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3种虫生真菌、2种苏云金杆菌粉剂(Bt-1和Bt-2)及48%乐斯本乳油对生活在小麦中的谷蠹、长角扁谷盗进行毒力试验,结果表明:Bt-1粉剂对两种储粮害虫具有较高的毒力,对谷蠹LD50为15.75ug/g,对长角扁谷盗LD50为8.06ug/g;三种虫生真菌对这两种害虫侵染力较弱,最高校正死亡率仅为55.0%。48%乐斯本乳油对两种储粮害虫的熏蒸效果较好,在0.80ml/L浓度下,谷蠹、长角扁谷盗死亡率均达到100.0%。  相似文献   

2.
硅藻土防治储粮害虫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实验室内用500mg/kg的Protect—It^TM处理小麦,几乎可以杀灭所有试虫的成虫,与80mg/kg杀螟松处理效果相似,并能有效抑制赤拟谷盗的发展,对玉米象和谷蠹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实仓试验结果来看,其在稻谷中使用效果优于小麦,同时实仓的生物测试结果表明Protect-It^TM有很好的持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农户储粮害虫以玉米象、麦蛾、书虱为主,以户计算的发生率为100%,锈赤扁谷盗、赤拟谷盗、米扁虫、谷蠹的发生率依次是20%、16.7%、16.7%、13.3%。随着仓温不断上升,4月上中旬开始见到玉米象、麦蛾成虫活动;7月中旬至8月中旬,仓温上升至30℃,经过3~4个月的发育、繁殖,玉米象、麦蛾虫口密度大,成虫活动频繁,并一直维持到9月下旬至11月中旬。气温为0~8℃的12月,也有玉米象、麦蛾的成虫活动。由于农户粮堆较小、天敌较多,因此,农户储粮害虫防治应以装具、清洁为主,以储粮防护剂为辅。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硅藻土杀虫剂“普粮泰”对米象、谷蠹、玉米象和锯谷盗成虫体重的影响。在30±1℃、65%±1%RH条件下,试虫分别在0.5~8 g/m2的粉剂药膜上处理1天,它们(顺序同上)的平均体重分别减少了0.1、0.4、0.2和0.2 mg/头,在相同条件下培养7天后,它们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52%、100%、97%和100%。在25±1℃、65%±1%RH条件下,经过1 g/m2粉剂药膜处理锯谷盗1天后,在原条件下不提供食物保持3天,平均每头锯谷盗体重比对照减少了0.2~0.3 mg/头,平均死亡率达到76%。由此可见,硅藻土杀虫剂处理的储粮害虫成虫体重明显减少(P<0.05),死亡率很高,说明硅藻土杀虫剂可能破坏了试虫体壁保持体内水分的蜡质层,从而引起锯谷盗失水干燥而死。  相似文献   

5.
6.
无定形硅藻土对4种储粮害虫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平来 《粮食储藏》2001,30(3):48-48
环境和人类健康问题与合成杀虫剂的使用有关 ,因而迫切要求使用无污染的、生物特效杀虫剂。有关专家对硅藻土防治储藏物害虫进行了试验。将FossilShield(一种硅藻土产品 ,粒度为 5~ 30 μm ,含 73%无定形二氧化硅 ,3%气溶胶和其它材料 )施放于木板上 ,可致死大黄粉虫和杂拟谷盗成虫 ,而对印度谷螟幼虫无效。将甲虫暴露在剂量 2和 4g/m2 的FossilShield及无食物的条件下 ,甲虫 1 4天内死亡 ,而在喂食米糠的条件下死亡率下降。FossilShield可致死印度谷螟 1龄幼虫 ,而不能致死较成熟的幼虫。 2周龄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药膜法和混粮法通过苦皮藤素和硅藻土两种新型储粮药剂对常见5种储粮害虫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Fab.)、嗜虫书虱Liposcelis entomophila(Enderlein)和嗜卷书虱Lis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odonnel进行药效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苦皮藤素和硅藻土对以上5种储粮害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苦皮藤素对嗜虫书虱Liposcelis entomophila(Enderlein)防治效果优于硅藻土。  相似文献   

8.
五种储粮害虫11个品系的磷化氢抗性测定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曹阳  刘梅  郑彦昌 《粮食储藏》2003,32(2):9-11,25
本文运用FAO(1975)推荐的测定储粮害虫磷化氢抗性的方法,对米象、谷蠹、赤拟谷盗、平米象和锯谷盗五种储粮害虫的11个品系进行毒力测定,得出它们的LC50值,米象的LS2和GDSo,玉米象HNZZSz—l和GDGZSz—l,谷蠢的QQRd和Rd一7,赤拟谷盗的QQTc-4、SDQHTc—l和HNSQTc—l以及锯谷盗VOs48和HNNYOs—1等11个品系的磷化氢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0088和1.3006,0.0057和0.0058,0.0042和1.3779,0.0047、2.1009和0.9926以及0.0073和0.00090mg/L。其中磷化氢敏感品系为LS2、QQRd、QQTc—4、HNZZSz—l、GDGZSz—l、VOs48和HNNYOs—1;抗性品系为GDSo、RD-7、SDQHTc-l和HNSQTc—l,抗性系数Rf分别为148、327、449和212倍,抗性非常严重。测定结果为今后的磷化氢抗性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植物抗性信号分子——水杨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植物在与病原物长期相互作用、共同进化过程中产生一系列防卫体系,从而有效地抑制病原物对自身的侵害。当植物受到病原物侵染时,侵染部位通常会在几小时内形成局部细胞死亡,限制病原物的增殖与扩散,称为过敏反应(Hyper sensitive Response, HR)。过敏反应几天或1周后整株植株会对其他病原物产生抗性,称为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SAR)。SAR强调受侵染后植株获得整体抗性的能力,大量研究结果认为SAR是普遍存在的,并具有广谱性。许多研究证实,SA是SAR的重要诱导因子,也是植物受病原菌侵染后活化一系列防卫反应的信号传导途径中的重要组成成分。较为详细论述了SA在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另外还对SA在其他抗性方面的作用做了简单的叙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无公害储粮药剂硅藻土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的实仓试验,对施用硅藻土的试验仓和没有施用硅藻土(其它处理完全一致)的对照仓进行水分、粮食品质、仓温、各层粮温和粮堆表面害虫发生情况进行定期检测,发现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硅藻土对仓房仓温及粮温没有明显的影响,可避免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粮食水分分层,对防治的高抗性扁谷盗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其它害虫的防治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新耕作制度下河北省冬小麦病虫草害发生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明确新耕作制度下河北省冬小麦病虫草害发生状况。通过对河北省山前平原、黑龙港和冀东平原32个点进行监测及农户问卷普查,分析了冬小麦主要病虫草害种类、发生特点和变化原因。结果表明:新耕作制度下,河北省麦田主要病虫草害分别高达15、20、21种,其中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蚜虫、麦蜘蛛和吸浆虫等为主要病虫,杂草以播娘蒿为主。麦田病虫草害发生特点为部分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杂草种类变化复杂、部分病虫危害呈北移东扩趋势和小麦玉米连带受害现象突出等。综合分析其原因为新耕作制度的实行保护了病虫草害的栖息地,提高了有害生物的危害基数,加速了病虫草害在不同地区、地块的传播等。另外,气候变暖和抗病品种缺乏也是影响小麦病虫草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套袋苹果果实病虫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套袋是目前生产高档水果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育果袋内的特殊环境引发了苹果黑点病、苦痘病、锈果病、康氏粉蚧、玉米象等病虫害的发生。通过对目前病虫害的研究现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的系统综述,指出了在管理上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预测预报计算机系统,并依据病虫害的生理生化特点制定动态的绿色综合防治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对河北省地方水、陆品种抗两病两虫性进行了鉴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抗稻瘟病、抗白叶枯、抗褐稻虱、抗白背飞虱品种的分布情况。对抗性频度较高的抗稻瘟病性、抗白叶枯病性从水、陆稻,熟期,不同稻作区等方面作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品种频度高,分别为45.86%和50.34%,高抗率仅为0.75%和2.05%,抗率分别为24.81%和15.75%;抗褐稻虱、白背飞虱品种频度很低,分别为4.51%和3.34%,高抗褐稻虱品种2个,无抗至高抗白背飞虱品种。抗稻瘟病、白叶枯种质频度和强度均是陆稻高于水稻。纬度、海拔高,气候寒冷的张家口、承德两市稻瘟病抗性强度低;唐山、秦皇岛两市抗性强度高;冀南零星种植亚区抗性强度最高。抗白叶枯病种质分布规律是随着纬度的增加,温热条件的降低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群体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多穗型品种豫麦49和大穗型品种周麦13的群体光合(CAP)速率在整个生育期内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开花期;但生育前期豫麦49的CAP高于周麦13,而开花后周麦13有明显优势.两品种的群体叶源量(CLSC)具有与CAP相同的趋势.开花期和灌浆中期的CAP日变化都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上午10h左右.不同穗型品种不同密度处理  相似文献   

15.
氮肥基追比对不同穗型优质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了总施氮量240kg/hm^2的条件下,氮肥基追比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追氮比例产量增加,品质改善,但不同穗型品种之间存在差异。就多穗型品种而言,少施底氮,重施追氮,产量增加较多,形成时间、评价值及曲线面积等品质指标明显改善;大穗型品种随追氮比例增大品质有所改善,但幅度较小,重施底氮,少量追氮,产量较高。试验结果显示,多穗型品种以氮肥基追比5:5或3:7为宜;大穗型品种以7:3为宜。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生物制剂对水稻普施特药害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农垦世绿肥业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生物制剂对水稻普施特药害的降解作用。【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以根长和根鲜重为生测指标,研究了水稻幼苗对除草剂普施特的敏感性和生物制剂对普施特的降解效果。【结果与结论】试验结果表明,普施特强烈抑制水稻幼苗生长。生物制剂对普施特有良好的降解效果,保护率随生物制剂用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但施用量增加到一定幅度使保护速率的增幅趋于平衡。对根长和根鲜重保护率最高可分别达到132%和158%。生物制剂的最佳经济用量为30~6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