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茶树抗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厂茶树形态特征包括叶片含水量、叶片结构和生物化学含量与茶埘抗寒性的关系以及茶树抗寒生理反直及抗寒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烟草抗寒性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低温胁迫对烟草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同时对烟草的抗寒性机理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甘蔗抗旱抗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蔗(福建)》2004,11(1):31-37
  相似文献   

4.
玉米自交系抗寒性测定D.MartHodges等作物品种对寒冷的敏感性常常限制其栽培范围。在温带种植的玉米经常在萌芽前后遇到寒冷,使其发育受到影响(Cutworth等,1990;Hope等,1992)。在温带引种寒冷条件下出苗率高的玉米品系有助于引种成...  相似文献   

5.
以耐低温玉米品种吉单89与低温敏感型玉米品种吉单50为材料,研究在适温(25℃)与低温(10℃)条件下,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淀粉代谢以及氧化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吉单89与吉单50发芽势较适温条件下分别降低3.6%和83.3%,萌发过程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适温处理。不同类型品种比较发现,耐低温品种吉单89中GA含量、GA/ABA值以及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低温敏感型品种吉单50,MDA含量显著低于吉单50,抗氧化酶SOD、POD活性显著高于吉单50。耐低温玉米品种可以通过内源激素调节以及提高淀粉分解代谢共同提高低温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6.
选育适于在北方种植、生育期短的早熟玉米杂交种必须与抗寒育种结合起来。认为玉米只能种植在日平均气温高于17℃地区(在5月1日~9月30日期间内)的观点被实践所否定。目前种植该作物的区域已向气温13.5~15.5℃的地区推进。在总有效积温不少于730~750~C的地区均可获得青贮玉米的高产(包括籽粒达到乳熟~蜡熟期的果穗在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是由于培育出了早熟、抗寒  相似文献   

7.
陶宁  杨友才 《作物研究》2011,25(2):171-175
概述了烟草种子发芽期和苗期抗寒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认为,对烟草抗寒性研究应将低温胁迫与旱、涝、盐碱等其他因素相结合进行研究,利用内源低温诱导蛋白和外源化学物质调控技术来提高烟草的抗寒能力也是未来研究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8.
低温是限制油棕生长发育和分布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油棕在低温胁迫下生长特性、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生化方面的适应性变化和解剖结构的变化,油棕抗寒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在油棕抗寒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旨在为油棕抗寒品种的选育及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茶树抗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茶树叶片的形态及解剖结构、细胞膜透性、束缚水相对含量、细胞液浓度、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保护性酶类、冰核活性细菌等方面的茶树抗寒性机制,以及在资源筛选和品种选育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低温条件下不同抗寒性冬小麦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为揭示寒冷地区冬小麦内源激素与抗寒能力的关系,以抗寒性强的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和抗寒性弱的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于越冬前不同降温时期分别对叶片、根系和分蘖节取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和分析了内源激素ABA、IAA、ZR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叶片和根系中的ABA、ZR、IAA的含量随气温的降低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分蘖节中的ABA、ZR含量则持续增加.分蘖节中的IAA含量表现为东农冬麦1号随气温下降而逐渐增加,济麦22则先增后降.两个品种分蘖节中的IAA/ZR值均表现为前期急剧下降,后期趋于平稳.抗寒性强的东农冬麦1号各器官中的ABA、ZR、IAA含量均高于抗寒性弱的济麦22,对冬小麦安全越冬起重要作用的内源激素是ABA.东农冬麦1号分蘖节中的IAA/ZR低于济麦22,其分蘖能力比济麦22强,更利于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1.
玉米耐寒性生理生化机理与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延华  王庆祥  陈绍江 《玉米科学》2013,21(3):76-81,86
玉米是对低温逆境较为敏感的重要禾谷类作物。早春低温冷害是我国北方春玉米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已成为影响玉米产量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从膜脂过氧化、光合作用、外源激素以及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方面阐述玉米耐寒性生理生化机理研究进展,简述近年来对玉米耐寒性QTL定位和分子信号转导以及基因克隆转化方面的研究概况,对玉米耐寒性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苦瓜抗冷性,筛选出抗冷性好的苦瓜嫁接砧木,探讨不同砧木嫁接对苦瓜抗冷性的影响,以翠柳2号苦瓜为接穗,以丝瓜、南瓜等5个品种为嫁接砧木,以翠柳二号苦瓜自根苗和自嫁苗为对照,在昼/夜8℃下进行低温胁迫。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嫁接苗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指标、生长速率、根系活力均高于自根苗、自嫁苗,其中中原共荣、苦砧2号、根无敌等南瓜砧木的嫁接苗表现较好,且均显著高于对照;嫁接苗的冷害指数、细胞膜渗透率均低于对照,其中中原共荣、苦砧2号、根无敌嫁接苗的冷害指数显著低于对照。这说明嫁接能明显提高苦瓜幼苗的耐冷性,减少低温胁迫对苦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认为,5个砧木品种的嫁接苗的生长势和抗冷性均优于自根苗、自嫁苗,其中中原共荣、苦砧2号、根无敌3个砧木品种综合表现较优异,在生产上可以作为苦瓜耐低温砧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吉林省公主岭市10年(2009~2018)4月20日~5月10日期间地下10 cm平均地温进行统计分析,确立玉米萌发期耐冷鉴定的适宜温度为10℃。以81份玉米杂交种为试材,测定10℃低温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以及相对值等6个性状,运用主成分分析计算耐冷综合D值,基于D值和相对发芽率综合评价玉米杂交种耐冷性。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将6个萌发期低温下的单项指标综合成2个独立的综合指标,基于耐冷性综合评价D值和相对发芽率对81份杂交种进行聚类分析,均划分为耐冷性强、较强、中等、较弱、弱5类,二者吻合度较高,筛选出先玉1225、省原80、禾育35、翔玉998和良玉66等5份耐冷性极强的玉米杂交种,提出基于相对发芽率的单指标粗略鉴评和基于综合耐冷D值的多指标精准鉴评相结合策略。  相似文献   

14.
提高超甜玉米耐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中文  刘明久 《玉米科学》2006,14(3):093-095
试验以2个南方超甜玉米品种和1个北方超甜玉米品种:甜8号、粤甜3号和华甜玉1号为试材,设计了7个种子处理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早春播种气温较低的条件下,进行增强超甜玉米耐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较低的早春播种,种子处理能显著地增强甜玉米种子的耐冷性。表现为提高田间出苗率、成苗率效果显著,最高可提高田间出苗率35.2%;以噻酮、丙酮、氮酮的处理效果最好。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噻酮和氮酮用于增强作物耐冷性的研究。与以往的方法比较,本研究所提供的方法具有安全无毒、操作简便的优点,可以更好地应用于甜玉米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5.
玉米自交系芽期耐寒性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低温人工气候箱, 设置0℃、1℃、2℃、3℃共4种胁迫温度, 2、4、6、8 d共4种胁迫时间, 采用4×4交互式设计的方法, 对来自国内外36份玉米自交系进行芽期耐寒性强度的研究, 建立玉米自交系芽期耐寒性鉴定方法, 为耐寒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优异基因资源。结果表明, 随着低温胁迫的增强, 各玉米自交系的平均存活率都随之降低, 以2℃/6 d低温胁迫下的36份玉米自交系存活率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表现为最大, 该低温胁迫强度对于玉米自交系芽期耐寒性鉴定是比较合适的胁迫条件。在2℃/6 d低温胁迫下, 筛选出强耐寒自交系7份, 中度耐寒自交系11份, 敏感自交系17份, 高度敏感自交系1份。来自俄罗斯的玉米自交系芽期耐寒性显著强于来自其他地区的自交系, 从中挖掘极强耐寒种质资源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6.
低温下外源水杨酸对玉米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张富平  张蕊 《玉米科学》2007,15(4):083-085
0.5mmol/L水杨酸(SA)预处理玉米幼苗降低了低温胁迫期间玉米幼苗体内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酶活性分析表明,SA预处理后玉米幼苗在低温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低温对照高。常温下用0.5mmol/LSA预处理玉米幼苗,提高了保护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了玉米幼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橡胶种植区属于非传统植胶区,橡胶树种植经常性遭受寒害的影响。为了辅助抗寒品种资源选育和推广,本文简述了橡胶树寒害类型和危害、橡胶树抗寒栽培、抗寒品种选育、抗寒生理机制和抗寒分子标记研发等方面进展,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Drought stress is a serious limiting factor to rice production,which results in huge economic losses.It is becoming a more serious issue with respect to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Keeping in view of the current and forecasted global food demand,it has become essential to enhance the crop productivity on the drought-prone rainfed lands with priority.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roduction target from rainfed areas,there is a requirement of rice varieties with drought tolerance,and genetic improvement for drought tolerant should be a high priority theme of research in the future.Breeding for drought tolerant rice varieties is a thought-provoking task because of the complex nature and multigenic control of drought tolerant traits would be a major bottleneck for the current research.A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during last two decade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adaptation and tolerance to drought stress in rice.In this review,we highlighted the recent progresses in physiological,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adaptation of rice to drought tolerance.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molecular genetics and breeding approaches for drought tolerance in rice will be focused for the future crop improvement program for development of drought tolerant rice varieties.  相似文献   

19.
玉米耐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张永峰  ;殷波 《玉米科学》2008,16(6):83-85
综述了玉米耐盐生理机制和耐盐育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玉米抗旱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干旱已经对粮食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玉米抗旱育种是减少干旱造成产量损失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一些抗旱的玉米种质资源和选育抗旱玉米品种的方法。轮回选择法是玉米抗旱育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在进行轮回选择的过程中运用数学方法评价产量性状,通过第二性状进行玉米抗旱辅助选择,引入权重法构建合理的抗旱模型。回顾和展望了生物技术在玉米抗旱育种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