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黑龙江施氏鲟繁殖群体结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5月10日-6月20日对黑龙江同江至抚远江段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捕捞群体结构进行调查,测量施氏鲟90尾,全长为96~201(150.53±18.93)cm;其中雌性个体全长为 113~201(163.14±22.24)cm;雄性个体全长为96~183(138.48 ±20.55)cm。体重为3~44(18.46±10.17)kg;其中雌性个体体重为7.5~44(24.48±10.33)kg;雄性个体体重为3~30.5(12.70±5.94)kg。繁殖群体的雌雄比例为1:1.05;以16~20龄个体为主,占捕捞群体的37.2%;优势群体在11~25龄,占总群体的84.7%。繁殖群体中雌性的生长方程为:Y=0.00129x3.3169 ,R2=0.9202 ,雄性的生长方程为: Y=0.0029X3.0899, ;R2=0.9375 。  相似文献   

2.
叶中兵 《内陆水产》1993,(10):16-16
黄鳝是一种具有性逆转特性的动物,如对其进行雄化育苗可加快生长速度,提高增重率。黄鳝在雌性阶段的生长速度只是逆变成雄性阶段的30%左右,即雄黄鳝的生长速度及增重率是雌性的一倍以上。据此,如在商品鳝的催肥中,给黄鳝喂服甲基睾丸素进行雄化,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水系(中国)大麻哈鱼生物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和2011年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生殖洄游群体中采集了571尾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样本,进行了鳞片观察和生物学测定。根据退算叉长,采用Logistic生长方程拟合大麻哈鱼叉长的生长,并计算了生长速度和加速度。结果表明,大麻哈鱼3龄前生长速度较快,以后逐渐变慢。对3+龄大麻哈鱼生长分析表明,在1.372和1.492龄时,雄、雌个体生长速度最快,而在2.674和2.823龄时生长加速度最低,和性成熟开始时期相吻合。利用逻辑斯蒂拟合方程估算了大麻哈鱼50%个体初次性成熟叉长(L50),雄性为46.19 cm,雌性为47.95 cm,ARSS分析表明雌雄差异显著(P<0.05),对应的50%初次性成熟时间T50分别为2.00和2.15。通过大麻哈鱼生长分析,认为应将50%初次性成熟叉长作为资源管理的重要生物学指标。黑龙江大麻哈鱼雌性个体GSI和绝对繁殖力均与叉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雄性个体上述指标均与叉长呈显著负相关(P<0.05)。黑龙江雌性和雄性大麻哈鱼GSI与叉长相关关系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578x–18.225(R2=0.441);y=–0.090x+8.852(R2=0.423)。黑龙江群体性腺发育程度高于乌苏里江群体,乌苏里江群体性腺发育的不一致性导致了GSI和叉长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大菱鲆选育家系雌、雄群体的生长发育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全长/体长、体高/体长、全长/体高和体质量为评价指标,分别对9~33月龄大菱鲆雌、雄群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体型的动态变化及生长性能差异进行了比较。大菱鲆雌、雄群体形态比较结果显示,雌、雄群体的全长/体长、体高/体长、全长/体高在不同发育阶段呈现特有的变化,但在雌、雄群体间,除33月龄的体高/体长和全长/体高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外,3项指标在不同阶段没有差异或差异不显著,即可以认为,对于统计初始体质量相同或相近的大菱鲆雌、雄群体,全长/体长、体高/体长和全长/体高3个形态比例指标是随发育时间序列同步变化。基于Logistic模型对大菱鲆雌、雄群体生长性能的比较结果显示,雌性群体的拐点月龄、拐点体质量和最大月增重均大于雄性群体;对于雌性和雄性群体的瞬时增长率,除在9~13月龄雌性群体稍低于雄性群体外,13~33月龄的雌性群体均高于雄性群体,且随着生长发育和体质量差异的增大,雌、雄瞬时增长率的差异也呈增大趋势;雄性群体进入快速生长期的始速点和进入缓慢生长期的终速点均比雌性群体提前,雄性群体的快速生长期时间区间长度小于雌性群体,其对应的体质量区间长度也小于雌性群体,雌性群体在快速生长期的月增重显著高于雄性群体。研究表明,大菱鲆雌、雄群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生长差异,而形态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黄喉拟水龟雌、雄生长及形态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工饲养新孵出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 Cantor)龟苗,试验期为44个月。观察与测量结果表明,雌、雄性别在背甲长、背甲宽、体高的形态参数及其与体重的相关关系上没有明显差异;雌、雄性别形态的区别在于第二性征的出现,即雌性腹甲平坦,尾巴短小,泄殖孔近尾基部;雄性腹甲内凹,尾巴粗壮,泄殖孔远离尾基部。雌、雄生长存在明显差异,雄性生长快于雌性。在试验期间,雄性个体增重为雌性个体的1.253倍。  相似文献   

6.
2010年5月10至2010年6月20日对黑龙江同江至抚远江段的达氏鳇捕捞群体进行取样调查,共调查达氏鳇20尾,其中雌性12尾,平均全长为(267±29.3)cm,平均体重为(190.3±102.8)kg,生长方程为:Y=3E-0.8x4.007,R2=0.586;雄性8尾,平均全长为(214±31.6)cm,平均体重为(74.8±40.7)kg,生长方程为Y=5E-0.8x3.9096,R2=0.9557。繁殖群体的优势组在16~30龄占总群体的75%,繁殖群体的雌雄性比为1∶0.7。  相似文献   

7.
台湾泥鳅养殖技术——大规模养殖泥鳅成功的五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泥鳅养殖中,鱼种优劣直接影响到以后的收益。一般来说雌性泥鳅的生长速度比雄性的快1倍以上,所以,提高雌鱼比率是泥鳅增产的第一要素。这一工作首先从选择可以繁殖交配的雄性亲鱼开始。通常雄性亲鱼中,2%的亲鱼先天健壮,把它们挑选出来,这需要有一定的经验。100尾雌亲鱼用2-4尾雄亲鱼就可进行人工授精。  相似文献   

8.
<正>研究显示,黄颡鱼雄鱼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雌鱼,一龄雄性黄颡鱼比同类雌鱼的生长速度快30%左右。养殖第2年的雄鱼可生长至200~350克,而雌鱼却只有75~150克,雌雄生长差异接近3倍。利用鱼类细胞工程育种技术,以YY超雄鱼作为父本、以普通雌性黄颡鱼作为母本繁殖生产的黄颡鱼苗,在实际生产中雄性率可达98%以上,大大提高养殖速度,经济效  相似文献   

9.
2011-2012年在乌江思南江段采集454尾(雌性298尾,雄性109尾,性别不辨47尾)泉水鱼(Pseudogyrincheilus procheilus),以鳞片作为材料对年龄进行鉴定,利用软件FISAT-II处理体长与年龄数据,对其生长方程、生长拐点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泉水鱼鳞片为圆鳞,年轮主要表现为普通切割型与普通疏密型;年龄组成为1~4龄,其中以2~3龄为主;1~4龄,体长增长率为47.4%,雌性体长增长率达50.4%,雄性体长增长率为35.0%,体重增长率为438.5%,雌性体重增长率为485.1%,雄性体重增长率为275.9%;体重(W)与体长(L)呈幂指数关系:W=2×10-6L3.4784(R2=0.8824),雌鱼为:W=3×10-6L3.4002(R2=0.8505),雄鱼为:W=2×10-5L3.019(R2=0.8112);体长(L)和鳞径(S)呈幂函数相关:L=92.597S0.5458;Von Bertalanfy生长方程的各参数为:渐进体长L∞=278.10 mm,生长系数k=0.22,t0=-1.80;雌鱼各参数为:L∞=355.01 mm,k=0.14,t0=-2.38;雄鱼各参数为:L∞=224.04 mm,k=0.32,t0=-1.72,雄鱼达到渐进体长的速度比雌鱼要快得多;体长生长速度和加速度不具拐点,生长速度随年龄增加而递减,生长加速度始终为负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体重生长速度和加速度都具有拐点,拐点年龄ti=3.87,拐点体长Li=198.22 mm,拐点体重Wi=195.59 g。结合泉水鱼生长拐点年龄和性成熟年龄,为保护乌江思南泉水鱼资源,建议以180 mm为最小捕捞个体的体长。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0月4日~21日,对乌苏里江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洄游繁殖群体渔业资源及其种群结构变动进行了调查研究,共统计标本9160尾。初步结果显示,大麻哈鱼的日洄游数量受水温和溶解氧的影响较大,出现2次洄游高峰期,平均日单船捕捞量为64尾。体长为55~65cm的个体占群体中的74%,其中体长为55~60cm的雌(36.82%)、雄(36.58%)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例接近,在体长小于55cm的群体中,雄性(27.17%)个体在本群体中所占比例高于雌性(12.75%),体长大于60cm的群体中,雌性(48.61%)在本群体中所占比例高于雄性(34.25%)。体质量为2 000~3 000g的个体占群体中的57%,体质量大于2 500g的群体中,雌性(61.73%)个体在本群体中所占比例高于雄性(46.06%)。雌、雄性比为1.09:1,其中体重大于2 500g的雌性在群体所占比例最高为36.06%,其次为小于2 500g的雄性,占28.8%。对比历史数据表明,该渔业产量为近15年的最高值,总体资源量呈增多趋势,群体中个体趋于小型化,雌性个体在群体中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0月4日~21日,对乌苏里江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洄游繁殖群体渔业资源及其种群结构变动进行了调查研究,共统计标本9160尾。初步结果显示,大麻哈鱼的日洄游数量受水温和溶解氧的影响较大,出现2次洄游高峰期,平均日单船捕捞量为64尾。体长为55~65cm的个体占群体中的74%,其中体长为55~60cm的雌(36.82%)、雄(36.58%)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例接近,在体长小于55cm的群体中,雄性(27.17%)个体在本群体中所占比例高于雌性(12.75%),体长大于60cm的群体中,雌性(48.61%)在本群体中所占比例高于雄性(34.25%)。体质量为2 000~3 000g的个体占群体中的57%,体质量大于2 500g的群体中,雌性(61.73%)个体在本群体中所占比例高于雄性(46.06%)。雌、雄性比为1.09:1,其中体重大于2 500g的雌性在群体所占比例最高为36.06%,其次为小于2 500g的雄性,占28.8%。对比历史数据表明,该渔业产量为近15年的最高值,总体资源量呈增多趋势,群体中个体趋于小型化,雌性个体在群体中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放养密度对虹鳟稚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虹鳟稚鱼伞长、体重生长速度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而降低,而这种差异随着生长时问的延长,表现更为显著稚鱼体重持定生长率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而降低,两者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Y=-5.0979X+36.727(R2=0.9844),Y代表体重特定生长率,X代表放养密度.日增重、饵料转化丰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净增重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不同性别鳖的生长差异及孵化温度控制鳖性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谢万奎 《水利渔业》1993,(4):23-24,40
同样的饲养条件,雄、雌性鳖在一定体重范围内,生长速度有差异。在同一养殖群体中,个体重超过平均体重的鳖85%以上为雄性。雄鳖相对于雌鳖有生长优势.孵化温度对鳖性别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池塘养殖条件下罗氏沼虾雌、雄虾的生长差异,于2016年5月至10月定期测量池塘精养条件下罗氏沼虾的体长、体质量,期间采集样品1 040尾,对雌、雄罗氏沼虾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罗氏沼虾的体长和体质量呈幂函数相关,其回归方程为:雌虾W=8×10~(-6)L~(3.262 4),(R~2=0.995 6,N=544);雄虾W=6×10~(-6)L~(3.320 8),(R~2=0.996 3,N=496)。应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罗氏沼虾雌、雄虾体长和体质量的生长过程,结果显示,雌、雄虾的渐近体长分别为103.05 mm和136.93 mm,渐近体质量分别为29.54 g和74.65 g。雌虾的生长拐点年龄为111.16 d,拐点体质量8.95 g;雄虾的生长拐点年龄为163.70 d,拐点体质量22.71 g。罗氏沼虾性成熟后,其雄性的个体显著大于雌性个体,可利用这一特性开展罗氏沼虾全雄性养殖,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白斑狗鱼(Esox lucius)雌、雄基因组差异,实验对20尾雌鱼和20尾雄鱼分别进行混池重测序。测序结果显示:雌、雄池待分析测序数(clean reads)分别为282 400 688条和277 391 000条,碱基测序错误率(Q30)为94.44%和93.98%。经过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得到2 076 647个雌性SNP和2 076 942个雄性SNP;105 810个雌性Indel和647 466个雄性Indel;具有显著性别特异的SNP位点10个;使用SNP-Index算法筛选出性别特异区域26个。对雌、雄基因组进行比对和组装分析,分别获得雌、雄特异序列524条和500条。选择116条雌性和160条雄性特异序列进行PCR验证,得到一条长度为773 bp具有雄性偏向性的序列。  相似文献   

16.
复洲湾移植放流日本对虾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毅峰  林源 《水产科学》1999,18(4):21-24
对复州湾移植放流日本对虾群体放流后1个月到回捕之间的生长特性研究表明:(1)同体长的日本对虾体重差异很小;(2)我们假定虾苗孵化时间为t=0d,那么体长生长高峰在t=50d至t=90d之间,前期雄虾快于雌虾,后期雌虾快于雄虾;(3)体重增长速度呈倒二次曲线型,其拐点雌性tr=863d,雄性tr=788d;(4)合理的放流日期应在5月20日~6月1日,开捕日期在8月上旬。  相似文献   

17.
韩飞  陈新军  林东明  宣思鹏 《水产学报》2019,43(12):2511-2522
现生头足类的性腺发育滞后于个体生长,研究其生殖投入方式对于掌握它们的生长发育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实验利用形态学和残差指标分析方法,对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的体征生长及其生殖投入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雌、雄个体均为匀速生长,雌性个体性腺成熟的最小胴长和最小体质量分别为270 mm和766 g,雄性个体性腺成熟的最小胴长和最小体质量分别为270 mm和479 g。雌、雄个体的空胃率低,摄食等级以1~2级为主;随着月份推移,个体的体征质量逐步趋好,在性腺发育阶段最差。雌性成熟个体的性腺指数平均值为2.26%±1.33%,缠卵腺指数平均值为34.34%±18.62%;雄性成熟个体的性腺指数平均值为1.31%±0.35%。雌、雄个体二者的体征指标与生殖投入指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着性腺发育,体征指标和生殖投入指标呈下降趋势;随着胃饱满度等级增加,体征指标呈下降趋势,生殖投入指标则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茎柔鱼在性腺发育过程中持续摄食生长,生殖投入倾向于外源性,肌肉组织存储能量部分转化以满足生殖发育所需。  相似文献   

18.
黄山浦溪河宽鳍鱲的年龄和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鳞片为年龄鉴定材料,对黄山区浦溪河宽鳍鱲(Zacco platypus)的年龄和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鳞片上的年轮特征呈现出疏密型(50%)、切割型(32.6%)与疏密切割型(17.4%)三种类型,部分鳞片上还存在有副轮和幼轮。从8月份到第二年的3月份,年轮形成时间长达8个月。全部渔获物由Ⅰ—Ⅲ共3个龄组组成,其中以Ⅱ龄组为优势龄组(53.97%)。雌、雄全长和体重关系显著不同(P<0.05),其关系式分别为W♀=4.88×10-6L3.16(R2=0.92,N=134)、W♂=6.26×10-6L3.1025(R2=0.96,N=101)。两性间的退算全长在II龄时无显著差异,但在III龄时差异显著,其中雄性(89.96 mm)大于雌性(76.85 mm);雄鱼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雌鱼,生长指数分别为16.73和8.27。  相似文献   

19.
人工养殖20尾雌雄大鲵,在两组体重相近,饵料、投饵方式、温度、饲养条件等一致的情况下,实验得出雌性大鲵生长速度略慢于雄性,其增重率雄性比雌性快2.0%。  相似文献   

20.
2018年3月—2019年9月,每月对山东海阳近岸流刺网渔船的主要渔获物口虾蛄(Oratosquillaoratoria)进行跟踪采样,测定样品的体长和体质量,鉴定摄食强度和雌性的卵巢发育程度,计算渔获物中雌、雄的比例,对口虾蛄的渔业生物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流刺网全年口虾蛄渔获物中,雌、雄比例为1∶1.03,4月和12月的雌、雄样品平均体长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月份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雌性口虾蛄全年优势体长为100~140 mm,优势体质量为10~40 g;雄性口虾蛄优势体长为110~150 mm,优势体质量为20~50 g;除12月外,其余月份雌、雄样品体长分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雌性口虾蛄全年样品性腺成熟度在Ⅰ~Ⅳ期,Ⅲ期和Ⅳ期个体主要出现在4—5月及10月—次年1月;雌性有2个性成熟高峰期,分别为5月和1月。10月雌、雄口虾蛄空胃率全年最低,体长相对增长速率最高。雌性口虾蛄体长与体质量关系为W=5.39×10–5 L2.7098(R2=0.8254,P<0.05),雄性口虾蛄体长与体质量关系为W=2.62×10–5L2.8744(R2=0.7986,P<0.05)。流刺网渔获物中雌、雄口虾蛄群体结构具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