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2010年-2014年全省牛羊布鲁氏菌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对我省布病疫情流行状况和区域分布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我省中长期布病防治目标和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采取血清学的监测手段,对塔城地区2014年牛羊布病监测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开展牛羊布病危害风险评估,并提出防控建议,指导基层开展科学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4.
为了全面掌握阎良区牛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牛羊布病)分布状况和流行态势,加强牛羊布病疫情风险分析评估,为牛羊布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17-2018年对全区牛羊规模养殖场户和部分散养户组织开展了牛羊布病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辖区畜间布病个体阳性率为0.07%,群体阳性率为0.19%;2018年辖区畜间布病羊只个体阳性率为1.54%,场群阳性率为4.31%;牛个体阳性率5.45%,场群阳性率28.57%。结果表明,辖区内牛羊布病点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牛羊布病净化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应进一步加大牛羊布病防控工作投入,切实落实畜间布病以净化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5.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侵害牲畜的生殖系统和关节,妊娠母畜表现为流产、关节肿大、胎衣不下、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不育及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公畜表现为睾丸炎及不育等。人通过接触患畜及污染物而发病,表现为发热、出汗、疲倦无力和全身疼痛等。布氏杆菌病对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危害十分严重,因此必须在养殖过程中做好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7.
在全省16个地(市),开展了畜间布病血清学调查,共调查家畜38480头(只),阳性323头(只)。通过调查基本摸清全省畜间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菌病是通过布鲁氏菌所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具备人畜共患与慢性特征,会危害牛羊生殖系统与关节等,导致妊娠母畜出现流产、关节肿大或者胎膜发炎等,严重会导致不育.患病公畜会出现睾丸炎与不育问题.人类与患畜或污染物直接接触进而发病,人类的患病表现是发热、疲倦无力以及全身疼痛.所以,布氏杆菌病的防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10.
西宁市郊区从1984年开始,连续4年完成了牛羊布病免疫程序。经考核牛布病阳性率为1.05%,羊布病阳性率为0.17%,流产物布氏菌分离培养、动物试验均为阴性,达到了布病控制区标准,成为我省牛羊布病同时达标的第一个地区。 相似文献
11.
12.
13.
随着肉制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牛羊养殖业也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实际牛羊养殖过程中,除了要不断提升牛羊的生长情况之外还需要做好牛羊各类疾病的管理和控制,避免牛羊疾病的大规模发展威胁到牛羊养殖的顺利开展,甚至降低牛羊肉制品的安全性和品质.本文主要从牛羊养殖工作方面入手,对布病的发展情况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也希望... 相似文献
14.
15.
16.
马超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3):59-59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已经严重危害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畜牧业生产.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与临床表现,其次,对当前布病防控工作的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具体措施:(1)加强防控人员的专业素养;(2)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控队伍;(3)选择规范化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省各地认真贯彻“以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治”方针,坚持结合检疫隔离或淘汰措施,使用布氏菌苗作预防接种。布氏杆菌活苗的应用,使畜间布病疫情得到控制。然而免疫动物血清中抗体的存在给布病检疫带来了困难,鉴别自然感染和人工免疫成为布病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严正发 《养殖与饲料.饲料世界》2021,(4)
畜牧业的发展在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个人收入水平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养殖规模扩大以及养殖密度的提高,疫病的发生也越加频繁。其中,布鲁氏菌病对牛羊的繁殖性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广大养殖户必须要重视该病的防控。本文分析了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并提出了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对外购牛羊采取严格且正规的检疫等防控措施,避免患有该病的牛羊混入现有的健康牛羊群,一旦发现患病牛羊及时进行隔离或捕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