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草莓是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柔嫩多汁,香甜可口,深受广大市民喜爱.在草莓生产中,除栽培管理技术外,病害是影响草莓产量的主要因素.作者在调查上海地区草莓病害种类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为害草莓的主要真菌病害草莓灰霉病(Botrytis cimerea),并做了室内及田间药剂防治试验.一、室内试验1.试验目的:探求几种不同浓度的常用农药对灰霉病孢子发芽的抑制作用,为田间药剂防治提  相似文献   

2.
朱秋云  张健  胡颖 《北方园艺》2008,(4):242-242
草莓白粉病(Sphaerotheca aphanis(wallr))是草莓生产上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尤其在保护地中,温度高,空气湿度大,光照不足,通风不良,草莓白粉病更易发生.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草莓白粉菌属于专性寄生菌,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东亚等草莓产区.白粉病是冷凉地区草莓的主要病害,也是棚室栽培中的主要病害,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的草莓产区发病严重,已成为提高草莓品质、产量和效益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3.
刘刚 《西南园艺》2006,34(6):67-68
草莓的生理性病害不同于真菌、细菌、病毒等引起的非生理性病害。草莓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为管理不当引起的。防治这类病害一般不需要化学药剂,只需施以科学正确的管理手段就可以了。在草莓生产过程中,无论是大棚、温室、露地生产,草莓生理性病害发生都很普遍,严重时可达到80%以上。为了更有效地防治草莓生理性病害,提高种植草莓的经济效益,下面就常见的草莓生理性病害种类、发病原因及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草莓白果1.1为害症状正常成熟的草莓果实是红色。草莓白果在浆果成熟时,全部或部分果面呈白色或淡黄色等异常颜色。在异常颜…  相似文献   

4.
草莓黄萎病是草莓多发病中特别难防治的一种病害。该病于1967年首先在澳大利亚发现,继之1970年在日本发现。草莓黄蒌病是真菌病害。学名为 FusariumOxysporum f.sp.fragariae。形成小型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5.
草莓青枯病(又称茎枯病),属细菌性病害.近几年来,草莓产区青枯病的发生逐渐加重,特别是全明星草莓病株多达20%以上,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大棚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生与危害 草莓白粉病病原菌为羽衣草单囊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对十堰市近郊大棚草莓调查发现,它主要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成为下年主要初侵染源.病原借气流传播.它是一种周年性病害,从苗期到果实成熟采收期,草莓的叶、花、果都能被反复侵染发病.它是一种低温性病害,最适温度18℃,温度高于30℃时病害的发展受到抑制.它是一种高湿度病害,发病湿度要求为50%以上,湿度大于80%时,该病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7.
草莓黑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是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一般在夏末秋初始发,发病高峰正值草莓花芽分化期,对翌年产量有较大影响.为了解不同品种的发病差异,筛选出抗性品种,1999年9月在本所对10个品种的田间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果农之友》2013,(4):46-46
草莓灰霉病是大棚栽培草莓的重要病害,在我国各草莓栽培地区时常发生,是当前草莓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其主要侵染果实、花柄和叶柄,以果实为重,对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针对此点,西北农林科技大  相似文献   

9.
以"红颜"草莓为试材,研究了补光对拱棚种植草莓植株长势及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光条件下草莓植株长势、株高、茎粗、开花率均有显著提高,明显控制了病虫害发生,尤其在连续阴天时,补光栽培的草莓表现出很强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10.
<正>1997年我县首次试种保护地草莓成功后,至2008年发展到66.67hm2。随着草莓产业规模化发展和保护地大棚的周年使用,草莓的病害呈逐年加重发生态势。目前保护地草莓病害有草莓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黄萎病等。而草莓白粉病在我县发生最重,危害最大,成为主要病害,一般产量损失10%~25%,严重的达30%~50%。现将白粉病在我县的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发病规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建平县充分依托退耕还林和抗灾、避灾农业的主要项目资金支持,积极发展温室草莓生产,取得极好的经济效益。建平县温室草莓面积135hm^2,产量达到3650kg/666.7m^2。温室草莓开发以深井镇绿源草莓基地、东城街道东村草莓基地、青峰山镇青峰山草莓基地、喀喇沁镇朱家窝铺草莓基地为主。由于温室草莓基地更迭地块难度较大,一般以多年栽植为主,以土传为主的真菌病害发生比较多,据2015年统计,温室草莓的病害发生率达到55.8%。为此,建平县果树、林业、植保等技术部门联合进行防治,截至2018年末,温室草莓的病害发生率控制在5.5%以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草莓黄萎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草莓黄萎病是一种土传性病害,是近几年影响、困扰草莓扩大生产的重要病害。由于草莓为多年生植物,在同一块地里连续多年种植后,致使土  相似文献   

13.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的重要病害之一,也是近几年来危害东港地区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2009年该病在东港地区温室草莓上大面积发生,全市减产达10%以上,给草莓种植户带来了严重损失.探索草莓炭疽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做到及早预防、科学防治,是摆在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 发病症状 草莓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草莓匍匐茎、叶柄、叶片、托叶、花瓣、花萼和果实上.叶片染病,最初呈水浸状圆形斑点,湿度大时病斑可见红色黏质孢子团,很快干枯变为褐色或紫褐色圆斑.茎蔓和叶柄上的病斑呈黑色椭圆形或纺锤形溃疡状,稍凹陷,当病斑扩展成环圈时,病斑以上部位萎蔫死亡.该病除引起局部病斑外,还导致感病草莓秧苗成片死亡,这是该病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14.
大棚草莓的主要病害及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棚栽培的草莓,因棚内温度湿度相对较高,非常有利于草莓病害的发生,影响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炭疽病是草莓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影响草莓的品质和产量。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匍匐茎抽生期和定植初期,在结果期很少发生,是草莓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是在草莓连作地,遇上高温高湿天气,炭疽病会成为育苗田毁灭性病害,给培育优质壮苗带来严重影响。文章简要介绍草莓炭疽病的危害特征、发生规律,并总结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草莓根部病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草莓设施栽培产业的发展,草莓连作现象日趋普遍,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介绍了草莓的几种主要根部病害,包括黄萎病、枯萎病、根腐病和青枯病的危害症状、致病病原菌及传播方式,并提出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峰 《上海蔬菜》2005,(5):73-74
草莓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蔷薇科、草莓属.其浆果味道甘美,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各地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为了填补水果的淡季市场,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不少地区采取大棚保护地栽培.然而,棚室栽培易出现高温高湿现象,为许多病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病害一旦发生,就会使草莓的品质和产量严重下降,导致经济效益受损.现介绍几种棚室草莓易出现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以便做到早防早治,减少损失,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18.
草莓作为一种特色水果近年来在黑龙江省发展迅速,尤其在日光温室和大棚中栽培面积大幅度增加.草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易受多种病菌侵染导致病害发生,因栽培管理措施不当而引起的生理病害也比较普遍,生产上往往不被重视,影响了草莓的质量和产量.如何采取措施预防生理病害是提高草莓质量、减少损失、提高效益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是草莓果实生理病害的类型、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草莓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在我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发展为高产高效产业。但由于栽培条件的限制,草莓病害严重,是影响草莓产量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对武汉、鄂州、黄冈3地多个草莓基地进行连续3年跟踪调查研究,发现记录了当前草莓的一些主要病害,并研究出综合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草莓栽培区域广阔,病虫害种类较多。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草莓保护地栽培成规模发展以来,病虫害种类增加,危害也加重。1主要病害及防治要点目前我国已发现的草莓病害有20多种。主要有:病毒病、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黄萎病、芽枯病、红中柱根腐病、叶斑病、"V"型褐斑病、线虫病等。1.1病毒病该病在我国分布广泛,危害较重,是草莓的重要病害之一。草莓病毒种类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