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通过对改革开放后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现状的剖析认为,现行合作制体制下的法人治理结构不适应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需要,应明晰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关系,并在此前提下建立股份制下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
王依军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28-30
我国农村信用社已经并正在进行着一系列的实质性改革,包括对股金管理、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内控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等的改革。这些改革虽取得过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包括内部人控制、法人治理结构不对称,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革。随着产权改革的进行,当前应趁热打铁,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加快改革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上。本文从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的分析探讨入手,研究并提出一些对改革的建议,希望在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必须认真研究和妥善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存在诸如“三会”组织形同虚设,行政控制现象严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缺陷。这些缺陷主要是由于产权不明晰,产权制度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缺失造成的。因此,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从完善“三会”制度,完善产权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传统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基础上,通过对农村信用社改革中三种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三种模式的产权特征及效率方面的差异,为推进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提供,必要借鉴.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问题成为影响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以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历史时间段为间隔点,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法人治理情况。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内容及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制度绩效,指出在法人治理层面存在股东名不符实、“三会”制度有名无实、经营者职业角色失范、法人地位不明确等问题,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提出应从完善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入手,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三会”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培育职业经理人,理顺外部治理,以建立科学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该文阐述了法人治理结构理论,对我国农信社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显著的特征是责权利不清和失衡及控制权转移,由此产生了诸如“三会”制度形同虚设,民主管理流于形式,农信社软预算和“官本位”激励机制的形成。认为我国农信社今后应从建立有效的责权利均衡机制和向社员让渡剩余控制权两个方面进行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造。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实地考察,分析了目前农村信用社的治理结构以及现有治理结构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行为的影响。其中,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上的最大问题是产权不清、利益关系不明确、没有建立适当的激励于约束机制。其后果是行为的短期化,没有人对信用社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负责,并导致经营状况继续恶化。 相似文献
9.
产权改革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客观地分析了新一轮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中面临的许多问题,如过分追求盈利;合作制有名无实;产权制度存在缺陷;法人治理结构失效等,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因地制宜地选择产权模式;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 相似文献
10.
浅议科研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冰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2,(1):37-39
一、决策机构(董事会) 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已步入产权制度改革的新阶段,随之而来的是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就企业的董事会来说,它于股东之中产生,而股东是企业股份的持有人,企业的资产归所有该企业股份的持有人所有,其资产的定界和产权的归属是非常明确的。事业单位,包括大部分科研单位的情况并不是这样,其资产全部为国有资产,其产权为国家所有,靠股份持有人持有股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1.1产权虚置,产权主体错位,造成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责任无法落实
在实际运行中,信用社的产权主体名义上是全体人股社员。而事实上产权主体却变异成国家或集体。这就造成了农村信用社的产权虚假,真正的产权主体被架空.社员对信用社所应拥有的权利被严重削弱。具体表现在:(1)非职工社员由于所有权分散且单个社员股权较小,在现实中已基本失去应行使的其他财产权利。(2)职工社员作为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行使其他财产权利。(3)农村信用社主任对农村信用料拥有宴际的专配权. 相似文献
12.
迟树功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1(6):20-22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必须大力发展。但是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仍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不断完善,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使农村信用社真正转变为能为农村社区服务的地方金融企业,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一馨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5,19(1):30-33
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我国金融改革的全局,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农村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历史原因、体制原因和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 2003年 6月,国务院作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决定,在产权制度、管理体制、运营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使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4.
白仙畔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24(4):3-15
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工作的条件以及自身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与工作角色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时代特征更加鲜明,对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乡村治理结构是紧密相连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决定着乡村治理结构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同时,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必须适应和满足乡村治理形势和治理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治理结构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博弈论角度分析认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治理结构主要指政府、农民和医疗机构之间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制度安排。进一步将政府、农民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博弈以及不同层次政府、不同医疗机构、不同层次农民的博弈纳入分析框架,得出结论:新型农村医疗制度治理结构的设计要满足政府、农民和医疗机构三方的"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来源 ,提出农信社应从加强内部管理着手有效控制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措施为 :贷前审查与贷后监控 ,控制高风险贷款比重 ,进行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等。 相似文献
17.
对各阶段改革中各参与方利益的博弈进行分析,从而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地理限制及相关政策的演变过程,提出了农村信用社在现阶段不宜改变地理限制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信用社作为主要服务“三农”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多年来尽管在改革体制、改善管理、改进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相比,在管理方式、经营模式、服务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在管理体制、产权制度、风险防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影响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作用的发挥,需要通过不断地深化改革,在发展中逐步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