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酶法提高大豆糖蜜抗氧化活性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大豆糖蜜的抗氧化活性,将大豆糖蜜溶液与纤维素酶溶解于pH值5.0的50mmol/L Tris-HCl 缓冲液中,于50℃保温30min.对比了酶解前后大豆糖蜜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还原力,并分析了异黄酮的组成差异.结果表明:达到50% DPPH自由基清除率,需未处理样品17.15g/L,而处理样品仅为9.19g/L.在相同的质量浓度下,处理后的大豆糖蜜还原力要高于未被处理的大豆糖蜜.纤维素酶所具有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能将大豆糖蜜中的大豆苷和染料木苷完全水解为大豆素和染料木素,这是大豆糖蜜酶解处理以后抗氧化能力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酶解法提高松针黄酮抗氧化性能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松针总黄酮(PNF)的抗氧化性能和酶法修饰提高PNF抗氧化性能的条件.结果发现,PNF的体外抗氧化性能很强,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与抗坏血酸相似,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分别约为抗坏血酸清除率的4倍、2倍,Fe3+还原能力的EC50约为抗坏血酸EC50的1/2.8.用β-葡萄糖苷酶对PNF进行酶解修饰,其最优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40℃,酶添加量1/1 000,底物质量浓度0.6 g/L,酶解时间5 h.酶解后,PNF的抗氧化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诃子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诃子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抗氧化活性及其初步物质基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液料比20、提取温度60℃、提取次数4次、提取时间7min;总还原力、FRAP法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结果均显示诃子粗提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生物活性追踪结果发现,诃子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由存在于乙酸乙酯相的弱极性化合物组成,该相质量浓度为25、50μg/mL样品的总还原力OD700值分别为0.197±0.002和0.380±0.006,FRAP法抗氧化能力OD593分别为0.272±0.023和0.631±0.002,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6.838±0.600)%和(90.318±0.917)%。相关关系表明,诃子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为总黄酮和总多酚。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辅助酶解制取大豆抗氧化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底物,利用风味酶和Alcalase酶酶解大豆蛋白制取大豆抗氧化肽,比较9种不同酶解条件下的水解度和还原力,研究超声波对酶解制取大豆抗氧化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水解度,并且在超声波和双酶同时处理条件下,大豆蛋白的水解度最大,达到33.26%。大豆水解物的还原力随着水解时间先增加,然后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5.
优化纤维素酶提取了哥王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了哥王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2mL/g、pH值4.4、酶浓度0.6%、酶解温度45℃和酶解时间90min,此时总黄酮得率为0.860%;在质量浓度13.14~78.82μg/mL和10.67~127.97μg/mL的范围内,其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20.43%~70.89%和18.56%~66.05%,且清除效果与质量浓度之间都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王蓓  马海乐  乔玮 《农业机械学报》2010,41(Z1):198-202
以马铃薯渣为原料,采用酶法将薯渣中的蛋白转化为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肽。以酶解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酶解效果评价指标,从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等6种商业蛋白酶中筛选出胰蛋白酶为最佳水解用酶。通过优化试验,得出薯渣蛋白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4g/(100mL)、加酶量7%、pH值8.0、料液温度50℃、酶解时间90min。酶解液稀释20倍后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2%,酶解液清除  相似文献   

7.
首先优化葡萄籽蛋白的中性蛋白酶酶解工艺参数,然后研究其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2.9h、pH值6.6和酶解温度45.3℃,此时水解度为18.44%。葡萄籽蛋白中性蛋白酶酶解物在104~520μg/mL和166.6~833μg/mL范围内,其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24.34%~38.02%和27.72%~81.19%;且都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李吉绪  周坚  陈轩 《农业机械》2012,(12):136-139
本文主要通过检测鲢鱼肽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的能力来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同时采用上述3种方法检测了BHA、大豆肽和大米肽的抗氧化活性并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酶解制得的鲢鱼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以进行相关产品的开发,提高鲢鱼综合加工利用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丁香活性物质提取工艺优化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丁香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0%乙醇、提取温度60℃、料液比1∶20和提取时间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率为(10 480.4±40.3)μmol/g,获得的相应丁香粗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总还原力弱于相同质量浓度的阳性对照BHT和VC(P<0.01或P<0.001),FRAP法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弱于相同质量浓度的VC,强于相同质量浓度的BHT(P<0.05、P<0.01或P<0.001);通过生物活性追踪发现丁香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其弱极性的乙酸乙酯部分,该部分100 μg/mL质量浓度样液的总还原力达0.634±0.040,FRAP法抗氧化能力达0.433±0.005,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85.294±0.499)%;相关关系表明丁香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为总多酚和总黄酮.  相似文献   

10.
采用纤维素酶提取紫茄子皮色素,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提取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0∶1、酶浓度0.8%、酶解温度45℃和酶解时间9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最大吸光度可达0.742。在5~30μg/mL的浓度范围内,随着反应液中紫茄子皮色素和VC浓度的增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但色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明显不如VC的清除作用。当紫茄子皮色素的浓度和VC的浓度都超过30μg/mL时,清除率随着浓度的增大几乎不变。在10~28μg/mL的浓度范围内,随着反应液中紫茄子皮色素和VC浓度的增加,对亚硝基的清除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但色素对亚硝基的清除作用明显不如VC对它的清除作用。继续增加浓度,色素对亚硝基的清除曲线与VC对亚硝基的清除曲线有一交点,在此交点处它们对亚硝基的清除率相等,随后随浓度的增加色素对亚硝基的清除率明显大于VC对它的清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