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2 毫秒
1.
胡长元  肖宏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456-11457
通过对1998~2009年5—9月影响青海地区夏半年高原切变线的统计分析,揭示了气候变暖背詈下,高原切变线的活动特征及其对青海高原降水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年中,青海地区受绝大多数高原切变线影响,年均受影响次数为31.1次;夏半年出现的高原切变线中,影响青海地区切变线出现次数占总出现次数的95.9%,年均影响数为23.1次;统计年间,高原低涡过程多于切变线过程,切变线活动频次呈显著上升趋势;夏半年造成青海地区降水的切变线中,有24.2%的切变线造成青海地区大降水,年均影响数为5.6次;高原切变线对青海高原大降水的影响主要以局地性大降水为主。  相似文献   

2.
在夏季利用高海拔山区繁育一季种薯,既可解决种薯夏贮难点的问题,又可加快脱毒的世代繁育,满足冬、春季对马铃薯脱毒种薯之需。2002~2004年在德化县赤水镇铭爱村(海拔1050m)进行了马铃薯脱毒原种夏繁试验,取得了成功,每667m^2产量达1139.5~1815.7kg,现将马铃薯夏繁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豫西夏玉米经济施肥量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氮肥用量的不同处理对夏玉米都有一定的增产效应,增产量经方差分析,差异达显著水平;氮肥对夏玉米最高产量为每公顷施纯氮137.58kg,经济最佳施肥量为每公顷纯氮129.14kg。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隆林县水稻生产与夏旱发生的概况,分析了夏旱对山区水稻的危害.并提出夏旱减灾的应对措施.以期为山区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曹卫东 《河南农业》2006,(12):29-30
一、当前玉米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夏秋粮食发展不平衡 我省历史上夏秋粮食产量为秋大于夏.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科技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对粮食品种结构的改变.尤其为满足人民口粮对小麦的需求.河南重点发展了夏粮的生产。自1984年为起点,全省夏秋粮产量之比,由过去的4:6变为现在的64:36。  相似文献   

6.
1991年8月12日,1992年5月23日分别对5年生春蕾,早久保桃用PP333进行了土壤浸施处理,每株用量1.2g(有效成分)。秋季处理明显抑制了新梢生长,全年不需夏剪,对果实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初夏处理抑制新梢生长的作用不如秋季处理,全年需一次夏剪,对果实生长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夏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山东省莒南县农业局(276600)陈效东1984年,莒南县首次在夏直播花生上进行了盖膜试验,通过三处试验表明:盖膜的平均亩产荚果222.75公斤,比未盖膜的平均亩产157.8公斤每亩增产64.95公斤,增产41.16%。较好...  相似文献   

8.
百色市右江区位于广西西部的右江上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暖,年平均气温18.5~22.5℃,全年有效积温7000-8000℃,年日照1790~1960小时,年降雨量1078-1350mm。每年5—9月为雨季,降雨量达855mm,占总降雨量的76.6%。降雨分布不均,呈现为“春旱、夏湿、秋冬干”的气候特点,春旱频率为87%。  相似文献   

9.
1991年8月12日、1992年5月23日分别对5年生春蕾、早久保桃用PP333进行了土壤浸施处理,每株用量1.2g(有效成份)。秋季处理明显抑制了新梢生长,全年不需夏剪,对果实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初夏处理抑制新梢生长的作用不如秋季处理,全年需一次夏剪,对果实生长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淮北地区小麦──夏玉米吨粮田系统中肥料的运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根据1990—1992年的有关试验结果和吨粮田定位四块资料,在系统研究高产小麦—夏玉米吸肥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肥料的经济用量和合理运筹方式。结果表明,吨粮田小麦的吸氮高峰在分蘖一越冬和拔节一孕穗期,夏玉米开花期吸氮量达总吸氮量的60%、整个系统吸收氮磷钾总量分别为30.79、11.11和14.82kg/亩,三者产投比分别为0.99、0.99和1.28。该系统适宜的氮磷钾素亩用量分别为37.5、15和18kg。氮素分配,小麦占40%,夏玉米占60%。小麦上的氮70%基施,30%拔节期追施;夏玉米40%苗肥,40%穗肥,20%粒肥。  相似文献   

11.
枣锈病初侵染来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测定了外来菌源与发病关系、冬孢子及转主寄主、越冬夏孢子的侵染和发病。自7月1日~9月22日捕捉空中夏孢子、夏孢子的始见期为病害零星发生期。此后,随病情增长,空中夏孢子数上升,表明枣锈病无外来菌源。在越冬后的病叶上刮取的大量夏孢子中,混有少量冬孢子。夏孢子、冬孢子比约为214.55:0.77,冬孢子平均萌发率为27.48%,用与枣林混生的杂草及小灌木上的锈孢子接种于枣叶上,未见发病。因此,至今未发现转主寄生,冬孢子作用不明。在病叶上越冬的夏孢子萌发率0.98%~7.11%,平均萌发率为3.15%。用越冬夏孢子接种大枣可以导致发病。因此初步明确枣锈病无外来首源及转主寄主,冬孢子数量极少,作用不明,其主要的初步侵染源为当地病叶上越冬的夏孢子堆。  相似文献   

12.
高油夏大豆徐豆1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豆11号是高油、高产、适应性广的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子粒含油率为22.7%,比目前江苏省大面积种植的品种徐豆9号和泗阳288分别高6.3和5.1个百分点,增幅分别为38.41%和28.61%。该品种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淮北夏大豆区试,两年试验结果平均产量3039.6kg/hm^2,比对照泗阳288增产2.44%,试点中最高产量达3802.5kg/hm^2。  相似文献   

13.
伊宁县夏大豆不同种植密度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伊宁县麦后复种夏大豆不同种植密度的田间试验研究.揭示出不同密度对夏大豆基本农艺形状及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提高伊宁县夏大豆产量提供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依据夏玉米生产的特点和当前夏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玉米生产的各个环节提出相对应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供夏玉米生产推广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5.
1999年7月3日至9月17日于菏泽市成武县,系统调查了夏大豆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种群数量动态,并利用相对多度、丰富度、生态优势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析了其群落结构特征和动态。结果表明:①在棉区夏大豆田共有害虫和天敌49种,其中害虫29种,天敌20种。②棉叶螨和大豆蚜为优势种类.其优势度指数分别为0.2000~0.9559和0.1395~0.7083。③除7月中、下旬由于施有机磷农药外,其余各期群落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J)均较大,分别为0.5303~0.9843和0.4252~0.9050。讨论了综合治理夏大豆田主要害虫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黑龙江省九三地区1954 ̄1996年大豆单产与各年气象因子(包括大豆生育期间5 ̄9月份降水量、各月平均气温、光照、无霜期、≥10℃积温等)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产量与≥10℃积温、无霜期呈高度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517和0.509;另外夏旱与夏涝也影响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7.
2012年6月18日.农业部发布《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抗旱保苗促生长技术指导意见》。意见指出:目前,黄淮海地区小麦收获基本结束,夏玉米进入播种与出苗阶段。5月中旬以来,黄淮海大部地区降水比常年偏少5成以上.加之气温偏高.部分地区土壤失墒较快.出现不同程度的旱象.对夏玉米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92-1993年于北京地区在大田条件下研究夏玉米田马唐治理的生态经济阈值,并用计算机进行数学模拟,建立夏玉米的产量损失率与马唐密度的数学关系。并计算得知,北京地区夏玉米田在不同的除草效果和产量水平下马唐治理的生态经济阈值是4.62-7.11株m^-2之间。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于1994—1996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对莠去津、禾耐斯、乙草胺、拉索、巨星和2.4—D丁酯单用及混用于春、夏玉米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春玉米田单用乙草胺200—300ml/亩,或禾耐斯75—100ml/亩,或莠去津200—300ml/亩;夏玉米田单用莠去津150—200ml/亩,或拉索300ml/亩对禾草株防效达90.4%以上,对阔叶草株防效达80.7以上。春玉米田乙草胺100—200ml/亩十巨星1g/亩,或禾耐斯50—75ml十莠去津100—150ml/亩,夏玉米田2.4—D75—100ml分别与莠去津100—150ml/亩、拉索300ml/亩、或禾耐斯60ml/亩混用对禾草防效达95.3%以上,对阔叶草防效达90.2%以上,且扩大杀草谱。2.苗后茎叶处理,春玉米田单用巨星1g/亩、或2.4—D50—75ml/亩对禾草防效差,对阔叶草鲜重防效达85.7%以上,单用莠去津200—250ml/亩对禾草防效达94.2%以上,对阔叶草防效达80.1%以上;夏玉米田单用莠去津150—200ml/亩,杂草防效达79.4—84.8%,莠去津100—200ml+2.4-D50-75?  相似文献   

20.
夏菠菜.又称伏菠菜.因易先期抽薹.同时又是一年中叶部生长时间最短的一茬.品质和产量均不理想,病虫害难以控制,因而栽培难度大,只能少量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