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尾叶桉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经过对引种尾叶桉人工林林分生物量积累规律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尾叶桉人工林单株和林分的生物量均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生物量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是干材所占比例最大,根次之,叶和枝因树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尾叶桉胸径平均每年增长3.87cm,树高平均每年增长3.08m.  相似文献   

2.
尾叶桉各器官生物量估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物量与D、H的相关关系,用6种经验公式,通过计算机程序配置尾叶桉的地下部分、地土部分各器官生珠量的回归方程,并通过对回归方程的适合性检验和分析,得出W=a bD cD^2、W=aD^b、W=aD^bH^c三种回归方程为尾叶桉各器官生物量的最佳估测模型,估测精度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3.
微量元素对尾叶桉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桉树的微营养,在花岗岩发育的严重水土流失立地上开展了尾叶桉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微量元素的缺乏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尾叶桉的生长,特别是硼素的缺乏.在施用大量元素肥料的同时,硼的添加使得尾叶桉生长显著加快;4.5年生时,全素肥料处理的尾叶桉胸径、树高生长是缺硼处理的230.2%和173.5%.在不添加硼素的情况下,不仅严重影响了生长,同时表现出典型的硼素缺乏症状:枝条组织坏死成肿瘤状,叶腋间可见丛状腋芽,枝条和干型畸形生长.  相似文献   

4.
尾叶桉人工林生物量密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绍明  覃连欢  龙滔  蓝金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94-11596,11607
采用相对生长法对柳州地区6年生尾叶桉人工林的生物量密度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尾叶桉人工林各器官的生物量与测树因子(D2H)存在密切关系。林分密度为833、1111、1250、1429、1666、2000、2500株/hm2时,林分生物量分别为61.57、81.54、90.05、79.94、79.39、74.64、74.03t/hm2,林分生物量随密度增加呈抛物线型变化。林分单株及其各组分的生物量均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降低,1250株/hm2是当地尾叶桉人工造林的理想密度。  相似文献   

5.
引种的尾叶桉林生物量的动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从1996年5月至2000年5月对引种尾叶桉林分生长规律进行了连续5a定时定点的研究,结果表明:每年的5月到12月是主要生长期,胸径、树高和冠幅在这一时期的绝对增长率最大.而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5月的增长主要在地下部分.尾叶桉人工林单株和林分的根、干、枝和叶的生物量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是干材所占比例最大,根次之,叶和枝最小.根、干的生物量是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而增长的.种植2a后干的增长率明显大于根的增长率.尾叶桉平均每年增长量胸径为2.46cm,树高为2.46m.从种植5a后尾叶桉枝重量(干重)保持在5.8~6.0t·hm2水平.种植后的前2a叶量也是随时间延长而增长的,以后明显在不同季节叶量不同,叶(干重)基本上保持在最大值(2.86t/hm2),最小值(1.19t/hm2).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水分和养分胁迫对尾叶桉无性系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方法]以19个尾叶桉无性系为材料,采用2因素(水分、养分)3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水肥胁迫6个月后尾叶桉苗木生长、叶形和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研究.[结果]19个尾叶桉无性系间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ΦPSⅡ、qP、NPQ、ETR和Fv/Fm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尾叶桉苗木轻型营养基质配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筛选出尾叶桉苗木容器育苗的最佳轻质基质配方。[方法]选取甘蔗渣、锯木屑、米糠、蛭石、森林土等11种材料配置12种组合基质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基质材料和配比对尾叶桉苗木生长的影响,探讨轻质基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与苗木生长之间的关系。[结果]甘蔗渣+锯木屑+蛭石+森林土对尾叶桉育苗的效果最好,对苗木地上部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较小。就基质的材料而言,米糠的效果并不好,蛭石的作用明显,促进了苗木的生长,肥料在苗木的培育中是必不可少的。[结论]根据测定数据和结果分析,筛选出尾叶桉苗木容器育苗的最佳轻质基质配方为:甘蔗渣25%+锯木屑20%+米糠10%+蛭石20%+森林土20%+复合肥及磷肥5%。  相似文献   

8.
朱宏光  赵金龙  温远光  侯日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68-17570,17584
[目的]为构建尾叶桉和巨尾桉叶面积优化测算模型。[方法]以尾叶按和巨尾桉为研究对象,对其叶面积与几个叶形特征值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2个树种的叶形特征值存在一定差异,各自的叶面积与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长×叶宽、叶的长宽比、形状因子等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可以与叶面积构建回归模型。其中,利用尾叶桉和巨尾桉的叶长×叶宽值构建的2个叶面积测算模型效果最好,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际应用价值。[结论]该研究为这2个树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叶面积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不同扦插基质对尾叶桉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河沙、生红土、地表土3种不同基质,对尾叶桉无性系6号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在元江县河沙和生红土是较为理想的扦插基质,经炼苗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韦英克 《吉林农业》2011,(7):207+211-207,211
尾叶按产于东南亚国家,是世界著名的速生树种。其木材材质结构良好,坚硬适度,可作建材和家具,更是造纸良材,经济价值较高。1990年柳州市开始大量引种,积极推广,种植面积达逐年增加,尾叶桉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增产创收的重要收入来源。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尾叶桉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做一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尾叶桉人工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717-14719
通过对广东珠三角地区尾叶桉人工林野外样方调查,时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开展研究,分析了尾叶桉人工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基本特征,初步揭示了尾叶按人工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尾叶桉资源开发及其转基因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尾叶桉无菌苗的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种类及配比对其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和增殖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浓度IBA对其生根的影响。[结果]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均有显著影响,诱导率为35.0%~95.0%。诱导尾叶桉愈伤组织形成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0.60 mg/L+2,4-D0.10 mg/L,诱导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NAA0.10 mg/L+TDZ2μmol/L,诱导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0.40 mg/L+NAA0.05 mg/L。尾叶桉再生苗的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4 MS+0.50 mg/LIBA。生根苗在自然环境中炼苗9 d后再移栽,其成活率在90%以上。[结论]接种初期暗培养5 d再转入光照培养和添加50.00~100.00 mg/L Vc,均可有效防止尾叶桉愈伤组织的褐化,提高诱芽率。  相似文献   

13.
福建沿海沙质地巨尾桉防护林生长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沿海沙质地巨尾桉防护林的生长进程、造林效果及抗风性的研究表明:巨尾桉能够适应干旱瘠薄的沙质立地条件,生长迅速且抗风性较强,其早期速生的特性在沿海防护林造林更新中的应用可以达到快速成林、减少林地裸露时间的效果;巨尾桉对沿海沙质地的立地条件反应敏感、不同立地亚类型的林分生长量差异很大;良好的径高比、对大风环境的生态适应性及本身具有的深根性是福建沿海沙质地巨尾桉防护林抗风能力较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尾叶桉与马占相思人工复层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相对生长法和样方收获法,于2006年对广西国营高峰林场3年生尾叶桉与马占相思不同混交模式人工林群落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尾叶桉与马占相思不同混交模式各器官生物量与测树因子(D2H)存在紧密相关关系。在相同混交比例下,群落生物量、乔木层生物量及净生产力水平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当尾叶桉与马占相思混交比例为1∶1时,林分密度为1 050和1 320株/hm2的群落生物量分别为28.556和47.853 t/hm2,平均净生产力分别为9.51和15.95 t/(hm2·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22.100和42.182 t/hm2,占总生物量的77.39%和88.15%;当尾叶桉与马占相思混交比例为2∶1时,林分密度810和1 170株/hm2的群落生物量分别为49.482和76.556 t/hm2,平均净生产力分别为16.49和25.51 t/(hm2·a),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44.340和72.733 t/hm2,占总生物量的89.60%和95.01%;当林分密度同为1 727株/hm2时,尾叶桉纯林、尾叶桉与马占相思以1∶1.6比例混交林的群落生物量分别为84.586和106.904 t/hm2,平均净生产力为28.20和35.63 t/(hm2·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73.942和101.480 t/hm2,占总生物量的87.42%和94.93%,混交林群落生物量比纯林群落生物量高出26.38%。在相同混交比例下,灌木层、草本层、枯枝落叶层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在相同密度下,尾叶桉纯林灌木层、草本层、枯枝落叶层生物量均比混交林高。在6个林分更新处理中,当尾叶桉与马占相思的混交比例为1∶1.6时,混交林的成层性最明显,林分总生物量、净生产力水平也最高,且与其他各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是较佳的一种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15.
尾叶桉养分循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营养元素循环的分析结果表明:属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生长迅速,所需N,P,K,Ca和Mg等营养元素的量大,而本身的营养元素归还量小,土壤中所含有效N,P,K,Ca,Mg等元素远不能满足尾叶桉生长的需要,只有通过施肥才能保证其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尾叶桉无性系苗期光合作用指标与生长指标间的关系。[方法]以20个尾叶桉无性系为材料,测定了扦插90d苗木的第3、4片叶的光合作用生理指标,3年后调查了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冠幅、干形和分枝性状。[结果]尾叶按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与光强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光饱和点为1967.7μmol/(m2·s);不同无性系的光合生理指标存在显著差异,No.23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最高(17.178p,moL/(m2·s)),为总体平均值的119.50%;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8:00~16:00期间相对稳定,18:00突降至最低点;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相反;光合作用特性指标与生长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结论]该研究为尾叶桉无性系的早期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