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首次采用了外部特征的观察,果皮细胞分离及GMA半薄切片法,深入研究了中国蓼科9属、64种、2变种的花被片及果实的形态结构。结果显示花被片边缘全缘,微波状或锯齿状。三出脉,网状脉或羽状脉。脉序的特征在属内是稳定的。果实多为三棱,双凸镜和近球形。外果皮几乎全为石细胞,石细胞多为镶嵌或栅栏状排列,具7种类型:1)近椭圆形,细胞壁波状;2)长柱状,细胞壁波状弯曲;3)近长方形,细胞壁具突起;4)长圆柱形,细胞壁具突起;5)近长方形,细胞壁平直;6)近椭圆形,细胞壁具突起;7)长条形,细胞壁波状。蓼亚科具类型1~5,酸模亚科具类型6和7。外果皮和中果皮细胞有单宁。本研究为中国蓼科的分类提供花被片及果实结构的依据,为分子系统学揭示的蓼科不是一个自然的类群提供了形态学支持,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蓼科的系统学奠定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采用GMA切片法,深入研究了伞形科芹亚科阿魏属18种(其中16种产自中国)及Dorema属2种果实的结构,结构显示所研究物种果实的分果均为背腹压扁,两个边脊形成翅,内果皮由薄壁细胞构成,结合面与果实宽度相同,两个相对的心皮柄及中果皮有球状结晶。根据果皮、油管及种皮结构可将研究物种分为两组:组1(包括阿魏属4种)油管有隔,中果皮纤维化,种皮均由长方形细胞构成;组2(包括阿魏属16种及Dorema属2种),油管无隔,中果皮由薄壁或轻微木化细胞构成,种皮多为大的方形细胞。Dorema同阿魏属一些物种果实结构非常相似。本研究支持经典分类学指出的阿魏属分类系统是人为的,为分子系统学显示的Dorema应移入阿魏属构成广义阿魏属,广义阿魏属是单系类群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摘要:苹果果实色泽是评价果实商品性的关键指标,也关系着果实的营养保健功能,果实最终色泽主要由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类黄酮等各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决定。以不同色泽野生种质“东北黄海棠(Malus.prunifolia(Willd.)Borkh.)”、“冬红果(Malus.prunifolia(Willd.)Borkh.)”、“早白海棠(Malus.asiatica Nakai.)”果实为试材,采用色差计对果实发育不同时期果皮色泽进行测定、采用比色法测量果皮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类黄酮和总酚等色素的相对含量,分析果皮色素、色差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种质苹果发育过程中果皮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总酚和类黄酮整体呈下降趋势,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在东北黄海棠近成熟期含量略有上升,总酚和类黄酮在东北黄海棠花后50天到成熟期含量逐渐上升;冬红果近成熟期果实果皮花青素含量增加,其他三个种质花青素含量变化呈略微下降趋势;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花青素、类黄酮、总酚以及L*值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叶绿素与类黄酮、总酚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L*值与花青素、总酚、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不同种质苹果皮色差值、各色素之间的相关性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4.
1 原因1 1 果皮结构和发育状态与裂果有关 荔枝果皮细胞中除少量木质维管束和皮下石细胞外 ,多为薄壁细胞。荔枝果皮由大量的龟裂片组成 ,龟裂片有平滑的或锐尖的。龟裂片之间的连接处称为裂纹 ,如糯米糍的裂纹窄而浅 ,所以容易出现裂果 ,而黑叶、妃子笑裂纹较宽而深 ,不易出现裂果。果实发育早期 ,如遇低温、干旱或缺素 ,影响果皮细胞分裂和膨大 ,进而影响果皮的发育 ,裂果率就增高。1 2 土壤水分供应不均衡 这是荔枝裂果的重要因素。在假种皮 (果肉 )发育期 ,缺水使果皮细胞较早木栓化 ,降低了果皮的延伸性 ,而干旱使溶质进入假种皮…  相似文献   

5.
采用GMA半薄切片法,首次深入研究了中国十字花科(Brassicaceae)76种及7变种(包括9族35属)果实的微形态,结果显示十字花科果实分两侧压扁及背腹压扁。除乌头荠族、紫罗兰族的果实无毛状体外,其他7个族均具单细胞毛。毛状体分为4种类型:单毛不分枝、丁字毛、分叉毛及星状毛。独行菜族果实具翅,包括微翅、周翅、宽翅及披针形翅。中果皮通常由薄壁细胞层及纤维层构成,少数物种的中果皮细胞木化(如南芥族、独行菜族、香花芥族)。维管束多数,分布于果皮薄壁组织。假隔膜通常为2层薄壁细胞,但南芥族及香花芥族少数属种的假隔膜细胞木化,三肋菘蓝及厚壁荠未见明显假隔膜。十字花科果实特征通常在属内是稳定的,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本研究完善了十字花科果实形态学,为该科族或属的划分提供了形态学依据,为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提供了形态学支持,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十字花科系统学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正据《园艺学报》2021年第6期《钙处理对"南果梨"果皮微观结构、蜡质成分及香气释放的影响》(作者魏树伟等)报道,为研究钙处理对"南果梨"果实果皮微观结构、表皮蜡质组成和香气释放的影响,在"南果梨"果实商熟期前15天喷施0.04 kg/L氯化钙,喷水作为对照,在商熟期和后熟5天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果皮微观结构、细胞排列,并用质谱测定表皮蜡质组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7.
<正>据《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第32期《软儿梨冷冻贮藏过程酚类物质与多酚氧化酶的区域化分布》(作者段瑞君等)报道,为研究冷冻贮藏中果实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的分布特征,以青海省地方梨优良品种"软儿梨"果实为研究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测定软儿梨果实后熟(室温)、冻藏(-18℃)和解冻(室温)3个时期的果皮、果肉中总多酚、绿原酸的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软儿梨果实后熟后,酚类物质果肉果皮,多酚氧化酶则果皮果肉;冷冻贮藏过程中,不同部位的酚类物  相似文献   

8.
以秋白梨和花盖梨为试材,研究了喷施氨基酸硒叶面肥对梨硒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富硒梨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喷施氨基酸硒叶面肥600倍液极显著提高了秋白梨和花盖梨的果实硒含量,花盖梨的果实硒含量显著高于秋白梨。喷施氨基酸硒叶面肥600倍液显著提高了秋白梨和花盖梨的单果重及果实纵横径,增大了果个;显著提高了果实的总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和石细胞含量,改善了果实品质;显著降低了秋白梨和花盖梨的果皮强度、果皮斜率脆性、果皮韧性和果肉平均硬度,显著降低了秋白梨的果皮破裂距离,提高了果肉细度,增加了秋白梨和花盖梨的成熟度及可食性。  相似文献   

9.
正据《中国果树》2015年第6期《春雪桃果实膨大期喷施多效唑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闫震)报道,以桃品种春雪为试材,在果实膨大期喷施多效唑不同浓度(1 000、1 500 mg/L),以喷清水为对照,研究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 mg/L处理单果重、果肉起始硬度、果肉平均硬度均显著高于对照,核果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果皮硬度、果皮脆性均高于对照,果皮破  相似文献   

10.
以植被-生境学分类(vegetation-habitat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grassland,VHCS)方法为基础的定性的中国草地分类系统,以及定量的气候-土地-植被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grassland,CSCS)是我国常用的2大草地分类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因“草原”和“草地”概念的重叠、混淆和交叉,以及定性分类和定量分类的差异,造成了操作上的困扰,研究结果亦不便相互交流。本研究通过2大系统一级单位-“类”的分类指标、名称和属性的对比,分析了2个系统“类”的兼容性,建立了两者间的对应关系,并利用基本同期的CSCS分类图和数字化的中国草地资源图(VHCS),以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为例,在ArcGIS平台上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以广义草原或草地概念为基础的CSCS是一个大系统,兼容了以中国为例的VHCS分类系统;2)兼容VHCS的CSCS的类,两者在分类指标、名称和属性方面均能达到统一;3)空间叠置分析表明,若不考虑森林和非地带性类,内蒙古和甘肃区域2个分类系统分类结果的兼容性分别达到61.4%和61.1%;有差异的区域,基本上表现出草地实际调查结果(VHCS)是比原生潜在草地(CSCS)在更恶劣气候条件下的低分类级别的草地类,说明人为干扰已超过了原生草地生态系统的生存阈限,导致草地逆行演替;4)对CSCS与VHCS分类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可科学地揭示人为干扰下草地的演替状态,并明确草地恢复和重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果实采摘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操作,纯人工操作虽然在采摘过程中能够对果实进行保护,但采摘果实费时费力且存在高空作业危险的问题,效率较低,人工成本较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采摘机和摘果平台,虽可提高采摘效率,但基于果树种植密度较大、果实生长高度不一及大小各异的特性,使用此类采摘机和摘果平台经常使果实在采摘过程中容易造成果实损伤而影响其外观品质,且采摘系统制造成本较高。目前也设计出各种果实机械采摘器,虽然成本得以降低,但存在携带不便或操作复杂或只局限对果树一定高度范围内果实采摘或对果实保护度不够等种种问题,导致果实采摘操作不便、效率较低且采摘质量较差。因此,发明一种可配合人工操作进行果实采摘的便携式简易便捷型机械工具显得极其重要。我们发明了一种便捷剪式摘果器,通过铰接杆带动摘果碗剪切刀片闭合剪断果蒂,从而实现果实的快速且安全采摘。该摘果器属纯机械设计,设计巧妙,结构简单,便携性好,操作方便快捷,成本较低,很适合在我国果实采摘领域内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现有文献,阐明了中国九宫山地区是鄂赣交界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异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基因库,也是我国猕猴桃新品种选育材料采集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介绍了该地区新发现的野生红肉猕猴桃优株的主要特性:果柄较短、果实较大(最大单果鲜重约为81.2 g)、酸甜适中、内层果肉淡红色至红色;含可溶性固形物14.10%,总糖8.84%,总酸1.18%,Vc 644.3 mg/ kg;有望培育成中华猕猴桃新的食用品种(系)或观赏兼具食用品种(系),其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3.
The plant–disperser–fruit pest triads involve 3 interacting animals or groups (plants, vertebrates and seed parasites), and the dispersal of both seeds and seed parasites, which can both benefit from endozoochory via defecation or regurgitation by frugivorous vertebrates. However, we have very limited knowledge about the ec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consequences of these plant–disperser–fruit pest triads. Across central Northern China, several seed wasps (mainly Eurytoma plotnikov attack Pistacia chinensis fruits, and seed wasp larvae can develop, diapause and finally emerge as adults inside a seed during the following 1–3 years. In this study, w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whether frugivorous birds discriminated P. chinesis fruits with or without seed parasites, and whether bird endozoochory (by defecation or regurgitation) affected larval survival of seed parasites. The infestation rate by seed parasites was 37% of the P. chinesis fruit crop but with up to 48% of aborted fruits. We found that all 5 bird species can discriminate and then reject all unhealthy fruits (including aborted and insect‐infested). However, 4 of the 5 bird species, in particular bulbul species, consumed 15–41% of aborted and insect‐infested fruits as complementary food only when these unhealthy fruits were provided. Moreover, all larva of seed parasites remained alive after bird defecation or regurgitation. In conclusion, our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endozoochory by frugivorous birds could lead to potential dispersal of seed parasites of P. chinensis but with a very low probability.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不同天气条件、不同时段果蝇的活动规律,为果蝇成虫诱杀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果蝇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处理,在现场研究果蝇在晴天、阴天、雨天及一天内不同时段的活动规律。在供试的6种成熟水果中,香蕉、蓝莓对果蝇的引诱效果显著高于其他4种水果(P<0.01),绿如蓝牌果蝇引诱剂的引诱效果显著高于香蕉(P<0.01)。在晴天,果蝇的活动更为频繁(P<0.05),晴天诱捕到的雄果蝇数量明显高于阴天和雨天(P<0.01)。诱捕到的果蝇种类主要是黑腹果蝇、斑翅果蝇、伊米果蝇、海德氏果蝇、筋果蝇等。一天内不同时间段果蝇的活动明显不同,8:00~10:00和16:00~18:00是其活动的两个高峰期。天气条件对果蝇活动有很大影响,一天内果蝇活动存在两个高峰期,分别是8:00~10:00和16:00~18:00,利用绿如蓝牌引诱剂可对果蝇成虫进行有效诱杀。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虉草适应湿地环境的结构特征,探讨了该植物不定根、根状茎、直立茎和叶的解剖结构、组织化学及其质外体屏障结构的通透性生理。利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虉草进行了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1)虉草不定根解剖结构由外而内分别为表皮、外皮层、皮层、内皮层、中央为木质部和厚壁组织;茎结构由外而内分别为角质层、表皮、周缘厚壁机械组织层、皮层、具维管束厚壁机械组织层和髓腔。2)不定根具栓质化和木质化内皮层和外皮层组成的屏障结构;茎具角质层、栓质化和木质化周缘厚壁组织层和厚壁组织层;根状茎具内、外皮层,直立茎仅具外皮层。3)虉草体内气腔包括不定根中通气组织,茎皮层气腔和髓腔,及叶鞘气腔。虉草的机械组织结构、屏障结构和气腔是其适应湿地环境的重要结构特征,该研究为今后选择湿地生态修复的植物物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热带水果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张名片。火龙果种植是热带果树产业近年来发展的新、特、优、高项目。本文主要针对海南省火龙果产业发展形势,提出发展建议,为海南省火龙果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了扫描电镜、叶片透明及GMA切片法,深入研究了东北野豌豆族3属,22种,2变种及1变型叶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叶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1至多对,多为卵形。叶表皮细胞垂周壁多为波形。山黧豆属与豌豆属的气孔主要为不等型,野豌豆属多为无规则型。多数物种的叶片具单细胞非腺毛和多细胞腺毛。叶柄横切面多为戟形,近轴面具沟槽。叶柄具多个维管束,排列成V形、心形或圆形。本研究为野豌豆族的分类提供了形态学依据,并为探讨这一类群的系统演化及深入研究豆科的系统学提供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果实有机酸(特别是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是决定甜度或糖酸比等风味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调节酸度以提高果实品质一直是园艺领域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果实内有机酸代谢与调控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牵涉到合成、转运、贮存和降解,而这些生物学过程均受到果实类型、基因型、果实发育、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的综合影响。经过多年的遗传研究,一些与果实酸度连锁或相关的基因已经被克隆或鉴定,同时,分子生物学手段的应用增加了我们在基因表达水平上对酸度调控的理解,加上最近系统生物学的引入使得我们可以从系统水平上探测柑桔和苹果果实酸度的基因调控网络,所有这些进展为最终应用分子遗传学手段改进果实糖酸品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