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进一步探究种植密度对油菜光合作用和角果抗裂角能力的影响,本研究挑选3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在3个密度(45万hm-2、60万hm-2和75万hm-2)梯度下直播种植。收获后采用随机碰撞法对角果抗裂角指数进行测定,对其植株性状及角果性状进行调查统计,利用LI-6400XT光合测定仪测定油菜盛花期叶片及结实中期角果的光合速率。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与油菜品种的角果抗裂角指数、植株性状及角果性状均显著相关,并显著影响盛花期叶片和结实中期角果净光合速率。进一步增加油菜种植密度后,杂油158的抗裂角指数、果皮厚度显著增加,而予10和秦油7号的抗裂角指数、果皮厚度反而显著降低。说明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在各自适宜种植密度下,具有更好的抗裂角能力。  相似文献   

2.
油菜角果的生长特性及其源库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菜角果纵向伸长快于横向增宽,花后15天角果长度已停止伸长,而角宽在花后20天才基本定型,角果的物质积累曲线和Logistic生长方程高度拟合.宁油7号角果的长度和表皮面积显著大于秦油2号,物质积累强度和最大积累量也相应高于秦油2号,从而使果壳积累、贮藏并能输送给籽粒的干物质多于秦油2号,这是宁油7号单角籽粒产量较高、源库关系较为协调的根本原因.宁油7号高产的重要途径是合理密植,扩源增库,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的角果数;秦油2号高产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果皮的光合生产能力,增强源的供应,协调源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油菜雌雄性器官活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秦油2号(杂交油菜)和中油821(常规油菜)花粉活力和雌蕊活力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秦油2号的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的延伸速度快,完成受精所需时间短,受精结实率高,雌蕊活力显著高于中油821,表现在其柱头活力高,活力持续时间长,子房,胚珠活力和受和等也均高于中油821。试验证明,秦油2号(杂交油菜)生殖活力显著高于中油821(常规油菜)。  相似文献   

4.
甘蓝型油菜特长荚突变体的发现DiscoveryofaMutantwithExtremelyLongPodsinBrassicanapusL.1990年5月,我们在湖北省江陵县纪南乡三红村的一块中油821大田中,发现1株特长荚突变体,其最长角果的英长为...  相似文献   

5.
油菜与菘蓝和荠菜属间杂交新品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蓝型油菜与菘蓝(板蓝根)及荠菜属间杂新品种系YP01和YD12,分别推广良种中油821增产14.94%和24.90%,差异分别达显和极显水平,菌核病率和病指,YP01为8.13%和2.71,比抗(耐)菌核病较强的对照品种(中油821)的30.71%和11.91相对降低73.53%和77.25%;YD12为25.55%和10.34,比对照降低16.80%笔13.18%。YD16(油菜×荠菜)品  相似文献   

6.
复果油菜新种质的创建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和6个世代的鉴定选择,培育了甘蓝型复果油菜90-12和白菜型复果油菜92-16。对500株以上群体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它们的复果株率达100%,单株复果率达40%以上。尽管复果油菜的角果长度、每果粒数和千粒重随着果柄上结角数目增加而减少,但由于复果油菜的单株角果数比普通油菜多33.20%~56.55%,从而使复果油菜的单株产量较普通油菜增加29.38%~35.26%。甘蓝型油菜复果性状由3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但在甘白种间杂种1代表现母性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7.
甘蓝型油菜与紫罗兰远缘杂交亲和性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4个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湘油15号、湘油13号、花油3号和云油7号为母本,紫罗兰为父本进行人工远缘杂交试验,结果表明,亲和性的强弱与亲本材料有关,甘蓝型油菜与紫罗兰属间杂交亲和性较低,不同品种甘蓝型油菜与紫罗兰属间杂交亲和指数不同,湘油15号和湘油13号与紫罗兰杂交的亲和程度高于花油3号和云油7号与紫罗兰杂交的亲和程度,四者有效亲和指数分别为0.16、0.22、0.09和0.14。  相似文献   

8.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生态雄性不育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湘油91S为母本配制的11个温敏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组合,有9个组合比对照中油821增产、增产组合数占82%,增产幅度为1.20% ̄21.3%。其中91-87S×951082、91-1S×94601-5和91-115S×931030分别比对照增产21.3%和9.6%,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准。  相似文献   

9.
以法国双低品种普里莫尔作母本,高产稳产品种宁油5号作父本,经过多次连续单株选择,采取田间选择与化学分析相结合,选育出江苏省第1个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淮宁2号。经中国油料所等多家单位测定,其芥酸含量为0.30% ̄0.72%,硫甙含量为7.98 ̄35.2μmol/g,油酸含量为63.23%,亚油酸含量为21.19%,含油率为39.6%,符合国家优质油菜标准,在江苏省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表现出高产,稳  相似文献   

10.
“浙油601”油菜于2008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甘蓝型半冬性常规油菜品种。幼苗直立.叶片大小中等、绿色.叶柄长.花瓣黄色,角果斜生.茎秆粗壮坚硬.抗倒性檄强,籽粒黑褐色、圆形。  相似文献   

11.
甘兰型双低春油菜三系杂交种垦油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垦油3号是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技术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春油菜三系杂交种。主要优点为高产、优质、抗逆性较强。1995 ̄1998年产量鉴定及区域试验平均单产2135.6kg/hm^2,比对照品种垦油1号增产16.5%,居参试品种第一位,1999年参加省生产示范试验比垦油1号增产21.2%。较抗菌核病和其它病害,芥酸含量0.88%,硫甙含量24.8μmol/g,粗脂肪含量43%以上。  相似文献   

12.
在温室内进行的试验发现,pH≤4.0的模拟酸雨会引起油菜单株角果数少;pH3.5的模拟酸雨会使油菜叶片受到伤害,并会降低油菜叶片和角果皮的叶绿素含量、叶片和角果皮的光合速率、植株高度、每荚角果内的籽粒数和种子的千粒重。  相似文献   

13.
生物测定虫种——小菜蛾的人工饲养及冷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不同菜苗饲养的小菜蛾发育历期基本相同(世代历期为22 ̄23d),但以芥蓝菜和甘蓝型油菜饲养的发育状况较好,其平均蛹重均在4.5mg以上,蛹羽化率为97.8% ̄98.7%,每雌产卵量在200粒以上。在低温(5 ̄6℃)条件下,卵冷藏10d孵化率为90%左右,蛹冷藏20d羽化率为80% ̄90%。  相似文献   

14.
在甘蓝型油菜苗期,喷施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对其生理效应及增产效果的研究表明:三叶期喷施10、25和50mg/L烯效唑能显著地抑制苗高,增加根颈粗、绿叶数和干物重;叶片叶绿素含量、超氧物歧化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根系活力以及乙烯释放量也显著增加.烯效唑还能改善油菜的经济性状,增加有效分枝数和每株角果数,10和25mg/L烯效唑处理的籽粒产量分别提高7.4%和8.5%.喷施烯效唑对油菜籽的品质无不良影响,对油菜生育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单、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杂种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表现杂种幼苗生长迅速,发根量大,根系干重和体积优势显著;光合叶面积和角果皮面积杂种优势明显;具有显著的干物质累积优势,各生育时期的干物重平均优势率在19.56%—47.36%之间,而且幼苗期的干物重与籽粒产量之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华双3号的选育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华双3号(HD3)是华中农业大学采用聚合杂交,回交和小孢子培养技术育成的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种,也是我国应用小孢子培养技术育成的第1个油菜品种,该品种含油量42%以上,芥酸〈1%,硫苷〈25μmol/g,产量比非优质对照品种中油821增加1.51%,适合于两熟和三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低芥酸甘白油菜,是利用基因互补原理进行甘蓝型和白菜型菜种间远缘杂交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经在渭北旱塬5年的试验、示范与推广、表现抗病毒病,耐冻、高产、优质。在海拔800~1300m范围内种植,均可安全越冬,突破了甘蓝型油菜的种植界限,使甘蓝型油菜北移一个纬度。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100kg以上,较对照品种秦油4号(白菜型)增产59.06%,最高亩产可达317.5kg。至1993年在陕西渭北、甘肃  相似文献   

18.
在甘白种间杂种后代中再次发现一株复果变异株,其最明显特征是部分花朵着生2-3个雌蕊、10-16枚雄蕊。经过多代鉴定选育证明,复果特性能稳定遗传,不受环境条件影响,迄今育成了90-12等甘蓝型和白菜型复果品系6个,复果株率90%-100%,复果指数40.8%-64.2%,与普通单角油菜比较,单株角果数增加40%以上,复果籽粒数增加1倍以上。复果性状这一优异资源的再次发现和稳定遗传,为油菜高产育种提供  相似文献   

19.
不同海拔高度间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双11号、中油821和油研10号3个不同含油量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同一地区不同海拔条件对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株高、分枝高度、一级分枝、二级分枝、主序无效果数、籽粒蛋白质含量减小;主序无效果率、千粒重、籽粒含油量逐渐增加;有效角果数、果粒数、产量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品质指标的变异分析表明,芥酸和硫甙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湘油91S选自“86A//中油821//湘油5号/Marnoo”复合杂交后代中的育性可变株,属甘蓝型油菜细胞核生态雄性不育类型,恢复资源极为丰富,通过播期调节,可以一系二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