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梅深植成活率高栽植杨梅时,如将嫁接口留在土面,结果成活率低于60%,有的只有20%,因而有“杨梅好吃树难栽”之说。近年笔者调运了3万余株杨梅苗分发给农户,采用深栽技术,成活率平均在95%以上。1对调运的杨梅苗,起苗后立即打上较厚的重粘性黄泥浆,每百...  相似文献   

2.
<正>杨梅原产浙江,属南方特有果树树种。2010年陕西安康引种杨梅栽培成功,随后陕西汉中从安康瀛湖镇洞桥村引种12~20年生杨梅树66株(东魁62株、荸荠种3株、授粉树1株)、1年生杨梅苗100株,定植于城固县崔家山镇孟家营村,由果业生产大户赵福元管护。2011年开始挂果,2012年挂果量增加,2013年,10~12年生树单株产量最高达30 kg,采收期为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1引种依据杨梅生长要求年平均温度15~21℃,最低温度-12℃,海拔高度1 000 m以下。土壤pH值4.5~5.5的酸性土壤为宜,坡地以北坡阴山为佳,高温烈日不利于杨梅生长。杨梅较柑橘更耐低温,柑橘能够正常生长的地方,杨梅也能正常生长。汉中位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区,北界为秦岭山口,南界为巴山,江水横贯全境,形成有"西北小江南"之称的汉中盆地。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4~  相似文献   

3.
杨梅雌、雄种质遗传关系的RAPD和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与主栽的杨梅品种遗传基础相近的杨梅雄株,文章采用了22个多态的RAPD引物和7个多态的ISSR引物,对浙江杨梅的栽培品种东魁、荸荠种、晚稻杨梅、丁岙梅和早色等10个雌株与17个雄株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杨梅产地收集的这17个杨梅雄株种质资源中,雄株与品种间的遗传关系呈规律性,即同一产区的地方品种与当地的雄株间遗传相似程度最高,而同一地区不同雄株与当地主栽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程度也有不同。通过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上述5个杨梅主栽品种分别获得了与其亲缘关系相对接近的雄株,成对遗传相似系数最高为0.958,最低为0.878。  相似文献   

4.
杨梅是义乌市的特产水果,栽培面积300hm2,年产量900t。但目前在义乌市存在杨梅栽培管理技术较为粗放,成年杨梅树体高大,采收不便,树体表面结果,产量低而不稳定,严重影响果农的经济收入,制约着杨梅产业的发展。2000年,我们在赤岸镇山盆村黄金坪杨梅园进行杨梅矮化密植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技术总结如下。1根域限制栽植时,将杨梅苗直根修剪掉,在地下深80cm处土层铺1层塑料薄膜(或用栽植袋),限制直根向下生长,从而控制杨梅树体旺长。2合理密植传统杨梅栽植密度一般株行矩4~6m,始果期长,种植以后需经过7~9年才…  相似文献   

5.
凋萎病是浙江杨梅产业的重大病害之一,为研究杨梅凋萎病树硼元素变化和施硼对杨梅凋萎病发病率的影响,测定比较病株与健株的根、枝和叶等组织硼及根际土壤速效硼含量;设置杨梅苗圃土壤分别采用硼砂1.5、3.0、6.0、9.0 g/m2对水施用,成年树每平方米树冠分别采用硼砂0.75、1.5、3.0和4.5 g对水沟施,以不施硼砂作为对照,调查杨梅凋萎病发生率。结果表明,凋萎病发生严重影响了硼在杨梅树体内的吸收和分布。病株嫩梢干枯叶片、嫩梢无症状叶片和无症状老龄叶片的硼含量显著低于健株(对照),分别比对照降低8.11%、6.04%和7.56%;病株有症状嫩梢表皮、无症状嫩梢表皮和根表皮硼含量显著高于健株(对照),分别高7.94%、9.76%和11.77%,病株根际土壤的速效硼含量比健株(对照)高29.03%,差异极显著;病株无症状嫩梢和根硼含量低于健株(对照)。硼砂9 g/m2处理的杨梅苗发病率比对照高7.42%,硼砂1.5 g/m2处理的成年杨梅树发病率比对照降低7.58%,其他硼砂处理的发病率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东魁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杨梅是浙江的主要果树,其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柑桔。东魁杨梅树势强健,病害较轻,盛产期平均株产70-125千克,果形特大,单果重20-25克,最大可达45克,为优良的鲜食品种,商品性特好,在临海及周围边地区,近年来大量发展的杨梅品种均为东魁杨梅。但老杨梅果园中,有一定  相似文献   

7.
龚洁强 《西南园艺》2002,30(1):14-14
杨梅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特产果树。近年来 ,杨梅生产发展迅速 ,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据统计全国栽培面积已超过 1 4万hm2 。然而在大多数新植地区 ,杨梅栽植成活率偏低 ,严重影响杨梅基地的建立和发展。为此 ,笔者总结浙江黄岩栽植杨梅的技术 ,以供参考。1 苗木选择与调运  选择品种纯正、能适应当地立地条件的优良品种苗木。要求苗木粗壮 ,粗度 0 .5cm以上 ,高度 3 0cm以上 ,嫁接口愈合完好 ,根系发达。出圃的苗木应按品种进行分级 ,以 50株或1 0 0株扎成 1捆 ,根系蘸黄泥浆 ,外用塑料薄膜包扎保湿。若为长途运输的苗木 ,应整枝、去叶…  相似文献   

8.
1.上冲杨梅 湖南主栽品种之一。平均单果重 9.2 g,果实圆球形 ,果面紫黑色 ,肉质致密 ,甜酸可口 ,可溶性固形物 1 2 % ,品质上 ,6月上中旬成熟 ,单株产量 >60 kg。1 999年杨梅落果达 70 %以上 ,果实增产不增收的严峻形式下 ,上冲杨梅因其不落果 ,味道鲜美的特有品质脱颖而出 ,成为杨梅家族的代表品种之一。2 .大叶杨梅 平均单果重 1 4.6g,果实圆球形 ,果面紫黑色至深红色。可溶性固形物 1 4.6% ,品质优。 1 998年、1 999年连续被评为湖南省名优水果金质奖。 6月中旬成熟。盛果期平均单株产量在 75 kg以上。3 .光叶杨梅 平均单果重 1 2 .5…  相似文献   

9.
‘早炭梅8801号’是从‘荸荠种’杨梅品种中选育出的早熟、高产、适应性强的杨梅新品种。从1988年开始.在浙江余姚、慈溪等杨梅产区开展优株选择。经过18年的初选、复选、子代性状观察和区域性试验,该品种性状表现稳定.2005年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并于2006年3月通过浙江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品种彩照见插2)  相似文献   

10.
《果农之友》2006,(1):I0001-I0002
杨梅为小宗水果但是我国的特产果树果实.成熟于初夏,适宜于鲜果淡季.果实风味独特,既是鲜食果品,又是制酒、加工果干的原料。近几年在浙江、福建产地的打工者纷纷带来杨梅树苗栽植.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笔者1995年开始繁育杨梅苗.并少量卖给各地果农种植.也发现不少问题。经多年观察.结合查考资料,栽种杨梅有以下几个事项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1.
一、历史和现状水晶杨梅主产我县东部丘陵的横塘乡,是白沙杨梅中优株品种,果形特大,果色乳白晶莹,核小,可溶性固形物高,风味极佳,是杨梅种群中的名贵珍品,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1958年大炼钢铁时大批砍伐,至1985年调查,水晶杨梅纯株已寥寥无几,且表现树势衰弱,仅尚存一棵树龄达50年。在整理挖掘本地名特优新稀水果品种的过程中,水晶杨梅作为重要的名贵资源,开始进行嫁接繁育,初步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方永 《中国果树》2023,(8):1-6+16
东魁杨梅经过40年的发展历程,从一粒种子、一株树,发展到全国的一大产业。目前,东魁杨梅栽培面积已经超过30万hm2,三大产业年创产值300多亿元,从而成为中国和世界杨梅发展面积最大、栽培效益最好的品种。对东魁杨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剖析,对未来的种植发展作出粗浅看法。研究认为,以东魁杨梅为代表的中国杨梅产业,既要总结过去的辉煌,又要迎难而上攻克难题,尤其以新品种选育为重点,蝶变东魁系列品种、品系(材料),使之优化性状,使杨梅产业再上台阶、再创辉煌,为中国和世界杨梅的品种结构改良优化、林业生态系统持续安全稳定发展作好表率示范。  相似文献   

13.
上虞水晶杨梅生物学物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历史和现状 水晶杨梅主产上虞市东部丘陵的驿亭镇,是白沙杨梅中优株品种,果形特大,果色乳白晶莹,核小,可溶性固形物高,风味极佳,是杨梅种群中的名贵珍品,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1958年被大批砍伐,至1985年调查,水晶杨梅纯株已寥寥无几,且表现树势衰弱,仅尚存一棵树龄达50年。目前,在整理挖掘本地名特优新稀水果品种的过程中,水晶杨梅作为重要的名贵资源,开始进行嫁接繁育,初步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4.
荸荠种杨梅果实深紫色 ,可食率高 ,品质优异 ,采果前落果少 ,深受广大消费者和果农的喜爱 ,成为当地发展杨梅生产的首选品种。本文探讨在温州气候条件下 ,荸荠种杨梅的生长结果习性 ,为完善适宜于荸荠种杨梅的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于 1998~ 1999年在温州所辖瑞安市湖岭镇盘龙山村果农陈国栋杨梅园内进行。土壤为黄壤 ,缓坡地 ,pH值 5 7,栽培管理水平中等。供试品种为 10年生荸荠种杨梅嫁接树。 1998年 11月上旬选择 33株生长正常的树进行记载 ,以 3株树为小区 ,共 11个小区 ;在每株树的东、西、南、北 4个…  相似文献   

15.
<正>东魁杨梅树势旺,枝梢多,幼龄挂果树果实畸形率高,为了寻求解决东魁杨梅果实畸形的方法,我们做了本试验。1材料和方法本试验设在始兴县司前镇江草村28°左右坡度的山坡果园,果园周边为杉树和杂树林,土壤为黄壤土,面积有13.33hm2,除杨梅外,还有柑桔和李类,杨梅为2001年改造柑桔园换种的品种,共有1800多株东魁杨梅,200多株黑炭杨梅,株行距为4m×4m,试验所用的硼肥为美国进口的持力硼和速乐硼。  相似文献   

16.
对低劣杨梅品种进行高接换种,改接成新优品种‘小叶青蒂梅’,嫁接成活率达81.3%,高接后杨梅生长结果正常,第2年株产平均17.3 kg,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杨梅优良新品种──早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早熟品种一般都果实偏小,品质不良,适应性差。为选育出早熟的优良新品种,适应杨梅生产发展需要,从1971年开始,在浙江萧山杨梅产区开展了良种选育工作。经过几年努力,于1975年选出了6月中旬成熟的“早色”优株,其果实品质优良,果型较大,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综合经济性状明显优于当地同期成熟的杨梅品种。其营养系后代的优良性状亦表现稳定。1990年通过省级鉴定,199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作为推广品种在适宜地区发展。目前早色品种已栽植有530多公顷。  相似文献   

18.
东魁杨梅栽培实践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建平 《浙江柑橘》2010,27(4):41-42
<正>东魁杨梅树势茂盛,株态优美,是观光和食用兼备的品种,目前各地已有大面积栽培。为了更好地栽培管理并发展该优良品种,现将多年的栽培实践经验要点总结如下。1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1大魁杨梅性喜湿润中亚热带红壤山坡  相似文献   

19.
宁海县杨梅种质资源丰富,现有品种22个,其中,“力洋炭梅”被初步确定为炭梅优株,大木叶、真梅为浙江省地方良种。近年来,该县大力开发杨梅地方良种,并实施无公害化生产,获得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红壤丘陵杨梅高产栽培技术 ,1 987年春 ,我们从浙江黄岩市引进杨梅“黑炭”、“东魁”二个品种共 2 0 0株 ,在我县郊西乡吕坊村红壤丘陵试种 ,1 991年开始试果 ,平均株产 2 .5kg ,后因遭受百年不遇的冻害 ,杨梅树地上部基本上冻死 ,仅保留主干 ,1 992年春重新萌发。经过精心管理 ,1 996年开始挂果 ,1 998年 6 6 7m2 产量达 1 0 0 0kg(最高株产达 6 0kg) ,1 999、2 0 0 0年连年丰产 ,每年 6 6 7m2产量都在 1 50 0kg以上 ,2 0 0 1年 6 6 7m2 产量达2 0 0 0kg。现就红壤丘陵杨梅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选择适宜品种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