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β-激动剂类药物,又名β-兴奋剂类药物,俗称瘦肉精,因具有吸收快的特性,可提高胴体瘦肉率,被广泛用于饲料中。人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或内脏,15~20min起作用且维持时间持久,会造成群体性的恶性食物中毒,严重的可致人死亡。因此,国家规定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猪肉中β-激动剂类药物为不得检出。本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猪肉中β-激动剂类药物的含量,其原理是待测样品中的β-激动剂类药物残留与微  相似文献   

2.
畜产品的安全性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本期关注中另一篇关于食品安全的文章是王伟等的《禁止饲料中添加β-兴奋剂及控制对策》一文,本文介绍了什么是β-兴奋剂,它的起因、危害等问题,并提出了作者对畜产品中β-兴奋剂残留的控制的建议,以期能对畜产品中的β-兴奋剂类药物残留有效的控制起到作用,保证畜产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沙丁胺醇胶体金免疫试纸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丁胺醇(salbutamol,SAL)是人工合成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之一,曾被非法用于肉用家畜的促生长剂[1].但β2-兴奋剂易在动物组织中形成积聚残留,危害人体健康.我国农业部已明令禁止在畜禽生产中使用沙丁胺醇等β2-兴奋剂.由于受经济利益诱惑,仍有生产者和养殖者在非法使用.因此,建立检测沙丁胺醇残留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沙丁胺醇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质谱法[2]、液相色谱-质谱法[3]、酶免疫分析法[4]等,这些方法均需昂贵的仪器且过程繁琐.而免疫胶体金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直观、廉价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兽药残留和毒素检测的热点[5-6].  相似文献   

4.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地监管办法,对供港活猪中的β-兴奋剂进行检测,基本上杜绝了供港活猪中此类药物的使用。目前国内部分大城市的兽医管理部门亦已注意到此类药物对人体的危害性,准备对β-兴奋剂进行检测。我们目前使用的是英国RANDOX实验室出品的β-Ago-nistELISA试剂盒,对采自养猪场的猪只尿样进行β-兴奋剂检测,现就尿样采集及检测方法作简单介绍:1尿样的采集、运输、保管尿样必须采用随机采样的原则,采自饲养场内育肥阶段的新鲜尿液。应用经消毒的洁净溶器(如量杯)等在猪自然排尿时采集排尿中段…  相似文献   

5.
马丽 《饲料广角》2010,(15):35-36
<正>克伦特罗属于β-兴奋剂类药物,可以提高脂肪型动物的瘦肉率和加速动物生长。目前由于多起克伦特罗中毒事件且出现了死亡案例,因此被禁止使用。克伦特罗ELISA快速检测试剂盒与经典色谱法相比,具有操作过程简单、样品处理快捷,可同时分析多个样品,分析时间短、成本低、灵敏度高且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动物性食品中β-兴奋剂的检测技术也日益完善。在改进现有方法之余,国内外近几年也研发出了诸多检测β-兴奋剂的新技术。对此,文章详细阐述了20种常见β-兴奋剂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β-兴奋剂的药用价值、在饲料中的常用形式、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同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β-兴奋剂新兴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应朝着全自动多残留检测的一体化模式改进,减少人工操作,缩短检测时间,提高精密性和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牛尿样品中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沙丁胺醇和马布特罗等14种β-兴奋剂类药物多残留的液质联用确证方法。牛尿液样品经β-葡萄糖醛苷酶水解、pH 5.2的乙酸钠溶液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后,在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对β-兴奋剂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该方法的定量限为0.5μg/L,在3个浓度水平进行验证试验,结果平均回收率为78.3%~117.3%,相对标准偏差为2.04%~13.70%。该方法简便、准确,各项技术指标满足国内外法规的要求,可用于牛尿液中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残留的确证检测。  相似文献   

8.
β-兴奋剂多残留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伦特罗(CL)和沙丁胺醇(SAL)属于β-兴奋剂,都可增强肌肉发育,减少脂肪沉积,常被非法用于肉用动物的养殖[1]以提高瘦肉率.由于β-兴奋剂在动物组织中会形成蓄积性残留,世界各国均禁止此类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肉用动物的生产.因此,必须要对β-兴奋剂在动物养殖过程中的非法使用进行监控和检测.目前,对沙丁胺醇的残留检测方法主要是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2-4],分子印迹技术[5]等.  相似文献   

9.
孙建忠 《畜牧兽医杂志》2013,32(4):56-56,58
克伦特罗属于β-兴奋剂类药物,俗称"瘦肉精",可提高胴体瘦肉率,曾被广泛添加于饲料中。人食用了含克伦特罗残留的动物性食品,会出现肌肉震颤,心悸,过敏、头痛,目眩,恶心、呕吐,发烧,颤栗等症状,世界各国已明文禁止使用。常规仪器检测方法耗时,不方便,不能满足实际生产中大批量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贾涛 《饲料与畜牧》2007,(12):32-35
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属于β-兴奋剂。β-兴奋剂是营养重分配剂的一种,是一类结构和功能类似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苯乙醇胺类衍生物,它可以加快畜禽生长速度,降低酮体脂肪含量,提高瘦肉率。β2-兴奋剂常见的有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随着我国对克伦特罗监管力度的加大,克伦特罗的使用逐渐减少,其他β2-兴奋剂的使用逐渐增加。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是美国最新研制出的一种β2-兴奋剂,由于莱克多巴胺有类似于盐酸克伦特罗的作用,在动物组织中残留,可能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我国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明文禁止莱克多巴胺用于动物养殖,目前我国还未统一监测莱克多巴胺的方法,因此建立莱克多巴胺的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以适合市场监测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对β2-兴奋剂测定的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法、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以及气相色谱-质谱朕用法(GC-MS)等,而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具有检测快速(检测过程只需要2h)的特点。经过试验研究,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莱克多巴胺,回收率可达到95%以上,相关系数(r值)可达到0.99以上,而最低检测限能达到0.5ng/ml。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畜禽产品中兽药的残留和激素类药物的残留,兽药的残留主要包括抗菌类药物的残留和抗寄生虫类药物的残留,激素类药物的残留包括性激素的残留、生长激素的残留,还有β-兴奋剂的残留。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β-兴奋剂检测中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检测动物性食品中β-兴奋剂的常用分析方法,指出现行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酶联免疫法检测饲料中莱克多巴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属于β-兴奋剂.β-兴奋剂是营养重分配剂的一种,是一类结构和功能类似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苯乙醇胺类衍生物,它可加快畜禽的生长速度,降低酮体脂肪含量,提高瘦肉率.β2-兴奋剂常见的有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及沙丁胺醇等,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随着我国对克伦特罗监管力度的加大,克伦特罗的使用逐渐减少,其他β 2-兴奋剂的使用逐渐增加.莱克多巴胺是美国最新研制出的一种β 2-兴奋剂,由于莱克多巴胺有类似于盐酸克伦特罗的作用,在动物组织中残留,可能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我国农业部、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明文禁止莱克多巴胺用于动物养殖.目前,我国还未统一监测莱克多巴胺的方法,因此,建立莱克多巴胺的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以适合市场监测十分必要.目前,国内测定β 2-兴奋剂测定的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法、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及气质联用(GC-MS)法等,而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具有检测快速(检测过程只需2 h)的特点.经试验研究,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莱克多巴胺,回收率可达到75%~95%,相关系数(r值)可超过0.99,而最低检测限能达到0.5ng/mL.  相似文献   

14.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猪尿中的莱克多巴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RAC)属于β2-兴奋剂的一种,它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能显著促进动物生长,增加饲料转化率和瘦肉率,已经被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批准作为猪的饲料添加剂。但包括RAC在内的β2-兴奋剂在我国及欧盟都被禁止在食品动物的饲养过程中使用。  相似文献   

15.
沙丁胺醇是β-兴奋剂的一种,在临床应用中能有效地治疗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常见哮喘类呼吸道疾病。在畜牧业中能提高瘦肉率,但由于β-兴奋剂易产生残留而危害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大部分国家通过立法以禁止β-兴奋剂的使用。本文就β-兴奋剂中沙丁胺醇的危害以及常用检测方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6.
<正>"瘦肉精"通常指β-肾上腺素兴奋剂,简称β-兴奋剂或β-激动剂,传统瘦肉精主要指盐酸克伦特罗,被广泛用于治疗动物和人的阻塞性支气管哮喘([1-2]),新型瘦肉精指苯乙醇胺A、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硫酸特布他林、西巴特罗、盐酸多巴胺等药物,在饲料中添加这些药物能使禽畜肌肉比例提高,增大禽畜的瘦肉率,因此β-兴奋剂一度被  相似文献   

17.
“瘦肉精”,顾名思义,它是饲喂动物后能够促进瘦肉生长、抑制肥肉生长的一类β-兴奋剂药物。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有公司将克伦特罗(最常见“瘦肉精”之一)添加到动物饲料中,以增加瘦肉率,但经过大量饲喂,克伦特罗在猪体内残留较多,人食用“瘦肉精”残留较高的猪肉产品,轻则产生心脏不适等症状,重则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早在2002年农业部就先后下发文件(农业部176号、193号、1519号公告)禁止在食品动物的饮水和饲料中添加β-兴奋剂类药物。但因经济利益驱动,国内仍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在动物养殖过程中违法添加“瘦肉精”,因而间接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偶有发生。β-兴奋剂药物作为运动员兴奋剂的“低端产品”,在近年来的赛事上不断被检出。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食了含有“瘦肉精”的肉制品,欧阳鲲鹏、美国泳将哈迪、佟文等均因β-兴奋剂尿检阳性被禁止参赛,给运动员的体育生涯带来巨大损失,相关地区的形象也受到了影响。2013年辽宁省将承办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如何保障全运会参会运动员不发生涉“瘦肉精”兴奋剂事件、保障全运会期间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了全省畜牧兽医部门的一道必答题。  相似文献   

18.
饲料中β-兴奋剂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β-兴奋剂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目前广泛应用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盐酸多巴胺(Dopamine,DA)属于儿茶酚胺类的β-兴奋剂类药物,具有β-受体(主要是β1受体)激动作用和一定的α-受体激动作用,以及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作用。它多用作人类疾病的治疗,兽药临床上也有使用(罗明生等,2001)。将盐酸多巴胺添加到饲料中能促进家畜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但是,盐酸  相似文献   

20.
<正> 1 违禁药物和未被批准使用的药物及其危害这类药物如甾体激素,β-兴奋剂,甲状腺抑制剂,玉米赤霉醇和镇静药物等。1.1 盐酸克伦特罗(β-兴奋剂)国家明文规定不允许作添加剂使用。但是,不法商人为了牟取暴利,在饲料中添加以促生长提高瘦肉率,在猪肝中残留为最,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为扰乱激素平衡,引起人体中毒。表现为心律失常、心慌、心悸、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症状。1.2 已烯雌酚用于不明显发展,在养殖中具有通过蛋白质同化作用提高食欲的功效,被用来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畜禽生长。农业部已明确规定不允许使用,但目前较多水产养殖户用于鳝鱼养殖,其潜在危害是扰乱激素平衡,导致女童性早熟,男性女性化,诱发女性乳腺癌、卵巢癌等疾病。2 怀疑有"三致"作用的药物和人畜共用的抗菌药物及其危害所谓"三致",即指:致癌、致畸、致突变。这类药物如磺胺类、硝基呋唑类、喹恶啉类、四环素类、氨基糖甙类和β-内酰胺类等。尤其是将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