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2.
建设无性系茶园,是茶叶产业发展的方向。但由于扦插繁殖的无性系茶苗根冠比小,栽植成活难度较大,有的地方栽后多次补苗,仍然不能实现全苗,以致对无性系茶园建设失去信心。如何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确保"一栽全苗、一建成园",成为无性系茶园建设成败的关键。根据笔者经验,如果没有特殊自然灾害,只要把握好以下关键技术环节,就可使无性系茶苗栽植成活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一建成园"。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湖北竹山县发挥资源优势,将茶叶产业作为骨干特色产业发展,到2010年全县茶叶总面积已达到14-4万亩,年产干茶0.4万吨,综合产值5亿元,利税2520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强县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5.
6.
凤凰镇地处潮安县北部山区 ,全镇总面积 1 82平方公里 ,总人口 3 2 0 0 0多人 ,是驰名中外的名茶产地 ,全镇现有茶园面积 3万亩 ,其中优质茶园约 2 4万亩、应用嫁接技术嫁接改造老茶园 80 0 0亩 ,年产茶叶 1 5 0 0吨 ,创值约 60 0 0万元 ,凤凰名茶曾多次在国际、国家和省级等获得乌龙茶类的特等奖一等奖 ,今年选送的黄枝香单丛和蜜兰香单枞在杭州举行的国际名茶博览会上均获得金奖 ,并且在历次茶叶农药残毒抽查检测中获得国内先进水平的评价 ,保持发扬了凤凰名茶的优势。在近二十年来的名茶生产发展过程中 ,我们走过了“耕地茶园化、建设专…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概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省茶园无性系良种化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及其对茶产业发展的重大作用。其次,针对当前在无性系良种化进程中出现的某些似是而非的观点进行了讨论。最后,针对浙江茶产业发展现状,就如何更好地推进茶园无性系良种化提出了几点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无性系早生茶以其“早生、优质、高效”的特点,在近几年的名茶生产中收效显著,它在时间、市场、价格的优势更为明显,正日益成为广大茶农发展的目标,也是茶农发展致富有效途径,激起了建设良种茶基地的热潮。但是,部分茶农没有按照标准种植,一遇到不良的气候极易死亡,成活率极低。“年年栽茶不见茶”时有发生,主要原因就出在栽种技术,给茶农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几十年来,我们通过生产总结摸索了一些种植无性系良种茶苗栽培技术经验,使茶苗成活率在90%以上,现将无性系良种茶园的栽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新建无性系茶园,改移栽穴盘小苗为袋育大苗,改前期不施肥为深施底肥、少量多次追肥,改露地栽培为地膜覆盖栽培,通过三改能实现快速成园,在茶苗栽植后2~3年开采见收。 相似文献
11.
茶园建设要重视湿害的治理谢缙绅(贵州省武陵山茶场·松桃,554111)茶树属于喜水而忌过湿的多年生旱地栽培作物,在水分充足且透气良好的土壤环境里,生长正常。而长期处在过湿条件下,就会造成湿害。茶树受到湿害后,先反应在根部,逐渐影响地上部分生长。贵州武... 相似文献
12.
13.
14.
湖北省宜都市地处长江上中游,属武陵山余脉,地势由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区过渡,是历史上有名的绿茶和“宜红茶”产区。近年来,无性系良种茶园因萌芽整齐适宜机械化生产、成园快投产早、商品质量好、经济效益高而被当地茶农广泛认同,到2013年底,全市共有茶园10.8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2.5万亩。根据农业部2013年4月下发《关于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力争到2015年全国无性系茶树良种普及率达到60%”的精神要求,宜都市明确提出今后不再用种子直播方法发展茶园。根据该市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20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如下建园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5 )渝茶一号 :小乔木中叶类早生种。芽叶黄绿 ,叶质柔软 ,抗旱、抗虫能力强。制绿茶墨绿显毫 ,栗香高长 ,汤色黄绿明亮 ,滋味甘爽 ,叶底黄绿明亮 ,是一个适制名茶 (芽茶 )、绿茶、红茶的良种。( 6 )渝茶二号 :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该品种发芽整齐 ,芽头密度大 ,芽叶嫩绿 ,叶质柔软茸毛多 ,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制绿茶汤色黄亮 ,香气纯正 ,滋味醇厚 ,叶底显毫 ,适制高档名优绿茶。( 7)平阳特早茶 :小乔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芽叶生育力强 ,持嫩性强 ,产量高 ,抗逆性强 ,适制龙井、炒青、碧螺春等。( 8)福选 9号 ;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该品… 相似文献
16.
搞现代化要做的事情很多,就茶业的现状来说,应该立足当前,从短时期内能够办得到,群众又能接受得了的事情入手,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向现代化前进。就茶区的社队来说,实现茶叶生产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18.
为促成无性系良种茶园快成园、高效益,通过技术探索,形成了一套适合于丽水山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的综合实用技术,并推广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9.
20.
我区茶树栽培历史悠久,茶叶名贵产品较多。据明一统志记载:“新化武岗出茶”。1845年的宝庆府志亦载:“桂丁茶出邵阳白云崖,其味微苦而香特高。酷暑以一叶入茶瓯,至隔宵不变味”。隆回罗洪茶1979年荣获全国红碎茶第四套样第一名,洞口古楼茶以香高味醇闻名于世,城步峒茶早已成为当地群众生活必需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