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烤烟农艺性状与经济指标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7年牡丹江烟区3个主栽烤烟品种农艺性状与经济指标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以探讨农艺性状与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烟叶产量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叶数、最大叶长和株高,其次是最大叶宽、茎围;与产值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叶数、株高和最大叶宽,其次是茎围和最大叶长;而农艺性状对均价、上中等烟、上等烟比例的关联度的大小顺序均为:最大叶长、株高、茎围、叶数、最大叶宽;因此,在烤烟品种的优质选育和高产栽培中,应注意叶数、株高、最大叶长等农艺性状的选育,并兼顾其他有利生物学性状的选择,进而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2.
烤烟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力及遗传进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估算了18个烤烟品种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结果表明;性状遗传力的大小顺序为叶脉角→叶数→株高→节距→叶宽→单叶重→茎围→小区产量→叶长。在5%的选择强度下,除茎圈、叶长较低外,其余性状的均可获得较大的遗传进展。叶脉角、叶数、株高,宜在早代进行一次性单株选择,单叶重、叶宽、节距可适当加强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烟草DH群体的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方法]通过对烟草DH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分析株高、有效叶数、腰叶长、腰叶宽、节距和茎围的遗传力,并基于峰度系数和偏度系数的估算,推测其基因对数。[结果]控制株高(打顶株高和自然株高)的基因对数为10.20和10.80,控制叶片数(有效合适和自然叶数)的基因对数为6.21和6.25,控制茎围的基因对数为8.51,控制节距的基因对数为15.30,控制腰叶长的基因对数为20.36,控制腰叶宽的基因对数为17.45。[结论]该研究揭示了烟草性状遗传变异的特点,为选育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会理县烤烟适宜的种植密度和采收时间,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烟叶采收时间对烤烟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抗病性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烤烟的大田生育期逐渐延长,株高、有效叶数、茎围、节距、腰叶长、腰叶宽、气候性斑点病发病率、产量、产值等也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种植密度相同时,大田生育期、烟株平均自然株高、茎叶角度、赤星病发病率与采收时间呈正相关,烟叶的产量、产值等经济性状指标随着采收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总体上,种植密度为1 100株/667m2时,烟叶中部和上部叶延迟7 d采收,烟株的各项指标均表现为最优。  相似文献   

5.
萝卜主要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 L.)杂交组合的株高、展开度、叶片数、叶重、叶长、叶宽、根长、根粗和外露长9个相关农艺性状与肉质根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萝卜杂交组合单根重与其相关性状的关联度为:株高0.7533、展开度0.7057、叶片数0.7251、叶重0.6885、叶长0.6888、根长0.7652、根粗0.6791、外露长0.7626和叶宽0.6973,关联序和灰色权重依次为:根长>外露长>株高>叶片数>展开度>叶宽>叶长>叶重>根粗。  相似文献   

6.
菜心杂交一代品种产量与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6个菜心杂交一代品种的8个主要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菜心杂交一代品种产量与主要性状的关联度为株高0.6776、叶柄及叶长0.7251、最大叶宽0.6069、茎粗0.7162、根重0.5725、叶柄及叶重0.7200、茎薹重0.4194、叶片数0.6896;关联序为叶柄及叶长>叶柄及叶重>茎粗>叶片数>株高>最大叶宽>根重>茎薹重;各性状的灰色权重为W1W2W3W4W5W6W7W8 =0.1320.1410.1180.1400.1120.1400.0820.134.  相似文献   

7.
12份烤烟品种资源的品质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间株型、叶形、叶尖、叶面、叶缘、叶色、叶耳、叶片主脉粗细、叶片厚薄等植物学形态特征和打顶株高、茎围、节距、叶数、叶长、叶宽等主要农艺性状存在明显差异,充分表现了各种质的特征特性;各参试品种间产量、中等烟率和上等烟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了丰富当地品种类型,提高产量,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提高冀西北地区蔬菜产业的整体效益,以35个结球甘蓝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单株产量、株高、展开度、外叶长、外叶宽等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变异系数、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关分析中,结球甘蓝单株产量与叶球横径、株高、外叶长、外叶宽、展开度和外叶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球纵径和中心柱粗呈显著正相关,与外叶数和中心柱高相关性不显著;在通径分析中,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顺序为叶球横径株高叶球纵径外叶数外叶宽中心柱高中心柱粗外叶长展开度外叶重。结球甘蓝的叶球横径是决定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同时株高、展开度、外叶长、外叶宽和外叶重通过影响叶球横径而对单株产量有较大的正效应,选择较大叶球横径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研究结果可为冀西北生态环境下结球甘蓝高产育种和推广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不同基因型和留叶数及其互作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3个烤烟新品系(P1、P3、P4)为材料,研究了3种留叶数(14片、18片、22片)处理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对茎围、节距、腰叶长等农艺性状,产量和中上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以及中部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要大于留叶数的影响;而留叶数对株高、腰叶宽和顶叶开片等农艺性状、产值以及上部叶总氮、总钾含量有较大的影响;二者对株高、节距、均价、中上等烟比例以及部分化学成分含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同时,研究明确了3个新品系在皖南烟区的最适宜留叶数,P1和P4留叶数为18片、P3留叶数为22片时,烟叶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烤烟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指标与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可用性指数间、烟叶外观和感官质量间的相关关系,为烤烟新品系相关性状指标的选育及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HKDN-2、C81-2-2、K326和云烟87为材料,在采用模糊理论分析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可用性指数(CCUI)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可用性指数、感官及外观质量评价权重得分与主要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指标间的灰色关联。【结果】(1) B2F和C3F烟叶外观和感官质量权重总分与不同基因型烤烟主要农艺性状指标间的关联度表现为:叶宽叶长有效叶数节距株高叶面积茎围;(2) B2F和C3F烟叶CCUI与不同基因型烤烟主要农艺性状指标间的关联度表现为:叶宽叶长有效叶数节距株高叶面积茎围;(3) B2F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权重得分与其单叶重的关联度均高于与C3F的关联度;但B2F的CCUI与其单叶重的关联度则低于与C3F的关联度;(4)主要经济性指标与CCUI、烟叶外观和感官质量权重总分间有一定的关联度关系。【结论】不同基因型烤烟主要农艺性状指标、经济性状指标与烟叶的CCUI、外观和感官质量指标评价权重得分间有着重要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运用极差分析、方差分析、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了邵阳烟区不适用鲜烟叶的田间摘除叶片数和时期对上部烟叶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摘除下部叶片数量主要影响烤烟上部烟叶的开片度、叶片厚度、平衡含水率、叶质重;摘除下部叶片数和摘除时期以及摘除顶叶片数主要影响烤烟上部烟叶的单叶重和含梗率。邵阳烟区稻田烤烟优化烟叶结构以打顶时摘除下部2片烟叶和倒数第1烤时摘除顶部1片烟叶为最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打顶留叶数对丹东烟区烤烟产量、质量和焦油释放量的影响,为优质低焦油烟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安排留叶20片,18片(对照),16片3个处理的田间试验,调查分析在正常打顶时期不同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及焦油释放量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打顶留叶20片时烟株农艺性状得到改善,田间发病情况较轻,产量、产值均高于对照,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但烟气焦油释放量高。[结论]打顶留叶20片为较适宜处理,此时化学成分协调,经济效益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主要栽培因子对红花大金元(Nicotiana tabacum)巨型变异株系的影响。[方法]选择影响烤烟产质量的施氮量、留叶数和种植密度3个主要因素,每个因素设置4个水平,采用L16(45)正交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结果]红花大金元巨型变异株系产量与产值栽培因子的影响权重是种植密度施氮量留叶数,以种植密度16 500株/hm2、施氮量90.0 kg/hm2、单株留叶数30片为最优组合,比对照增产37.2%以上,增值24.8%以上。栽后70 d,红花大金元巨型变异株系多数"巨型"特征已初步显现,此时株高91.1 cm,单株叶数27.5片,茎围13.3 cm,最大腰叶长宽72.6 cm×30.7 cm,主要农艺性状稳定,具有实现"高产、稳产"的生物学基础。[结论]该研究可为红花大金元巨型变异株系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留叶数(每株留叶16、20、24片)对美引NC297烤烟新品种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留叶数的增加,烟株株型与上部叶面积有明显的差异;留叶数的多少对中、下部叶片大小和单叶重的影响较小,对上部叶的影响较大;留叶数偏少,烟叶的产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留叶数过多,均价、上等烟比例将受到不利影响。综合产、质量效益,NC297以留叶数20片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王可  梁许清  刘强  李丹  章骏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110-7111,7120
[目的]研究皖南地区揭膜与全程覆膜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试验品种为云烟87、云烟97、K326。试验地点为新田镇新田村、文昌镇福川村、寒亭镇通津村、养贤仁义村、泾县榔桥镇浙溪村,土壤类型分别为冲积沙壤土、冲积沙壤土、黄泥田、麻沙土、粉砂土。设栽后40 d揭膜培土和全程覆膜2个覆膜处理。[结果]覆膜方式对不同土壤类型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覆膜方式对新田烤烟茎围、有效叶数及养贤有效叶数的影响存在极显著差异;覆膜方式和品种互作效应对新田茎围、有效叶数、中部叶长、中部叶宽、上部叶长、寒亭上部叶长、上部叶宽、养贤中部叶长的影响存在极显著差异;覆膜方式对泾县、寒亭、文昌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可为确定烤烟大田生产行之有效的农事操作方式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合理的烤烟群体结构。[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烤烟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与净光合速率、单叶重呈显著负相关。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烤烟叶片的气孔导度、光下最大荧光、实际光化学效率升高。种植密度为17 175株/hm2时的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种植密度为15 150株/hm2时的单叶重虽然最高,但上中等烟率降低了5.11~10.58个百分点,均价降低了0.88~0.99元/kg,产量降低了342~453 kg/hm2,产值下降了8 166~9 273元/hm2。种植密度为19 350株/hm2时的上等烟率、橘色烟率、产量和产值较高。[结论]降低种植密度可提高烤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单叶重,但种植密度过低将降低烤烟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黔北烤烟灌水技术,结果表明,在2006年的试验条件下,灌水能促进烤烟前期早发、中部烟叶开片和顶叶长度增加,但对株高的影响在中后期并不明显.在烤烟大田生长前期遇干旱时灌水能明显促进烟株长高,在各时期均能极显著促进烟株茎秆粗壮.各灌水处理的产量、产值均高于不灌处理,以穴灌处理最高.从灌水时间来看,旺长水和圆顶水的两次灌水对烤烟产量、产值的贡献大于遇旱灌的两次灌水;从灌水方法来看,穴灌处理的产量、产值均高于淋灌处理.  相似文献   

18.
不同烤烟品种适宜留叶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641-6643
分析了部分国内烤烟主栽品种及新品种的适宜留叶数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综合产量、均价、产值以及中上等烟比例来看,主栽烤烟品种的适宜留叶数基本集中在18~23片/株,部分新品种达到24片;地区不同、烤烟品种不同,具体适宜留叶数不同;在适宜留叶数的基础上,各烟区应根据自身不同的气候和品种特性,通过小面积试验研究在有效留叶数基础上进一步摘除下部发育不良烟叶和顶叶的片数及时机,以达到真正优化烟叶等级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应陇县烟草种植的适宜密度,优化陇县烤烟品种布局并提高烟草产量与质量,通过小区对比试验,对烤烟品种秦烟99适宜栽植密度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农艺性状、抗病性、主要经济性状、原烟外观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秦烟99大田生育期延长,株高、腰叶减小,发病率增加,经济效益变差,烤烟产量与栽植密度成正相关关系。陇县烟区秦烟99的栽植密度以1.50万株/hm2较为适宜,在该栽培密度条件下,烟叶产量达1 806.0 kg/hm2,产值达到50 433.0元/hm2。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施肥量与留叶数对烟叶产值量及化学成分的关系,在楚雄进行了施肥量(72kg/hm2、90kg/hm2、108kg/hm2)与留叶数(15片、18片、21片)两因素三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随施肥量的增加烟株茎围、节距、田间叶面积系数增大;烟株患白粉病及赤星病机率增加,病情指数增大;烟叶产量、产值及上等烟比例增加;烤后上部烟叶比叶重随之增大;上部烟叶的总氮、烟碱含量增加,糖碱比变小。随留叶数的增加烟株封顶株高增高、田间叶面积系数增大;烟叶产量、产值增加,但上等烟比例减少;烤后上部烟叶比叶重随之减小;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降低,糖碱比变大;烟叶化学成分趋向不协调。因此不能盲目增加施肥量与留叶数,以施肥90kg/hm2、留叶18片的处理化学成分最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