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揭示猪圆环病毒免疫对猪瘟和口蹄疫免疫应答,以及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特进行了本试验.试验选择了4窝14日龄健康仔猪共计44头,每窝按公母比例及初始体重相近的要求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注射1 mL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和1 mL生理盐水,并于30和60日龄各组全部分别注射猪瘟苗2头份(2 mL)和口蹄疫苗2 mL.试验...  相似文献   

2.
新必妥对仔猪体液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取21日龄的健康仔猪12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肌肉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头份(对照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头份+猪脾转移因子0.15mL/kg体重(试验1组)和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头份+猪脾转移因子0.25mL/kg体重(试验2组),分别于21、60日龄各免疫1次.以研究猪脾转移因子对仔猪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免后14~35d试验组的免疫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二免后5~15d试验2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另外,选取35日龄的健康仔猪12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肌肉注射猪蓝耳病弱毒疫苗1头份(对照组)、猪蓝耳病弱毒疫苗1头份+猪脾转移因子0.15mL/kg体重(试验1组)和猪蓝耳病弱毒疫苗1头份+猪脾转移因子0.25mL/kg体重(试验2组),以研究猪脾转移因子对仔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免疫后14~35d试验组的免疫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42~60d试验2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猪脾转移因子对仔猪体液免疫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疫苗及其不同免疫程序对PCV-2免疫效果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4日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仔猪180头,随机均分为6组,依次为进口疫苗1免疫组(1组)、国产疫苗1单针免疫组(2组)、国产疫苗1双针免疫组(3组)、国产疫苗2单针免疫组(4组)、国产疫苗2双针免疫组(5组)和对照组。进口疫苗1免疫组在仔猪14日龄时注射1 mL疫苗;国产疫苗1和2单针免疫组14日龄时注射2 mL疫苗;国产疫苗1和2双针免疫组14日龄时注射1 mL疫苗,28日龄时再注射1 mL疫苗;对照组14,25日龄时注射1 mL生理盐水。结果表明: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均能显著提高试验猪的PCV-2抗体水平,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试验猪群的生产性能;此外,国产疫苗1和2的双针免疫组效果明显优于国产疫苗1和2的单针免疫组。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高致病性蓝耳(JiangXi-1R株)弱毒疫苗免疫是否对猪瘟弱毒疫苗首免产生干扰作用,同时优化猪场现行免疫程序,本试验选取94头仔猪,分为A、B、C、D四组,A组仅在30日龄以2头份/头免疫猪瘟疫苗;B组在30日龄同时免疫猪瘟(2头份/头)和猪蓝耳疫苗(0.5头份/头);C、D组分别在15日龄以0.5头份/头和0.3头份/头免疫猪蓝耳疫苗,30日龄以2头份/头免疫猪瘟疫苗。结果表明,同时免疫高致病性蓝耳(JiangXi-1R株)弱毒苗和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以及两者间隔15d免疫与不进行蓝耳免疫相比,对猪瘟首免抗体的产生没有明显的干扰作用;间隔15d以0.3头份或0.5头份免疫高致病性蓝耳(JiangXi-1R株)弱毒苗,对猪瘟首免抗体水平也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rPoIFN-γ对HCV血清抗体产生的影响,选28日龄健康仔猪16头,随机分为4组,第1组为对照组,2~4组为试验组。各组均免疫HCV疫苗2头份,同时第1组分点肌注生理盐水4 mL/头;2~4组分别分点肌注rPoIFN-γ注射液4万单位/头(4 mL)、40万单位/头(4mL)、400万单位/头(4mL)。结果显示,免疫HCV疫苗后第28d,2组血清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第1组(P0.05);试验第21、28d和42d,第3组血清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第1组(P0.05);试验至28d和35d,第4组血清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第1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肌肉注射一定剂量的rPoIFN-γ促进了HCV血清抗体的产生,增强了疫苗免疫效果;适宜注射剂量为40万单位/头。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仔猪首次免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弱毒疫苗对血清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本试验筛选PRRSV抗原与抗体均为阴性的7日龄仔猪40头,平均分为4组,其中试验A、B、C组均为14日龄首次免疫经典弱毒疫苗,试验A组35日龄二免用高致病性灭活疫苗,试验B组35日龄二免用经典弱毒疫苗,试验C组35日龄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均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首免后1,2,3周和二免后1,2,3,4,5,6周前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细胞因子ELISA方法检测IFN-γ、TNF-α、IL-2、IL-10和IL-12细胞免疫水平。结果显示,仔猪14日龄首次免疫弱毒疫苗后能迅速分泌细胞因子,首免3周以内,试验组IFN-γ分泌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TNF-α分泌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且试验A组试验B组试验C组,其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IL-2分泌量高于对照组,试验A组最高,其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IL-10分泌量高于对照组,试验C组最高,其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IL-12分泌量高于对照组,试验A组最高,其差异显著(P0.05)。35日龄二免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3周后,除IFN-γ外,试验A组的TNF-α、IL-2、IL-10和IL-12分泌水平均高于试验B组和试验C组。结果表明,14日龄首免PRRSV弱毒疫苗和35日龄二免PRRSV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仅单独2次免疫PRRSV弱毒疫苗或1次免疫PRRSV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A、B两种商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减毒活疫苗免疫猪后病毒血症及抗体水平的差异,在后备母猪场随机选择100头35日龄后备母猪,分为A、B两组,分组后猪混养14 d。试验猪50日龄时,对A组50头后备母猪免疫A疫苗(1头份/头),B组50头后备母猪免疫B疫苗(1头份/头),疫苗免疫后0、1、2、3、5、7、10、14、21、28、35 d各组猪随机采集血样10份,荧光定量PCR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载量,ELISA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结果显示,B疫苗免疫后,试验猪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病毒血症期持续时间更久,持续至免疫后35 d; A疫苗免疫后,试验猪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载量更高;B疫苗免疫后试验猪的N蛋白抗体水平变化趋势更稳定;B疫苗免疫后试验猪的PRRSV GP蛋白抗体水平更高。试验结果表明B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A疫苗。  相似文献   

8.
PRRSV对仔猪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PRRSV对仔猪免疫力的影响,试验将13头46日龄的健康仔猪随机分A、B、C 3组,48日龄时A组猪进行滴鼻接种PRRSV LC毒株(TCID50为1×10-5.25/0.1 mL)3 mL/头,B组猪滴鼻接种未接毒正常细胞培养物3 mL/头;50日龄时A组、B组猪免疫猪瘟疫苗4头份,C组猪肌肉注射生理盐水4 mL;免疫后1,7,14,21,28,35天利用ELISA和MTT等方法检测试验组猪猪瘟抗体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表明,A组猪瘟抗体水平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低于B组(P<0.05)有极显著的,说明PRRSV对仔猪免疫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找出能促使仔猪快速增长的免疫增强剂,将来自7窝的42头体重相当的25日龄约克仔猪随机分成A、B、C、D、E、F6组,每组7头。在25日龄、40日龄、47日龄时分别向A、B、C、D、E各组注射2mL转移因子、2mL黄芪多糖、2mL干扰素、2mL左旋咪唑及3mL黄芪多糖,F组注射2m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在28日龄、40日龄及63日龄分别对每头猪只称量体重。结果显示,B和E组增重在40日龄及63日龄时均极显著高于对照F组(P0.01);A组和D组增重与对照组F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C组与对照组F组相比少增重2.05%,差异显著(P0.05)。表明黄芪多糖对仔猪增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转移因子、左旋咪唑对仔猪增重无明显作用,干扰素能显著抑制仔猪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猪瘟疫苗不同剂量的免疫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挑选体形和健康状况相近、未免疫猪瘟疫苗的14栏50~55日龄保育猪,随机分成7组,每组2栏,每栏20~21头。7组猪于55~60日龄分别免疫猪瘟细胞苗A 1头份/头和2头份/头、猪瘟细胞苗B 1头份/头和2头份/头、猪瘟细胞苗C 1头份/头和2头份/头与猪瘟兔源脾淋苗D 2头份/头。在免疫前后不同时间点采血、分离血清,应用ELISA方法对采集的784份血清检测猪瘟抗体。不同类型的猪瘟疫苗免疫试验结果表明,猪瘟细胞苗B、C的免疫效果较好,不同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差异显著。不同免疫剂量的试验结果显示,细胞苗以1头份/头与2头份/头的剂量免疫后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评价姜黄素对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PCV2灭活疫苗)在仔猪免疫效果中的作用。将60头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平均分成3组,试验Ⅰ组于14日龄注射PCV2灭活疫苗1头份+姜黄素0.5 m L,试验Ⅱ组于14日龄注射PCV2灭活疫苗1头份+姜黄素1 m L,对照组于14日龄接种PCV2灭活疫苗1头份。结果显示,试验组仔猪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周血NK细胞数量和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CV2灭活疫苗与姜黄素联合应用,可提高仔猪对PCV2的细胞免疫水平,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姜黄素浓度增加有利于免疫活性的增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猪肺炎支原体疫苗对猪自然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免疫保护力,并比较其对肺脏病变及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在中国华南地区某一长期存在猪支原体肺炎的猪场进行。试验设A、B、C三组,每组各100头猪,其中A组21日龄肌注A疫苗1头份;B组7日龄和21日龄分别肌注B疫苗1头份;C组为对照组,不进行免疫。试验过程中分别在初生、4周龄、10周龄、16周龄和23周龄时采血,测定血清中γ-干扰素的含量,并对各组各阶段生产性能进行统计;23周龄屠宰时取肺脏进行肺炎病变计分,并取病变部位和纵隔淋巴结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免疫组血清γ-干扰素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极显著(P≤0.01),而免疫组中A组比B组高,差异显著(0.01≤P≤0.05)。各组肺炎计分结果表明,A组显著低于B组(P≤0.01),B组显著低于C组(P≤0.01)。各组生产性能统计结果显示,免疫组各阶段日增重比对照组高,饲料转化率高,死亡率低,治疗药物成本也显著降低(P≤0.01)。其中A组比B组的日增重高(0.01≤P≤0.05),饲料转化率高(0.01≤P≤0.05),治疗药物成本也有所降低(0.01≤P≤0.05)。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猪用转移因子对猪瘟免疫抗体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5头20d龄仔猪进行了10周的抗体水平检测试验。试验猪随机分为试验Ⅰ、Ⅱ、Ⅲ、Ⅳ组和对照组,各组均在21d龄进行猪瘟疫苗首免,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稀释猪瘟疫苗肌肉注射,试验Ⅰ组用转移因子注射液0.2mL/头与用生理盐水稀释的猪瘟疫苗混合肌肉注射,试验Ⅱ组用转移因子注射液(0.2mL/头)与用生理盐水稀释的猪瘟疫苗分别肌肉注射,试验Ⅲ组在首免接种前3d,每天用转移因子注射液(0.2mL/头)肌注,第三天用生理盐水稀释猪瘟疫苗肌肉注射,试验Ⅳ组用生理盐水稀释猪瘟疫苗肌肉注射,同时用转移因子注射液(0.2mL/头)肌肉注射3d。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首免前1d,首免后第7d、14d、28d、42d、56d和70d由前腔静脉采血,采用猪瘟ELISA法检测猪瘟抗体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转移因子在猪瘟疫苗首免接种时或前后与猪瘟疫苗联合应用的免疫增强作用都是明显的,其增效作用的排序是Ⅲ组Ⅳ组Ⅰ组Ⅱ组。从本次试验结果看,转移因子可作为猪瘟疫苗的免疫增效剂,采用试验Ⅲ组的做法增效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4.
接种猪肺炎支原体疫苗后抗体水平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免疫接种5种猪肺炎支原体疫苗后血清抗体的变化规律,选用120头健康仔猪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成A、B、C、D、E5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20头猪。在7日龄和21日龄左右,按照各个疫苗厂商提供的最佳免疫程序,对试验组的仔猪进行免疫接种,对照组的仔猪颈部肌肉注射2.0mL生理盐水。分别于20、50、80、140日龄采血分离血清,并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猪肺炎支原体抗体水平。结果表明,不同疫苗免疫接种试验猪后抗体产生不同。20日龄时,各试验组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且抗体阳性率不高;50日龄时,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A、C两组产生的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B、D组及对照组(P<0.01),E组极显著高于D组及对照组(P<0.01),B组显著高于D组及对照组(0.01相似文献   

15.
5种商品化猪瘟疫苗免疫猪后的抗体水平监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几个市场占有份额量较大的猪瘟弱毒疫苗免疫接种仔猪展开血清抗体水平测定,比较不同生产厂家所生产的疫苗对猪群的两次免疫效果。随机选取30头日龄相同的猪瘟抗原检测为阴性的仔猪,于首次免疫后0、7、14、21、28、35 d和二次免疫后7、14、21、28、35 d采血,每头2 mL,共采血11次,总计330头份仔猪血样,按照IDEXX猪瘟抗体检测阻断ELISA试剂盒的中文操作说明书对待检猪血清进行检测,并分析阴性、阳性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二免之前,5组试验组的抗体水平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二免之后,5组试验组的抗体水平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5种商品化猪瘟弱毒疫苗免疫效果之间无差异显著(P0.05)。监测试验表明这5个厂家的疫苗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猪白细胞介素-2,4(PoIL-2,4)与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PCV2灭活疫苗)联合免疫对仔猪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将60头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平均分成3组,试验组于14日龄和28日龄注射PCV2灭活疫苗0.5头份+"PoIL-2,4"0.1 mL,对照组接种PCV2灭活疫苗0.5头份,空白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结果显示:试验组仔猪各免疫器官指数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不同日龄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和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CV2 ELISA抗体及中和抗体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攻毒后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未受到影响,抗体水平经历短暂下降后显著升高,血清和组织中均未检出PCV2。表明PCV2灭活疫苗与PoIL-2,4联合免疫可以提高仔猪对PCV2的细胞和体液免疫水平,有效阻止病毒在机体内的复制,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7.
选取14日龄左右的杜长大哺乳仔猪166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组于14日龄肌肉注射猪圆环病毒2型杆状病毒灭活疫苗1次,1头份(1 m L)/头,对照组不注射,其他疫苗免疫、药物保健及管理方式相同,营养水平一致。仔猪平均达21日龄时同时断奶转入保育舍,试验组(70头)和对照组(70头)分栏饲养至70日龄结束。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提高20.90%(P0.01),料重比下降25.19%(P0.01),死淘率下降49.94%(P0.01),变异系数下降45.07%(P0.01),头均增重毛利提高22.18%。研究证实猪圆环病毒病阳性猪场保育猪使用猪圆环病毒疫苗具有提高增重和整齐度、降低饲料消耗和死淘率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猪接种肺炎支原体疫苗对血液γ-干扰素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猪肺炎支原体疫苗对猪自然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免疫保护力,并比较其对肺脏病变及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在中国华南地区某一长期存在猪支原体肺炎的猪场进行。试验设A、B、C三组,每组各100头猪,其中A组21日龄肌注A疫苗1头份;B组7日龄和21日龄分别肌注B疫苗1头份;C组为对照组,不进行免疫。试验过程中分别在初生.4周龄、10周龄、16周龄和23周龄时采血,测定血清中γ-干扰素的含量,并对各组各阶段生产性能进行统计;23周龄屠宰时取肺脏进行肺炎病变计分,并取病变部位和纵隔淋巴结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免疫组血清γ-干扰素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极显著(P≤0.01),而免疫组中A组比B组高,差异显著(0.01≤P≤0.05)。各组肺炎计分结果表明,A组显著低于B组(P≤0.01),B组显著低于c组(P≤0.01)。各组生产性能统计结果显示,免疫组各阶段日增重比对照组高,饲料转化率高,死亡率低,治疗药物成本也显著降低(P≤0.01)。其中A组比B组的日增重高(0.01≤P≤0.05),饲料转化率高(0.01≤P≤0.05),治疗药物成本也有所降低(0.01≤P≤0.05)。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估不同免疫策略对猪场免疫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疫苗免疫程序,本试验将处于产前1个月的四胎次健康三元母猪随机分为2个组,A组(联合免疫组)母猪于产前27 d联合免疫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工程疫苗、猪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和猪瘟活疫苗(圆柯欣+柯喘宁+稳柯健),其所产仔猪于21日龄联合免疫圆柯欣、柯喘宁和稳柯健;B组(对照组)母猪于产前34和27 d分别免疫稳柯健、猪圆环病毒疫苗和猪肺炎支原体疫苗二联疫苗(圆-支二联疫苗),其所产仔猪于14日龄免疫圆-支二联疫苗,28日龄免疫稳柯健。统计和分析免疫各组临床指标、生产性能和持续性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疫苗后,2个组的母猪采食情况均正常;2个组的仔猪整体精神状态良好,哺乳情况正常,均未出现咳嗽和喘气等呼吸道疾病。在试验期间内,2个组的母猪的窝产健仔数和仔猪出生健仔均重并无差别。A组和B组的出生至23日龄死淘率、出生至50日龄死淘率分别为3.77%、5.11%和4.07%、5.43%,A组略优于B组。抗体监测结果显示,A组母猪的CSFV和PCV2抗体水平较B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仔猪的CSFV抗体阳性率与B组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重组猪γ干扰素(r Po IFN-γ)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试验选取35日龄健康仔猪16只,随机分为4组,1组为对照组,2,3,4组为试验组。各组均免疫PRRS弱毒疫苗1头份,同时1组分点肌肉注射生理盐水4 m L/头;2,3,4组分别分点肌肉注射r Po IFN-γ注射液4万单位(4 m L)/头、40万单位(4 m L)/头、400万单位(4 m L)/头,研究r Po IFN-γ对PRRS弱毒疫苗血清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免疫PRRS弱毒疫苗后第14天,3组ELISA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至第35天,2,3,4组ELISA抗体水平显著高于1组(P0.05)。免疫PRRS弱毒疫苗21 d后,试验组血清中和抗体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肌肉注射一定剂量r Po IFN-γ增强了疫苗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