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后瘫痪也叫生产瘫痪或乳热症,它是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机能障碍疾病。是奶牛常发病之一,其主要特征为咽、舌、肠道麻痹,知觉丧失及回肠瘫痪,产后瘫痪最常见于奶牛,黄牛也有时发生,本病为散发性,治愈的母牛下次分娩可能再次发病,  相似文献   

2.
奶牛产期瘫痪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也叫乳热症,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以急性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病。本病多发生在产后48 h以内,特别以高产且为3~6胎的奶牛较易发生,初产奶牛一般不发病。本病多为散发,是奶牛产科常见病,  相似文献   

3.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突然发生,是以昏迷和瘫痪为特征的低血钙症。多发于3—6胎(5~9岁)的高产奶牛。 1发病情况 2008年10月,临海市大田镇山前村吴某饲养成年奶牛1头,于产后第3d卧地不起。  相似文献   

4.
汪志铮 《四川草原》2010,(10):42-43
<正>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也称乳热症,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急性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障碍病。本病主要发生于产后的高产奶牛,特别是产奶量高的胎次,3~6胎最容易发生(美国乳热症的发病率大约为6%),年产量在6000千克以上者发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后瘫痪(乳热症)是主要发生在奶牛产后数天内的一种代谢疾病,特征是病牛低血钙,肌无力,瘫痪和昏迷.  相似文献   

6.
生产瘫痪又称产后瘫痪、乳热症,是奶牛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全身代谢性疾病。以昏睡和四肢瘫痪为主要特征,发病率高,危害性大。  相似文献   

7.
<正>高产奶牛产后瘫痪即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发病情况笔者在包场防疫监督工作中发现,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多在  相似文献   

8.
产后瘫痪、酮病、胎盘停滞是奶牛最常见的三种代谢病。近些年来,随着奶牛产奶量的不断提高,代谢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代谢病的发生,不但损害了奶牛的健康,而且降低了其生产性能,必须予以重视。 一、产后瘫痪。又名乳热症,多发于产乳性能高的乳牛。从发病的时间看,约有3%的奶牛在分娩前发病,6%在分娩时发病,75%在分娩后1~24小时内发病,12%于分娩后25~48小时内发病,4%在以后的时间内发病。可见,产后瘫痪主要发生在奶牛产后  相似文献   

9.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低钙血症,主要发生于营养良好、3-6胎次的高产奶牛,且在产后24小时发生的较多。现将该病的诊疗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产后瘫痪、产后麻痹和乳热症,是产后奶牛突然发生的严重钙代谢障碍性疾病,以舌、咽喉、消化道麻痹,知觉丧失,四肢瘫痪为特征。该病多发生于产后3天内的5~9岁营养良好的高产母牛。笔者通过对湟源县日月乡两起病例的研究,分析了生产瘫痪的发病原因,介绍了奶牛生产瘫痪的不同临床症状类型,进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成年母牛分娩突然发生的急性以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病。高产奶牛或有继往病史的奶牛易发,通常发生于产后3d内,有时产前1~2d或产后7d也可发病。当尿液偏碱性时,通常可说明分娩奶牛患有低血钙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奶牛产后乳热症严重影响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奶牛产后乳热症也叫产后瘫痪,是产后奶牛突发的,以意识和知觉丧失,四肢瘫痪,消化道麻痹,体温下降和低血钙为特征的疾病。  相似文献   

13.
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产后母牛突然发生的急性神经性疾病。以知觉丧失、四肢瘫痪、昏迷、衰竭为特征。多发生于高产奶牛和多胎次奶牛,发病时间多在产后12~72小时,个别病例在产后72小时以后也有发生。1病因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产后瘫痪症又称乳热症.其特点:奶牛在分娩后突然卧地不起,四肢瘫痪,丧失知觉.主要发生于营养良好的高产乳牛,以3~6胎发病率较高,多发于分娩后的3~5 d,故称为产后瘫痪.治愈母牛在下次分娩时,有可能再度发生.  相似文献   

15.
母牛生产瘫痪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牛生产瘫痪又叫乳热症,是母牛产后突然发生以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为特征的疾病.是高产奶牛高产期常见病之一.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产后瘫痪病因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中兽医称之为产后风,是奶牛常发病之一,一般见于5—8岁的高产奶牛,通常是在奶牛分娩后72小时以内发病。目前,对于该病的发病原因一般认为是急性血钙和血糖降低所致。通过多年实践,笔者认为虽然大多数产后瘫痪患牛出现血钙和血糖水平偏低,但这并非唯一的主要致病原因,从治疗的效果看,其主要病因应是一时性脑贫血所导致的脑皮质缺氧。现从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或产后瘫,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以知觉丧失、瘫痪不能站立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多发生在产后3d内,少数发生在分娩中,如不及时治疗,一般可在6~48h内死亡。即使治疗及时,治愈后对产奶量也有一定的影响。笔者近年来通过对128头牛的治疗实践,有所心得,交流于此,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产瘫痪(parturient paresis)亦称乳热症(mil fever)或低钙血症(hypocalcemia)又称产后瘫痪,中兽医称之为胎风,或者产后风,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此病常见于奶牛,在水牛也有发病的报道,奶山羊也有发生。生产瘫痪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产奶量最高时期3-6胎的高产奶牛(5-9岁之间)最多发生。而且出现于一生第七到十一胎也有发生,  相似文献   

19.
产后瘫痪,也叫乳热症,是母畜分娩后突然发生的急性神经性疾病,以知觉丧失,四肢瘫痪,昏迷,衰竭为特征,是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和多胎次奶牛,发病时间多在产后12~72小时,个别  相似文献   

20.
奶牛产后瘫痪的防与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也称乳热症,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急性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障碍病。本病主要发生于产后的高产奶牛,特别是产奶量高的胎次,3~6胎最容易发生(美国乳热症的发病率大约为6%),年产量在6000千克以上者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