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笼养东方白鹳越冬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瞬时扫描法研究了东方白鹳(Cionia boyciana)越冬行为的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结果表明:笼养东方白鹳在越冬期其活动有一定的节律性;越冬期的主要行为时间分配比例分别为静栖行为59.25%、避风行为11.17%、觅食行为6.41%、瞭望行为5.56%、理羽行为5.39%、游走行为5.14%;成年个体与幼雏在越冬行为时间分配上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两性间越冬行为时间分配的差异不大;不同的温度、天气条件,对笼养东方白鹳越冬行为有影响。经观察发现:东方白鹳在高纬度北方地区越冬,对北方寒冷的天气有一系列的适应性,能在北方室外安全过冬。  相似文献   

2.
在笼养东方白鹤繁殖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能量分配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笼养东方白鹳繁殖期,雌鹳和雄鹳的可代谢能摄入率无显著差异;采食量在繁殖期与非繁殖期差异很大(P〈0.05),多数在繁殖期采食量高且随气温降低而增加。成体与亚成体可代谢能摄入量有显著差异(P〈0.05),且成体的可代谢能摄入高于亚成体,致使两者在行为上表现出很大差异(P〈0.05)。雌雄之间冬季可代谢能量摄入差异不显著,雌雄间越冬行为的时间分配差异不大且在温度〉-10℃时,要比温度≦-10℃时更活跃。  相似文献   

3.
采用全粪收集法对哈尔滨市儿童公园笼养的4只东方白鹳幼雏(分别于2004年3月25~27日孵出)日粮(以泥鳅为主)中初水分、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能量等的代谢率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表明:初水分27.04%,干物质73.16%,粗蛋白52.01%,粗脂肪48.85%,能量80.77%。  相似文献   

4.
东方白鹳国内圈养种群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珺 《野生动物》2011,32(5):273-276
应用种群管理软件SPARKS 1.5及PM 2000 v1.214对东方白鹳的国内圈养种群进行统计分析。在有记录的36 a人工圈养的历史中,野外捕获个体在1975~1999年间是构成圈养种群的主要部分,自1984年首个圈养个体出生后,圈养出生个体数量以年平均增长率15.10%速度增长,至2000年取代野外捕获个体数量,成为目前种群发展的主要力量。截至2009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61家动物园或机构圈养了375只东方白鹳个体。种群周期增长率λ=1.0311,性别比例为雄性:雌性=0.927 8,现有种群中能够繁殖的个体共25只(雄性13只,雌性12只);种群遗传多样性指标GD=95.44%,平均近亲系数F=0.031 6。为了保证东方白鹳国内圈养种群的自我维持,促进种群的健康发展,建议开展未知性别个体的性别鉴定工作、建立种群发展规划并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5.
东方白鹳集行为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东方白鹳消化器官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法,对四只成年东方白鹳的消化器官进行了组织学研究。发现一些明显特点。东方白鹳的十二指肠极为发达,长约80—100厘米。肠绒毛较长,且无分支现象。小肠其它各段和大肠较短,盲肠一对,但很不发达.仅长约0.8—1.1厘米。盲肠腔窄小,管壁厚,壁内充满了淋巴组织,肠腺很少。肝、胰脏组织结构基本与家禽的结构相似。  相似文献   

7.
2002年天津动物园东方白鹳自然孵化与育雏首次获得成功。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对1对笼养条件下东方白鹳繁殖期筑巢、交配、产卵、孵化和育雏等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方白鹳的交配行为多发生在环境安静的早晨和傍晚;亲鸟自然孵化时,每天凉卵次数、时间并不固定,根据外界气温而随时改变;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哺育、护理幼雏的责任,但2个亲鸟不同时喂食,以雌鸟为主;整个孵化期和育雏期亲鸟都有护巢、恋巢和补巢的行为,但补巢以雄鸟为主。  相似文献   

8.
东方白鹳消化器官的组织学研究(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法,对四只成年东方白鹳的消化器官进行了组织学研究。发现一些明显的特点。东方白鹳无嗉囊,其食管为一直行管道。在中、下段食管粘膜上皮表面有一层均质的粉红色分泌物覆盖。上段食管的固有膜内有食管腺分布,但中、下段食管则没有食管腺分布。在食管与腺胃交界处管壁的固有膜内有明显的盲囊状结构,其囊腔与该交界处的管腔直接相通。腺胃明显大于其它家禽的腺胃。粘膜乳头多而密集。有发达的胃腺。  相似文献   

9.
通过解剖学研究,发现了东方白鹳脑的一些明显的特点。东方白鹳全脑的外形略大于鹅脑,明显大于鸭脑。脑的平均全长为44.1mm,宽平均为36.1mm。大脑宽而短;脑谷直而长,并一直延伸到嗅球的外侧缘。大脑背侧的矢状隆凸贯穿整个大脑半球的全长。小脑很发达,明显地呈前后方向扩展,长度和宽度都显著地大于鸭的和鹅的小脑。东方白鹳中脑的视叶特别发达,平均长度为14.5mm,宽9.1mm,明显大于鹅脑和鸭脑的视叶;视来也相当发达,宽达8.37mm,比鹅的和鸭的视束粗大得多。研究结果表明:东方白鹳具有发达的视觉神经中枢和强大的飞行调节中枢,其脑的形态学特点与其生理功能是完全相符的。  相似文献   

10.
东方白鹳迁地保护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东方白鹳迁地保护研究的最新成果的总结和归纳,对在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上海动物园于1984年人工繁殖成功东方白鹳尚属首次。据统计目前世界共有88家动物园饲养繁育约552只东方白鹳,其中,中国就有58家动物园饲养东方白鹳342只。我国对东方白鹳的研究偏重于生态、生理、繁殖三方面,并在笼养繁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行为描述和记录的方法,对笼养条件下白鹳雏鸟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对白鹳雏鸟生长期行为变化作了充分的描述和记录,对白鹳种群数量的增加和笼养条件下的繁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黄赟  周立志 《中国鸟类》2011,2(1):33-38
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是分布于东亚的大型濒危涉禽,亟待深入开展其种群的保护遗传学研究.本研究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筛选东方白鹤的微卫星位点,并进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所用的36对微卫星引物7对来自白鹳(Ciconia ciconia),12对来自朱鹮(Nipponia nippon),17对来自大蓝...  相似文献   

13.
对采自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鸿雁和东方白鹳体表的2种虱子通过形态结构观察、显微测量,并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寄生在鸿雁体表的虱子为鹅啮羽虱(Esthiopterum anseris),寄生在东方白鹳体表的虱子为鸭羽虱(Trinoton quequedulae)。  相似文献   

14.
一种准确简便的东方白鹤性别分子鉴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方白鹤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在自然条件下繁殖率很低,进行迁地保护及再引入措施对遗传多样性保护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成功地进行性别鉴定是其笼养人工繁殖的前提。本研究对4只东方白鹤,运用CHD基因的一对引物2550F/27181K进行了准确简便的性别鉴定,并对其序列结合其他5种远缘鸟类相应序列进行分析,证实了此种方法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分析了性别鉴定机理。这种安全、方便、准确的性别分子鉴定方法将有助于东方白鹤迁地保护及再引入措施的实施。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此种方法未来存在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由于气温的变化,原来属于夏季繁殖鸟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Ciconia nigra),在北京市出现了越冬群体.为了解黑鹳的越冬生态特点,从2004年1月到2009年3月,在北京十渡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对其种群数量、生境选择、取食规律和集群行为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显示,黑鹳选择该保护区的拒马河作为其越冬地,种群数量从2004-2005年冬季的28只下降到2007-2008年的17只,但随后恢复到了23只.越冬群体于11月中旬形成,次年3月中旬分散,但群体形成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黑鹳对取食生境具有依赖性,主要食物为鱼类(>92.4%).成年和亚成年黑鹳的食物构成没有差异(Mann-Whitney Utest,U=1.00,p=0.44).在越冬初期,取食活动主要发生在早晨和中午,越冬中期则集中于下午,而在越冬后期,分为清晨和傍晚两个取食阶段.按照每日取食6 h计算,成年黑鹳的每日进食量约538 g,亚成年个体约449 g,与人工饲养条件下黑鹳的饲喂量相近.在越冬后期,观察到取食过程中群体内部存在争斗行为.对越冬黑鹳的干扰主要来自旅游活动对取食生境的改变、人为筑坝提高水位、在滩涂开辟新的旅游场地减少了适于黑鹳取食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张希国 《野生动物》2011,32(3):164-166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总面积45.40万km~2,生境多样,有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两大平原分布,也是全国湿地面积较大的省份。是我国东方白鹳的主要繁殖区,但由于湿地开发,人为不同程度地干扰使得东方白鹳的繁殖地不断缩小,繁殖种群数量明显减少。到上世纪80年代末,全省繁殖数量仅有10余个巢。从1990年在全省开始了东方白鹳人工招引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建立了200多个人工巢,有80余个巢被利用。东方白鹳的繁殖数量由10余只上升到现在的150多只。东方白鹳的繁殖种群已经明显回升。今后应该加强对该物种的保护和研究工作,进一步扩大东方白鹳在三江平原的繁殖种群。  相似文献   

17.
Nematodes of the genus Thelazia were recovered from the cornea and inferior conjunctival sac of an immature Oriental white stork (Ciconia boyciana). The bird hatched and reared at the Toyooka Oriental White Stork Breeding Center, Hyogo Prefecture, Japan, but died of chlamydiosis. There were neither gross nor histopathologic ophthalmic lesions. The eye worm from a bird is believed to be first reported in Japan. As regarding reintroduction plan for the Oriental white stork, control measures for prevent further infection with the eye worm will be nee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