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生肌因子MyoD基因在皖南三黄鸡不同发育阶段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肌肉重量的相关分析。分别于胚胎发育的11胚龄、1日龄、70日龄、98日龄采集胸肌和腿肌组织,并测定1日龄、70日龄、98日龄和126日龄的胸肌重、腿肌重和体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MyoD基因在不同阶段胸肌和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胸肌中MyoD基因随着日龄的增加其相对表达量呈降低的趋势;腿肌中MyoD基因随着日龄的增长其表达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MyoD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胸肌重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提示MyoD基因相对表达量与肌肉发育相关,为进一步研究MyoD基因对鸡肌肉发育的调控作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Real Time-PCR 的方法研究PDK4 基因在肉鸡中的组织表达规律尧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组织表达趋势及在不同生长速度肉鸡中的组织差异表达遥结果表明院渊1冤鸡PDK4 基因在肌肉组织渊包括腿肌尧胸肌尧心脏冤表达最高曰渊2冤肌肉组织PDK4 基因在12 胚龄的表达较低袁初生1 日龄时表达最高袁此后有所下降曰渊3冤在垂体尧胸肌尧心脏中袁PDK4 基因在杏花鸡中的表达高于白洛克鸡袁而在腿肌中的表达趋势相反曰胸肌中袁PDK4 基因表达在体重轻组中表达高于重组袁而在腿肌中的表达趋势相反遥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海水鱼中Follsitatin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利用PCR方法获得牙鲆Follistatin基因启动子并进行序列分析,用RT-PCR和显微注射方法研究Follistatin基因与肌肉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启动子含有USF、F47、MyoD、NF-Y等多种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在牙鲆成体组织中,Follistatin基因在体肾、肠、心脏、头肾、脾中有表达,而在肌肉和肝脏中没有表达;显微注射证明Follistatin基因参与了肌肉的早期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枸杞多糖对罗非鱼机体生长发育及消化功能的影响,为罗非鱼健康养殖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为促进罗非鱼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思路。【方法】在尼罗罗非鱼基础饲料中添加5个不同剂量(0~2000 mg/kg)的枸杞多糖,进行40 d的养殖试验后测量尼罗罗非鱼的体重及全长,计算相对增重率(WG)、相对增长率(LG)、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系数(FCR),采用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淀粉酶(Amylase)、蛋白酶(Protease)及脂肪酶(Lipase)活性,并采集前肠、中肠和后肠组织制作切片,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肠道组织形态的变化特征。【结果】于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枸杞多糖对尼罗罗非鱼的生长发育均起促进作用,其中以添加1500 mg/kg处理组的促进效果最佳,至养殖试验结束时尼罗罗非鱼的终末全长、终末体重、WG、LG和SGR均达最高值,分别为13.45 cm、48.74 g、6.96%、0.94%和5.19%/d;而FCR最小,仅为1.88。尼罗罗非鱼中肠组织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在1500 mg/kg处理组中显著升高(P<0.05,下同),胃组织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肝脏组织的脂肪酶活性也是以1500 mg/kg处理组最高,但与对照组(0 mg/kg)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肠绒毛长度在尼罗罗非鱼前肠组织中以1500 mg/kg处理组的最短(0.351 mm)、在后肠组织中则以1500 mg/kg处理组的最长(0.320 mm),与对照组(0 mg/kg)相比差异显著;肌层厚度在前肠和中肠组织中均以500 mg/kg处理组的最厚,分别为0.089和0.087 mm,在后肠组织中则以1000 mg/kg处理组的最薄(0.065 mm)、2000 mg/kg处理组的最厚(0.099 mm)。【结论】枸杞多糖可提高罗非鱼的消化酶活性,改善其肠道组织形态,从而影响罗非鱼的生长发育,且以添加剂量为1500 mg/kg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中华绒鳌蟹不同可食组织(性腺、肝胰腺、体肉、腿肉、钳肉)总砷含量、水溶性砷形态、脂溶性总砷含量分布特征,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中华绒螯蟹不同可食组织总砷、水溶性砷形态和脂溶性总砷含量。结果表明,在雌蟹中总砷均值含量呈现性腺>肝胰腺>体肉、腿肉>钳肉的趋势,且有显著差异(P<0.05);在雄蟹中总砷均值含量呈现肝胰腺>体肉、腿肉>钳肉、性腺的趋势,且有显著差异(P<0.05),雌蟹和雄蟹不同可食组织总砷含量随体质量的增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8个省份中华绒鳌蟹成蟹性腺和肝胰腺中总砷含量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在肌肉组织中6种水溶性砷的百分比为83.3%~99.6%,性腺和肝胰腺组织中6种水溶性砷的百分比为18.8%~51.8%,肌肉组织与性腺、肝胰腺组织中水溶性砷百分比有显著差异(P<0.05)。在性腺(雌)和肝胰腺(雌、雄)组织中脂溶性总砷的百分比范围为14.34%~72.59%,3个组织脂溶性总砷百分比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3个组织脂肪中总砷含量与相应组织总砷含量呈正相关性,与相应组织脂肪百分含量无正相关性。可见,中华绒鳌蟹不同可食组织总砷含量存在差异性,水溶性砷是肌肉组织中砷的主要形态,砷甜菜碱(AsB)是水溶性砷的主要成分,在性腺(雌)和肝胰腺组织中存在一定量的脂溶性砷,尚未见中华绒鳌蟹脂溶性砷种类,新陈代谢,潜在毒性以及来源的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6.
对香猪不同日龄、不同部位的肉质特性和肌纤维发育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部位之间pH、单位面积内肌纤维数和肌纤维横截面积及不同日龄之间背最长肌熟肉率和肌二头肌失水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单位面积内肌纤维数随日龄增加而减少,肌纤维横截面积则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 是生肌调节因子(MRFs)基因家族中唯一能在骨骼肌细胞发育与生长过程中均可表达的调控因子, 在肌肉细胞分化过程中起着中心调控的作用,它正调控着骨骼肌卫星细胞向成熟肌细胞分化的过程,是唯一不可代替的生肌调节因子。MyoG基因在复制、扩增、基因激活、转录、翻译等多级水平上对肌肉发育进行调控。基因转录的起始阶段是机体生长发育因子进行调控的开端,而此阶段调控的实质是通过启动子和上游调控序列的相互作用,调控目的基因的表达。因此克隆MyoG基因的启动子,探讨启动子区域的启动活性,有助于从理论上揭示MyoG基因表达的关键调控位点,同时也有利于揭示肌肉发育调控的相关机理,为治疗人类相关疾病以及改良家畜肉质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克隆山羊Myogenin(MyoG)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检测其在哺乳动物骨骼肌细胞内的启动活性。【方法】克隆山羊MyoG基因的启动子序列,连入pDsRed2基本骨架构建了以红荧光蛋白基因为标记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DsRed-GoatMyoG(5.3 kb)。表达载体pDsRed-GoatMyoG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分别转染体外培养的绵羊肌卫星细胞、肌管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观察红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然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和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等技术检测细胞转染后标记基因mRNA 和蛋白在体外培养细胞中的的表达活性。pDsRed-GoatMyoG表达载体对小鼠进行肌肉注射,检测GoatMyoG启动子在体内组织中的启动特异性和效率。肌肉注射5 d后,分别取小鼠的注射腿肌肉组织、非注射腿肌肉组织、睾丸组织、肠组织和肝脏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标记基因DsRed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得到的MyoG启动子序列测序正确,载体pDsRed-GoatMyoG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载体构建成功;转染质粒 pDsRed-GoatMyoG后,肌卫星细胞和肌管细胞在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细胞发红色荧光,成纤维细胞没有红色荧光。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得出,转基因肌管细胞内GoatMyoG 启动DsRed 基因表达mRNA 的相对量为14.07;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出转基因肌管细胞含有GoatMyoG启动的DsRed蛋白质,在转基因成纤维细胞内没有检测到 DsRed 蛋白质,说明GoatMyoG启动子可在肌肉组织特异性启动外源基因表达。小鼠肌肉注射pDsRed-GoatMyoG质粒后,注射腿肌肉组织内GoatMyoG 启动DsRed 基因转录mRNA 的相对量为212.32,非注射腿肌肉组织内mRNA的相对量为39.76,注射腿肌肉组织和非注射腿肌肉组织内mRNA 的量均是其它组织的1.99倍以上。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在注射腿肌肉组织和非注射腿肌肉组织内均可检测到红色荧光蛋白,在睾丸、肠和肝脏内均未检测到DsRed 蛋白。【结论】山羊MyoG启动子可以特异性的在骨骼肌组织驱动外源基因的表达,是一种有效的肌肉特异性启动子。  相似文献   

8.
选用18只肥育后健康羯山羊,屠宰后系统测定了有关肉用性能和肉质特性指标。并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作了详尽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体重间屠宰及胴体性状差异显著,山羊肉中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肉类,肌肉、肾脂的脂肪酸组织差异十分明显,活重与胴体重相关系数高达0.97,活体指标与胴体指标间典型相关系数也达0.96。本研究首次测定了肌肉中乳酸脱氢酶和肌酸磷酸激酶的活性。为肉质特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组织学方法对黄淮白山羊舌黏膜组织结构及神经纤维分布进行观察。[方法]选用健康黄淮白山羊3只,通过颈动脉放血致死,立即取其舌尖、舌体、舌根、舌圆枕各部组织,经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24 h后脱水、包埋、切片、HE及银氨染液染色后显微镜观察。[结果]舌黏膜主要包括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舌肌,在光镜下各层分界明显,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细胞,舌尖部黏膜层上皮组织相对较薄,黏膜层中可见明显的味蕾,舌尖处神经纤维主要分布于黏膜表面相邻乳头之间的凹陷处,舌乳头黏膜层较少观察到神经纤维;舌体和舌圆枕黏膜层较厚,可观察到较多的乳头突入黏膜层,舌根黏膜层最薄,突入到黏膜层的乳头结构少。舌体和舌根处的黏膜层可观察到较多平行排列的神经纤维。[结论]黄淮白山羊舌尖部黏膜层最薄,舌体和舌根处最厚,舌尖和舌体及舌根部肌纤维为骨骼肌。神经纤维主要分布于黄淮白山羊舌黏膜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定位AChE在柄袋沙蠋(Arenicola brasiliensis)体壁、消化系统各组织器官的分布情况,为AChE在环节动物中的分布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柄袋沙蠋体表上皮细胞以及吻、食道、食道侧囊、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均呈AChE阳性反应,且阳性反应多集中于上皮细胞的游离端;体壁环肌、纵肌也均呈AChE阳性反应;各部位的结缔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AChE分布。[结论]AChE在柄袋沙蠋体壁和消化系统各器官的广泛分布可能与机体的运动、消化和吸收等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1.
仿刺参体壁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壁的结构和成分进行了研究。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仿刺参体壁自外向内由上皮层、结缔组织层、肌肉层和体腔上皮层组成。上皮层主要包括一层薄的角质层和2~3层上皮细胞,结缔组织层内含丰富的胶原纤维,肌肉层主要是平滑肌,体腔上皮层由单层扁平上皮组成。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仿刺参体壁各层(除体腔上皮层外)均富含糖类和蛋白质,不含脂类;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在体壁中存在酶活性的部位相同,主要在结缔组织层的空洞状结构处以及结缔组织层与肌肉层交联处。  相似文献   

12.
【目的】IGF1-PI3K-Akt信号通路是调控生长发育的关键通路,选择慢速型的广西麻鸡和中速型的花山麻鸡作为研究对象,探究IGF1-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GF1R)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 IRS1)在骨骼肌和肝脏中的发育性表达规律,为阐明黄羽肉鸡生长发育调控机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PSS20.0比较广西麻鸡和花山麻鸡在胚胎期至出生后早期的生长发育差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上述3个基因在两个品种鸡胚胎期(9、12、16胚龄)和出生后(0、7、21、35、49和63日龄)胸肌、腿肌和肝脏中的表达差异,并将其与体重和组织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鸡生长发育早期体重、骨骼肌重和肝脏重变化呈现显著的品种和时间特异性,经过选育的花山麻鸡体重和组织重的增长在胚胎发育后期已经远远超过广西麻鸡。IGF1、IGF1R和IRS1基因表达存在显著的品种、组织和发育时段特异性,总体上,在胚胎期肌肉中的表达量高于肝脏组织,出生后则为肝脏中的表达量高于肌肉组织,广西麻鸡肌肉中的表达量高于花山麻鸡,而花山麻鸡肝脏中的表达量要高于广西麻鸡。IGF1基因在两个品种胸腿肌中均在9胚龄即可检测到表达,腿肌中表达量均是9胚龄时最高,除与12胚龄差异不显著外,与其他各阶段差异显著,表达量最低点出现在出雏0日龄时;胸肌中则是12胚龄时表达量最高,63日龄时最低;肝脏中则出现品种差异,广西麻鸡胚胎期未检测到表达,从出雏0日龄开始表达,表达高峰出现在21日龄时,而在花山麻鸡中虽然胚胎期检测到表达但表达量极低,49日龄时达到表达高峰。两品种鸡肌肉和肝脏各个阶段均检测到IGF1R mRNA的表达,在胸肌和腿肌中的表达量均表现为9胚龄最高,广西麻鸡9胚龄与其他各阶段差异显著,花山麻鸡9胚龄除与12胚龄差异不显著外,与其他各阶段均差异显著;肝脏中,广西麻鸡表达高峰出现在21日龄,且与9、12、16胚龄和0日龄差异显著,花山麻鸡则是63日龄时最高,与其他各阶段差异显著。两品种鸡肌肉和肝脏各个阶段均能检测到IRS1 mRNA的表达,在两品种肌肉中的表达量均表现为9胚龄或者12胚龄最高,与其他各阶段差异显著,随后下降,并在出雏后维持在较低水平;肝脏中IRS1的表达模式与IGF1R一致。IGF1、IGF1R和IRS1基因的表达两两之间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肌肉中3个基因的表达与体重、胸(腿)肌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肝脏中3个基因的表达与体重、胸(腿)肌重、肝脏重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IGF1-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之间存在一致性趋势,品种间和组织间表达量的差异可能正是不同类型黄羽肉鸡生长发育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通过测定纯种亲本大白猪、长白猪、梅山猪及其正反交大白猪×长白猪、长白猪×大白猪、大白猪×梅山猪和梅山猪×大白猪等杂种猪血液和肌肉组织DNA甲基化含量,分别比较基于不同杂交组合和不同组织,亲本与子代之间在DNA甲基化含量上的差异,为揭示杂种优势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和组织中甲基化含量。【结果】经过测定及计算,163份肌肉组织样平均甲基化含量为16.92%;182份血液样平均甲基化含量为6.49%,两者之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相同组织不同杂交组合中杂种后代表现不同。同样地,在相同杂交组合不同组织之间杂种后代表现也不尽相同。【结论】杂种甲基化含量升高,可能是利用甲基化关闭了一些影响生长的不利基因的表达。杂种甲基化含量的变化表现为杂交组合和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虹鳟肌肉纤维组织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虹鳟肉质评定提供参考。[方法]用显微镜对组织切片进行观察,研究不同体重的虹鳟肌肉纤维组织学特性(背最长肌)。[结果]体重60~90 g虹鳟的肌肉纤维密度达到峰值,为(698.47±9.75)n/mm2;体重90~120 g虹鳟的肌肉纤维密度为(644.31±14.23)n/mm2;体重120~150 g虹鳟的肌肉纤维密度为(610.86±15.45)n/mm2;体重150~180 g虹鳟的肌肉纤维密度为(578.51±16.38)n/mm2;体重180~210 g虹鳟的肌肉纤维密度为(521.22±13.27)n/mm2。体重60~90 g虹鳟的肌纤维直径为(41.13±1.93)μm;体重90~120 g虹鳟的肌纤维直径为(43.67±1.49)μm,体重120~150 g虹鳟的肌纤维直径为(44.92±2.33)μm,体重150~180 g虹鳟的肌纤维直径为(46.38±0.94)μm,体重180~210 g虹鳟的肌纤维直径为(48.22±1.38)μm。[结论]随着体重的增加,虹鳟的肌纤维密度减小、肌纤维直径增加,但其变化幅度由营养状况、年龄和体重决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仿刺参体壁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观察。H.E染色结果显示:仿刺参体壁从内向外分为4层——体腔内皮层、肌肉层、结缔组织层和表皮层。体腔内皮层由单层扁平细胞组成;肌肉层为内环外纵排列的平滑肌;结缔组织层由纤维和少量的结缔组织细胞构成;表皮层包括2~3层上皮细胞和其外很薄的角质层。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平滑肌纤维呈长梭形,无横纹;细胞核一个,呈长椭圆形或杆状,位于中央;细胞骨架主要由密斑、密体和中间丝组成。结缔组织中有大量胶原纤维,弹性纤维较少。细胞类型主要有成纤维细胞和颗粒细胞。表皮层大多为多边形细胞,角质层细胞界限不清,结构不完整,细胞核和细胞器已经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组织生物学方法对不同时期小尾寒羊背最长肌进行研究。[方法]以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利用组织切片技术从微观层面研究胚胎期不同阶段肌纤维生长发育的变化情况。[结果]肌纤维的密度随着时间的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而肌纤维直径随着密度的降低而增加。胚胎前期胎儿增重不明显,而胚胎后期及出生后体重迅速增加,差异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展优质肉羊杂交育种工作积累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17.
近年发现长链非编码RNA参与调控多种生理活动及疾病发生。长链非编码RNA基因NRON可抑制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且与心肌发育、免疫反应等密切相关。文章检测东北农业大学肉鸡腹脂双向选择系和爱拔益加(AA)肉鸡群体中NRON基因单核苷多态性位点,并作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群体中NRON与心脏重均极显著相关(P0.01);NRON与AA肉鸡3周龄和5周龄体重显著相关,与高、低脂系肉鸡肌胃重、腺胃重、骨盆宽、胸角度和胸宽性状间也显著相关(P0.05)。NRON基因表达水平在高、低脂系肉鸡心脏、胸肌、肌胃和腹部脂肪组织中均差异极显著(P0.01)。NRON和NFAT在腹部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随周龄增加而显著升高。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NRON基因影响肉鸡肌肉和脂肪组织生长发育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分布稻田的三种不同体色泥鳅组织LDH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分析研究分布于稻田的三种不同体色泥鳅在心肌,骨骼肌,肝脏,眼,血清七种组织器官中LDH同工酶的表达特征。电泳图谱表明,这些组织分布和活力均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脑组织LDH2活性最强,其它组织如血清,眼,卵巢,肝脏,心肌等组织中LDH3活力最强,此外,在肝脏中存在由Ldh-C编码的C带。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贵妃鸡的肉用开发价值以贵妃鸡为父本麒麟鸡为母本进行杂交探索对12 周龄F1代杂交 鸡进行体尺性状屠宰性能测定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院12 周龄F1代杂交公鸡的体斜长,龙骨长胫长均显著高于 母鸡F1代杂交公鸡的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半净膛率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和心脏重极显著高于母鸡腿 肌率,翅膀重显著高于母鸡而皮脂厚却极显著低于母鸡其余指标公母差异不显著。屠体性能与体尺性状绝大多数 存在显著和极显著相关性,并确定了相关指标的回归方程为通过活体的体尺测量结果预测屠体性能指标提供一定 的理论依据同时试验结果表明F1代杂交鸡的生产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张江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47-6448,6566
在胚胎发育中,骨骼肌组织的形态发生是许多基因精密调控的复杂生物学过程。综述了骨骼肌组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起源、骨骼肌组织形成过程及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