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甘膦影响假高粱种子萌发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草甘膦4个剂量处理的假高梁种子均有一定的发芽能力,发芽率在3.3%-41.7%,发芽率随着剂量的增大而下降,但在萌发后10天内所有处理的萌发株全部死亡,即发芽死亡率为100%,而未萌发的种子霉烂失去活性;对照种子发芽率为43.3%,发芽死亡率为0。试验结果表明,2000g.a.i/hm^2剂量的草甘膦即可杀死假高梁的幼苗,6000g.a.i/hm^2以上剂量能有效抑制假高梁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2.
两种雀麦种子萌发期耐热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设置了八个变温梯度 ,三种播前预措方式及一个对照 ,分别对两种雀麦 (沙地雀麦Bromus ircutensis和无芒雀麦 Bromusinermis)种子进行萌发测试。测定了不同处理下的发芽率、发芽指数、休眠率和死亡率 ,并依此比较了这两种牧草种子在萌发期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 ,从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看 ,二者并无明显的差异 ( P<0 .0 5) ,在较低的温度下二者都有较高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 ,当温度超过 45℃时二者都不萌发。从休眠和死亡状况可知 ,沙地雀麦种子比无芒雀麦种子有较强的耐高温性。三种预措方式中 ,三次回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层积处理对野慈姑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层积处理方法对野慈姑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为今后以野慈姑种子为萌发材料的相关试验研究与田间防除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层积处理能够提高野慈姑种子的发芽率,处理5~10 d,种子能够发芽,但发芽率低;处理15 d时,种子发芽率大幅度提高,随后提高幅度减小;处理35 d后,种子逐渐达到低温层积处理的最高发芽水平,且与经过自然越冬的种子相比,发芽率无显著差异;处理60 d后种子发芽率不再提高;室温层积处理5~90 d野慈姑种子的发芽率均不高于4.00%,可见室温层积处理不能提高野慈姑种子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4.
十字花科杂草种子的破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我国农田常见的7种十字花科杂草破眠研究表明,400-600mg/kg浓度的赤霉酸溶液处理24h,能有效打破诸葛菜、风花菜、遏蓝菜、碎米蔼和Han菜种子的休眠,5种杂草的发芽率由对照的0-16%提高到36.3%-80.67%。机械破皮加赤霉酸处理,能有效打破播娘蒿种子的休眠,发芽率提高到43.97%。机械破皮后用GA3处理,种子萌发时再进行变温处理,能大幅度提高蔼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率可提高到71.67%。  相似文献   

5.
HCl、NaOH、Na2CO3、NaCl、赤霉素(GA3)、芸薹素内酯(BR)浸种处理,探讨溶液浓度、浸种时间对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inn.)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溶液浸种处理可以作为快速解除野慈姑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的方法,最佳处理为25%NaOH溶液浸种4h,可使野慈姑种子萌发率达73.00%。HCl溶液浸种处理仅能解除部分野慈姑种子的休眠,20%HCl溶液浸种4h野慈姑种子的发芽率最高;为48.33%。Na2CO3、NaCl、GA3、BR溶液浸种处理,野慈姑种子的最高发芽率分别仅为10.33%、9.33%、11.33%、9.67%,不能用于解除野慈姑种子的休眠。  相似文献   

6.
碎米荠为多功能野生草本植物,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生态影响。通过不同条件储藏、不同时间高温处理后的萌发试验研究碎米荠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种子是碎米荠生活史的关键阶段,其种子多而小,靠角果弹裂进行散布。刚采集的种子需要较长时间完成萌发,低温和冷冻储藏后种子最早萌发日期相似,但萌发整齐度提高,表明碎米荠种子存在一定程度休眠。储藏导致发芽率不同程度降低(7.61%~100.00%),低温(5℃)和冷冻(-20℃)条件有利于碎米荠种子保存;-20℃保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优于5℃条件,特别是储藏半年后(P0.05)。自然状态土壤埋藏的种子发芽率较高,室温密封保存会导致碎米荠种子活力丧失。高温处理显著降低了碎米荠种子的发芽率(P0.05),但不同高温和处理时间的种子萌发情况相近;与对照相比,高温处理后仍有超过50%的种子正常发芽。种子数量多、活力稳定及对不同温度较强的耐受性是碎米荠适应环境的重要特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光照(12h光周期)和黑暗两种条件下摩擦脱果皮处理及不同药剂(NaOH、HCl、KNO3及GA3)浸泡处理对脱果皮和未脱果皮牛筋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筋草种子休眠主要是其果皮对种子的束缚引起的机械休眠,种子一经脱果皮,休眠基本解除,萌发率达61%以上。若用蒸馏水浸泡24 h,萌发率显著升高,达80%。种子的萌发不受光照条件的影响。NaOH、HCl、KNO3及GA3浸泡对未脱果皮的牛筋草种子萌发无任何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脱果皮的牛筋草种子经NaOH、HCl浸泡后萌发率急剧下降,而经KNO3和GA3浸泡24h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萌发率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圆柏果实水浸提液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柏(Sabina chinensis L.)成年母树周围很少有实生苗生长,为了检测该植物组织是否具有抑制种子发芽的作用,通过测定圆柏果皮和种子水浸提液对萝卜、白菜和圆柏种子萌发及幼苗根长和苗高的影响,对圆柏果实化感物质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高浓度0.1 g/mL果皮水浸提液处理下,萝卜和白菜种子的萌发、苗高和根长生长均受到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浓度的降低,其抑制作用逐渐减弱;低浓度(0.01 g/mL,0.03 g/mL)的果皮水浸提液对萝卜种子的萌发、幼苗苗高和根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对白菜种子萌发、幼苗苗高和根长有抑制作用;圆柏种子浸提液对萝卜、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显著。圆柏果实水浸提液对萝卜和白菜具有明显的化感作用,化感物质主要存在于果皮中,而且圆柏果实的化感作用对参加试验的萝卜和白菜种子具有选择性。圆柏种子在该试验中未发芽,TTC法检测参加试验圆柏种子的活力,发现果皮浸提液处理的圆柏种子有34%具有生活力,子叶在转绿;种子浸提液处理的圆柏种子有37%具有生活力,子叶也在转绿,圆柏种子的发芽率比较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子的质量,圆柏对自身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生长的自毒效应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不同化学试剂及人工处理对稗草种子休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应用不同化学试剂及人工剥去颖壳处理来提高稗草种子的萌发率,不同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同.GA3、浓H2 SO4、KNO3、剥去颖壳处理都有利于稗草种子的萌发,但剥去颖壳破除休眠的效果不理想.通过800~1200 mg/L GA3浸种24 h,浓硫酸浸种10~ 20 min,都能打破稗草种子休眠,使其发芽率超过70%;KNO3溶液可打破部分稗草种子休眠,2% KNO3浸泡12 h,发芽率为34.67%;NaOH、HC1不宜用于解除稗草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10.
野榆钱菠菜的果实多型性及其萌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野榆钱菠菜有3种形态的果实和种子,这3种果实在形状、大小、颜色、着生方式及包被其苞片的大小上均有差异.以野榆钱菠菜的3种果实(种子)为材料,在暗/光为5 ℃/25 ℃,5 ℃/15 ℃,15 ℃/25 ℃,暗周期和光周期同为12 h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结果表明:新采收的C型种子成熟后具有一定的萌发能力,并且在5 ℃/25 ℃下的萌发率最高(>90%);A型和B型种子存在休眠现象.划破种皮后,A型和B型种子在3个温变处理下的萌发率显著提高,12 星期的低温层积处理也能有效地加速和提高A型和B型种子的萌发率,表明A型和B型种子的休眠属于非深度生理休眠.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20℃/15℃和25℃/20℃两种日波动温度对棒头草(Polypogon fugax Nees ex steud.)、大瓜草(Spergula arvensis L.)、红花月见草(Oenothera rosea L’Herit.ex Ait.)和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Spreng.)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作用。结果表明,4种杂草种子萌发对两种波动温度的反应存在差异。前4 d高温有利于棒头草种子萌发,而3 d以后,种子在低温时的发芽率均高于高温处理。前3 d高温促进大瓜草种子的发芽势,而4 d后两种温度下种子的发芽率维持不变,且低温处理的发芽率比高温处理高10%左右。红花月见草和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反应很相似,即在种子萌发的早期高温和低温种子发芽率差异很大,随着发芽时间的进一步延长,两种温度处理的发芽率逐渐接近。  相似文献   

12.
高湿对农田狗尾草种子发芽特性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狗尾草种子为材料,研究高温(45℃)、相对湿度(50%、60%、70%、80%)处理对种子发芽及幼苗胚芽鞘生长的影响,为揭示狗尾草成功占据休耕地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在50%、60%和70%湿度条件下,老化lld的种子萌发率最高,说明增加湿度可有效解除狗尾草种子休眠.在4个湿度下老化lld的狗尾草种子萌发率变异系数降至最低,死亡率最高,休眠率则呈现由低变高的趋势,表明种子出苗整齐程度和诱导进入次生休眠受高湿条件的影响.老化湿度对胚芽鞘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苍耳种子的休眠主要受种皮质地坚硬而形成的对种子机械束缚力及种皮内封闭的薄膜质层影响。流水浸泡+挫伤种皮,种子发芽率达到86.47%,流水浸泡发芽率达到80.14%,挫伤种皮发芽相对较低,为68.97%。物理解除避免了化学解除休眠处理中强酸、强碱及氧化剂对种子内部有效成分的破坏。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紫茎泽兰(Eupatorium coelestinum L.)种子为材料,研究了重金属铅(Pb)、锌(Zn)、镉(Cd)单一及复合胁迫对种子萌发及幼苗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b浓度在100~4 000 μmol/L时,紫茎泽兰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都随着Pb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是当Pb浓度为100 ~200 μmol/L时,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发芽势都比对照高,其中在100 μmol/L处理下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发芽势都是最高的,分别为94.67%、42.25和89.67%;在Zn浓度为100 ~4 000 μmol/L范围内,紫茎泽兰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随着Zn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Cd浓度为20~1 000 μmol/L范围内,紫茎泽兰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都随着Cd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低浓度Pb(100 μmol/L)+Zn(100 μmol/L)复合胁迫下,其发芽率是最高的,为94.67%,之后随着复合浓度的增加,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呈下降趋势;紫茎泽兰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随着复合重金属Pb +Cd、Zn+ Cd、Pb+Zn+Cd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无论是在单一还是复合重金属处理下,紫茎泽兰的幼苗根长与对照相比明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5.
水是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直接影响着干旱区植被的分布和多样性。以铃铛刺(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和披针叶野决明(Thermopsis lanceolata)种子为研究材料,用不同浓度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讨干旱胁迫对铃铛刺和披针叶野决明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处理均降低了铃铛刺和披针叶野决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日相对发芽率和平均发芽速率,延缓了种子萌发进程,胚芽和胚根生长也受到抑制。不同浓度处理中,12%是相对高萌发率的浓度,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日相对发芽率、平均发芽速率、胚根及胚芽长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与对照相近。干旱胁迫对铃铛刺和披针叶野决明种子萌发影响不完全一样,如对胚芽和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铃铛刺种子胚芽和胚根作用相近,披针叶野决明则对胚根作用较胚芽明显。  相似文献   

16.
对河北燕山地区30份叶底珠材料种子萌发期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以期为叶底珠的耐盐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盐渍化地区生态修复及园林植物的选择提供参考。在人工气候箱内用200mmol/L 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以蒸馏水培养为对照,对30份叶底珠材料种子萌发期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相对盐害率、相对胚根长、相对鲜重进行测定与计算,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筛选耐盐材料。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叶底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鲜重等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30份叶底珠材料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有明显差异;在6个鉴定指标中,相对盐害率、发芽率与叶底珠萌发期的耐盐性关系最为密切;根据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将燕山地区30份叶底珠材料划分为高度耐盐型(6个)、耐盐型(5个)、中度耐盐型(3个)、盐敏感型(8个)和高敏感型(8个)5类。200mmol/L NaCl溶液可作为叶底珠种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适宜盐浓度;发芽率可作为叶底珠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快速鉴定或初步筛选的鉴定指标;隶属函数法对叶底珠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龙葵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微波、超声波、酸度和Al3+对龙葵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450 W微波处理20 s、超声波处理15 min、pH值5.0~6.5最利于龙葵种子萌发;Al3+处理能降低龙葵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  相似文献   

18.
以进境转基因大豆中截获的豚草种子为材料,通过热水浸泡、浓硫酸处理、双氧水浸泡、高锰酸钾浸泡、赤霉素浸泡、低温处理、去除种皮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截获休眠豚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00mg/LGA、3.0%H2O2、3~5℃低温沙藏3个月、4个月和去种壳处理对休眠中的豚草种子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对豚草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太明显;3~5℃低温沙藏5个月可使豚草种子发芽率提高至10%。  相似文献   

19.
用不同浓度的新型除草剂莱草通处理大豆、辣椒、萝卜种子,对种子发芽率、根长增减率、根重增减率、根肿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菜草通对大豆、辣椒、萝l、种子发芽率、根长、根重生长都有一定程度影v向。其中对辣椒、萝1、的萌发和生长影响最大。当菜草通浓度超过0.4%时,就表现出发芽缓慢;超过0.8%时,根长、根重明显受到影响;当莱草通浓度超过1.6%时,萝卜、辣椒根长明显缩短,根重减轻,根肿明显。大豆萌芽生长受菜草通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0.
等离子体对种子活力及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通过对多种作物干种子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后,种子的萌发力显著提高,种子活力增强;同时发现,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不同品种对等离子体的敏感度和耐受性有所不同。此外,等离子体能明显促进种子的抗旱萌发力,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提高23.3%-152.9%和8.3%-54.8%。等离子体处理作物种子有可能发展为一项作物增产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