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通过盆栽试验,在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用不同的微生物制剂处理烟草,研究了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烟草根际土壤受二氯喹啉酸危害的各项指标均下降;根际土壤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以及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受害土壤,但低于健康土壤,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效果好于微生物菌剂,其次是生物菌肥,因此,受二氯喹啉酸危害的烟草根际土壤健康质量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盆栽试验,在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用不同的微生物制剂处理烟草,研究了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烟草根际土壤受二氯喹啉酸危害的各项指标均下降;根际土壤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以及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受害土壤,但低于健康土壤,复合微生物制剂的效果好于微生物菌剂,其次是生物菌肥,因此,受二氯喹啉酸危害的烟草根际土壤健康质量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毕纳1号烟草为供试材料,在砜嘧磺隆残留土壤中配施竹炭和有机肥,测定不同时期烟株农艺性状,烟株根系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和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烟叶生理生化指标和化学成分及烟叶和土壤的砜嘧磺隆残留量,并分析其相关性,为前茬除草剂土壤残留致后茬烟草药害的缓解及其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每株烟草配施4%竹炭和有机肥100 g对砜嘧磺隆胁迫下烟株的修复效果最佳,使其基本恢复到正常生长水平。烟苗移栽后30 d和60 d,4%竹炭配施有机肥100 g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烟株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比药剂对照分别提高61. 29%、118. 18%、146. 67%和84. 84%、73. 52%、48. 14%,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药剂对照提高74. 29%、64. 95%、131. 59%、56. 65%和84. 56%、63. 09%、121. 44%、57. 02%;烟苗移栽后90 d,增加了致害烟叶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减少了致害烟叶的丙二醛含量;同时加快了砜嘧磺隆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改善了致害烟叶品质,其糖碱比(9. 66)和氮碱比(0. 99)处于优质烟叶范围。相关性分析表明,配施竹炭和有机肥的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与脲酶、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正相关关系;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与烟叶品质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总之,竹炭配施有机肥对砜嘧磺隆残留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有明显提高作用,增强了致害烟株的抗逆性,对致害烟株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含有二氯喹啉酸土壤中施入外源菌肥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量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土壤相比,二氯喹啉酸危害下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土壤微生物量磷(SMBP)和土壤呼吸速率(SRR)明显降低;采用3种外源菌肥处理后,与受害土壤相比,烟草根际土壤中SMBC、SMBN、SMBP、SRR均升高,且高于正常土壤。不同外源菌肥处理改善了受害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量和呼吸速率,其中以菌肥3(生物有机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大蒜连作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23  
[目的]研究大蒜长期连作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蒜连作0(CK)、5、10、15和20年的土壤再分别盆栽大蒜,以大蒜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变化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随连作年限的增加,根际真菌数量持续上升,连作20年的土壤约为对照的2.88倍.而其它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及土壤酶活性只在短期内(5-10年)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相比,连作10年的大蒜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各增加了8.72%和25.81%,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芳香族化合物降解菌分别为对照的5.63、11.60和3.35倍.连作10年的大蒜根系分泌物对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等土壤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比对照分别增加了26.67%、41.67%、203.13%、23.73%和43.65%,但长期连作(15-20年)后均呈现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氨化细菌与脲酶、多酚氧化酶均呈显著正相关;芳香族分解菌与脲酶、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细菌、微生物总量分别与磷酸酶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大蒜连作5-10年,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上升,未发生连作障碍;但连作15-20年,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失调,土壤酶活性下降,连作障碍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生物羊粪对烟株农艺性状及其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在团棵期、旺长期和采收期分别测定了烟草的农艺性状,并采集烟株根际土壤,以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土壤样品中微生物数量,并测定了土壤的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每公顷烟田施用生物羊粪3000 kg、一体肥300 kg、硫酸钾150 kg、硝酸钾60 kg,在烟株旺长期,烤烟的平均株高、茎围、叶片数与叶面积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8.03%、3.46%、4.07%与2.45%;根际土壤中微生物菌落总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6.92×105 CFU/g;细菌与放线菌菌落数分别比对照增加46.11×105 CFU/g;细菌与放线菌菌落数分别比对照增加46.11×105、2.22×105、2.22×105 CFU/g;脲酶、磷酸酶与过氧化氢酶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2.45%、11.04%与3.95%;蔗糖酶较CK减少了3.31%。由此可知,施用生物羊粪,可增加烟株根际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进而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生物羊粪对烟株农艺性状及其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在团棵期、旺长期和采收期分别测定了烟草的农艺性状,并采集烟株根际土壤,以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土壤样品中微生物数量,并测定了土壤的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每公顷烟田施用生物羊粪3000 kg、一体肥300 kg、硫酸钾150 kg、硝酸钾60 kg,在烟株旺长期,烤烟的平均株高、茎围、叶片数与叶面积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8.03%、3.46%、4.07%与2.45%;根际土壤中微生物菌落总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6.92×105 CFU/g;细菌与放线菌菌落数分别比对照增加46.11×105、2.22×105 CFU/g;脲酶、磷酸酶与过氧化氢酶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2.45%、11.04%与3.95%;蔗糖酶较CK减少了3.31%.由此可知,施用生物羊粪,可增加烟株根际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进而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竹炭与酒糟有机肥配施对除草剂二氯喹啉酸土壤残留致害烟株的生长情况,以及对烟叶生理生化指标、超微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氯喹啉酸土壤残留致烟株畸形生长,而竹炭与酒糟有机肥配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其药害症状。其中每株配施120g竹炭和100g酒糟有机肥,对药害烟株症状的缓解效果最好,烟苗移栽30d和60d后对株高、叶宽的修复效果显著,烟株根系最为发达,其主根长显著高于药剂对照(P0.05);竹炭和酒糟有机肥配施显著增加了致害烟叶中SOD酶活性,降低了致害烟叶中POD和MDA酶活性,显著提高了致害烟叶蛋白质含量和叶绿体中淀粉粒含量,细胞壁结构逐渐清晰、质体向细胞壁紧贴排列和部分细胞器细胞结构得到恢复,并改善了烟叶化学成分,其中氮碱比和糖碱比分别为0.97和7.01。  相似文献   

9.
施用石灰氮对烟株生长和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有效防治烟草黑胫病和根结线虫病,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研究了烟苗移栽前施用石灰氮对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烟株农艺性状及病害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石灰氮(处理T)烟田从移栽前到团棵期烟株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减少了87.0%、89.8%、87.3%,但随着烟株生长逐渐恢复;正常施肥(对照C)烟田烤烟团棵期真菌数量较移栽前减少了82.1%,而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变化差异不显著。在烟株生长中后期,总体上处理T烟田的微生物含量低于对照C。宏基因组微生物分类测序结果表明,施用石灰氮对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都有影响,且对真菌影响更明显。在烟株生长过程中门水平上的优势细菌和真菌分别有Proteobacteria、Acidobacteria、Firmicutes、Actinobacteria、Gemmatimonadetes、Planctomycetes、Bacteroidetes和Ascomycota、Basidiomycota、Zygomycota、Chytridiomycota、Blastocladiomycota。烟株农艺性状和成熟期烟株病害情况表明,施用石灰氮对烟株的生长产生了影响,团棵期处理T株高显著高于对照C;处理T烟株根结线虫病的发病率仅为对照C的1/2,黑胫病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C。可见,施用石灰氮可以降低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并有效预防烟草根结线虫病和黑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烟—薯轮作模式下烤烟轮作障碍的消减技术措施,进行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烟-薯轮作土壤生态影响大田试验,研究生物有机肥及生物有机肥配合灭菌剂对烟—薯轮作模式下有障碍的植烟土壤生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及生物有机肥配合灭菌剂均能显著增加烟—薯轮作模式下植烟土壤的微生物的种群多样性,根际土壤的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较障碍土壤(TCK)分别增加了810%、512.1%、147.3%;施用生物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配合灭菌剂显著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生物量碳氮分别达107.6%、21.2%、15.7%,根际土壤养分也显著增加。试验说明,综合各项指标,以7500kg/hm2生物有机肥料和配施灭菌剂I改善烟—薯轮作模式下植烟土壤生态的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的农业科技及其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加拿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及其组织,其总的研究发展方向由加拿大政府掌握.把科技政策、研究发展方向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通盘考虑,自上而下提出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掌握综合防治方法,把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和农产品无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不断推动之下,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网络文化的兴起,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因而各高校要对网络文化树立正确的认知,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互结合,因势利导,才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本文针对当前网络文化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张小林  张挽澜  酒强 《北京农业》2012,(12):187-188
雪松是常绿的观赏树种,栽植时要选择恰当的栽植季节、苗木和采取正确的挖掘方法,后期管护浇水、施肥,加强高温季节以及越冬的管护。  相似文献   

15.
16.
朱宏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558-3559,3561
对秦汉时期中国与印度的交流进行考证,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研究了当时中印的交通状况与农业科技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论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发展与高校教学和科研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在论述世界家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特点及其对农业人才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农业教育应当处理好专与博关系、两络与教师关系、外在知识系统性与内在思维创造性关系,指出了在学校管理中,应当逐步克服传统弊端,哿横向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8.
王有俊 《农业与技术》2003,23(4):176-179
煤矿事故时有发生.分析认为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是工作人员缺乏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发展、掌握、运用科学技术。提高人员的科学技术素质。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能保障人身安全,战胜灾害(包括煤矿灾害).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