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明确烟粉虱在不同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的发生情况及空间分布特点,为制定烟粉虱的生态调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流域范围内的番茄种植区中选取城郊、花卉、河流和山地4种不同类型农业种植环境,采用五点取样法对番茄地烟粉虱种群密度及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利用四分位法分析烟粉虱在不同农业种植环境中的发生情况,运用聚集度指标、Iwao回归模型和Taylor幂法则分析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种群在不同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的空间分布型,并利用种群聚集均数分析其聚集原因.[结果]花卉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种群密度最小;河流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种群密度最大,主要发生期的种群密度成虫为32.47头/叶,若虫为49.42头/叶.不同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烟粉虱种群均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主要由烟粉虱周围环境中作物和非作物生境等综合因素引起.在烟粉虱的主要发生期,4种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烟粉虱主要分布在番茄地的边缘区域;烟粉虱成虫在番茄植株的上部叶片分布最多,中部叶片次之,下部叶片最少;烟粉虱若虫在番茄植株上总体表现为中部叶片分布最多,下部叶片次之,上部叶片最少.[结论]不同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烟粉虱种群均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主要由周围环境中作物和非作物生境等综合因素引起.显花植物种植比例较高的花卉农业种植环境类型对烟粉虱的自然调控作用较好,合理布局农业种植环境如增加显花植物的种植比例可有效抑制烟粉虱的暴发.  相似文献   

2.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由烟粉虱专性传播的毁灭性病害,为明确烟粉虱带毒率及其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和危害程度的影响,采用PCR检测方法对陕西和宁夏不同时间、不同区域、不同寄主作物上的烟粉虱带毒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5、6月番茄上的烟粉虱带毒率最高,均达到100%,9月次之,为90%,说明5、6、9月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高发时期;陕西关中地区、陕北地区、宁夏所采集的烟粉虱带毒率均在60%以上;对番茄、黄瓜、辣椒、茄子、豆角5种不同寄主作物上烟粉虱带毒率检测结果表明,番茄上的烟粉虱带毒率最高,为78%,说明番茄是带毒烟粉虱更喜食的寄主作物。烟粉虱广泛的分布区域、高携带双生病毒率和高种群密度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近年来危害不断加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适生性,于2007-2008年,通过田间调查确定了青岛城阳、烟台莱阳和济宁邹城的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发生情况,并通过室内测定确定了2种粉虱在茄子、烟草、黄瓜和番茄等4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存活率。结果表明:在烟台莱阳地区,烟粉虱的发生较为严重,温室白粉虱分布较少;在青岛城阳地区,温室白粉虱为较大的优势种群,烟粉虱少有分布;济宁邹城地区的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分布较为均匀,但烟粉虱寄主更为广泛;温室白粉虱在番茄和烟草上的室内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2种寄主植物,而烟粉虱仅在番茄上的存活率偏低。由试验得出,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均表现出不同的适生性。  相似文献   

4.
烟粉虱为害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虫口密度下烟粉虱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人工接种的方法将定量烟粉虱接种至不同生育期番茄植株上。结果表明:随着烟粉虱为害等级的升高,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明显下降,不同虫口密度为害可使成熟期番茄维生素C含量下降15.07%~54.49%。低虫口密度烟粉虱可刺激番茄果实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但随着虫口密度的升高,为害加重,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最高达33.67%;不同虫口密度下,烟粉虱可使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下降9.83%~62.31%;番茄果实内有机酸含量和糖酸比,均随着为害等级的升高而降低,而胱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和脯氨酸等在虫口密度较大时却出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设施黄瓜和番茄田间烟粉虱及其优势天敌发生动态,为设施黄瓜和番茄田间烟粉虱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系统调查,利用五点取样记录昆明市宜良县设施黄瓜和番茄田间烟粉虱成虫及其天敌种类、数量,采用四分位法划分其发生时期;利用生态位相关指数分析烟粉虱及其优势天敌在时间生态位上的关系。【结果】设施黄瓜和番茄田间烟粉虱优势天敌均为烟盲蝽(Nesidiocoris tenuis)、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a)和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不同设施作物田间烟粉虱及其优势天敌的消长规律略有差异,设施黄瓜田间烟粉虱较设施番茄田发生时间早、种群数量增长迅速;在烟粉虱主要发生时期,设施番茄田间的种群数量为1.03头/cm2,显著高于设施黄瓜田(P< 0.05,下同)。烟粉虱在设施黄瓜田间主要发生时期为黄瓜苗期~开花坐果期,设施番茄田间主要发生时期为番茄初花期~幼果期。草间小黑蛛和烟盲蝽在2种作物田间的同一发生时期,种群数量间无显著差异(P> 0.05),但2种天敌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值在不同种植环境下差异较大。丽蚜小蜂生态位宽度值较小,发生较集中,在主要发生时期和发生晚期,设施番茄田间种群数量分别为0.34和0.24头/cm2,均显著高于设施黄瓜田。设施黄瓜和番茄田间与烟粉虱生态位重叠指数最大的天敌均为烟盲蝽,分别为0.9664和0.9637。【结论】设施番茄田间烟粉虱主要发生时期在番茄初花期~幼果期,设施黄瓜田间烟粉虱主要发生时期在黄瓜苗期~开花坐果期。在烟粉虱主要发生时期应辅以化学防治等其他防治措施,以压低烟粉虱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6.
烟粉虱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对全球农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番茄等蔬菜近年危害逐年加重的趋势。由于烟粉虱传播的番茄黄花曲叶病毒,常年造成减产40—50%,甚至很多地区蔬菜大棚毁棚重种损失惨重。通过试验研究,在烟粉虱的综合治理方面,目前仍以化学防治为主,通过试验可以看出:25%阿克泰可分散拉荆7500倍最佳,防效可迭96.16%,物理防治以黄板诱杀最优,生物防治中以异色瓢虫居首,防效可达61.6%;了解烟粉虱的发生规律、掌握主要的治理措施,为指导农业生产实践提供了依据,可有效抑制烟粉虱的发生次数与规模。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从3月初至7月中旬调查玻璃温室种植的苏粉8号和金陵秀玉番茄品种烟粉虱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春季玻璃温室种植苏粉8号和金陵秀玉番茄烟粉虱的发生动态基本相似,从3月初至4月中旬,番茄幼苗期的虫量较低,从4月中旬至5月30日,番茄开花期烟粉虱的数量开始逐步上升,6月后进入番茄挂果期,烟粉虱数量急剧上升,第1次采收前后虫量均维持较高;早春温室烟粉虱的基数较低,在番茄苗期用黄板防治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番茄开花期后尤其挂果期后,黄板的诱捕率明显下降;温室番茄在开花期后,烟粉虱虫量开始增加,田间施用25%噻嗪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防治烟粉虱,苏粉8号和金陵秀玉14 d防效的分别为73.8%、64.2%,并能维持近20 d虫量不明显增加,说明此阶段利用化学防治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温室番茄进入挂果期后,烟粉虱数量激增,田间打叶对2个品种番茄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并不一致,金陵秀玉的虫口数有所减退,苏粉8号虫口数没有明显减退;在番茄采收期后,田间的烟粉虱数量达到高峰,田间喷施孢子浓度为1×10~7个/mL的玫烟色棒束孢防治烟粉虱,2个品种苏粉8号和金陵秀玉的烟粉虱量均略有下降,7 d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8%、29.0%。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烟粉虱在不同寄主上的适合度,对烟粉虱在5种番茄品种上的选择性、发育历期及存活率等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烟粉虱在5个不同番茄品种上选择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烟粉虱偏好在粉都53番茄品种上取食,对洛番9号、金粉101、越夏红有中等偏好性,对金鹏8号无明显偏好性.烟粉虱在5个番茄品种上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烟粉虱在粉都53、洛番9号、金粉101、越夏红、金鹏8号上的发育历期依次延长,而在洛番9号上的烟粉虱存活率最高,在金粉101上的存活率最低.不同寄主对烟粉虱的适合度影响较大,在对烟粉虱的抗性上差异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采用酶活力测定法分析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B型烟粉虱种群保护酶和解毒酶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苘麻、番茄、茄子和黄瓜4种寄主植物中,取食茄子的B型烟粉虱种群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是取食番茄的2.64倍,且差异显著,取食苘麻与番茄的B型烟粉虱种群之间SOD活力的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取食茄子的B型烟粉虱过氧化物酶(POD)活力是取食苘麻的3.13倍,且差异显著,取食苘麻与番茄的B型烟粉虱种群之间的POD活力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4种寄主上的B型烟粉虱种群的羧酸酯酶(CarE)活力以取食茄子的最高,其次为苘麻、番茄,最低为黄瓜;取食黄瓜的与取食其他3种寄主植物的B型烟粉虱种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之间差异极显著,取食苘麻与茄子的B型烟粉虱种群GSTs活力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烟粉虱从番薯到番茄的传播与扩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连栋大棚内烟粉虱从番薯地向距离1.4 m的番茄地的传播与扩散的研究,明确烟粉虱扩散到番茄地所需的时间以及在番茄地内的扩散所需的时间,探讨番茄地周边的番薯对于秋冬栽培大棚番茄的烟粉虱危害的影响以及烟粉虱在番茄地内的扩散能力。结果表明,烟粉虱传播至番茄上需要17 d左右,完成各垄间的扩散需要4~7 d,且烟粉虱在各行间的传播能力也较差。初步确定,种植番茄没有必要选择在远离番薯的地块,且番茄移栽后15 d左右的化学防治对于控制虫口基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烟粉虱是一种对大棚、温室等反季节设施栽培作物危害极强的害虫,对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危害严重,特别是对番茄危害尤为严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就是由烟粉虱以持久方式传播的,番茄一旦染病,植株矮化,生长迟缓,顶端叶片变黄、变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呋虫胺、溴氰虫酰胺、螺虫乙酯 3 种药剂在广西区域控制番茄烟粉虱的效果及其施用 方法,为广西番茄烟粉虱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露地和温室比较呋虫胺、溴氰虫酰胺、螺虫乙酯 3 种药剂 通过喷雾和灌根施药对番茄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在露地番茄试验中,药后 3~21 d 不同处理间烟粉 虱成、若虫虫口密度无显著差异,均低于 0.53 头 / 叶;而药后 42 d,溴氰虫酰胺喷雾处理烟粉虱成虫虫口密度为 0.63 头 / 叶,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的 1.41 头 / 叶。药后 28~42 d,不同处理间烟粉虱若虫虫口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呋 虫胺、溴氰虫酰胺、螺虫乙酯喷雾及溴氰虫酰胺 3 倍药量灌根处理烟粉虱若虫虫口密度均低于 0.31 头 / 叶。在大 棚温室内,使用溴氰虫酰胺或螺虫乙酯喷雾后 28、42 d 成虫和若虫的虫口密度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其药后 28 d 若虫虫口密度分别为 0.33、0 头 / 叶,而空白对照若虫虫口密度达 2.85 头 / 叶。【结论】溴氰虫酰胺对烟粉虱种 群有较好且稳定的控制作用,呋虫胺在露地番茄上喷雾处理对烟粉虱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而螺虫乙酯在大棚 温室喷雾处理对番茄烟粉虱防治表现出较好的长效作用。在相同剂量下,溴氰虫酰胺和螺虫乙酯采用喷雾施药对 番茄烟粉虱种群的控制比灌根施药效果好;加大溴氰虫酰胺灌根药量可提高其对番茄烟粉虱种群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对新疆MEAM1烟粉虱隐种高效、低毒的环境友好杀虫剂,预防和控制烟粉虱传播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危害,为安全防治烟粉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喀什地区麦盖提县烟粉虱发生期,采用喷雾施药法,5种环境友好杀虫剂对设施番茄MEAM1烟粉虱隐种的田间药效并进行评价.[结果]施药后7d,供试的5种杀虫剂对MEAM1烟粉虱隐种效果最佳,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田间防效依次为96;、94;、93;、93;、92;;至施药后14 d,药效降低显著,仅达50;左右.[结论]5种杀虫剂对MEAM1烟粉虱隐种的防治效果均较好,对番茄安全,可以作为防治设施番茄MEAM1烟粉虱隐种的推荐药剂;从各药剂的毒性、速效性比较,在设施番茄生产上优先推荐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交替使用,每个生长季使用不超过2次,以延缓烟粉虱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外来入侵害虫B生物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已成为我国许多地区蔬菜作物的主要害虫。2006年秋季烟粉虱传播的番茄曲叶病毒病对温州地区大棚番茄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吡虫啉(imidacloprid)、噻虫嗪thi-  相似文献   

15.
新疆地区烟粉虱携带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动态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是番茄作物上一种毁灭性病害,2011年传入新疆。烟粉虱是该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通过检测新疆地区烟粉虱携带TYLCV情况分析预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的风险区域。【方法】利用TYLCV特异性引物TYLCV-F/TYLCV-R对新疆烟粉虱主要发生区域采集的烟粉虱样本携带TYLCV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在吐鲁番市、鄯善县、哈密市、库尔勒市、岳普湖县、麦盖提县、泽普县、莎车县、伽师县、疏勒县、和田市、墨玉县、洛浦县、玉田县、昌吉市、塔城市、察布查尔县等17个县市的烟粉虱携带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烟粉虱样本的带毒率分别为100%、60%、16.7%、28.6%、50%、20%、25%、40%、33.3%、33.3%、100%、50%、16.7%、25%、33.3%、100%和40%;MEAM1隐种(原B型烟粉虱)和MED隐种(原Q型烟粉虱)均可携带和传播病毒,带毒率分别为33.3%和38.3%。【结论】吐鲁番市、和田市、塔城市、鄯善县、墨玉县、岳普湖县是发生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病的高风险区域。  相似文献   

16.
烟粉虱在番茄地的分布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烟粉虱在番茄地的空间分布型及最适抽样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粉虱在番茄地呈聚集分布,而且随着密度的增加,成虫的聚集性增强;烟粉虱成虫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  相似文献   

17.
10%烯啶虫胺水剂等防治黄瓜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又称甘薯粉虱、棉粉虱,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可为害棉花、蔬菜和园林花卉等植物,并且能传播双生病毒。平均每年在世界各地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亿美元。近年来,烟粉虱传播的双生病毒给我国越冬大棚番茄生产造成了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对设施蔬菜烟粉虱的无公害控制,以番茄和辣椒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秋季无防虫设施的日光温室外栽种蓖麻、温室内蔬菜行间间作芹菜、蔬菜喷施茉莉酸甲酯及调整蔬菜定植时间等措施对蔬菜烟粉虱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外种植蓖麻,温室内蔬菜上烟粉虱成虫和若虫量分别下降74.27%和53.48%。番茄行间以3∶1和8∶1的密度间作芹菜,在烟粉虱虫口密度较低的环境中,番茄上烟粉虱成虫量分别下降89.33%和88.00%,若虫量分别下降50.00%和50.00%;在烟粉虱虫口密度较大的环境中,烟粉虱成虫量分别下降70.61%和52.25%,若虫量分别下降70.21%和52.36%。番茄上用浓度为10-4、10-5、10-6、10-7 mol·L-1的茉莉酸甲酯喷施1次后,烟粉虱虫量分别下降75.08%、58.81%、45.04%和30.70%;增加喷施次数,烟粉虱虫量显著下降,如喷施浓度为10-5的茉莉酸甲酯1、2、3次后,烟粉虱虫量分别下降58.81%、69.28%、73.65%。秋季适当推迟辣椒定植时间,避开烟粉虱向温室内迁入的高峰,辣椒上烟粉虱虫口密度明显下降。与吡虫啉防治区相比,综合防治区(芹菜+蓖麻+MeJA处理)烟粉虱成虫和若虫量分别下降63.4%和59.0%,表现出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和田地区设施温棚烟粉虱种群的生物型及设施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毒种类,采集47团温棚7种寄主作物上的烟粉虱,利用特异性引物,通过普通PCR方法鉴定其生物型;对温棚采集的番茄病株,利用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褪绿病毒的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检测确定番茄病毒种类.结果显示,和田地区温棚烟粉虱种群生物型均为Q型,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毒种类均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由此得出和田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由Q型烟粉虱传毒,并提出病虫绿色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烟粉虱在单栋大棚番茄上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单栋大棚番茄上烟粉虱的分布情况的调查,为烟粉虱的科学防治提供基础信息。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卵、低龄若虫主要集中在植株中部、上部危害,植株下部具有大量的伪蛹;在植株的中部、上部烟粉虱的成虫、卵、低龄若虫在中间垄的危害均要明显重于边垄。因此,单栋大棚内番茄上烟粉虱的防治应采用及时清除老残叶,做好在植株中上部的化学防治,以及其他物理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等多种手段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同时应注意加强中间垄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