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北塘公社沿海渔业大队,从75年至76年连续两年引进贻贝在盐田汪子进行了人工筏式试养。能通过低温越冬和高温渡夏关,但成活率低,不能应用于大规模生产。为了了解贻贝耐高温情况、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和半人工采苗的可能性,以便在今后继续试养时掌握浮筏下沉时间,防止雨季大量排淡造成死亡和解决苗种问题,我们于今年进行了紫贻贝半人工采苗、耐高温极限和稀释海水对贻贝的影响试验,其结果如下:一、半人工采苗试验半人工采苗是解决贻贝苗种来源的一种途径,是国内成功经验。我们利用引进的34,000斤贻贝集中于饲养池进行筏式垂养,池内设有棕榈绳、贝壳、聚氯乙烯绳三种采苗器进行采苗。吊绳长1米,栓在贻贝浮筏上,设杆插在池内岸边四周,有的挂在排注水口处。  相似文献   

2.
魏爱芳 《齐鲁渔业》2005,22(12):25-26
紫贻贝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繁殖力强等特点,是海水贝类优良养殖品种之一,其苗种来源主要靠自然采捕及海区投放附苗器采苗。为了进一步提高该苗种的采苗效率及苗种产量,笔者进行了海区紫贻贝半人工采苗试验,现就试验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台山县下川镇在传统的插桩式养殖翡翠始贝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共投资200多万元,在独湾、略尾等海区,开拓浮吊式养殖翡翠贻贝1000多亩。用浮吊篾缆绳、旧轮胎、旧胶丝绳等各种采苗器近30万吊。目前,各种采苗器全部附上了翡翠贻贝苗,每吊采苗多达1500粒,少的也有几百粒。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秦皇岛市1977年大抓了紫贻贝的人工采苗,经过努力,做到贻贝苗种不但自给有余,还支援了省内外养殖单位。  相似文献   

5.
贻贝采苗器     
福建省云霄、龙溪县养殖场在发展贻贝养殖中,发动职工群众,利用旧材料创造了二十几种贻贝采苗器,加速了采苗速度,引起了省内外有关部门的重视,广东省还派代表前来云霄养殖场参观学习。人工养殖贻贝是新兴的养殖业,云霄、龙溪县开头组织了几十个职工下海采捕天然贻贝苗,花了一个多月时间,采到的贻贝苗还不够放养两三亩。为了迅速解决贻贝采苗,开展技求革命,职工们实地勘察并请教有经验的老渔民,摸索了贻贝附苗的特性,发现了旧竹桁  相似文献   

6.
为利用海洋中贝类幼虫资源,优化虾夷扇贝、紫贻贝采苗技术,在旅顺黄海沿岸虾夷扇贝采苗海区投放贝类采苗器,位置距离水面分别为2、3、4、5、6、7、8、9和10 m,共设9组;贝类采苗器投放40 d,观察2~10 m水层虾夷扇贝及紫贻贝附苗数量,研究贝类采苗器投放水层对虾夷扇贝和紫贻贝附苗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设定水深范围内,虾夷扇贝附着数量随着水层深度增加逐渐增多,6 m以下水层虾夷扇贝附着数量多,差异不显著;贻贝附着数量随着水层深度增加而减少,在5 m以上水层附着数量多,差异不显著,5 m以下水层附着数量急剧减少。因此,采集贻贝苗种利用5 m以上水层效果好,尤其是2~3 m水层,如果采集虾夷扇贝苗种可以利用6 m以下水层。  相似文献   

7.
《水产科技情报》1977,(1):27-32
贻贝人工养殖是水产战线上的新兴事业。它产生于我国大跃进年代,最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过去,因苗种不足,一度生产发展缓慢。1973年以后,推广应用了海区采苗技术,贻贝养殖在全国沿海就获得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虾夷扇贝自然采苗是一项近几年新兴起的技术^[1],其优点在于贝苗生长和成活率都高于人工育苗。辽宁省旅顺渤海沿岸现有采苗台筏11000余台,年采苗量在30亿枚左右,随着采苗技术的不断完善,如何快速、高效分离大批量的扇贝苗已成为一个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翡翠贻贝[Mytilus(Chloromya)Smargadinus Chemnitz],是热带、亚热带的双壳类软体动物,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海及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等地。从1965年开始,我场进行了翡翠贻贝的养殖试验。1968年前后,我国广东、福建沿海养殖单位也陆续进行了试养。它是一种重要的养殖贝类。翡翠贻贝种苗的有计划生产和供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该种贝类养殖业的发展。目前,海区自然采苗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尤其在台风和暴雨季节,贝苗的附着量变动很大,采苗器材易受损失,采苗成本高。因此,用人工育苗法生产种苗,便成为发展这项生产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紫贻贝和厚壳贻贝杂交及F1代杂交优势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2007年对紫贻贝(Mytilus gallo provincialis)和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种间进行了杂交生产性试验,通过亲贝强化培育、确认雌雄亲贝、改革育苗水体交换方法、投喂混合单细胞藻类、流水培养附着稚贝等技术,获得F1代.结果表明,正交F1代幼虫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反交F1代和厚壳贻贝,在幼虫培育前期与紫贻贝的成活率相当,但随着幼虫的发育有高于紫贻贝的趋势.正交F1代幼虫的壳长和壳高在培育阶段的前期生长与紫贻贝相当,低于厚壳贻贝,高于反交F1代;但后期的生长明显增快,并高于反交F1代和其他两种贻贝.各试验组贻贝海区养殖的成活率在90%以上,正交F1代最高,显著高于反交F1代.各试验组生长特性,正交F1代紫贻贝厚壳贻贝反交F1代.其中正交F1代获附着稚贝3.77×109 ind.正交F1除在孵化率上低于紫贻贝、厚壳贻贝外,在壳长、壳高、成活率等方面指标具有一定杂交优势,而反交F1代的杂交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翡翠贻贝,粤东叫“青匙”,粤西叫“青口”,是当前沿海地区养殖的主要经济贝类。如何获得贻贝苗,是养殖贻贝高产稳产的基础。自然采苗就是利用自然海区的亲贝在繁殖季节中,  相似文献   

12.
厚壳贻贝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是我国贻贝的主要养殖品种,其苗种主要依靠天然苗种和半人工采苗获得。2006年浙江海洋学院于嵊泗县石柱育苗厂,首次突破了厚壳贻贝规模化全人工繁殖和稚贝海区中间培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厚壳贻贝亲贝通过室内强化培养,经人工催产可获得成熟受精卵,受精率可达95%。在水温16℃时,受精卵在受精后25min出现第一极体,受精后39h50min发育至直线绞合幼虫期,胚胎孵化率达92%,在水温15.8~21℃的条件下,经39d室内人工培育,获平均壳长0.694mm的附着稚贝1304.7×104ind;附着稚贝经102d海区中间培育,获平均壳长13.95mm的稚贝404.46×104ind,海区保苗成活率达31%。该研究结果为今后厚壳贻贝大规模苗种生产奠定了重要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海洋渔业》1979,(2):21-21
贻贝肥满度是贻贝研究和养殖生产中一项重要的生物学标志,尤其在收获、繁殖、采苗方面,更为大家所重视。仅以贻贝加工为例,肥满度高达百分之三十以上时,干鲜比为1:10;肥满度降为百分之十五时,干鲜比是1:21;肥满度在百分之八时,干鲜比是1:27。可见,同样百斤贻贝,由于肥满度不同,获得的肉质(淡菜)部分,分别为10斤、4.8斤、3.7斤。很多生产单位,由于肥满度掌握不准,影响了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4.
贻贝自然海区半人工采苗的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贻贝(Mytilus edulis)是瓣鳃纲、异柱目、贻贝族、贻贝科的软体动物,俗称淡菜。贻贝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珍贵海产食品。浙江省舟山市自1973年开展试养以来,至1993年和1994年产量已超过万吨,约占全市海水养殖产量的1/2。但是,由于贻贝养殖苗种要从我国北方长途采购运输,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贻贝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制约了贻贝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于1993~1994年进行贻贝自然海区采苗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贻贝人工养殖是水产战线上的新兴事业。它产生于我国大跃进年代,最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过去,因苗种不足,一度生产发展缓慢。1973年以后,推广应用了海区采苗技术,贻贝养殖在全国沿海就获得蓬勃发展。现在,除辽宁、山东生产贻贝苗种以外,南方有些省、市也开始生产一些贻贝苗种。近四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秦皇岛市1977年大抓了紫贻贝的人工采苗,经过努力,做到贻贝苗种不但自给有余,还支援了省内外养殖单位。过去几年,这个市的水产科研人员在“四人帮”的“唯生产力”论大棒挥舞下,不敢进行紫贻贝半人工育苗试验。沿海养殖社队,为了发展贻贝养殖事业,年年都要从外省运进贻贝苗种。打倒了“四人帮”以后,这个市的水产干部和科技人员积极开展紫贻贝半人工育苗工作。1976年,山海关  相似文献   

17.
以往日本京都府海域野生的花缘牡蛎生物资源很丰富,随着捕捞强度连年增加,现在产量锐减,已无法形成渔业产量。因此,京都府海洋中心,在舞鹤市的田井渔港海域开始采用海底投放沉性渔礁及浮绳等新方法来采集野生稚贝种苗。在花缘牡蛎的采苗期间,要加强对贻贝附着苗的清除,以使提高花缘牡蛎采苗量。花缘牡蛎在日本海域的渔获期为春季至夏季中期,  相似文献   

18.
正厚壳贻贝俗称"壳菜""淡菜",可人工养殖的海产贝类。2005年养殖面积约为85公顷,产量4900吨。近年来,厚壳贻贝的市场价格看涨,经济效益高于紫贻贝2~3倍,为追求更高的养殖经济效益和适应市场化的需要,养殖单位纷纷开始转向养殖经济效益更高的厚壳贻贝,这对该种贻贝的苗种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厚壳贻贝的苗种供应主要来源为海区半人工采苗,但近年来,由于滥捕以及保护不力,  相似文献   

19.
在鲍鱼人工育苗过程中、稚鲍期是历时最长的阶段,这一时期的饲育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左右人工育苗的效果。在稚鲍培育前期,即采苗板培育阶段,底栖硅藻饵料如不能满足,则往往导致稚鲍生长缓慢、成活率低,单位水面出苗量不高。特别是当稚鲍进入壳长3-5毫米以后,由于摄食能力的增强,如果继续使用采苗板方式培育,  相似文献   

20.
贻贝俗称:“海红”,其繁殖能力强,生长快,人工采苗放养技术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翡翠贻贝(M.Smaragdimus Chemnitz),多产于闽南沿海。我省的贻贝产量1993年已达56,500吨,其中翡翠贻贝为30,000吨,发展极为迅速。贻贝的营养非常丰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国外对贻贝的加工利用很重视,已生产出多种深加工产品。而我国对贻贝的加工则起步较晚,品种单一,大部分仍以鲜销为主,其余则制成于制品;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另外,由于贻贝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