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超声辅助提取水不溶性大豆膳食纤维及其物理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超声辅助提取对豆渣中水不溶性大豆膳食纤维提取效率及物理特性的影响,该文以超声波为辅助,在液料比、超声功率强度、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4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四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水不溶性大豆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等对超声辅助、酸溶碱沉、酶解辅助提取所获得的水不溶性大豆膳食纤维产品进行了物理特性表征。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液料比35 mL/g、超声功率强度600 W/g、超声温度50℃、间歇性超声处理累计时间50 min条件下水不溶性大豆膳食纤维提取率较高,达92.11%。物性分析结果显示,与酸溶碱沉、酶解辅助提取的水不溶性大豆膳食纤维相比,超声辅助提取的水不溶性大豆膳食纤维具有更高的持水力、溶胀力、结合水力和结合脂肪能力以及更丰富的空间网状结构。研究结果揭示,超声辅助提取法不仅能够提高豆渣中水不溶性大豆膳食纤维的提取率,而且对其加工性能有很好的改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亚麻籽饲喂对苏尼特羊肉风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了提高甘薯加工副产物的利用率,以浙薯13品种甘薯皮为原料,采用亚临界水提取甘薯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因素,应用正交试验对甘薯皮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考察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物化性质,并以葡萄糖吸附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甘薯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功能特性。结果表明,亚临界水提取甘薯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10.43%,比无辅助热水、超声和微波辅助提取法分别提高769.17%、27.04%和34.75%。亚临界水提取法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占总膳食纤维的比例最高(42.26%),比无辅助热水、超声和微波提取条件下分别提高665.58%、14.43%和19.24%。亚临界水法提取所得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葡萄糖吸附能力(4.79 mmol/g)、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54.28%)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69.28%)均高于无辅助热水、超声和微波辅助提取法所得可溶性膳食纤维,总膳食纤维的吸水膨胀性(7.89 mL/g)、持油性(4.74 g/g)和峰值黏度(27.18 mPa/s)显著高于其他方法所提取的总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甘薯加工副产物的利用率,以浙薯13品种甘薯皮为原料,采用亚临界水提取甘薯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因素,应用正交试验对甘薯皮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考察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物化性质,并以葡萄糖吸附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甘薯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功能特性。结果表明,亚临界水提取甘薯皮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10.43%,比无辅助热水、超声和微波辅助提取法分别提高769.17%、27.04%和34.75%。亚临界水提取法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占总膳食纤维的比例最高(42.26%),比无辅助热水、超声和微波提取条件下分别提高665.58%、14.43%和19.24%。亚临界水法提取所得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葡萄糖吸附能力(4.79 mmol/g)、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54.28%)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69.28%)均高于无辅助热水、超声和微波辅助提取法所得可溶性膳食纤维,总膳食纤维的吸水膨胀性(7.89 mL/g)、持油性(4.74 g/g)和峰值黏度(27.18 mPa/s)显著高于其他方法所提取的总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甘薯渣膳食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高效提取薯渣膳食纤维,本文以甘薯渣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技术辅助酶法提取甘薯膳食纤维,探讨料水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酶用量和酶解温度对甘薯膳食纤维得率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并采取正交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甘薯渣膳食纤维的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超声功率400W,超声时间10min,纤维素酶用量3μL·g-1,酶解温度65℃;该工艺条件下膳食纤维得率为39.17%,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达13.49%。本研究为甘薯的精深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甘薯膳食纤维的构效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超高压辅酶法在低酯果胶生产中的可行性,该研究以传统碱法为对照,研究了超高压(200、300 MPa)辅助果胶甲酯酶法对果胶的理化性质、分子量分布及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碱法相比,超高压辅酶法制备的低酯果胶的表观黏度、固有黏度及黏均分子量均显著大于碱法低酯果胶(P0.05),而黏流活化能较低(P0.05),说明其黏-温敏感性更低。通过尺寸排阻色谱分析,超高压辅酶法制备的低酯果胶与脱酯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该法对果胶分子无降解作用。以上结果表明超高压辅酶法(200、300 MPa)避免了传统碱法的果胶分子降解,该法制备的低酯果胶黏度更高,可作为一种制备低酯果胶的高效、环保的新型技术。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改善大蒜秸秆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构及吸附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增强大蒜秸秆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采用超声波对大蒜秸秆的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葡萄糖吸附能力为目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大蒜秸秆IDF的超声改性条件,通过胆固醇结合力、吸水性、持油性及膨胀能力等来评价改性后IDF的功能特性,并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其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液料质量比30:1、超声功率700 W和超声时间40 min时,大蒜秸秆IDF的葡萄糖吸附能力明显提高,比对照组提高了12.8%,胆固醇吸附力则提高了45.0%(P0.05);超声处理所得IDF的色泽品质和物理化学特性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超声处理和对照IDF的红外吸收光谱基本相同,电镜结果显示超声波处理使IDF的组织结构变得更加疏松,其表面呈现蜂窝状,有助于表现出较强的吸附性,从而赋予大蒜秸秆IDF更强的功能品质和物理化学特性。  相似文献   

7.
超高压微射流对花生蛋白结构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超高压微射流对花生蛋白理化性质和结构的影响,该文研究了花生蛋白溶液经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后的颗粒大小、游离巯基基团、疏水基团和紫外吸收基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花生蛋白的颗粒尺寸和游离巯基基团含量随着超高压微射流均质压力的增大而显著减小;疏水基团和紫外吸收基团的含量则随着均质压力的增大而显著增大,说明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可破坏花生蛋白的内部基团,使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超高压微射流对花生蛋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探讨超高压微射流对花生蛋白理化性质和结构的影响.该文研究了花生蛋白溶液经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后的颗粒大小、游离巯墓基团、疏水基团和紫外吸收基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花生蛋白的颗粒尺寸和游离巯基基团含量随着超高压微射流均质压力的增大而显著减小;疏水基团和紫外吸收基团的含量则随着均质压力的增大而显著增大,说明超高压微射流处理可破坏花生蛋白的内部基团,使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地苹果渣营养成分差异性分析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我国不同产地苹果渣营养成分组成和含量的差异,对我国9个省14个地区苹果渣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衡量营养成分受产地影响的大小。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苹果渣中水分含量范围为3.49%~14.21%;灰分为1.20%~3.35%;蛋白为4.93%~8.78%;脂肪为3.73%~6.99%;膳食纤维为60.21%~69.59%;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为49.24%~61.03%;可溶性膳食纤维为6.72%~13.58%;还原糖为1.20%~16.07%;淀粉为0.48%~5.29%;多酚为2.07~6.28 g·kg-1。不同产地的苹果渣营养成分存在差异,其中水分、还原糖、淀粉含量变异系数较大,而蛋白、脂肪、膳食纤维、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变异系数相对较小。本研究依据不同产地苹果渣营养成分组成和含量差异,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超高压和热灭菌对鲜榨菠萝汁品质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对比分析了超高压(UHP,ultra-high pressure)及热处理在达到商业杀菌要求的基础上对菠萝原汁感官品质、营养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值(300~500 MPa)的上升菌落总数逐渐减少,超高压处理(400 MPa,26℃,10 min)及热处理(85℃,5 min)条件下均可达商业无菌;上述2种处理条件处理后菠萝原汁pH值、总酸、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样差异不显著(P>0.05);超高压处理样品能较好地保持体系的均匀稳定性;超高压处理样品与热处理样品的L*、a*、b*值与对照样相比变化均显著(P<0.05),但超高压处理样品更好地保持了原有色泽;超高压处理样品的还原型维生素C保留率达94.92%,远高于热处理;感官分析通过定量描述分析法对不同处理方式处理后的样品进行分析评定,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样品在色、香、味等方面都接近对照样。因此,超高压技术不仅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而且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菠萝汁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