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阐述了微波加热干燥机理,从微波加热对酶的影响、微波加热对食品物性的影响、微波测定水分、微波杀菌、微波萃取等方面综述了微波加热干燥技术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以为微波在食品工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微波加热在木材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微波技术以其高效、快速节省能源等优势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微波技术及微波加热的起源、发展入手,介绍微波加热干燥在木材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微波技术在橡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微波加热的基本原理、特点,简述了微波干燥聚合物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微波技术在橡胶加工中的应用,并指出了今后微波技术在橡胶加工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木材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不仅促进了工业的生产,还通过加工技术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如家具制造、模具成型和艺术品制造等。但是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木材进行干燥处理,避免木材发生变形、开裂和腐烂的现象。针对传统干燥方式中存在的不足,我国提高了干燥科技的应用,利用微波加热技术提升了干燥的速度和质量,保证了木材的色泽。下面文章对微波加热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利用55℃热风加热、微波加热、真空加热和微波真空加热等不同方式对黄皮洋葱进行干燥处理,比较了各种干燥方式对洋葱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洋葱干燥后其清除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及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高低顺序为微波真空加热干燥或真空干燥>微波加热干燥>55℃热风干燥;随洋葱提取液浓度的增加,洋葱抗氧化能力明显逐渐提高,提取液达到一定浓度后抗氧化能力上升缓慢.55℃热风干燥和微波加热干燥样品抗氧化能力由明显上升到缓慢上升所对应的浓度低于微波真空加热干燥和真空干燥样品所对应的浓度.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的科学养护是防止其生虫霉变的有效措施,对中药材内在质量的保持起关键作用。综述了微波干燥技术、远红外加热干燥技术、辐射灭菌技术、气调养护技术及"药对"技术等在中药材干燥、防霉保鲜等方面的应用及其局限性。展望了新型养护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玫瑰花微波干燥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我国玫瑰干花的制作工艺,提高玫瑰干花品质,缩短干燥时间,节省能源,采用改装的连续可变功率微波炉对经过护色剂预处理的玫瑰花进行干燥。首先对护形材料和护色剂进行筛选,其次对比单一微波功率连续加热、不同微波功率间歇加热、组合微波加热3种方式对玫瑰花干燥时间、形态变化、颜色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功率连续微波加热的干燥效果最差,组合微波加热的干燥方式与间歇微波加热干燥效果相差不大,但组合微波加热比间歇微波加热的干燥时间缩短约42 min,最终得出,最佳干燥方法为使用10%酒石酸溶液浸泡30 min进行护色预处理,0.5~1.0 mm橙白硅胶粉末与1~2 mm变色硅胶颗粒1∶1(体积比)混合的护形剂进行包埋,并结合组合微波干燥模式,在微波功率23 W/g下加热2 min后使用14 W/g加热11 min。  相似文献   

8.
由国家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的6CW-6E茶叶微波杀青干燥机,应用了微波技术取代传统的热传导加热杀青方式和干燥方式.杀青时间短,受热均匀,使茶叶香气清高,能较好地保持芽叶自然舒展,克服了传统加热传导杀青方式难以迅速及时地纯化鲜叶中的酶的难点,制成的绿茶氨基酸、维生素C含量增加,色泽更加翠绿,提高了茶叶的品质.该机应用微波技术解决了茶叶传统的热风后期干燥过程中热风对流干燥效率低、能量消耗大的难点.该机操作简便,与同类电热杀青机相比可节电30%,而加工的茶叶质量优于传统设备加工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木材微波干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前言 木材微波干燥是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木材特种干燥技术。我国是从一九七四年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推广工作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微波干燥具有整体同时加热,加热均匀,速度快,对含水率较高的木材或部位能选择性加热,有自动平衡含水率的作用;干燥周期短,质量好,热效率高,对复杂形状的木材也能均匀加热等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微波加热技术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波加热技术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微波加热技术用于茶叶加工中的杀青和干燥作业,与传统加热方法比,可提高茶叶加工质量,改善茶叶品质,并使叶绿素、维生素C等有益物质少受损失。  相似文献   

11.
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微波加热的原理、特点和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微波加热温控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未来优质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市场调研,采用单片机控制技术,进行了自动化微波加热温控系统的设计开发;仿真性能测试取得较好的效果;为将单片机技术引入到微波加热温控系统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综述了浆果干燥的热点问题,主要是浆果的干燥工艺和干品品质研究,微波加热对物料内水分、温度传递和品质变化影响的研究。浆果干燥工艺的趋势是由常规干燥方法向真空与冷冻、微波与泡沫等组合干燥方法发展,微波真空膨化技术是加工浆果脆片的新技术,干燥目标的趋势是由强调干燥效率向效率与品质并重的方向发展,干燥机理的趋势是由分析宏观的温度水分变化向解析微观的质、热传递过程对目标成分影响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洋葱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热风加热、微波加热和微波真空加热对黄皮洋葱进行干燥处理,比较各种干燥方式对洋葱Vc含量、白度和抗氧化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微波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在0.01水平上极显著提高洋葱中还原型Vc含量,在0.01水平上极显著降低洋葱中脱氢Vc含量,二者间Vc总含量差异达0.01极显著水平,主要因为还原型Vc含量存在0.01极显著差异,脱氢Vc含量差异不显著;微波真空干燥能明显提高洋葱白度;微波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对洋葱清除O2.-的能力有较好的增强作用,对洋葱清除.OH的能力影响不明显,二者间差异不显著,同时热风干燥温度升高会降低洋葱对O2.-和.OH的清除能力。[结论]该研究为利用微波干燥技术实现脱水洋葱片、洋葱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微波真空冷冻干燥中容易出现的干燥不均匀、微波泄漏、制冷量不足、真空系统的抽真空能力不足以及整个系统的安全操作问题等典型的理论、工艺和设备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应的设计、工艺、合理的操作规程等基本技术方法和手段。为改进和优化微波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和设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微波法提取益母草中总生物碱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微波法提取益母草中总生物碱的效果并确定其最佳工作参数。[方法]以常规的回流提取法作为对照,利用微波加热技术对益母草中总生物碱进行微波提取,研究料液比、微波提取时间、微波提取功率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结果]微波时间为8min,微波功率为616w时,基本可以提取完全。微波提取的料液比约为1:15,从安全性能角度考虑,选择3g样品加入50ml提取荆的比例进行微波提取效果比较理想。[结论]该方法作为一种新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详细阐述了微波真空干燥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分析了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该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微波真空干燥是综合微波干燥和真空干燥各自优点的一项新技术,非常适合食品的干燥生产,随着微波真空干燥设备的计算机监测技术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将在食品生产中获得更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人参茎叶皂苷提取工艺,分别采用加热回流、超声波、微波三种提取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效果最佳,其优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20倍,微波时间为20min,微波温度70℃,此时人参茎叶皂苷提取率可达到7.81%.  相似文献   

20.
黎彧  黄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352+21439-21352,21439
[目的]探索用微波催化技术快速合成10-乙酰氧基癸酸的工艺。[方法]研制了用微波催化快速合成蜂王酸的中间体10-乙酰氧基癸酸的新工艺:原料为10-羟基癸酸8 g,乙酸酐40 ml;微波功率为400 W,并对产品进行熔点测定、元素分析和红外谱图分析。[结果]微波催化快速合成10-乙酰氧癸酸的新工艺在反应物用量不变的条件下,产率为87.8%,比传统合成工艺增加9.8%,微波合成的每次反应时间由6 h减小为20 min,反应速度是传统合成法的18倍。该产品经过熔点测定、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证实为10-乙酰氧基癸酸。[结论]采用微波体加热方式能使反应物快速有效地吸收热能,从而明显加快了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