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茶叶流通体制的改革,农村茶叶初精制联合的茶厂猛增,但许多厂起步较晚,制茶技术生疏,产品质量不稳定,从而影响制茶的经济效益。为此,拟谈浅见,供参考。一、付制方式的选择 1.生做与熟做毛茶付制时,其含水量不超过6.5%的,可以采用“生做”以减少碎末茶,如果含水量不一致,即同一批付制毛茶中,只有几袋水分较高的,在筛分中即会阻塞筛孔,造成“走料”,且条索较松泡,取料率低,分级  相似文献   

2.
茶叶整碎,是毛茶和精茶品质审评的一项因子。所谓整碎,一般是指外形的匀整程度。毛茶的整碎,受采摘和初制加工技术影响,但基本上还是保持原自然形态。而精茶的整碎,是将毛茶精制成不同类型的筛号茶,再依照某种标准样,人为地拼配而成。对眉茶来说,除要求条索完整以外,还要使上、中、下三段茶的筛档比例适当。否则,外形参差不齐,仅有好的内质,也会降低商品茶的价值。目前,眉茶品质上存在的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外形条索短钝,缺锋苗,中、下段茶比重大。因此,在精制加工过程中,对茶叶的整碎问题,尤其是对碎末茶偏多,处理就较为突出。现从浙江省临安茶厂眉茶精制中反映出的茶叶整碎的变化,谈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讨论和商榷。  相似文献   

3.
拣梗是茶叶精制加工的重要工序,它直接影响茶叶的质量及精制率。目前使用的拣梗机,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将长梗从条形茶中分离出来,困难更大,因此,研究和探讨新的拣梗形式是非常必要的。网跳式拣梗机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开辟了毛茶取梗新途径,同时还可用于特种茶类(乌龙茶等)的拣梗。现将网跳式拣梗机的设计依据及工作原理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福建茶叶》1999,(3):39-40,41
茶叶是一种营养、浓香馥郁和有保键机能的食品,广泛为人们所饮用.目前,消费者有的饮用毛茶,有的饮用精制茶.究竟饮用毛茶或饮用精制茶哪一种卫生安全呢?本实验对精制茶和毛茶加以比较剖析,以辨明精制茶与毛茶的优劣.  相似文献   

5.
红条毛茶通过正常加工工艺提出正茶后,剩下不能成为级别花色的茶,称为副茶。在通常情况下,副茶约占整个毛茶的30%。怎样恰如其分地加工好这些副茶,对提高茶叶的精制率和最大限度地发挥茶叶的经济效益,起着很大的作用。那么,在红条毛茶的精制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副茶,各类副茶又怎样加工呢?一、各副茶的名称和来源。红条毛茶在精制中会出现一系列的不合  相似文献   

6.
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制茶燃料供应日趋紧张。炒制一担干毛茶,需四百斤干柴或二百斤煤和十度电。近年来,有些社队因缺乏燃料,不能再发展茶叶生产;有的大队有茶不能采,采下的茶叶也因没有燃料无法加工成毛茶,这种状况,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将影响到茶叶生产。解决制茶燃料不足的途径,一是发展薪炭林;二是开发小水电等新能源;三是改灶  相似文献   

7.
出口绿茶精制加工过程中,通过复火车色使茶叶与机械滚筒反复康炒摩擦,达到茶条紧结、光亮的目的。高级绿茶容易车色,而条索粗松的粗大茶,尤其是4、5、6筛号茶,较难车紧。我省每年加工出口绿茶约0.325万吨,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11%左右。生产中素有松,杂碎的毛病。?..  相似文献   

8.
在相同生产时间,对机采与手采鲜叶按连续化颗粒型加工工艺技术生产平水日铸茶,对生产的茶叶品质进行感官审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种采摘模式下的加工方法、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机采鲜叶在嫩度与匀整度上明显低于手采鲜叶;可采用相同的初加工工艺与技术参数进行加工;机采毛茶品质由于含梗量与嫩度的原因在外形与叶底上感官审评得分略低于手采毛茶,但在香气与滋味上接近、有的甚至还稍优于手采毛茶,综合品质两者接近;精加工后两者品质更趋一致。在生产成本与得率上,每公斤机采茶的成本比手采茶低36.22%,得率低25.48%,经济效益高约21.30%。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建瓯地区茶叶在亩产量不断下降的同时,毛茶含梗、朴量逐年增多。影响马龙茶质量的原因虽有多方面,但粗采、老来是影响建巨茶叶品质的最主要原因。应正确运用采摘手段,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一、闽北乌龙茶采摘现状从目前的采摘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采“齐大茶”、“一把抓”。几年来,由于闽北乌龙茶市场,产供失衡。许多条农盲目的片面追求产量,让新梢生长到驻芽五叶或更大些才来,产量虽略有提高,但鲜叶品质下降,老嫩不匀,粗老叶多,不利于初制条的品质形成。据统计:1989、1991年分别比1984年含梗、朴量增长11…  相似文献   

10.
茶叶是一种营养、浓香葱郁和有保键机能的食品,广泛为人们所饮用。目前,消费者有的饮用毛条,有的饮用精制条。究竟饮用毛茶或饮用精制茶哪一种卫生安全呢?本实验对精制茶和毛茶加以比较剖析,以辨明精制茶与毛条的优劣。1材料、设备与方法1.1材料①毛茶:选取七个毛条样品,分别为:永春佛手(春茶)、永春毛蟹(春茶)、安溪包种(春茶)、安溪铁观音(夏茶)、安溪本山(夏茶)、武夷肉桂(春茶)、武夷水仙(春茶)②精制茶:精制条是将同一毛条精加工而成,也七个样品。精加工过程中采用供培温度150-16()。1.2设备①水分测定设…  相似文献   

11.
王春发 《中国茶叶》1993,15(3):26-26
在眉茶精制中,制好头子茶是保证成品茶规格及面张品质的关键,也是提高茶叶制率所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如能妥善、有效地制好各种头子茶,也就解决了外销眉茶精制过程中关键的技术问题。下面就各种头子茶的制作,谈一些浅识。 1.毛茶头在先圆后抖的作业中,留在圆筛机最上一面5孔筛(有的厂用4孔筛)上的茶叶,一般称之毛茶头。由于毛茶头中混有初制时带入的石子、铁  相似文献   

12.
茶叶精制过程中的碎茶率直接影响质量、制率和标准级成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值得研究。就笔者多年实践摸索几点意见供参考。一、产生碎条的原因茶叶精制过程中产生碎茶原因有: 1.毛茶碎茶率含量高。 2.毛茶含水量低于7%时,往往采取“熟做”办法,通过切断,碎茶率比“生做”  相似文献   

13.
筛号茶拼配是茶叶精制中一个很重要的技术环节,它对于改进茶叶品质,发挥原料经济价值关系很大。筛号茶的品质特征是十分复杂的,有的身骨重实但条索短秃,有的叶底嫩匀但身骨轻飘,有的条挺平伏但缺少锋苗,有的香味浓厚但叶底破碎等等。由于筛号茶品质特征的复杂性,必然导致筛号茶拼配工作的艰难性,我们只有全面分析、了解和掌握各筛号茶的品质特征,才能在筛号茶拼配中取长补短,统筹兼顾,灵活运用,才能使拼配后的产品质量和经济价值达到最佳点。现就烘青花胚,简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技术在茶叶拣剔机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拣剔机械在茶叶精制加工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初制毛茶一般需要经过多种拣剔机械反复拣剔,以便去除茶叶中的茶梗、黄片及非茶类杂物,使得茶叶条索整齐,形色美观,达到商品茶的品质要求。但是,我国常用的拣剔机械技术水平还远不能满足茶叶大规模现代生产的要求,目前的主要矛盾是我国茶叶品种繁多,形状复杂,而拣剔机械普遍存在适应性差和拣净率低的缺陷,因此,多数品种茶叶在经拣剔机械拣剔之后,还必须花费大量人工进行手工复拣,致使茶叶加工成本居高不下,也令茶叶生产厂家在临时拣工劳力资源日趋短缺的情况下面临雇工日益困难问题的困扰。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能提高拣剔机械的智能化程度,使其适应性和拣净率获得改善,从而为实现拣剔作业的自动化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基层收茶站不能及时将收购的毛茶运送精制茶厂,往往要将毛茶临时存放在茶站。有时,因茶站有关人员的存放不当或仓库设施较差,致使毛茶回潮、弹坯,汤色红变,香气锐减,毛茶品质下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精心保管毛茶,改善仓库设施是保证毛茶品质的重要一环。根据目前基层茶站的人员水平、贮仓条件和我们的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作改进。一、精心保管茶叶收购毛茶时,要严格掌握毛茶的含水量,这是精心保管茶叶的第一个关键。毛茶含水量偏高,易发生霉变,影响毛茶质量。毛茶含水率低于标准,固然对  相似文献   

16.
以一级、二级和三级3个级别共12个黑毛茶茶样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感官品质和主要生化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一级黑毛茶条索紧结,香气纯正尚高,滋味醇厚;二级黑毛茶条索尚紧结,香气纯正,滋味尚醇厚;三级黑毛茶条索粗松,香气尚纯正,滋味尚纯和。主要生化成分含量,一级黑毛茶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和7种儿茶素组分含量均最高;二级黑毛茶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三级黑毛茶最低;三级黑毛茶简单儿茶素GC、EGC、DL-C和EC含量高于二级黑毛茶,较一级黑毛茶低。  相似文献   

17.
眉茶精制中,为求得成品茶的长短规格一致,面张匀净,对在制品分筛的筛号茶都要进行一次撩筛,以后在风选定级前一般还要作一次撩筛。由撩筛分出的筛面茶称撩头,所占比例为毛茶的7%左右。撩头茶因身骨较轻,条索粗松,且含有大量粗老茶梗,所以在精制中一般都另做一路加工,且制品作降级处理。传统的撩头茶加工方法是反复滚切、筛分,直至切  相似文献   

18.
工夫红毛茶(简称红毛茶)审评以标准样茶为标尺,实行级内茶外形、内质并重,干湿兼看,分别定等的办法,作为收购红毛茶定等、计价、归堆的依据。鉴别红毛茶品质,外形有条索、嫩度、净度、色泽、干香五个因子,其中条索、嫩度、净度是主要因子,色泽、干香是结合因子;内质有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嫩匀度和叶底色泽五个因子,其中叶底嫩匀度和色泽、香气是主要因子,汤色、滋味是结合因子。笔者根据从事多年审评工作,谈几点经验。 (1)对样评茶,以标准样茶的主、次因  相似文献   

19.
鲜叶杀青,易产生烟焦碎片末,揉捻后粘附在茶叶外表或卷进茶条内,使毛茶产生烟焦气味,茶汤有焦黑色碎粒沉淀物,影响茶叶品质。近几年来,我场在绿茶初制上对杀青叶采取了手筛割除焦片末的做法,散发烟焦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样,既散发烟焦气,又起到了散热、冷却以改善干茶色泽的作用,提高了毛茶质量。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工夫紅茶品貭,有其独特风格,条索紧细,色澤烏潤,香气濃郁,滋味醇厚,並以制工精細而馳名国际市場。但要得到优貭的工夫紅茶成品,必需有貭地优良的紅毛茶为前提。紅毛茶的品貭优劣,直接关系成品茶品质的优劣,並且对精制加工和毛茶精制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1962年春季,随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实习队在安化紅茶厂实习期間,就以近几年来红毛茶品质与精制加工关系的几个問題,进行了初步探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