践和摸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