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农民靠党的好政策勤劳致了富,成了各种行业的专业大户,也有不少农民仍处在温饱阶段,至今没有富起来,这是为什么,想要致富,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2.
“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片群众,短短20个字形象地概括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带动农民增产增效增收中的作用。回眸近二三十年,特别是近10年,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取得了长足发展,成就斐然。  相似文献   

3.
言午 《农家顾问》2007,(4):11-11
一位生产“绿色黄牛”的农民,他的产品不仅在国内俏销,还卖到了国外,不但他发了财,还带富了当地不少农民,这得益于他的“眼光”。一次他外出考察时了解到,“绿色食品”牛肉在市场十分走俏。回乡后便使用科学、营养的饲料喂养黄牛,果然迅速占领了市场。这个农民的成功得益于他善于把握市场脉动。  相似文献   

4.
学财务,敲键盘,拿文凭——河南省武陟县农民近年来“充电”意识非常强烈,不少农民因此成为专业技术能手,抱上了“金娃娃”,有的还成了企业的白领。  相似文献   

5.
自己不富,焉能富人?于是有人提出让先富起来的人当村干部,把不得富的农民朋友带富起来。这个办法从理论上看是说得通的,也有不少地方已经这样做了,有的地方还做得很好。比如江西南城徐家五帝的村支书吴木根(全国劳模)就是很好的“带富”典型。尽管这样,笔者还是认为“富者为官”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按家财多少来选拔村干部。要知道,并非所有的富人都愿意帮助别人,“为富不仁”者也大有人在。而且,即使他们富了,也未必就能带领别人致富。笔者的看法是,对“富者为官”至少应有三问:一问:“先富”者是怎么富的?是靠自己的经…  相似文献   

6.
“富而思源”,致富不忘乡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依干其乡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陈光荣选择了用“牛”带领农民致富的方式。在陈光荣的带动下,目前,依干其乡已经有360余户维吾尔族农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奶牛总数由过去的100多头发展到现在的5600多头。因此,  相似文献   

7.
果业开发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宋桂荣“若想富,栽果树”。近年来,果业生产成为不少农村地区优化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的支柱产业。以宜春地区为例,目前果业面积达37万亩,比1985年增长了3.3倍。不少乡村、农户栽果致富,加上各级党政号召栽果,农民栽果的热情...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宣汉县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能人牵头、自主经营、同业合作、共同发展"的方式,把大力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使一批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该县大地玉米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缩影,该专业合作社通过建基地、架桥梁、闯市场、传科技的方式,让当地的不少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相似文献   

9.
正农资行业与"三农"事业血脉相连,农资扶贫与精准扶贫一脉相承。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不少农资企业围绕脱贫攻坚任务,加大扶贫项目实施力度,促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加快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步伐。近日,记者通过对陕西富钾农资公司的采访,发现他们在扶贫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企业优势,采取"农资下乡+农技进田+农副产品上网"的全产业链扶贫模式,描绘出富钾特色扶贫足迹图,打造出一条独特的"惠农扶贫链"。"富钾农民大学"与民李村  相似文献   

10.
2009年,衡东县珍珠乡富塘村村支部书记罗湘桂提出了一个设想:组织种田能人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把农民不能种的抛荒田承包下来种双季稻,让他们无牵无挂外出务工;把农民不想种的早稻田承包下来种上早稻,让他们一心一意种好晚稻;把农民不好种的高岸田承包下来种其他经济作物,让他们自觉自愿种好  相似文献   

11.
“富翁不是神话,富翁不是梦,富翁就在你的眼前”——“268创富工程”广告如是说。 最近,不少农民朋友反映,他们不断接到广东,浙江,河北等地寄去的“268创富工程”的印刷小报。在这些创富小报中,详细说明了“268创富工程”的运作方法,并一再告诉接到小报的人,只要按照这种方法运作,几个月就可成为几十万元的富翁。  相似文献   

12.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等等。  相似文献   

13.
林榕 《福建农业》2014,(1):14-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把农民富裕问题摆在了全面建设小康和中国富强的重要位置。福建省委则在将提高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定为实现"百姓富"具体目标的同时,提出要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1月8日,福建省委农办主任、农业厅厅长张立先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对当前福建农民的增收形式作出分析,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富’,发展生态农业,助力‘生态美’"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不少困境。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丰城市充分利用富硒资源优势,把富硒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点、农民增收的支撑点和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形成富硒产业集群效应,带动农民致富增收。本文通过对丰城市富硒农业示范区绿色有机水稻的生产技术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6.
《河北农业》2014,(1):1-1
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三句话,既揭示了“三农”工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联系,又指明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17.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而农民增收问题正是“三农”问题的重心和焦点,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就是有效解决了“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江苏省如东县双甸镇,冯志芳的“富硒”故事家喻户晓。年近60岁的冯志芳是如东县绿野富硒玉米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是农村妇女创新经营模式的典范,更是带领一方致富的女能人。她凭着一份执着和坚韧,在绿野上播洒“硒”望,使创业的梦想在绿野上实现。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知识改变命运,合作创新生活”的内涵,走在了农村新型合作创业之路的前列,成为新时期农民的代表。  相似文献   

19.
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全县富;农村稳,社会稳。因此,农民能否增收事关经济发展的大局,这既是……  相似文献   

20.
我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多是农民的现状,决定了我国现在的小康社会是不全面的、低水平的。农村富才称得上国家富,农民富才称得上国民富。然而,目前农村内部的贫富差距在逐渐拉大,产生了很多的社会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论述了如何正确理解当前农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贫富差距现象,引领人们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