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铁盆景     
王桂 《花卉》2013,(5):33-34
用苏铁头制作盆景已逐步流行,苏铁苍劲常绿,是较好的造景树种。  相似文献   

2.
陈诗庆 《花卉》2011,(1):35-35
苏铁,又名铁树,其浓绿的习习状复叶是插花艺术的良好材料。利用它的小型植株制作成盆景,观赏效果更佳,深受盆景爱好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3.
苏铁是第四纪冰川孑遗植物。野生苏铁种群少有发现,通常我们看到的苏铁都是人工培育的,一般仅作观叶类盆花或用于园林绿化观赏。目前,苏铁的价值仅体现在“盆花式”、“绿化性”观赏水平上,其潜在的高品味景观效果有待我们进一步开发。研究结果表明:苏铁除了用于上述两种形式的观赏外,还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盆景资源。对此,笔者试图通过图解苏铁造型造景技术在苏铁盆景创作形式上的综合应用,切实有效地展现其景观效果,以供广大同仁共赏共鉴。  相似文献   

4.
吴远发 《花木盆景》2005,(12):36-36
苏铁以其独特的树形,优美的枝叶、奇特的花果而深得人们的喜爱,广泛应用于南方各类园林景观中,用作盆景亦是极好的材料。但是,通常我们见到的苏铁的茎干为圆柱形,不分枝或偶有分枝,叶丛生于茎干的项端,呈放射状,多少显得有些单调,为提高观赏效果,使苏铁盆景富于变化可采取下面一些造型技艺。  相似文献   

5.
苏铁,又名铁树,其树型优美,羽叶油绿,给人以富贵博大、庄严神圣的感觉。苏铁是制作盆景的良好材料,用它作为盆景既可观叶,又可赏姿,尤其是那些造型优美、叶色浓绿、端庄典雅、奇秀隽永的作品,深得盆景爱好者的钟爱。多头苏铁盆景是颇富魅力的一种造型,它多头并茂,主次分明,高低错落,仰俯呼应,互相取势,姿态可掬。现将其制作、养护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马文其 《花木盆景》2005,(12):46-47
苏铁系苏铁科苏铁属常绿树木,别名凤尾蕉、凤尾松、铁树。茎干多呈圆柱状、大型宿存羽状复叶簇生干茎顶,小叶长条状,初生叶嫩绿内卷,随着成长逐渐伸直,由软变硬,先端尖,深绿色,有光泽。苏铁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植物之一,有“活化石”之称。苏铁四季常青、生长较慢,寿命长,形态奇特,是制作盆景的优良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7.
吴远发  黄彪远 《花卉》2005,(11):33-33
苏铁又名铁树、凤尾蕉、避火蕉,是多年生常绿植物。苏铁以其独特的树形、优美的枝叶、奇特的花果而深得人们的喜爱,广泛应用于南方各类园林景观中,用作盆景亦是极好的材料。但是,通常我们见到的苏铁的茎干为园柱形,不分枝或偶有分枝,叶丛生于茎干的顶端,呈放射状,多少显得有些单调,为提高观赏效果,使苏铁盆景富于变化,可采取下面一些造型技艺。  相似文献   

8.
向海波 《花卉》2005,(12):12-12
多头苏铁的培育过程大致如下: 一、主干打顶 当主干生长到27厘米高,根部的子球逐渐增大,周长达到12~13厘米时,将主干打顶。这是培育多头苏铁关键的第一步。这时,一要看主干的高度是否合乎要求;二要看子球是否大小适当。打顶的做法是用快刀在主干顶端下2~3厘米处横切,把主干的生长点削去,削口要求平整,削面稍微向后倾,避免削而积水。打顶后把盆景置于阳台内雨水淋不到的地方,等待伤口愈合。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顶端的生长点完全削去,否则第二年还会长出叶子来。  相似文献   

9.
陈文朝 《花木盆景》2007,(10):18-19
中国盆景艺术源远流长,流派纷呈,各具特色。与树木盆景相比,山石盆景(俗称山水盆景)的发展较为缓慢,制作技艺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各地盆景展示活动频繁,但仍以树木盆景居多,山石盆景所占份额较少。作为中国盆景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山石盆景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盆景艺术爱好者所喜爱,因此,发展山石盆景艺术、研究山石盆景制作技艺就成为当前我们广大盆景爱好者的迫切任务。数年前,  相似文献   

10.
高非洲     
《花木盆景》2014,(9):8-8
现任贵州盆景艺术协会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1974年生,自小便对绘画和工艺技艺情有独钟,1990年前后开始跟随其父学习盆景制作。1994年天津第三届中国盆景展览上其火棘盆景作品荣获银奖;2001年苏州第五届中国盆景展览上其柏树盆景作品荣获银奖;2012年安康第八届中国盆景展览上其盆景作品荣获银奖及铜奖。他从事商品盆景生产及庭院景观设计已经二十余年,是名副其实的老"新人"。自从业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如何让盆景艺术这一复杂而又极具魅力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融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11.
悬崖式苏铁由于受栽培、肥水诸因素的制约,所发叶片长短不一,大小不均等偶有发生。为克服这种现象,力求叶片短小、匀称,不失观赏效果,应做好以下几件事: 一、栽培角度。悬崖式苏铁在造型技巧和造景艺术上较其它形式的苏铁有它的特殊性,上景盆时一定要注意栽培角度,角度大  相似文献   

12.
陈乐葆先生是江苏常州人,其性豪爽,人耿直,沉淀丰富,幽默风趣。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接触盆景艺术,二十余年来他深深地被这一古老的文化所陶醉。为了探寻盆景艺术真谛,他跋山涉水,寻觅盆景桩材;游历名山大川,找寻自然给盆景创作的灵感:拜师访友,切磋交流,足迹遍布华夏大地,其友也随之广布海内外。  相似文献   

13.
盆景源自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近些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中国盆景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提高。在第六届全国盆景展览上,人们不难发现,由于地域形成的流派特点在逐渐地减弱,取而代之的是造型构成更加多样,艺术形式更加丰富,艺术趣味更加自然,思想内容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14.
盆景源自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近些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中国盆景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提高。在近两届全国盆景展览上,人们不难发现,由于地域形成的流派特点在逐渐地减弱,取而代之的是造型构成更加多样,艺术形式更加丰富,艺术趣味更加自然,思想内容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15.
喻荣品 《花木盆景》2003,(9):18-18,4
王宜泉同志系安徽含山县人,他在盆景界名不见经传,是一位新人。但他制作的盆景作品在艺术上有一定特点,清秀、自然,寓艺术美于自然之中,在当地已受到盆景爱好者的广泛认可和赞同。现品读他的一组盆景,意在抛砖引玉,希望盆景界关注新人的作品,注重对新人的培养,使盆景界新人辈出,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16.
郑国顺先生,生于1958年,安庆市人,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安庆市盆景艺术研究会会长,安徽省盆景艺术大师。他生长在皖江文化名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盆景创作与研究上,尤其致力于松、柏盆景创作。十多年来,他潜心钻研徽派盆景的传统技法,在继承和发扬徽派盆景传统方面有所突破,创作上走出了徽派传统模式。其作品弘扬徽派雅士盆景中借景抒情的特点,在盆景艺术共性中追求自己的创作个性,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  相似文献   

17.
从本期开始,“盆景教室”栏目将连续摘录由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与园林系教授李树华先生撰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盆景文化史》一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中国盆景艺术的发展史,以期使盆景初学者在概念上对盆景艺术的发展历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失去逻辑与规律的“狂风暴雨”在空中粗野地旋转着、嘶呜着……一盆家传四代的盆栽苏铁感到无言的忧伤,无奈地颤抖着。终于在那么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一队臂膀上套着红布袖章,打着“铲除毒草”、“造反有理”等旗号的男女,冲上那家晒衣的凉台,将那盆亭亭玉立、姿势窈窕、叶色莹绿润丽的苏铁捅了下去……它悲怆地躺在一堵烂墙角边的污水沟面上。  相似文献   

19.
微型盆景是盆景艺术不断发展创新的产物,又称袖珍盆景或掌上盆景。比它更精细的还有超微型盆景,义称指上盆景或迷你盆景。唐代占墓壁画中仕女手上的盆景及元朝高僧韫上人创制的“些子景”都足以证明,早在我国魏晋南北朝至宋元的中古时期就已经出现盆景小型化、微型化的趋势了。  相似文献   

20.
盆景是一门既劳力又劳心的视觉欣赏艺术,其中树桩是盆景构成的主要材料。由于树桩生长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个性形态,这种个性形态远远满足不了树桩盆景艺术的欣赏要求,使之在盆景创作中留下了许多遗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